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22671600000025

第25章 唠叨(25)

说到标题,我想起一件事:有一年我采写一篇稿件,初拟标题为“热血铸就忠魂”,后来简缩为“热血铸忠魂”,可是拿到值班总编那里,他拿起毛笔一挥,钩去了“铸”字,就“热血忠魂”!这一字之改,显示了他在文字上的功力,确有手笔。

2012年5月

5月3日

在这里简单地就商报今年以来的经营情况做一说明:前四个月,和其他报社一样,《东南商报》在广告经营上遭遇了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更为严峻的挑战。从目前的情况分析,我们的广告额已经注定要比2011年少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那就是要少三四千万,这样,能有去年一半的利润都要拼了老命了。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有一项清理欠款,2006年至2009年的广告应收款,一律在6月份清理完毕,从4月份开始,已经在扣罚广告部一些员工的款项。再之前数额不大,但涉及人员相对集中的应收款,也将清理或做出结论。以后,这类应收款都将置于严格的监控下,尽最大可能杜绝发生此类情况。广告部员工同样是没有季度奖的,到了年底,如果经营情况不佳,收入自然会同比例减少,这也是会做清楚的。

昨天各报报道了和义路一老宅失火的消息,我们比较简约,连这老宅是甬江女中旧址都没有交代。《现代金报》就说得比较清楚:《甬江女中旧址遭火劫》,副题进一步点出“它是中国第一所女子中学,陈凯歌的《搜索》曾在这里取景”。今天《都市快报》《钱江晚报》都做了后续报道。《都市快报》的后续《甬江女中几年前曾被烧过悲剧为什么没能避免》,副题再引申,“宁波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宝贝,需要大火来提醒我们珍惜”。《钱江晚报》的后续是《甬江女子中学遗址将重建》。我们的报道只是“有火”,咔嚓一下拍个照,告知那个地方老房子着火了就了事。而这些报纸告诉你,这个地方着火了,烧的是甬江女子中学,烧的是顶楼,还可以重建;几年前它被烧过,为什么这次又烧了;然后链接:还有些老房子你知道吗?“永耀电力公司旧址”“西河巷李宅”“访庐”“袁牧之故居”,并有实景图片。我们呢,10多年的社会新闻做下来,还是停留在“老宅失火”上。这老房子不同啊,它是中国第一所女子中学。这里是否反映了采访作风的问题。能不能挖到更多的东西,比如我们不久前报道过的陈修良可能在这里求学过。如果只是通告“老房子着火了”,那我们的报道就只能用个歇后语来评价:“老房子着火了——没得救了。”我这样说,无非是要引起大家注意,怎样更到位地做好类似的报道。

今天公办小学招生政策重大变化的报道很好。

前两天我们也做了有关立夏民俗的报道。《宁波晚报》星期天的《拼死吃河豚,毒性可控否》很有意思。因为现在是河豚毒性最强的时候,版面设计得也很好。

5月1日这天,各报都报了病房里的婚礼,这在很多人质疑有否真正的爱情,且婚姻多变的当下,这个婚礼可以媲美“刑场上的婚礼”。我们不仅要还原现场,更应该赋予意义嘛!

5月8日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名单,其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工,是从新疆克孜勒苏打工来到宁波慈溪双源纺织厂的。请了解一下,为什么她能作为浙江唯一入选者,获评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大奖。

星期天的《钱江晚报》头版披露:今起连推三组反映“浙江奇迹辉煌大气”的大型策划报道,迎接即将召开的党代会,将连续刊登《民生十记》《建设十记》《创新十记》三组报道。分类报道,这个想法很好。

昨天的《现代金报》头版敲章《王颖热线》。王颖是一个记者,我们一直想大力度推出品牌记者专栏或设立“某某工作室”等,尽管已有《承承看天》《杨哥有话说》《S三人行》等,但是,尚未有大的动作。

5月3日《今日早报》有个“楼市解读”报道《市场持续高热中介悄然回归》,这是记者“走基层”的稿件,有角度。我们星期六的报纸头版头条《甬城周边楼市进入“拼跌时代”》,稿子涉及宁波本地的一些房产企业。但采访有一些问题,在个别点上只是“听说”。我们一直强调要有扎实到位的采访作风。有时你这里马虎一点,那里损失的可就是真金白银了,也可能引发难以想见的后果。我们可以策划一个报道,如“宁波楼市新观察”。

有几个稿件比较有意思:

今天《都市快报》的《好奇实验室》,刊登了一个《夏天穿什么防晒效果好》,最好的防晒服是棉T恤。在之前,《宁波晚报》做过一个《为什么现在的花特别香》的实验新闻,切合时令,很吸引人。

