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22671800000057

第57章 附录(5)

“是的,这个故事真是一针见血!神仙爷爷,我虽然年纪尚小,可通过观察家族中的一些成员,发现有些长辈遇到一些挫折或压力时,也总是采取、吞忍压抑、旅游、喝两杯的方式来逃避。或许这些‘动作’都是他们试图避开‘虎口’和尖凸的岩石的方式。”

“孩子,在许多世人身上,逃避焦虑的习性已经渗入了他们心智系统与生活的每个层面,这种焦虑情绪使许多人无法好好地爱自己、爱他人,无法活在全然的时光里。话说回来,谁不曾经历过恐惧或焦虑?对于许多沾染慢性焦虑情绪的心灵而言,一些潜抑在无意识深处的负能量有时候会在夜深时袭来,他们会害怕自己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时,焦虑就是他们胃里的酸楚和压迫,是心里的紧张不安,如勒紧他们喉头的绳子,让他们的气息又急又浅,坐立不安。同时,人们发现自己已身陷危险,急迫地驱使自己抓紧时间找到背后的那份受苦的意义,彼时这些焦灼的恐惧情绪又告诉个体如果不做点什么去控制,可能会溃堤。也就是说,这些焦虑的心灵开始进一步失去身体健康、失去朋友、失去家人、失去快感、失去稳定的收入,甚至失去全世界。这些恐惧情绪就是对未来痛苦的预想,这些漂浮性的焦虑情绪的最初程序是人们不恰当的执着心、分别心、颠倒的病症,以及一种根深蒂固的神经链。简言之,这些自我防御性的冲动反应也来自于我们没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害怕失去已经得到的,以及对于拥有的永远无法感到满足的习惯。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发觉自己无意识里已经充塞着越来越多的不安,以及面对失去时的恐惧。对于一些苦痛心灵而言,这些妄念俨然已经成为思维根部的深刻压力。”

“孩子,在过去数年里许多人为了逃避恐惧而使用的种种策略其实反而支持了恐惧的存在。一个人之所以一个劲地逃避焦虑或恐惧,一方面是习惯了,一方面是他们还没有完完整整地体察过恐惧的质地。实质上当人们愿意对此时此刻的经验说‘YES’而非说‘NO’时,或许他们就会学会如何去面对这些恐惧,而后再温和地深入一些或许很快就会发现这份恐怖、焦虑的觉受只不过是一些相对激烈的物理性的肉体觉受,这种觉受本质上和一个人走几公里路以后的‘腰酸背痛感’相似,只不过在这些觉受上还攀附了一些自我设限的妄念。这就是恐惧的基本质地,其实这些质地对个体毫无杀伤力,而个体之所以会体验到痛苦就是因为他们对眼前的这个物理实相说‘NO’,同时一个劲地在批判自己的无能和对焦虑的抗拒心理,所以很快就封闭了心门,开始无止尽地内耗。”

“一个人若学会了对自己的抗拒心说‘YES’,用这个‘YES’去包容内在所有抗拒的部分,他就拥有了一个强大的工具。而后再配合一些心理学辅助法(可以参考此书的第一部分与第四部分),强化说‘YES’的底气,久而久之,于日常工作生活中时常在预期恐惧来临前反观念头,当知念念如迁流,心堂如河床,而后自然不偏不倚地觉察着这些念头自然的律动。渐渐地就会发现过去的念已谢,现在的念不停,未来的念没到,可见妄心一生一灭,都是虚无不实的。这些‘念’好比水上起波,波不是水,应观真心如河床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空,而后全部随风而去,万事太平,抓紧光阴落实人生的使命或精进本分事业,果断地和幼稚性的残留情感道别,让成熟的成年人情感当家做主。”

“神仙爷爷,我明白了,真是醍醐灌顶,对我帮助很大,嘻嘻!”

