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把黑夜点燃
2281700000001

第1章 把黑夜点燃(1)

对我来说,云南,一直仿佛是远在天之外、云之南的远方。可是去年头一次试探,它的风土人物,就使我震惊并且感到了不可抗拒的吸引,我感到欣喜。那时我刚刚从旱渴不毛的大西北走来,突然间,茫然的心里涌进了这么一派湿润与美色的浸漫。南方,仿徨中我已经几次捉摸着这个词儿。体内仿佛生出一丝音响。我自以为早已于我无缘,早已决绝地放弃了的滋润和美色,颤抖着复苏了。

站在曲靖郊外的旷地里,云南的风满怀扑来。在司机熟识的这个修理棚兼小饭馆,一车人独有我一个不吃饭。

但我心情舒畅,两口一个地吃着芭蕉。我尽情地眺望着,眼底茫茫无尽的,是不平地起伏的、让我欣喜不已的南方高原。

此刻,是这一次云南探访的最后前夜。心情清淡又自在。视野里,云层中的最后一抹橙色已经褪尽。十数个村庄的浪游刚刚结束,满腹都是新鲜的事情。云南特有的晴朗暮霭,正渐渐变成一派黯淡。曲靖郊外的这个小站地势很高,能看见层层的高大山脉的影子。迎着一阵阵都吹透了肌肤的南方劲风,我在这里向云南告别,等着进入贵州。

我吃着芭蕉,等着车,回想着这一次--还是始于去年岁末的小小的旅行。司机回来了,乘客们涌向车门。巨大的车厢蠕动了,车外已辨不出天和山。离开曲靖的时候,天黑了。

夜行开始了。两省边界的道路很坏,颠簸摇晃中,长途卧铺车开得很慢。我暗暗想,看不见两省交界的关口了,记得地图上它被写作胜境关。邻座是一个汉子,他递给我一支烟,问答间判断出我是北方人。“你们吃不惯大米饭吧?”他问。我否认说:“不,因为我带了饭。”感于他的留意,我赶快也递给他烟。漫长的夜路摇晃着,车熄灭了灯光,里外漆黑一片。

首先看见了星。好亮呵,我不由地想。好像,比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月,住在寨子里每夜看、已经看熟悉了的那些星,还要明亮。我被莫名的感触吸引,探身出窗,把脑袋浸入了清冽的夜风。

真是星汉灿烂,满天璀璨。如银如雨的晶莹星群,使人忆起往事和旧地。我马上想到自己一生的浪费。比如,除了金钉星(Alten gades,北极星)之外,我根本没有在乎过草原上空夜夜繁华的星群。还有后来,在新疆的阿勒泰,在西海固的沙沟,它们都曾在夜晚与我相伴。我总是凝望它们,想着别的心事。

此刻望着这南方的星空,我觉察出,这是第一次,心思全在星星。因为只有注视着它,人才能相信天道的恒定。远处似乎传来世间的喧嚣,隐约的围攻和诽谤。但是在夜和星的俯视下,人好像触着了身近的微渺。

我怕风吹着同车的乘客,就放下窗子。可是它们那么明亮,那么临近,那么闪耀得逼人。“星星亮哟。”黑暗中,邻座的汉子突然说话了。我吃了一惊,忙答应着,又打开窗探出身子。

我的头浸在星河之中。我感到了一种抚淹摩漫,一种强大的托扶。

就像在草原一样,每当给羊群下夜总会孤单。那时,满头顶的一天繁星,常常向身体里注进一丝古怪的情绪。难怪绕着羊群踱着走着,下夜人会忽然间唱出声来--浪漫就是能够对抗平庸。

在大西北的山村里体验更会清晰:贫瘠的日子,更使人容易注意到夜里的星。在那几年,我习惯每天晚上都出门走走。灿烂的星空下,穷苦得使人愤怒的景色不见了,不平得使人哀伤的世间消失了,只有苍茫的星河,在上方闪灭移变。在那些年里,我常常觉得自己真的看到了--天上的彼界,完全压摄了黑暗的此界。

而今往昔早已逝尽。我没有如他们盼望的那样死去,也没有如他们害怕的那样创造。我只是恍如迷子,独自一人,随风游荡,唯恐失语。一年来,有时完全忘了白昼黑夜,有时好像也曾留意过顶上的点点晶莹。春季在洞庭,苦夏在祁连,凉秋在运河,现在节令已是冬日,又从云南走向贵州。洒满一天的银星高高护苫,任人们怎么行走,任地理怎么改换,它永远不熄不灭,闪耀在处处的暗夜。

