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22671600000033

第33章 唠叨(33)

新华社发的一个稿件《5月份有四大天象齐聚》,说5月6、7日有流星雨,10日有日环食,25日有半影月食,27日,如果天气晴好,在日落后的西方低空中,水星、金星和木星这三颗行星将组成一个很小的三角形,上演“三星聚会”。一个月有四大天象齐聚,应该是可以做的,要做得有趣。新华社有图表,有稿子,我们可以听一听气象专家的说法。不仅要做全,还可以很活泼。不同的天象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有科学的说法,还可以有民间传说。释疑解惑,发一个版面。

4月24日《钱江晚报·宁波城事》《原以为要来听枯燥的报告会,结果看了场生动的情景剧》报道,余姚大岚派出所的《十三个警察爸爸》成为宁波唯一入选的故事。这十三个警察爸爸,以前是有报道的,是警察帮助在押人员的子女的故事。如果我们定位为都市报的记者,来反映这十三个爸爸的故事,倒过来写,第一个爸爸是谁,第二个爸爸是谁……这个时候,过去做的都不在话下,完全可以重新做这十三个爸爸的群像。

昨天《浙江日报》介绍鄞州高级中学的“无门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无门、无监控、无摄像头,书中亦无防盗磁条,借还自由,来去无碍,7年来七八万册图书,缺损率不到10%。反映了大家都在爱护我们自己的图书馆。有报纸报过,但没有把它作为典型来报。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把这个事情突破常规地再做一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鄞州日报》报道,塘溪有个“旅游达人”,16年走过41个国家。1998年去过泰国之后,480多张照片记录了他的旅游历程。我觉得会有一些东西的,不妨去采访一下。

今天看到《钱江晚报》一个很有意思的报道:淘宝新骗局,菜鸟掌柜被骗3.7万。这种服务性强的报道,其实放到A叠也可以。

今天《钱江晚报》还有一个报道《新办学校受追捧》,是关于江东艺术学校招生的。家长为什么那么热情地送孩子报考?后面有很多故事。如果能仔细采访,是能反映很多社会现实的。

5月24日

今天头条《“海归”学子求职记》是很好的。按惯例下面几个导读都可以做头条:关于“灵桥大修”就有几家报纸做头条的;“胶原蛋白美容,是无效的谎言”,很多女性很关注,做头条也无不可;“市区六幅土地昨集中拍卖”,也是可以的;甚至我们自己组织的活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会昨举行”,放头条也可以,这场活动非常成功。但是,如果安排这几个导读做头条,就只是被安排在了头条而已,很一般,没有跳出来,读者马上会翻过去,而《“海归”学子求职记》完全不同,这个做头条,个性出来了,亮点出来了。今天的《东南商报》,会有多少读者:有大学生的家长、有高中生的家长等要把这张报纸带回家;有中学的老师、大学的老师,看了这篇报道的都会反思,如何来培养学生;家里有要找工作的,也会关注。

很巧,今天的《都市快报》头条是《2013年号称“史上就业最难的一年”快报独家调查杭城8所大学——截至目前就业率最高专业62%,就业率最低专业0》,《钱江晚报》头条《今年浙江26.7万大学生毕业,创历史纪录目前毕业生总签约率22.52%,远低于往年同期高校毕业生找工作不易,本科生难上加难》,都是同一个话题。难道《东南商报》有先知先觉?还是瞎猫碰上了死老鼠?我要说的是,即使是瞎猫碰上了死老鼠,也要有碰的胆量,敢一口咬下去。办报,要有胆量、眼光,看似寻常,实则有新闻敏感和实践的积累。

这一天报纸的分量是重的。我们的报纸,不光是传播新闻,现在报纸的概念已经不只是newspapers(新闻纸),当然要有新闻,还要有服务,传递信息,是桥梁、纽带、润滑剂。之前胡珊写的《手机丢失寻回记》,也是写自己的经历,传统地看,似乎也不是很“新闻”。当需要的时候,不怕被一些正统者说不是新闻,这就是艺高人胆大。恰是这样子,《东南商报》这一天就区别于以前的《东南商报》,也明显区别于《宁波晚报》《现代金报》。这一天,这份报纸,重如四明山。