“爷爷,我现在的理解是当面对最难面对的焦虑情绪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自己心业中的‘阴气’正在浮现,此时此刻我们必须先学会了解它,而了解它的过程,就是觉察它整个生灭运动的过程。它会遵循一个‘升起、发展、高潮、灭去’的过程,只要对这个‘理’心存信任,那么我们可以先从小的情绪开始锻炼打开自己的心门,一旦累计了几次成功的经验,就能够继续以平常的心态迎接未知的自己。同时若面对此生最大的情绪卡点时,还需一次又一次地提起正见与正念之光,不断对业习说‘YES’(接纳)。这本身就是自然地接受那个感觉的洗礼,而后一旦习惯了这种洗礼,就形同和感觉合二为一,那么感觉也就不存在了,或许这就是《黄帝内经》里讲的‘习以治惊’原理。总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去批判自己的习惯性抗拒,而是温和地接受自己此时此刻不能立刻做到接纳的事实,或许慢慢地就会发生微妙的转化。待底气增长,我们慢慢地就会发现这些‘小痞子’情绪只是一只经过化妆的小猫咪而已,而我们错把它当成了老虎。”

“好丫头,正点,在理!”死神欣慰地抚着须子,继续补充道:“当最难面对的情识出现时,一颗苦痛的心灵若想要尝到个中滋味,并非一蹴可就,我们得不断练习完全臣服于那股感觉与能量之下,在那个最痛苦的刀口上一再的共舞,这是一个渐进的修心过程,随着成功经验的累积,最终就有能力去直捣黄龙,可谓水里来,火里去,人生真静由此奠基!”

“神仙爷爷,有一次我父母吵架吵得非常厉害,还乱摔东西,那天我吓得心脏都缩成了一颗核桃大小,心惊肉跳的,大半天时间就好像在‘刀锋上’,非常焦虑,可能是因为‘万念俱灰’所导致的‘物极必反’,忽然间我乐意让焦虑的利刺戳进来,让它粗暴地把我的‘小我’撕裂开,就像挤开充满脓血的青春痘一样,如此一来某种奇妙的变化就发生了,冲突平息后,我的心完全静止了,而我就安住在深沉的寂静之中,之前不知道这个就是‘正念’,嘿嘿!神仙爷爷,我父母一辈子吵架,他们的因缘我很难去改变,只是发现母亲身体不太好,可能都是情绪所致,我回去后一定要开导一下她,真不希望她的身体健康状况进一步被情绪所吞噬!”

“孩子,一个人因情绪而诱发慢性身心疾病时,最忌讳就是嗔恚心起,也就是尽量不要生气。这个时候个体若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的方法就应及时拿出来运用,一定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然后依靠中西医来同步调理。因为心定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否则心急上火,肝气受损,加重病情。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调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寂然安定。中医养生最高层次也是养心,因此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古人认为看一个人的健康状态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生病的时候若能适时静坐沉淀一须臾就能养足一些气。除此之外,建议你母亲也可以在一些前辈的全程指导下练习一些太极拳、站桩、瑜伽观想等,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养气法。”

“好的,爷爷,我妈性子急,没有平常心,因此经常自寻烦恼,而这种心态也时不时地会传染给我,也会影响到我的内在风水呢!神仙爷爷,一个人面对不好的内在风水时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孩子,《易经》与《道德经》中有非常多的隐意暗示世人在得意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然而许多人往往在享福的时候忽视了一些灾难的种子,正所谓福之,祸之所伏。许多人顺利的时候往往自满,却不知道,一旦高兴过度就会隐藏着一股悲伤。因为从宇宙阴阳互根一体的角度而言,乐和悲本是同根生,悲来的时候要看到喜的一面,乐而不乐,悲而不悲,爱而不爱。我们说的中庸之道,因为中道不落两边,就没有极反的大风险。同样,人生无常,内在大自然也会遇到一些‘气候灾难’,你愿意早受呢还是晚受?我们应该选择早受,趁年轻体力不错,让自己的元神多承受一点儿磨砺未尝不可。然而一个人‘内在风水’不好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做到:一要生平衡心、忍辱心、感恩心;二要找到因果,找到化解主轴;三要保持平静的心态,静观其变。”

“孩子,古人说:‘谁降伏灾难的能力大,谁的福就大。天黑到极处就要到黎明,人到灾难之极就要转运了。’此外,在这个交流回合结束前,我也问你一个问题,你说现在太阳到底应该在天的东边,还是在西边?”

“哈哈,太阳嘛,肯定是在东升西落的运动!”