远投万里,节节规避,我只是转移于远离敌视的土地,在收容我的村寨里喘息。在这种路途之上,不可思议的只有你,神秘的夜星。

我入迷地凝视着缀满一天的密密星云,心中想入非非,心事渐渐重了。不过我警觉得很快。不,我同样有沉默的勇气。哪怕只说一句话,也需要这横蛮语境的改变。等待斗转星移,等待鹊桥出现,等待黎明替代黑夜吧,云贵高原上空覆盖的繁星如同真理--应该高贵地闪亮本质,更要坚忍地度过沉默。

在黑夜里翻越胜境关的山地,看不见山,但是看见了星。我一直注视着,倦意一直没有袭来。它更是须臾不离,护苫在我的上方,璀璨地闪烁着。两岸山影变移不定,但是天上的它广漠无限。它不停地明灭,仿佛重复着一个决心。我满心喜欢,夜路漫漫正好遐思。眺望着,星光中,心好像也渐渐地扶摇而去,飘向夜空。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它,支离碎散,融解结晶,轻轻地缀上了如墨的天穹。

过两省界山的时候,路上发生了阻塞。堵车在夜半,使人不安又不免好奇。寂静了好久的车里活跃了,黑影里,我邻座的那个汉子爬起来,坐到司机旁边的发动机盖子上,议论一个他们熟悉的路边加油站,说一定是那里错不开车。

停了一会儿,前面的车蠕动了起来。我们的车赶紧跟上。我看见路左停着的,大都是载重卡车。辆辆满满载着货,而且大都是超载。高高的车厢危险地晃动着,错车的两辆之间,几乎只剩下拳头大的距离。夜漆黑,不见路,指靠的只是车灯。光柱射在车身一侧,每双眼睛都紧张地盯着这一侧。在几乎是一线的余地之间,一辆车又一辆车地,危险又准确地摩肩而过。

不像北京的堵车景象;没有那种出口污秽,更没有那种下流的厮打。我感到一种边疆人的思路--同是天涯山里人,都为糊口走夜路。不让这一寸一分,谁也没有好下场。没有一辆车不守规矩。真是的,已经在这夜路的沉重颠簸中出现了一个规矩:车缓缓地爬行,马达单调地响,云南车在上坡,贵州车停着等待。

我好奇地数着车,因为我很想知道如此彻夜奔波的,究竟是些怎样的人。毫无疑问,大半是各式各样的载重卡车,然后是小卡车和拖拉机。零星可见几辆吉普,但是几乎没有小轿车。也就是说,当官的不知如此壮观的夜路。

很多卡车上装着石头样的东西,在车灯的照射下颜色青白。我们的晃动在保持,云南车流动了起来。灯光里,看着我们的贵州司机都不说话,他们靠着车门,脸上的表情和车上的重载一样粗糙。

在滇黔交界的深夜大山中,在漆黑和寂静中,在险峻的盘山道上,劳作的司机们默默地建立了一个秩序。甚至我觉得,这墨黑深夜的险恶山路上,出现了一派高贵的气氛。

好像车攀上了界岭。我听见司机换挡,开始下坡。车速快了。那一幕出现得太突然,我完全不曾提防--当车身猛地转过一个急弯的一瞬,我大吃一惊,下意识地一下子从铺位上跳了下来。

前方的黑夜之上,遥遥地直到看不见的极远暗处,扭动闪跳着一条灯火的河流。像是一股红黄的彩色,斜斜地涂抹在天地六合之间,这黑色的夜幕之上。

这么多车!邻座的汉子和司机也都失声叫出了声。但是让人震惊的不是车,而是突然出现的,满视野中的一条灯火之河的流淌。而这里是偏僻的荒山边界呵,我想,谁能相信呢,黑夜的穷山野岭中居然也流淌着如此的灯河。在沉默的灯影中,我清楚地看见了人。在与生存的搏斗中,人们已经不问安危,不舍昼夜。

路左的车也驶动了,沉重地顺次爬坡。它密集地排成队,抖闪的黄灯试探着,蜿蜒成一串不尽的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