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22671800000051

第51章 调和身心焦虑的十五个策略(29)

我们探索自恋背后“自我攻击”的程序与防御机制是如何运转的目的不是为了端掉它,而是借由适当的触碰与觉察,使得自体有机会发生转识,从而自动降低背后的隐性负荷。觉察是非常重要的,在自助心理学领域,它是必须牢牢掌握的一项心理基础技能。杰出的心理学先驱荣格曾讲过:“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实际上大部分顽固性情绪反应,都需要我们先谛听与尊重这份防御机制,而后优雅地对其防御机制背后的无意识能量进行诠释与科学回应,且把握时机有节奏地让那股被隔离起来的“暗能量”意识化、表层化,那么那股负能量就不会变成所谓的宿命。简言之,被阻隔起来的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就会引导我们的人生成为自己所不喜欢的那种。反之,如果能够觉察到它们,以及在情感层面充分领悟到它们是如何发生的,这本身就已经足以产生改变的自然动力。

实际上,一个人在某个成长阶段中一旦出现了停滞(卡点),也是常见的事,此时个体的无意识会持续以他所停止的那个年龄水准,去感知、体验与回应这个世界,即使在回应的时候充斥着大量儿童时期固有的“幼稚性思维与情感”(以想象作为判断事实的依据)。诚如弗洛伊德所讲的“潜意识里没有时间感”,在许多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中,多数个案都有一些情结属于“未完成部分”,因此不妨利用眼前的症状与冲突,深入了解自己在何处受阻,以及我们需要在那个受阻的地方达成怎样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回应“未完成事件”。

在临床异常心理学中,如果一些当事人能够深入谛听与探秘自恋情感反应模式背后的动力因素,他们往往能够获得比普通人更加深刻的洞察经验与智慧。总之,在探秘自恋情感的背后,如果具足耐心与定力,必定会收获一份宝藏。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一些来访者最好先通过一些行为简单地处理了一些继发性焦虑情绪后,再论进步比较好。

从某种心灵哲学角度而言,如果你认为已知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外面给你的,或书本上告诉你的,那么你就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狭隘的信仰体系,但只能得到一点点帮助;如果你还有一部分重要的领悟是来源于指导师或书籍的启蒙后所诱发的内在智慧,且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了验证,释放了自己的创伤,那么你就逐步靠近了内在导师,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心灵科学,在那里不需要任何信仰,也不需要任何指点,一切自然呈现着。

成为上帝

上帝这个词汇在中国的民俗思想中可以被替代为“老天爷”。在日常生活中,上帝或老天爷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颇高。人们心情好的时候会感谢上帝(老天爷)的加持,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责怪上帝(老天爷)没有保护,所以这个上帝(老天爷)也很难当,有时候似乎成了人类招之即来的保镖或私有财产。

很遗憾,我既不是上帝的信徒也没有任何宗教信仰,虽然我出于好奇研究过许多宗门哲学文化,但我只是一位普通的心理学工作者,见地有限,能耐也有限。我唯一能够保证的就是基于内心真实的判断以及对这个世界各种现象的直觉洞察,与各路有识之人随喜探讨。我从未见过什么上帝,也没有在梦中看见过哪位神明,也不想枉费精力去找寻上帝。对于我而言,亲身体验到的真理就是上帝;既存的自然生存法则就是上帝;通过自然法则了解了自我内在心智系统的所有奥秘与真相,就等于看到了上帝。

我始终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唯一真理,除非一个人亲身体验它,验证它。因为只有这样,它才会成为我们的真理,不然真理只是别人的,真理与你毫无关联。我所理解的“道”就是生活禅的意思,喻指一个活泼的、积极的、健康的“活法”。我认为当一个人拥有了正见并按照和谐的自然规律去生活,当下就有机会过上美好的生活,而那个时候不论他是否相信一个超自然的上帝,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当下已经成为自己的上帝。

在自我认识与心理疏导领域,我们需要以自然法则为岛屿,皈依真我,务必认识到每一种事物皆是阴阳互根,对立的事物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能量振动的频率不同。极端的两面总会有相连的时候,所有严重的冲突在理论上说也都可以被调和的,一切发生的外在境况皆是成长助缘。我认为这些信条对于广大心灵自助者而言或许才是上帝信仰的真正化身。

有的人信仰上帝是因为恐惧;有的人信仰上帝是因为空虚;有的人信仰上帝是因为挫败;有的人信仰上帝是希望进财;然而却有一部分信仰上帝的人仅仅只是依靠单纯的欢喜心与本心的直觉感应。

传统的“天命论”把人看成是只能任凭“老天爷”摆布且无所作为的“奴隶”,就如在风调雨顺时就说是上天的显灵,闹旱灾时就说是上天的惩罚。事实证明,在封建社会的每个朝代都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个与大自然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有关,抑或是与人为的破坏大自然导致环境变化有关,而与老天爷或上帝的个人号令恐怕没有任何关联。

荀子的天人相分论,虽然在那个文明并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突显了“以人为本”的积极思想,把人从天帝的奴役地位中解放出来,不再把“天”看作是超自然的神格或天神,且给后世治学者留下了积极影响。但是“天地”是大自然造化的真宰,若一味地强调人与天地之间的对立性或不相干性也不行,因为人类很容易因为自身的欲望去做破坏大自然的事情,也很容易因为自身的顽劣习性去做出各种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事实证明人类已经受到了破坏大自然环境的惩罚。

