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
23568400000249

第249章 七王之乱

再说到楚王。

说楚王之前,先说说他的祖上楚元王。

楚元王很尊敬人才,他本身也是个文化人,与鲁申公、穆生、白生三个人是知己。他到了楚国封地后,封三个人为中大夫。

穆生不喝酒,所以每次楚王设宴的时候,特地为穆生准备一些米酒。

这一传统,传到了楚元王的孙子,他们都很敬重穆生。

再下一代,也就是现在的楚王,忘了。

穆生自然很失落,说,我可以走了,不给我米酒了,说明楚王对我的敬意也减退了,不走的话,说不定会遭殃。

听说他病了,申公、白生一起来看他:知道你装病,你忘了先王对你的好处了吗?现在楚王忘了这件事,也没必要罢工啊。

穆生却不这样看:先王礼遇我们仨,是道义,现在忽略了,是忘记道义了,忘记道义的人,不能跟他久处,我怎么会为了一点点礼仪而这样呢?

申公和白生不信,留下了,这楚王刘戊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喜欢玩女人,脾气也暴躁,他老师韦孟写了首诗讽刺他,刘戊当耳边风,老师只好走了。

楚国也被削了,刘戊这阵子就与刘濞保持着联系,申公、白生听说这事,去劝他,不料却被他判了罪,变成了犯人去舂米。反正,所有人劝他,他都不听。

削吴的文书终于到了,中央决定,削去吴国会稽、豫章两郡。

反了!

刘濞当先起兵,把郡县中的小科长全部拉出来砍了,胶西、胶东、淄川、济南、楚、赵几个诸侯王也响应号召,一起反了。

这便是“七王之乱”。

刚开始造反,不料齐王就后悔了,想不到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立即掉头先干齐王,把临淄给围了。

北边的赵王,还勾结了匈奴,想等吴楚进发后,再见机行事。

这次,带头的吴王刘濞,倾其全力要干掉皇帝,起兵时下令:老子今年六十二岁了,亲自带兵出征,小儿子十四岁,也随军出征,国内十四至六十二岁的男人,全部跟着我出发!

惨了,那些年纪一大把的人,也被征发,有些人全家男人都被征走,只剩几个女人,这让人怎么活啊!

南边闽、东越这些野蛮部族,也跟着吴王起哄。

吴王把楚王的兵合并了,发通知给所有诸侯:晁错鸟人,****!

借着杀晁错的名义,行造反的事。

梁王,是横亘在长安前最大的诸侯王,吴楚合兵,先干梁王,一战下来,杀了上万人。

吴楚兵很凶狠,所向披靡,一路西进,梁王派人对干,不料不是对手,连着败了三仗,只好暂时退守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