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从货币看明白世界经济
2305900000005

第5章 变化中的人民币购买力

一、悄然失去的优势曾几何时,GDP在中国成了最重要的数据指标,从官方到民间,自从国人开始关注GDP这个指标以来,两种截然不同的GDP数字就令人迷惑。

其中一种称为按名义汇率折算的GDP,另一种称为按购买力平价折算的GDP。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所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至于哪种计算方法更准确,众说纷纭,但是多年以来,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中国GDP数字始终大大高于按名义汇率计算的数字值。如果以名义汇率计算,中国的GDP刚刚在去年才超越德国位居世界第三,而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很早就超越了日本而位居世界第二。

现代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上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的。当时有些国家取消了金本位制而另一些国家依然保留金本位制,为了研究汇率决定问题,在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的推动下,历史悠久的购买力平价学说得以复兴,并成为汇率决定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货币的价格取决于它对商品的购买力。

所以一国的货币汇率变动的原因在于购买力的变化,而购买力变化又是由物价变动引起的。

购买力平价理论还涉及多个理想化假设的前提,这里不做讨论。我们这里只讨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世界上的商品和服务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可贸易”的,比如汽车、服装等;另一类称之为“不可贸易的”,比如理发、到餐馆就餐等。前者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大大快于后者。

前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又事实上提高了后者的单位劳动成本(机会成本),从而导致了“不可贸易”的商品和服务相对于“可贸易”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提升。这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工”都比较昂贵,像理发之类的服务价格要比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贵上许多的原因。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反映到快速发展中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的现实就是,随着这些国家“可贸易”的商品和服务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其货币应该是不断地贬值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都说明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存在。

二、冷酷的实际购买力标尺我们在中国大陆实际看到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过去几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对外贸易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人民币反倒是不断升值的。这又是为什么呢?首先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大陆并非是像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那样完全的市场经济,至今仍然存在着严格的外汇管制。中国的汇率制度,事实上更接近名义汇率固定制度,而且还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的名义汇率固定制度。由于固定汇率的存在,使得汇率的纠正机制无从发挥,在中国这种外贸盈余的情况下使得外贸盈余不断扩大,以致到了惊人的水平。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国央行几乎来者不拒地使用人民币购买外汇,自然就会造成基础货币供应量的迅速增长,信贷扩张,需求过度,导致国内价格水平提高及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贬值。虽然央行通过发行国内票据冲销了部分由于官方干预外汇市场产生的多余流动资金,但是在多重因素制约下效果并不特别明显,此外还积累了巨额的资本损失风险。流动资金的过剩和中国自身的高储蓄率相结合,进一步拉低了国内的利率,而偏离市场的低利率,自然会产生过度的需求,推动通货膨胀。人民币实际购买力降低的压力即便在目前没有表现出来,也会在远期得到释放,特别是将来经济进一步走向自由化之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并没有在中国身上失效。

我们可以再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推广一下。众所周知,中国还不能称之为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各个经济部门“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差异非常大,甚至依然有隐性的“双轨制”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曾经指出,自1979年以来,中国工业领域生产率的增幅平均每年比服务业高出3个百分点。毫无疑问,“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高的经济部门,其劳动生产率正在迅速追赶发达国家,而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极为缓慢的部门。换而言之,庞大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低的部门,其劳动成本正在相对急速提升。从购买力平价理论出发,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在将来会因此大大降低。

所以在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数字方面,随着中国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中国所谓的“优势”正在失去,在中国继续维持外汇管制和固定名义汇率的情况下,或许有一天人们会突然发现:以名义汇率计算的中国GDP数字,高于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GDP。

经济发展,从来就不像“田园诗”那般美妙。中国继续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尽快使其他相对落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升起来,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对中国经济实力的真正强大不可或缺。如果维持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存在巨大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的这种经济结构,直接“受伤”的就是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

购买力平价是一条冷酷的标尺,它会揭开经济统计数字的华丽外表,反映严肃的经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