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之罹祸的晁错
晁错(公元前200~公元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
晁错青年时跟随张恢先生学习申不害、商鞅等法家的“刑名之术”。晁错学习刻苦,能够举一反三,因而深得法家思想精髓。汉文帝即位不久,诏令大举天下贤才,晁错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史记·晁错列传》)。当时的“文学”系指历史文献学。而“太常”是朝廷的九卿之一,主管宗庙礼仪、意识形态;“掌故”是“太常”的属官,掌管历史文献典籍。
这是晁错走上政治舞台的开始。
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和有识之士均对秦朝的灭亡进行深刻的历史反思。强大的秦王朝,东征西讨,最终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而至公元前207年被推翻,仅仅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认为,秦之所以灭亡,在于“攻守之势异也”而“仁义不施”(贾谊《过秦论》)。
在中国历史上,大凡改朝换代之后早期的皇帝相对比较开明,高明的统治者也总是采纳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思想、学说作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汉初的统治者也不例外。
汉高祖刘邦于马上得天下,“本不好儒”,在取得统治地位后则致力于“尊儒术”,任命“叔孙通略定礼仪”。
汉文帝也极为重视历史文化。一日,汉文帝听说山东济南有一位叫伏生的老先生是秦朝的“博士”,通晓《尚书》,却因“年九十余,老不可征”,遂特“诏太常,使人受之”。
晁错以博学多才而被选中,被派往山东跟随伏生学习《尚书》。这样,伏生通过口授,晁错加以笔录整理,才有了流传至今的《今文尚书》。可以说,在焚书坑儒、项羽焦土之后的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书能够劫后余生,晁错为此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晁错还朝后,将《尚书》进献给汉文帝,受到汉文帝的赏识,诏命晁错先后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
晁错自己求知非常严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时地向汉文帝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针对皇太子刘启等浮躁、不求甚解的学风提出严厉批评。在《上书言皇太子宜知术数》折中,晁错认为皇太子等人“所读书多矣,而未深知术数者,不问书说也”。以晁错看来,读书在于从中领悟治国之道,在于参悟其中的内涵。反之,则“夫多诵而不知其说,所谓劳苦而不为功……愿陛下幸择圣人之术可用今世者,以赐皇太子,因时使太子陈明于前。唯陛下裁察”。汉文帝对晁错切中要害的恳切言辞极为赞赏,并特拜晁错为太子家令。晁错的奏折有理有据,一片至诚。皇太子等人知道此事后,不但未怪罪晁错,反倒更加敬重晁错,并进而尊称晁错为“智囊”。
汉文帝求贤若渴,诏命天下推举“贤良”之士。晁错被汝阴侯夏侯灶、颍阴侯灌何、平阳侯曹窑、延尉宜昌、陇西太守公孙昆邪等推举为“贤良”。从此,晁错得以用“贤良对策”的名义提出自己的治国方略。
晁错在呈进的《贤良对策》中,首先对秦王朝覆灭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暴政是导致秦灭亡的直接原因,“此吏不平、政不宣、民不宁之祸也”。前车之鉴未为远也。
相比之下,汉王朝“民不益富,盗贼不衰,边境未安”,则在于汉文帝“未之躬亲”。由此可见,晁错将心中所想毫无顾忌地和盘托出,且对汉文帝的过失毫不隐讳,这种敢逆龙鳞的做法在古代的所谓诤臣中也是少见的。
随后,晁错笔锋一转,为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希望汉文帝效法古之“五帝”,“躬亲”国家大事,“处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动静上配天、下顺地、中得人”,以明于治国大体。希望汉文帝效法古之“三王”,以民为本,“节其力而不尽”,“厚而不困”、“扶而不危”、“生而不伤”,所制定的法令要“合于人情而后行之”,役使百姓应“本于人事然后为之”。只有这样,才能使百姓“乐其政,归其德,望之若父母,从之若流水;百姓和亲,国家安宁,名位不失,施及后世”。希望汉文帝效法古之“五霸”,提拔任用“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亡能居尊显之位”的“方正之士”,并为之营造“直言极谏”的政治环境以“补己不足”。
所提拔任用的“平正之吏”,“其立法”不是“以苦民伤众而为之机陷”,而是“以之兴利除害,尊主安民而救暴乱”;“其行赏”不是“虚取民财妄予人”,而是“劝天下之忠孝而明其功”;“其行罚”不是“以忿怒妄诛而从暴心”,而是“以禁天下不忠不孝而害国者”,从而做到“罪大者罚重,罪小者罚轻。如此,民虽伏罪至死而不怨者,知罪罚之至,自取之也”。同时,当法令不合时宜时,“请而更之,不以伤民”;当国君行法过于残暴时,“逆而复之,不以伤国”。通过“直言极谏补其不逮之功”,以“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无邪僻之行,外亡骞污之名”,进而达到“德匡天下,威正诸侯,功业甚美,名声章明”。