《今日早报》的《家庭主妇一夜暴富后怎么又一贫如洗》,反映杭州下沙部分拆迁户获得巨资补偿,豪赌输光补偿款,还欠下巨债后“失踪”的社会现象。这是从法院判决得到的信息。宁波这些年也不乏因拆迁而一夜暴富的,有没有也因为赌、毒而一贫如洗的呢?同样做法院判决的案件,从案例到故事,到人,做出来的感觉就不一样。

上星期五《都市快报》的《两块磁铁在鼻孔里整整待了8年》,故事性很强。小孩好奇,想试试磁铁放在两个鼻孔里能不能吸住。结果,磁铁拿不下来了,“越抠越往里钻……小杨昨天手术,取出鼻中待了8年的磁铁”。从医疗手术来说,小手术而已,但从讲故事的角度写来,就很有意思,用了一个整版,又链接了《小孩子鼻孔耳朵里的异物,从动物到植物应有尽有》。跑卫生新闻的记者,请看看,想想。

《钱江晚报·宁波城事》的报道《老业主打砸售楼处阻挠降价,开发商转战酒店里悄悄卖楼》,写得很有故事性。采访这类内容,一定要面面俱到,而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否则就难免偏颇,起码要听一听业主怎么说,听一听开发商怎么说,听一听律师怎么说。

上周六《宁波晚报》头版《缤纷立夏》,图片设计有特色:把图片裁剪成蛋形,四张拼在一起;四张图片分别是蛋套、蛋画、拄蛋、杆秤秤小孩,主题集中,且疏密有致,有趣味点,好看。

5月14日

先说两条不错的标题:上周三(5月9日)《钱江晚报》的一篇稿件,说青菜价格比前四个月涨了67%,主标题是“番茄炒蛋太贵了,还是鸡蛋炒鸡蛋吧”,很吸引人。这篇稿件做得好,包括配图,还有对青菜价格上涨的一些分析,有理有据,疏导了民意,让大家知晓为什么菜价会涨。

还有一条是上周三(5月9日)《都市快报》的一篇报道,主标题是“欢迎大家到德胜东路来看海”,内容是下雨了,德胜东路这地方积水严重,说法确实蛮夸张,但是情况要重视。回想上一次我们登过机场高速也是下雨了产生涝的问题,有没有想过把标题制成“欢迎到机场高速路上来看海”,这就有意味了。

这两条标题不错,这两篇稿件的内容也不错。上次我们报道过机场高速路积水,如果第二天能够继续跟进,解释机场高速路下多大的雨会疏导不畅,为什么机场高速路刚建成不久也会疏导不畅,让有关部门出来说一下,会更好。

今天的报纸,《钱江晚报》的一篇稿件很好:宁波一民房半年遭遇三次车祸。其实这件事情别的报纸也报道了,但同样的一件事,《钱江晚报》进行了分析,配图也很清晰。这样的一件事情,任何一个人,听到都会有疑问,所以要解释为什么房子接连被撞。甚至我想请教一下,这座房子“危乎所在”,风水上是否有讲究。不妨听一点风水知识,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仅仅只是报道个案例,这个地方又一次被撞,今年是第三次了,前两次是什么时候,然后就结束了,那就没意思。现在《钱江晚报》这样做就可“嚼”了,他们安排作为一个版面的头条,有图有真相。

上周三(5月9日)《都市快报》还有个稿件也很好:《文物普查员李文国写了173篇寻宝日记》。李文国是宁波人。看完这个版,知道了很多东西,如“中国第一艘民营军舰舰长月薪400银圆”,其实还应该换算一下,这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我们过去也报道过某某的记账簿,记了40年,买菜、家庭开支,哪一年有大变化,哪一年有大收入,哪一年有大支出,能看出社会、时代的变迁。快报这个寻宝日记,整整一个版,很好。如何敏锐地发现这些细微的地方,我们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这里还要推荐两个图片版:一个《余姚日报》的版面《采茶女工》,从拍的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采茶多么不容易。照片里女工戴着毛线手套,手上贴着创可贴,这些人到晚上还在采茶,住集体宿舍……有的时候我们的图片没有体现时令,没有能生动、到位地再现人物的生活。看了这组图片以后,我感觉很长知识,因为过去没有采茶的经历,脑海里的采茶姑娘都是戴着斗笠,穿着鲜艳的衣服,风吹着头发,身后一片苍翠的大地,有动人的曲线,感觉那么美……现在看了这组图片,真的认识到一枝一叶皆辛苦。

