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22671800000058

第58章 附录(6)

“苟且偷安这个成语意在形容当一颗心灵面对外在压力时,采取了一些转移与逃避的方法,且自认为这样做是相对高明、一劳永逸的。《庄子》中有一段描述: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这段原文的大意就是指有一种苟且偷安的东西,就好比是寄生在猪身上的虱子,他选择住在猪脖子上相对粗疏的鬃毛区域而不断回旋,这些虱子就气定神闲地自以为已经占据了广大的宫殿和庭园了,且十分洋洋自得。有时候这些小虱子也会选择住在猪的后腿弯曲处的缝隙中,或是藏在乳沟或股沟的夹缝中,就自以为是找到最得天独厚的完美归宿了。殊不知有朝一日,当那屠夫鼓起双臂操刀杀猪,并拿着稻草木材生火准备烤猪的时候,那自以为找到安全避风港的虱子,势必会最先被烧个焦黑。这个道理告诉世人,把危险的地方当成是避风港而不自知其实是相当危险的。这个故事是在隐喻世俗中所谓苟且偷安的人。”

“爷爷,我以前遇到一些压力或焦虑的时候,好像也和这头猪一样呢!我也发现身边很多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总是千人千面。我爸爸似乎喜欢用喝酒的方式来转移压力!”

死神:“不论压力来自何处,但凡它出现时,个体都会很清楚那种紧张与焦灼的滋味。有的人会明显地表现在情绪心境上,有的人会明显地表现在躯体上,比如身体中容易被压力入侵的部位:肠胃、后肩、头部、喉咙、血压。中华伏羲氏的八卦图给我们的最单纯启发就是世间一切皆是阴阳互根,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关键看人类如何学会平衡之道。人类不适合一年到头都是零度以下的低温,也不适合一年到头都是35度以上的高温,所以大自然的四个季节变化帮助我们来完成平衡,而不是谁消除谁。同理,当我们探索一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时也需要化繁为简。在我看来‘压力’也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益处的,它就像牛身上的‘牛虻’一样,可以时不时地给这头牛提提神。而另一种则是有毒的,它就像是各种各样的化学激素进入生物的体内,积累多了一定会对躯体感觉中枢与运动神经系统形成一些干扰,也会使内在的各种自主调谐功能形成一定的紊乱。而许多有毒的压力往往是大摇大摆地滑过人类的头脑,进入人类的心堂,这些压力在进入许多人的心底前也往往未经历过强有力的认知检视或正念觉照,因此许多人只是被动地感受着这份压力与慌张。因此,这种压力有时候会给许多心灵带来不少恐惧的幻象,而一些经由灾难性联想形成的故事就像是一只即将做牺牲的猪那样在挣扎和叫喊。”死神继续说道。

“是的,爷爷。同样一句话或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反应大不同,有的人会因为一个很小的事件不断强迫性联想或纠结,有的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我发现一个人的心理强度与耐受力方面的差异受很多因素影响,绝对不是单一的。比如有体质因素、气质因素、背景因素、退路因素、人格修养因素、能量场因素、阅历因素、经验因素、能力因素、人生观信仰因素等,爷爷,我说得对吗?”小姑娘补充道。

“回答得很好,这些因素加起来就会影响到一个人面对外界整体的信念系统。而人生所有的经历,似乎也都是为了提拉与扬升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不过持续的吞忍型压抑会引起内在深沉价值体系的碰撞,所以这种吞忍的压抑不宜过长,要及时疏导掉。若持续过长,就有可能进一步诱发一些身心症状以及人类临床中常见的神经症性情绪症状,诸如强迫情绪、漂浮性焦虑、神经衰弱等。”

“那么,神仙爷爷,面对吞忍型压抑的时候,人们如何在这份压抑中爱自己呢?”