在一百多位“贤良”中,晁错以语言中肯、切中时弊、见解独到而名列第一。汉文帝由此诏命晁错为中大夫。这样,晁错进入了汉王朝的“领导层”,得以参与研究国策,而这也为晁错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提供了平台。
西汉初,封建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使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而“文景之治”的出现与晁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秦末汉初的连年战争,使土地荒芜,粮食匮乏,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广大农民苦不堪言。他们“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晁错《论贵粟疏》)。即便这样,统治者仍然“急政暴赋,赋敛不时”,致使一些农民“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为发展生产,晁错认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当务之急。为此,晁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减轻农民的赋税。晁错上书汉文帝,建议“勿收农民租”。晁错的建议被采纳,汉文帝“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景帝(刘启)即位后,晁错仍建议削减租税,也被景帝采纳。景帝在文帝“十五税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改为“三十税一”。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与发展,使土地开辟,人口增加,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样的繁荣景象,在距今两千多年、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封建社会里出现,不能不说是奇迹。
(二)“人粟拜爵”。晁错认为,“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人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这样做“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日主用足,二日民赋少,三日劝农功”。晁错的建议被汉文帝采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轻农民赋税的作用。
(三)打击不法商人。晁错指出:“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晁错《论贵粟疏》)。为此,晁错建议修改法令,采取果断措施打击投机商人,以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作为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族,自战国时代以来,一直是中原各国防范的对象。汉高祖刘邦曾亲自率领三十万军队出击匈奴,却被匈奴骑兵围困在平城(今山西大同),险遭不测,可见匈奴军事力量之强大。汉高祖刘邦死后,匈奴“再人陇西,攻城屠邑,驱略畜产;其后复人陇西,杀吏卒,大寇盗”(晁错《上言兵事疏》)。
面对如此威胁,晁错建议汉文帝对匈奴采取强硬措施。
晁错认为,秦以“谪戍”来防范匈奴的做法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之发卒也,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复,天下明知祸烈及己也。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弊也”(晁错《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疏》)。同时,汉初的戍边政策也不可取,因为“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习地势而心畏胡”。有鉴于此,晁错建议汉文帝“移民实边”,于道。秦民见行,如往弃市……秦即把中原百姓迁徙到边塞安家落户。对于愿意迁徙者,“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在迁徙之地,“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做到“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且“为置医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男女有婚,生死相恤;坟墓相从,种树畜长;室屋完安”,从而使迁徙者“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在此基础上,“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守城而在城上用以打击敌人的大石),布渠答(铁蒺藜),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步。