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22671800000001

第1章 序一

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与信息化背景下社会节奏的变化,我国心理卫生工作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心理疾患在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超过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糖尿病等疾患,居于前列,我国亦然。心理问题作为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俨然成为国际社会的强烈共识,201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便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可见对心理健康的关怀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支持,对国民心理卫生的关注与支持程度会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各种心理问题中,各种焦虑已经成为人类心灵烦恼中痛苦的浓缩标本。诸如考试焦虑、压力焦虑、婚恋焦虑、愿景焦虑、财务焦虑、教育后代焦虑等。此外,适应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心境障碍、睡眠障碍等同样也是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2到3亿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焦虑、抑郁、失眠占据心理危机榜的前三位。

但是,许多当事人由于缺乏对这些心理问题常识以及必要的心理卫生资讯的了解,且常常得不到家人的重视与应有的支持,从而耽搁了最佳的干预疏导时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有这些心理问题的人群就成了弱势群体。

在心理问题的诸多症状中,焦虑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症状,尤其是在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障碍)中几乎都有焦虑的成分,因此抓住焦虑问题并及时且有效地加以处理,也许可以发现解决心理问题的钥匙。

当下各式各样的慢性焦虑正不断侵袭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而心灵成长却注定是一条再教育再成长之路,我很赞赏作者在一些篇幅中不断启蒙读者烦恼究竟是什么,以及让我们去倾听烦恼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说,的确如作者所讲的,有很多心理疾病不是人类在疗愈这些心理疾病,而是这些心理疾病在疗愈人类。

作者在书中的一些针对慢性焦虑的实用操作技巧和正见诠释完全来自于作者的个人实践与细致关怀,具有一定的启迪性和推广价值。在心理学自助领域,确实应该多侧重操作上方便简单且易奏效的技巧,而不过分注重于繁杂的理论陈述。

同时,这部通俗易懂的自助书籍还蕴藏了不少积极的人生观与烦恼观,这对心理问题的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许多时候预防的确比治疗更为重要。

作者理论功底较扎实,涉猎广泛,将一些心理学的朴素道理讲得相对到位,非常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提高心灵强度与接纳自己。

作者很重视自我觉察和自我探索。20世纪杰出的心理学家荣格曾讲过:“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人类对自己的了解,宛如暗夜行路,要了解自己,就需要他人的力量。”

不管读者通过此书学到了怎样的心理调节法,最终真正助推蜕变进程的一定是源于当事人内在力量的苏醒。相信这部心理学自助作品必定会在人们自我觉察和自我探索的人生道路上投下一缕阳光。

傅安球

2016年2月20日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