“孩子,太阳从东边起来西边下去,你说它究竟是动还是静呢?很多人会说它是动的,其实它是静的。因为它没有一点点人为的造作去破坏原有的规律。同样的,人心可以思考、可以计划、可以谋略、可以感觉,这些都属于人心自然功能的一部分,它本来就该这样。如果人心顺着它应有的功能来运作、来思考、来感觉,我们说它是动还是静?答案是静!”

“神仙爷爷,我经常听到一句话:‘出生在笼子里的鸟,认为飞翔是一种病。’请问它是不是在说小鸟被关久了,就自己拿走了飞翔的能力?”

“你或许说对了一部分,但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才是小鸟认为飞翔是一种病的原因。一个人如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机会洗澡,这并不会妨碍温泉对他的诱惑。一个人如果长期没有机会吃到山珍海味,同样也并不妨碍眼前一顿大餐对他的诱惑。一只鸟儿被关久了,并不会真正退化其飞翔的天性本能,但是一些人为的经营会葬送它的天赋。比如世间有许多人就形同这只鸟,他们遇到一些无常,就开始寻思这里不够好,那里不够好,总是急急忙忙地想要掌控一些东西,他们总是认为必须去重新打造自己的性格,最好能够在众人面前说话时毫无紧张感;他们看到《速度与激情》的电影剧照时,就迫切希望自己最好也像男主角一样拥有一排排的肌肉,好像没有那些肌肉就没有内在气概一样;他们还希望变得很有钱,然后去参加各式各样的灵修课程,然后居住的地方每天都要放一些空灵一点的音乐,再点燃一些熏香,再不费吹灰之力的打坐一会,最后手腕上再戴个什么沉香或檀木珠子,脖子上最好也戴一条可以加持能量的项链……

其实,这些人实际上并没有自由可言,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看起来充满了一些‘功夫’,但是实际上做的都是在装修这间牢房。许多人从来没有好好地倾听过内在的脆弱,从来没有学会尊重那个‘懦夫’,他们太急了,总是急着找方法发现自己的脆弱,总是忙着想自己的太多不是,他们从来不懂得请走‘懦夫’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它,尊重它,并让那个‘懦夫’持续地安在内在的觉性中。其实,恐惧就是你,你就是恐惧,你与它无二分别,一个人在消除懦夫就等于在自我毁灭。许多世人在经历创伤过后,开始对天地不信任。他们紧抓住过去错误的信念,这种信念让这些人觉得唯一的出路就是逃避,通过逃避那些他们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才能得到解脱。然而‘小我的心’和‘宇宙的心’本为一体。因此真正的力量、真正的无惧源自于我们深刻地信任宇宙天地。我们需要信任生命中会有一些事件使我们看清真相,或许慈悲的‘上帝’正通过那个事件来透露出所有的秘密。这样的理解能够帮助世人放开自己所坚持的。当人们可以尊重自然规律的造化,反而会有更多的力量协助自己渡过难关。人们对这一切只需要静静地觉察,便能迎来一股无法阻挡的力量。孩子呀,或许这也是尽人事,听天命的内涵,‘天命’并非所谓的超自然力量或神格,而是自然规律。”

“恩,神仙爷爷,我还想起了《金刚经》中的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请问爷爷这句话若引申到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

“孩子,一部分引申之意是指‘有为法’都十分短暂,不可取。那么我们只要了解到什么是有为就将明白什么是无为。凡一切对自我本性使用人为经营或勉强合理化解释的方法都是有为,比如压抑、吞忍、助长、改造、平伏、催眠、暗示。因为这样的做法皆因失去自性的自足而离自性的本来面目渐行渐远。圣贤们讲的‘如是’就是无为的意思,而反观自性的本来面目就是无为。这个过程中只要有能力不做任何分别与执取,经由一些“定静安虑得”的修为,它就能显示出无比巧妙的造化。因此智者云:性之动有为,性不动无为,也就是说顺着那个自性的本然造化规则就是无为之道。”

如何应对生命中的压力坑洞

“爷爷,什么是苟且偷安?一个人遇到外界压力的时候应该如何自我调适?”小姑娘一本正经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