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遮护城堡或营寨的竹篱)”(《汉书·晁错传)。同时,为加强边塞联系,晁错提出在边塞实行“制边县”制度,“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为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候。皆择其邑之贤材有护、习地形知民心者,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故卒伍成于内,则军正定于外。服习以成,勿令迁徙,幼则同游,长则共事。夜战声相知,则足以相救;昼战目相见,则足以相识;欢爱之心,足以.相死。如此而劝以厚赏,威以重罚,则前死不还踵矣”(《汉书·晁错传》)。晁错的建议被汉文帝所接纳,从而使边塞的防务得以加强,并为汉以后特别是汉武帝时更为彻底地打击匈奴奠定了基础。
在楚汉相争中,刘邦为了打败项羽,笼络将领大臣,分封了一些将领为王。西汉初期,被封的异姓王有七个,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韩王信、衡山王吴芮。此外,还封了功臣萧何等一百四十多人为列侯。
西汉政权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刘氏江山,刘邦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95年以种种借口剪除异姓王,先后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杀掉,废赵王张耳为列侯,韩王信被逼逃亡匈奴,只留下势力最小的吴芮。与此同时,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以取代异姓王,即齐王刘肥、楚王刘交、吴王刘濞、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梁王刘恢、赵王刘如意、淮阳王刘友和燕王刘建。诸分封王杀白马为盟,并立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刘邦以为,有了这样的“磐石之宗”,刘氏的天下就可以固若金汤了,其实却不然。这样的一个个分封国即是一个个诸侯,对中央集权必然是离心力。
刘邦在“大封同姓”时规定,各诸侯国的太傅和丞相须由中央委派。没有中央的虎符,各诸侯王不得擅自调兵遣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诸侯王的权力。因此,最初的封国尚起到了屏蔽中央的作用。然而,到汉文帝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的势力日益壮大,各封国“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汉书·诸侯王表》)。“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汉书·荆燕吴传》)。各封国还掌握着封国内的征收赋税、任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大权,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这些诸侯王日益骄横,政治野心也日趋显露,“出入拟于天子”,甚至“不听天子诏”。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乘文帝到太原反击匈奴之机发动叛乱,从而开诸封侯王反抗中央之端。三年后,又有淮南王刘长步刘兴居之后尘。这两起叛乱虽然都被平息,但有迹象表明,新的叛乱又在酝酿中,最危险的是势力强大的吴王刘濞。
刘濞是汉高祖刘邦之兄刘仲的儿子。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年方二十的刘濞因在平叛淮南王黥布的过程中有功而被封为吴王,统治东阳、鄣、吴三郡五十三座县城。在刘濞封官受印后,刘邦要看看刘濞。见面后,刘邦仔细端详了刘濞一会儿,对他说:“你长有造反的相貌。”刘邦虽有悔意,但已然封官,碍于皇帝“一言九鼎”,无奈地对刘濞说:
“汉朝创建五十年后东南将有乱事,难道是你吗?然而天下同姓皆为一家人,希望那时造反的不会是你,你要谨慎,可不要造反啊!”道出了刘邦对刘濞的不信任和忧虑态度。然而,刘濞并没有将此话放在心上,而是随着封国内经济、军事力量的不断增长,其权力欲望和政治野心已经并非其封国所能满足的了。
文帝时,刘濞的儿子进京,在与太子喝酒博弈时两人发生争执,被太子打死。此后,刘濞“失藩臣礼,称疾不朝”。
在吴王刘濞的使者朝觐的时候,文帝曾责问使者刘濞不上朝的原因,使者说:“吴王其实是没有病的。皇上拘留吴国的使者并加罪于他们,使吴王很恐惧,所以称病不上朝。有句话说:’能看见深水中的鱼是不吉祥的‘,就好比皇上能觉察臣下的阴私是不吉祥的一样。现在吴王称病不上朝,在被察觉后,生怕皇上杀他,所以就想造反。”这只道出了刘濞造反的原因之一。刘濞封王后,由于封国内地广物博,所以权力欲望不断膨胀,政治野心日增月长,造反之心由来已久,其子被打死准确地说不过是刘濞造反的导火线。因为刘濞势力强大,文帝被迫采取妥协政策,除赏赐刘濞物品外,还允许他至死可以不必上朝。这种养痈遗患的做法使刘濞更加趾高气扬、跃跃欲试了。