在殷商时期所流行的天命论,把天加以神话,使之成为主宰人间福祸的人格神,那些尚处于奴隶制时代的君王或许需要依赖这种思想来更好地进行愚民统治及巩固政权。然而这种思想弊端甚大,严重束缚了人的潜能与主观能动性,对于人类的思想进步与文明发展都是一种阻碍。而这种限制性思想是很容易被推翻的,如在尚未掌握先进造船技术的一些朝代看来,船只能否顺利渡江完全仰赖于老天爷的脸色,而到了明朝,依靠先进的造船技术船只不仅可以在大江上躲避大风大雨,还可以充满自信地驶向大洋,这就说明了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不断的思想进化与自身的能动性从而不断挑战天命论中各种不可能的束缚。

儒家中所谓的“敬天”思想更多意在完善人的“仁义道德”,而非无条件屈从于可以对人间发布号令的老天爷。人们耳熟能详的“尽人事,听天命”的主要内涵指的是一些自然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些无常的必然性是人类有时候难以抗拒的,也就是说并非你想怎样就一定能怎样(比如并非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就可以轻易成为发达国家),但是如果一点都不去努力,则必定是毫无改观。所以既然如此,不妨去积极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与主观能动性,无论能否成功,请尽量保持平常心,这样就能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心态失衡。对于广大群众而言,了解了这个自然规律后,不仅不会被束缚,反而能够保持一个淡定的心态去追求幸福,而不是一根筋地去追求所谓的幸福。孔子的这种思想即便在今日也充满了十足的生命力。有时候人们越是刻意地去展现自己,反而越不被人所重视,而有时候却往往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么,谁能用科学道理来解释这些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上演的现象呢?

在古时,一些圣贤们也都有意识地模糊这个话题(是否存在上帝),因为他们希望把教育的主轴放在烦恼的解脱上,因此他们都在讲五伦八德、三纲五常、无常无我现象,同时强调因果定律的重要性,认为是因果定律影响着人类的方方面面。但问题来了,这因果定律又是谁创造的呢?如果有的话,我们就称那个创造因果定律的人为上帝也无妨。

总之,大家都认为世上有个最高的定律或真宰存在,称它为“上帝”“老天爷”“安拉”“上主”“道”等都行,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认为有没有上帝这两种理念是可以并存的。认为“有上帝”的人请务必尊重认为“没有上帝”者的看法,只要他能解除自身的烦恼,能适当有益于身边的人,我想真正的上帝也不会计较的。而认为“没有上帝”的人,也请务必尊重认为“有上帝”者的看法,只要这能使他的精神修为更加精进与平衡,有何不可呢!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内在智慧其实是完全一样的,没有谁多一点,谁少一点。我想鼓励你们能够抛弃权威、抛弃依赖、抛弃所谓的安全感,多独立思考,多读几本儒道禅经典,不要去急着找寻“大师”,有些“大师”可能还不如你自己。民间的不少“大师”都是唬人的,他们好谈玄说奇,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从古至今一直不间断,他们除了吓唬“小孩子”,没有半点智慧可言。而“经典”则是源自于先知们的思想精华,那么你觉得谁的智慧大?你愿意听谁说呢?

补充:你相信天地间的因果定律以及地狱、天堂、轮回吗?

在职业生涯中,但凡与心灵文化有较大渊源关系的一些宗门文化我都会有兴趣去了解,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因为如果我的来访者中有人很喜欢某个宗门的哲学,而我却一窍不通,那么我就很难进入他的内心。在众多东方哲学中,我相对比较偏爱孟子心理学、儒家心学、禅学、阴阳辩证观理论等。

很多人信仰轮回说或天堂地狱仅仅是因为内心的恐惧,缺乏洞见事物实相的真智慧。另外他嘴里说相信,其实也不是真信,因为他还活着,怎么可能会知道死后的事情呢,除非他有过濒死体验。因此,不要相信某事物只是出于其他人也这样做,否则我们那颗“心”很容易出于恐惧而盲目地依附在民间宗教人士的威权之下,这是违反宇宙和谐自然法则的。两千多年来真正觉悟自己本心的先知们仅仅是普通的教育家而已,并没自我夸大化或神话。

从中道的发展观而言,我们也不能因为过去的一些小过错而停下来一个劲地懊悔自责,而应当从中积极地吸取人生经验。在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任何人注定从出生到死亡都要犯下一些失误后再积极反思改进。

有些人害怕因果定律是因为他一直知错不改,一直无法控制住自己的不良习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习情绪平衡策略。从某种角度而言,一旦降伏了这颗充满不良习性的心,或许就可以将功补过,因为:改过是最大的善行,行者不昧因果!

此外,有些人生无常事件并不是我们主动造下的原因,而是冥冥中一些集体潜意识(命运共同体)使然,这个不是我们的错,因为我们也不想那样。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苦难仅仅是一种现象,非真实本质,大部分人在一生中几乎都会有一本难念的经。一部分有智慧的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缘相识了适合自己的一位心理启蒙老师或哲学导师,并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成长经验,而后进一步在充实的生活中不断向内觉察洞见到人生的真谛,因而获得甚多的清醒与自由,那么苦难反而成了他的最大助缘。

反之,在生活中一个人反复受制于不良恶习,其行为已经持续影响到心中的正气,阴气不断占上风,这本身或许就是一种最直接的惩罚(因果定律)!比如沉迷于赌博、嫖娼、吸毒、一夜情,敲诈、暴力、随性毁谤他人、不敬父母师长等,这些行为本身已经让自己的阴气越来越重,到达一个临界点时,就容易出现一些变故。

智者一再强调天堂与地狱在人们的心中。至于死后是否有地狱,那些都是宗教人士在描述的东西,我们不需要去探讨它,既不盲目排斥,也不盲目遵从。对于一个信仰宇宙自然法则的人而言,先学会享受“活着”这份伟大的礼物,才是正知正见。古人讲“焉知生,非知死”,莫等到老的时候才发觉人生价值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