还有一个版面是13日《钱江晚报》的《一群男护士的印象志》。母亲节、护士节我们都有报道,护士节是12号,我们的一个稿件是13号发的,应该说还是好的,就是以后碰到这种事情,如果报,就要提前或者当日。还有一个呢,角度问题,《钱江晚报》的记者去拍了浙医二院的男护士,这家医院有64名男护士,当时有33个人在上班,记者给他们拍了一个全家福。恰逢护士节,男护士聚集在一起合影,别有趣味。过去我们的观念中,南丁格尔就是女护士,就是白衣天使。这里拍了几个男护士,而且有不同的场面,这组照片就抓得很好。办报纸,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怀着求异的心思,去找一些不同质的东西。

5月17日

今天商报头版做了《宁波女拳王成功晋级奥运》的导读,昨天我翻阅其他报纸,《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都着重做了这个选题,《钱江晚报》的标题是“今年的女子拳击世锦赛特别火,因为头一回事关奥运门票;火爆之余有一大看点则与浙江有关》,《都市快报》的标题是“靠拳头打进伦敦奥运的梦想,也许就差了昨天这么一拳练拳练了7年多,宁波姑娘董程从没哭得这么伤心过”,董程未必是宁波姑娘,但她肯定是宁波女子拳击队的队员。昨天我本来打算下午谈版的时候议一下这个选题,但下午恰好有其他会议,没能把这个选题及时布置下去,追悔莫及。

报纸有同质的内容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在差异化的理念上,要永远不断地鞭策自己、检讨自己。我个人感觉,宁波报纸这方面的意识比不上杭州的报纸。杭州的报纸知道这次女拳世锦赛事关奥运,而且看点与浙江有关。今天我们的报纸好不好呢?也是好的。有特色吗?没特色!我认为,今天商报应该选择宁波女拳运动员的这则新闻强化处理,从宁波女拳手拿到第一张奥运门票这个意义上说,这则新闻就值得放到前面来。如果我们的体育记者对宁波女拳手的资料掌握全面,就能灵活处理。因为宁波的各报都没有重点处理这则新闻,如果我们把“宁波女拳王打到伦敦去”放到前面的版面,做两个版甚至三个版,那对体育局来说,我们就是宁波媒体中最好的,也体现出我们体育记者的水平。可惜,我们在办报观念上还比较保守,把文体新闻拎到前面来的意识不够强,或者说就是不强,采访部门的经营意识不强,编辑部门做大的意识也不强。为什么就不能突破一下呢?为什么就不能独辟蹊径、出人意料呢?今天的头版图片《状元娶亲》,也是好的,但我还是希望能换成任灿灿拳击的照片,甚至在排版形式上可以大胆些,做出气势,不要总是按照常规来。接下来,我们还应继续关注宁波其他女拳手,比如在世锦赛结束当天,如果宁波选手表现不错,可以回顾一下,用一两个版稿件的量,充分报道。现在就可以策划一下。目前看来,对于这个选题,宁波的报纸普遍不重视。《宁波晚报》派了记者去比赛地秦皇岛采访,也做了宁波女拳手的报道,却也没有把稿件放在突出的位置。

《宁波晚报》昨天登的《市民感慨董幼祺一号难求》做得挺好,今天《都市快报》做了《董幼祺推荐了一套幼儿“易筋经”》,配上了示意图,很清楚。我们之前做了不少关于中医文化的稿件,以后还是要继续关注。

周二《今日早报》有一篇介绍造型师行业的稿件《年收入百万造型师很抢手》,不错。过去说360行,现在可以说有3600行了,我们要善于挖掘报道一些新的行业,体现对社会新生事物的敏感性。

《钱江晚报》今天做的《宁波的鲳鱼“奶爸”终于成功了》,这与我们的生活还是比较接近的。鲳鱼过去都是野生的,现在能够人工养殖了,这是宁波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记者写得很好。

《都市快报》昨天登了《大雨天送货丢了一箱10台iPhone4s》,希望读者能够帮忙。今天,《王大伯丢的10台苹果手机找到了》。这个事情不大,放在头版两次登了后,读者感觉这家报纸在服务民生方面确实做得用心。《第一事件》版面的《治?还是不治?为癌症晚期父亲做最后选择》,里面有很多到位的故事,见人、见情。

前几天我在《浙江日报》看到一篇报道,介绍鄞州高中“无门图书馆”,它的理念是不做藏书楼,要做读图馆。这个题材可以好好报道一下,了解学校、家长、学生各方的看法,做一个图片版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