各封国的日益强大和叛乱的时有发生,对中央政权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一些有识之士对这种形势十分忧虑。文帝时,梁王太傅贾谊上《治安策》,认为当时形势有“可为痛哭者一”,便是诸侯王强大难制。对此,贾谊痛心疾首,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书·贾谊传》)的主张。文帝因此将一些封国分小,又把自己的儿子封在梁国以为屏障。
可见,面对封国的强大,文帝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
这种状况一天不改变,中央政权便一天也不会稳固。
鉴于这种形势,晁错曾上书三十篇给汉文帝建议削弱诸封国,但都没有被采纳,倒是太子刘启“善错计策”。景帝(刘启)登基后,任命晁错为内史。景帝非常赏识晁错,常常在闲暇时与之交谈,对晁错的建议也多半采纳,从而更定了很多法令。为此,晁错也招致了很多臣僚的猜忌。
作为丞相的申屠嘉对晁错受宠很是忌妒,又苦于没有足够的证据和力量来诋毁晁错。申屠嘉不甘心,不时地寻找时机。内史官府在太庙内垣墙外游园地的中间,而门却开在东边,出入很不方便。因此,晁错命人在垣墙上凿了两个门,改为从南边出入。申屠嘉见晁错竟敢“太上皇头上动土”,以为有机可乘,欲以“大逆不道”之罪陷晁错于死地。晁错闻知,连夜进宫禀明了景帝。等申屠嘉奏请景帝杀晁错时,景帝却说:“晁错所凿并非庙墙,而是庙内垣墙外游园地中间的垣墙,所以没有触犯法令。”告状不成反憋了一肚子气,申屠嘉追悔莫及,对人说:“我本该先斩后奏,这次不但没整治了晁错反被他先告了一状,实在是大错特错。”
由于景帝的信任,加之吴王刘濞的叛乱形迹越来越明显,晁错向景帝建议“削藩”。他认为,吴王刘濞不思改悔,且“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史记·吴王刘濞列传》)。一针见血地指出,以刘濞为首的诸侯叛反是必然发生的,而正确的办法是在“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的情况下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削弱诸封国以促使其反叛,而其反叛越早则越容易平息,对巩固中央政权也就越有利。
晁错“削藩”的建议首先遭到自己父亲的反对。其父听说晁错的建议后,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对晁错说:“景帝刚刚即位,你受信任被委以重任处理国政,却想削弱诸封国的力量,疏远刘氏家族的关系而被别人议论遭到埋怨,你图什么呢?”晁错说:“事情本当这么做,若不如此,那么天子不受尊崇,宗庙也不安稳。”其父说:“照你的想法做,刘氏家族倒是安稳了,可是晁氏家族却充满危险了。你如果不改变态度,我就离你而去了。”老人后不久便自杀了,临死前对晁错说:“我不忍心看到祸患降临到我身上。”虽然如此,并没有动摇晁错“削藩”的决心。晁错上奏景帝说:“从前,汉高祖刚刚平定天下,因兄弟少,儿子又弱小,所以才分封了同姓的人为王。可是,如今吴王刘濞因其子被杀的缘故,以此为借口而称病不来上朝,据此依照古法就该诛杀。文帝不但不加罪于他反而赏赐他物品,对他的恩德已经非常优厚了,而刘濞非但不改过自新,反而愈加骄横。”因此,在“削亦反不削亦反”的情况下,早削更为有利。景帝也深为诸封国的叛乱问题所困扰,接受了晁错的建议开始“削藩”。
景帝二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借楚王来朝之机收回了楚的东海郡。同时,削弱其他各诸侯王,先后削除了赵王的河间郡、胶西王的六个县城等。“削藩”使诸封王极为惊恐,特别是早有反心的吴王刘濞更怕削地不止。同年,刘濞联合胶西王刘印、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僻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共同起兵叛乱。因有七个封国参加,历史上也称“七国之乱”。
刘濞将自己封国内十四岁至六十二岁的男子编成军队,自恃兵强马壮,宣称:“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民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吴国虽贫,寡人节衣食用,积金钱,修兵革,聚粮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凡皆为此”(《汉书·荆燕吴传》)。充分暴露了刘濞蓄谋已久、早欲谋叛的政治野心。
七国叛乱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借口,来势汹汹。景帝在仓促、无计可施中,想到了此时废官在家、过去曾做过吴王刘濞家相的袁盎。景帝问袁盎:“现在,用什么办法可以对付刘濞等的叛乱呢?”袁盎说:“请陛下屏去左右的人。”景帝照办,只留下晁错在身旁。袁盎又说:“我说的话,是不能让陛下的大臣所知道的。”进而又支走了晁错。
晁错与袁盎两个人早在文帝时就有隔阂。以致有晁错在的地方,袁盎就离去;有袁盎在的地方,晁错也离开。两个人从未同堂谈过话。景帝登基后,晁错当了御史大夫。因袁盎做过刘濞的家相,晁错便以袁盎收受吴王财物将其定罪,奏请将袁盎贬为了庶人。
