书城励志Hold住职场:稳准狠
2359300000008

第8章 克服职场焦虑,轻松上阵(1)

成熟的人不会轻易被小事困扰

一个襟怀坦荡的人,绝不会为了区区小事而随意发火。即使遇有不顺心的事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能做到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和风细雨地解决问题。

有一家电脑公司,赶了一批货交给一家新开发的客户,交货之后,却迟迟等不到客户汇货款过来。等了两个星期后,老板亲自到客户的公司拜访。老板在客户那等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得到一张可立即兑现的现金支票。

老板拿着现金支票赶到银行,柜台小姐却告诉他,这个账户内的存款不足,他的支票根本无法兑现。老板明白,这是那个客户故意耍诈,想要刁难他,原本他想立刻冲回客户的公司和他大吵一架。但是,这个老板一向秉持着“和气生财”的经营原则,所以他压下自己的怒气,向银行的柜台小姐询问这张支票为什么无法兑现,到底差了多少钱。查询的结果是,账户内只剩下九万八千元,跟他的支票金额只差了两千元。

正如老板所料,这个客户是存心和他过不去。老板灵机一动,从身上拿出两千元,请柜台小姐帮他存到客户的账号里,补足支票的面额十万元后,再将支票上的钱取出来。这样,他顺利地领到了货款。

其实,这位老板完全可以理直气壮、怒气冲冲地跑到客户的公司去继续追要货款,但是他却没有那么做。因为他知道,如果他真的回去找客户要钱,不但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且也会因此永远失去这个客户。所以,他把时间花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用来制造新的问题。

面对自己始料不及的情况时,很多人往往会失去理智并迁怒于别人,但这样只会把问题弄得更糟。如果我们把生气的时间花在解决问题上,那么事情就会变得顺利多了。

当你战胜了让你冲动行事的情绪之后,你可能遇到的争端和冲突将大大减少,控制情绪会给你带来好运。让自己的度量大一点,不要动不动就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多一点克制力,多一些修养,多几分坦然的君子风度,战胜脱缰的情绪,冷静地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以下是战胜情绪的几个办法:

1.保持沉默法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说:“沉默是最安全的防御战略。”当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即将失控时,最好的办法是约束自己的舌头,强迫自己不要讲话,采用沉默的方式,这样会有助于缓和激情。冷静下来,让沉默成为一种保持身心平衡、抑制精神亢奋的灵丹妙药,不借外力就能化解情绪波动。

2.及时回避法

当在生活中遇到刺激时,只要情况许可,不妨采取“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的办法。这样,眼不见,心不烦,火气就减轻了一半。

3.自我提醒法

当自己快要失控时,只要还能自我控制,就要试着用意识驾驭自己的情感,警告自己,“我这时一定不能冲动,否则会影响团结,把事情搞砸”。这样坚持下去,就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4.注意力转移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受到刺激时,大脑会产生强烈的兴奋灶,这时如果有意识地在大脑皮质里建立另外一个兴奋灶,用它去取代、抵消或削弱引起情绪波动的兴奋灶,就会使情绪逐渐缓和。例如,转移话题,找些令你开心快乐的事情做,选一段令自己愉快的音乐、戏曲听听,阅读引人入胜的小说、诗歌,或出去走走等,都能让你渐渐冷静下来。

情绪不是不可以控制的,这需要平日的锻炼。首先,要懂得用一分为二、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事物看“死”。其次,要陶冶情操,培养广泛的兴趣,如书法、绘画、种花、养鸟等,可择己所好,修身养性。再次,不要经常发脾气,遇事要量力而行,要有自知之明,要相信别人,多为别人着想。还有,要学会发泄,有开心的事,不妨学学孩子跳几跳,放开嗓子吼几句。有苦恼,也不要闷在肚里,可向亲朋倾诉一番,甚至大哭一场。要广交朋友,消除孤独。多参加体育锻炼。这些都是与情绪锻炼相辅相成、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总之,激怒时要疏导、平静,过喜时要收敛、抑制,忧愁时宜释放、自解,思虑时应分散、消遣,悲伤时要转移、娱乐,恐惧时寻支持、帮助,惊慌时要镇定、沉着。做一个善于控制情绪的智者,自如地把控自己的情绪。

不让“职业枯竭”靠岸

楚楚刚毕业时,和所有的“北漂”一样,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人才济济的北京,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她比别人用更多的时间来追赶高手和打拼成绩,每天都积极努力地生活,甚至到了“过劳死”的边缘。

没日没夜地奋斗,一度让楚楚的所有创造力都濒临枯竭。整个大脑从刚开始的高速运转到后来的几近瘫痪,一切都是机械地靠惯性维持着,这样的状况让楚楚几乎绝望,因为这样的状况持续越久,她就越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有一个周末,楚楚决定不再加班,给自己放个假。躺了整整两天之后,睡眠充足所带来的高效持续了没多久,之后又陷入以前的倦怠状态。她觉得很累,再也不想工作,但却不得不继续工作。

每天都是例行公事,一沓沓文件摆在那里,好像一座山一样,永远也搬不完。第二天醒来又要重复前一天的工作,没完没了,看不到尽头。每天加班到很晚,累到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却还总觉得心里特别窝火,动不动就有大发雷霆的冲动。

以前的老同学都很羡慕楚楚,拿着高薪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工作。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过得其实并不好,每天忙得连太阳都没有机会见到,连周末都在面色苍白的加班,根本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年终填写业绩总结表时,自己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想了很久,能写下的成绩却微乎其微。

心理医生告诉她,她目前的状况是职业枯竭。长期高负荷的工作很容易让人产生能量耗尽的感觉,也很容易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变成失去了思考能力的机器,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怎样做。无尽的疲惫还会导致工作激情和创造力严重缺失,甚至开始莫名迁怒于公司和周围的人,致使工作和人际关系不约而同地“告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越变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可怕的“职业枯竭”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很多地方,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尤为严重。

职业枯竭,光看这个名字就让人觉得害怕,经历时肯定更会抓狂。职业枯竭犹如毒品,毒品也许还会给人短暂的幻觉,但是职业枯竭却是最真实的地狱。所以我们要远离“毒品”,不让职业枯竭靠岸。

首先,要全面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可承受的压力额度有多大。同时学会接纳自己,宽容自己,善待自己,不要过激地否定自己。

其次,当目前的状况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或者情况复杂而令人厌倦时,不要过度抱怨,要理性分析自己的需求是否合理。如果觉得自己总是在自我重复、能力不足的时候,可以选择去学习和进修,掌握了新的技巧之后,人就很容易重新找回自信,枯竭感也会随之减轻。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给自己减负,学会给自己松绑,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开展一些轻松的业余活动。

沐浴阳光,驱散抑郁

方晴是机关的一个职员。今年27岁的她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母均无文化。她自小勤奋好学,家中对她寄予的希望很大,她也想依靠自身的努力使父母生活得更好一些。因此,她自小就学习很刻苦,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她学习都很好。但由于一心读书,方晴很少交朋友,根本没有什么知心伙伴,常感到孤单、寂寞。尤其是参加工作后,由于在机关上班,工资较低,仍旧无法接济父母,她在心里经常自责。

另一方面,她很难与人相处,总是自己独来独往。她也很想与人交往,但又不敢,也不知道怎样去结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