“大部分情绪与压抑都来自于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各种关系中,当一颗心灵因为一句不悦耳的话感到十分恼火与委屈时,此时若能对这个浮现出来的感觉与负面情绪有一个清明的觉察,一颗心灵就不容易受伤,而后依靠自己的雅量与慈悲心去拥抱那个正在经历痛苦的自己,这就是爱自己的表现。”

“爷爷,爱自己就是允许自己与自我批判的那股‘能量’待在一起?”

“是的,这对于一颗心灵而言将是一个转折点,他会意识到原来这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大我’所希望看到的,他将明白来自外界的各种影响自己的‘声音’其实都是一种培育定力的助缘。最重要的是自己此时此刻已经学会了倾听这个声音,倾听‘小我’的各种柔弱且不作出任何评价,这就是爱自己。当一颗心灵刚感觉到恐惧或压力的时候,它们不会立刻消失,在一个慈悲的氛围中,这份压力的觉受仍然可以在我们心中自由流动。一旦明晰了压力只是一种物理性的能量,安住在肉体的觉受就有可能体会到一份深沉且具有扩展性的安详感,并且能感觉到压力转化之后的空寂与美。一旦认清情绪上的活动都是在排斥眼前的真相,是在渴求另一个东西,一旦察觉到思维里尽是想要体会某个欲望,或想象某种状态会比现在更好之类的想法,那么一颗心灵就会开始安静下来,彼时‘小我’人格亦消失了,然后本体就会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

“孩子,接纳真相意味着彻底而完整地觉察眼前的事实。如果一颗心灵对眼前的事实‘不知不觉’,就意味着已经在忤逆。如果一颗心灵在经历一个事实时却企图即刻得到另外一个东西,或是想要改变此时此刻的真相,冲突就会立刻产生。简言之,一颗心灵如果排斥眼前的真相,也就看不见真相了,因为任何对真相的排斥都是痛苦的,即使这种排斥的倾向是为了解脱、开悟或见到上帝。其实修心的诀窍不在于何时蜕变,而是在这一刻就能够如实如是地觉知眼前的真相。”

“神仙爷爷,太正点了!我要把您这段话记录下来,反复阅读。请您稍等一刻钟!”

“神仙爷爷,我发现许多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攻击性,这种攻击性的背后似乎也是一种‘以攻为守’的压力释放策略,但是这种策略非常极端,您如何看?”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西方,很久很久以前有许多教派控制着国家、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控制着自由、控制着真理,虽有一部分虔诚的牧师是在传播一些积极的东西,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狂热分子在做违背自然法则的事情。他们中有许多人天天鼓吹要对一切不道德的非分之想赶尽杀绝。在那个宗教主义无法无天的时代,耶稣行者看到在一个街道上很多人欲要扔石头砸一个失足女,这些围观的人因为长期被宗教的一些疯狂口号所束缚,这些愚蠢恐惧的心灵都认为这个失足女是淫乱的,是会影响人类进程或进化的,因此都认为要狠狠地砸死她。耶稣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就对他们说:你们之中哪个人自认为没有罪,也没有过失,就可以扔第一块石头。结果很多人都把石头放下了。孩子,有些人煽动各种对外界的批判或指责,其潜意识中有一部分动机只是释放自己的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这就是为何人世间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些‘沉沦’的人依靠各种对历史人物的毁谤、扭曲式描述来填充其狂妄空虚的心灵坑洞。有些人经过一些正见教育后或许会幡然醒悟,而有些人依然死性不改,那么他已经从黑暗滑入更大的黑暗。”

“是呀,爷爷!从黑暗滑入更大的黑暗本身就是最大的现世果报了,即便先天有再大的福气也会自动溜走!”

“孩子,《沉思录》中有一段话完全符合调适压力:想象一个不满于一切事物的人,他们就像是一只做牺牲的猪那样挣扎和叫喊。那在他床上为人们的被束缚而默默哀伤的人,也像这只猪,考虑一下自愿地顺从所发生的事是仅仅给予理性动物的品质,而顺从则是加于所有存在物的一种必然性。”

“嘿嘿,这段话既风趣又直指人心!”小姑娘听完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