倒过来说,发这个稿也有个认识过程。记者毛信意先是把它交给《活力商报》,咱们内部交流用的。后来我想到能不能压缩一下在报纸上刊登?因为当时我也想把这期《活力商报》带给家人看的,也反复思量过:是不是真实的?真实的!可不可读?可读!有没有服务性?有!那就把它拿出来嘛。现在看到编辑这样处理,两个版,很好。有一点点遗憾,文字有点多,配个图更好。如果配上一幅画,例如母亲的背影,或儿子走在林荫大道上,那就更好了。我还想说,这稿件把家庭的温馨都反映出来了,以后毛信意儿子找对象,能加20分。

这篇稿件之后,能不能有后续?既然目前是最难的就业季,我们能不能就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做下去,搞一个策划:帮助毕业生们找工作。正因为难,所以才要下大功夫来做。

今天《都市快报》专门调查杭州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我们也可先做个就业调查,还可以搞就业服务的平台。

从当编辑的角度,我再吹毛求疵地说一说。开头第一句“春来秋往”不妥,一般是“春去秋来”“春往秋来”这样说的。还有最后一句话,“儿子从此,开始了‘上班族’的生活”。这可以有四种表达:1.“从此,儿子开始了‘上班族’的生活”;2.“儿子,从此开始了‘上班族’的生活”;3.“儿子从此开始了‘上班族’的生活”;4.“儿子从此,开始了‘上班族’的生活”。最后一种说法,很别扭,有语病。所谓有语言功底,在于运用之妙。你要能有切近的认识、体悟,精益求精的追求。

今天《都市快报》A叠前几个版都非常好看。我看这里刊登了一个讣告:原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去世。但《钱江晚报》今天登出来的是一个消息《当过原杭州大学10年校长的沈善洪去世》,很有新闻敏感度,可读。

《都市快报》5月21日的《昨天2561对新人登记结婚本报整理出一份结婚好日子排行榜》,“爱你一生一世”(2013年1月4日)绝对冠军,下一个“爱你一生我爱妻”(2013年5月27日)会怎么样?很有意思。有很多人会去看的。

还有一个是《钱江晚报》5月6日的报道《浪漫巴士K155路即将回归,一则特殊“寻人启事”要找七年前本报头版的这对情侣——易坤明和韦荣珍,你们还记得K155吗》,把七年前的一对情侣听说K155要停了,就再去坐一次这班浪漫巴士以志纪念的照片重登了一次。很有情趣。

5月22日的《奉化日报》和5月22日的《慈溪日报》在同一天头版刊登了一个内容相近的消息:《慈溪日报》是《市民一个藏品上了央视5月24日国宝档案》,那个国宝是南宋朱熹的行书帖。同样,《奉化日报》的《弥勒佛收藏周四央视首播》,是《走遍中国》节目预告。慈溪这个收藏朱熹手迹的市民要找到,如果把《国宝档案》的内容整理整理,在商报登一下也是好的。关于奉化弥勒佛收藏的也可以报一下,但不是“昨日,央视播报了奉化弥勒佛收藏”。

有两个可以做画报的内容:一个是黄古林草席生产;另一个是贝母用硫黄熏的问题,很严重,但正在向无硫化转型。能不能找到不用硫黄熏的贝母种植、生产,立此存照。

2013年7月

7月2日

今天《宁波日报》头版头条《逐梦职教大舞台——俞毅和他的“品质教育”》,打的栏目是《中国梦·我行动》,大篇幅,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再看昨日的《宁波日报》,把“托举哥”重新做了一遍。这个“托举哥”的报道,开始是日报最先做的,收场也是他们做的,一种舍我其谁的态度跃然纸上。另外,定位到“中国托举”,与今天俞毅的报道入列“中国梦”,气魄很大。