袁盎见景帝求计,随之产生报复心理,对景帝说:“现在只有一计,就是将晁错杀了,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的罪过,恢复他们被削夺的土地,从而不必流血就可以将叛乱平息。”景帝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真能如此,我将不惜晁错来告罪天下。”袁盎说:“我的办法只有如此,没有别的计策,望陛下仔细考虑。”景帝听从了袁盎的话,授袁盎为奉示宗庙的太常官,吴王刘濞的同宗弟子德侯被任作掌管同姓及异姓亲属的宗正。这样,晁错只有死路一条了。
在袁盎与景帝谈话后十几天,景帝派人让晁错“觐见”。
毫不知情的晁错刚到东市,就被早已埋伏好的刽子手用铡刀“腰斩”于路上。“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只是刘濞等叛乱的借口,晁错虽死但叛乱未息。当袁盎见到刘濞并让他接诏时,刘濞却笑着对袁盎说:“我已经成为东帝了,还要向谁跪拜呢?”景帝无奈,才下最后的决心派兵讨乎叛乱。“七国之乱”经过三个多月就被平定了。之后,景帝“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汉书·诸侯王表》)。同时,“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汉书·百官公卿表》),各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此后,各封建国实际上变成了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单位,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从这里可以看出,“七国之乱”并非缘由晁错而起,而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晁错却功不可灭。
晁错被杀后,参加平叛的将军邓公向景帝禀明战况。景帝问他:“你从叛乱的战场来,听到晁错已被杀死的消息后,叛军罢兵没有?”邓公说:“吴王刘濞蓄意造反已经有数十年了,因为削夺封地而恐惧,所以用诛杀晁错为借口,然而他的本意并不是只诛杀晁错啊!再说,因为诛杀了晁错,恐怕再也不会有人敢向皇上进言了。”景帝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恐怕诸侯强大,没有办法加以控制,所以请求削减各封国的土地,这实在是万世的大利呀!计划刚施行,却竟至身遭杀戮,对内封住了忠臣的口,对外反替诸侯去了心病,这实在是亲痛仇快呀!我私下觉得陛下实在不应该这么做。”景帝听完,静默了许久才说道:“你所说的实在不错,我对这件事也感到悔恨。”
晁错的冤案归纳起来,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晁错之死,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袁盎的报复行为。
如前所述,袁盎因做过刘濞的家相,被晁错上奏后贬官为庶人。在景帝与之求计时,袁盎认为“只有一计,就是将晁错杀了”,此外没有别的办法。这在当时景帝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无疑是将晁错送上了不归路。
(二)争权夺利。晁错因受宠而遭到许多人的忌妒。晁错在景帝初登基时为内史,而受信任程度远在当时为丞相的申屠嘉之上,不免有“越职”嫌疑,而这在封建社会里是不能为大多数人所容的。
(三)景帝是非不辨是晁错冤死的主要原因。“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只是刘濞造反的借口。刘濞欲反,早在文帝时就有迹可查。加之袁盎做过刘濞的家相,景帝对于袁盎与晁错有矛盾也是清楚的。在此种情况下下诏将晁错骗出加以杀害,景帝恐怕不光是不明辨是非,而且是糊涂之至了。
晁错的“削藩”主张,为加强中央集权作出了贡献。晁错是我国古代西汉前期的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其着述很多。另外,为抗击匈奴,巩固边防,晁错写了《言兵事书》、《募民实塞书》;为抑制兼并,发展农业生产,晁错写了《论贵粟书》等等。鲁迅很欣赏晁错的文章,评论晁错的文章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西汉文帝与景帝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为统治思想,采取“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废除了汉律中沿袭秦律的一些严刑酷法,如黥、劓等刑罚。对于西汉出现的这种相对于秦朝的繁荣景象,旧史家称之为“文景之治”。
之所以能出现“文景之治”,相对于我国古代诸多皇帝来说,汉景帝应该是较为开明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皇帝一言九鼎。如果能以诛杀晁错为代价换取吴王刘濞不叛乱,景帝势必“不惜晁错”,即使这样做是错的。对于封建社会的帝王来说,他的言行永远“无错”。如果景帝真能在事后感到为“错”杀晁错而“晦恨”,那么这起冤案也是很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