今天《都市快报·宁波新闻》第3版的《突然失明三年又突然能看见汽配厂李老板那种激动你能体会吗?》,写这个失明三年、通过手术复明的李老板对一切都觉得新鲜,“当老婆和女儿出现在我眼前时,我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女儿大了好多,老婆也胖了,但还是很漂亮”。前天傍晚李老板悄悄溜出病房回了趟家:“变化真大!以前路边都是野草和水稻,现在两边都竖起了高楼大厦。”这个稿子写得很生动!里面介绍了好几个善良的人,特别是他的妻子。这三年来他最感激的就是妻子。这本来只是一个医疗手术方面的新闻,却写出了人性、人情、人文,让人读了很是感叹。建议我们的记者,无论是社会新闻记者,还是时政、经济新闻记者,都读一读这篇报道,写出更多的能够反映我们生活情状的东西。

关于高铁的报道也是这样。《都市快报》的报道,把买票、候车、乘车三个环节介绍得清清楚楚。买票:如果网站、电话订票,预售期20天;代售点,预售期18天;宁波东站车站窗口,预售期6天;自助售票机购票呢,有详细的自助售票机使用流程。候车:记者进站、安检花了2分钟,距离列车开行还有20分钟,检票口开始放行。这部分的“提醒”也很到位,完全是“弯下腰来做服务”。我们也应该有这个意识。

昨天我们的报纸登了西湖花园两个邻居因为一两句口角起了争执,结果一方被对方用伞尖给刺死的报道。这个事情可以好好解剖一下,与西湖花园居委会、物业公司沟通,下决心来帮助、推动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思路可以更开阔。

今天《浙江日报》登了84岁的摄影记者徐永辉的《64年圆梦曲》。报道他1950年拍下刚刚得到解放却仍贫穷的叶根土一家。十年后,他的跟踪报道《一户人家十年间》生动地记录了叶家的变化,成为新中国发展的形象样本。60多年来,徐永辉一直密切关注着叶家几代人的生活变迁。时至今年6月,叶家的第四代杨希晨学业有成,84岁的徐永辉又兴冲冲地赶往上海,完成了他对叶家64年的跟踪报道,为叶家第四代,第一位大学生杨希晨拍下了毕业典礼照,这也是他日思夜想的圆梦曲照片。如此长期跟踪,真不愧为《浙江日报》的一个宝。如果以后这个大学生生下孩子,他还可以拍叶家第五代。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学习。

《鄞州日报》的报道《老娘舅在派出所坐堂一年调解纠纷上万起,成功率100%》,这个我们可以去写一写,里面一定有些故事。

7月5日学校就要放假。报道说江西有三个兄妹猝死,分别是10岁、9岁、5岁。不管他们是否属于超生,仍是值得同情的。由此我们应该做三组警示报道:一个是溺亡,把以往溺亡的事情列出来;第二个是交通事故;第三个是孩子独自在家里时发生的意外事故。怎么做呢?就是做服务。本来,是要等到事件发生的时候再做,但马上就要放假了,等不得了。每篇都做通版,打上一个栏目,并标注上这样的话:“从新闻报道上来说是炒冷饭对每个家庭则是防患于未然。”体现我们主动在做服务。

7月10日

一、今天各报都刊登了昨天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的报道。宣传部有要求,要开设专栏、专版,今天下午集团编委会也要开会,各单位要汇报报道计划。我想,第一,要在时评版开栏目,发一些言论,不妨就事论事,以小见大;第二,我们要开设专版。《浙江日报》开设的专版是《为民务实清廉切实反对四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系列专版每次安排在第3版,第一次做的专版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论党的群众路线,一个版,材料非常详细;第二次做的专版是《党员干部的好榜样》,有******、郑培民、孔繁森、任长霞、杨善洲等,有图有文;第三次做的专版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刊登省里一些部门领导写的学习体会文章。我们的专版未必是省报的格局,但我们起码要开设几个专栏,把党员领导干部各个层次的典型人物、典型单位、典型活动、典型事迹做一系列有规模的报道。

二、关于今天的报纸,有几个情况要讲一下:

1.第2版是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的报道,但竖着排的广告半个版与报道没有明显分隔开来。在特殊的版面、特殊的时间段,要谨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