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FBI犯罪心理分析课
22666700000027

第27章 沉着应对:在博弈中击垮对方(4)

【运用囚徒效应,让对方供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它的精髓就在于,在特定条件下,嫌疑人之间的合作会产生间隙,即便当时彼此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而FBI对于这种理论的运用是非常频繁的,因为这种技巧的可操作性很强,只要保证囚徒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再设定一套严格的赏罚政策就可以了。

1996年,一群情绪异常激动的美国民众在密西西比州警察局外进行抗议示威活动,原因是密西西比州警察至今都没有破获发生在他们居住的小区里的多起盗窃案,这令他们人心惶惶。的确,密西西比州警察花费了半年的时间也没有找出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所以盗窃犯一直逍遥法外。而在重重压力之下,密西西比州的警察只得向FBI求助。

FBI接手案件后,首先找到了被盗的户主,并让他们仔细描述了被盗的物品以及一些相关信息。根据这些户主的描述,几乎所有被盗的户主周末都在外地旅游或探亲,只有工作日的时间才会回到家中。FBI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派人在这个小区外暗地蹲守,并且由FBI 24小时对这个小区进行监视,特别是周末时候的监视。7天过去了,没有丝毫发现的FBI依旧没有松懈下来,而直到第8天的夜里,两个身影进入了FBI监视的范围。FBI发现两个人进了这个小区,通过多年的经验判断,这两个人极有可能就是盗窃嫌疑犯。果然,这两个人在环顾四周之后,用随身携带的工具打开了一家住户的房门,一个进入其中,另一个在门口把风。FBI立即出动,抓住了这两个人。

回到警局之后,FBI把这两个人分别关在单独的审讯间里进行审问。在FBI审问时,这两个人显然是已经对好了口供——他们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在盗窃,一直说自己是受朋友之托,在帮助朋友修理房门。两个人的口供很一致,这让FBI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后来,FBI运用囚徒效应,向这两个嫌疑人许诺,如果他们能说出对方的犯罪实情,就会被无罪释放,并且给他们一笔奖金,而对方将会被判刑10年;如果两个人都沉默,就一起服刑3年;如果两个人相互指证,会一起服刑8年。

这样的诱惑一抛出,两名犯罪嫌疑人都有些犹豫,不一会儿,在他们身上开始出现搓手掌、抓耳朵等小动作。无疑,这都显示了嫌疑人内心的不安与挣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FBI的诱惑与威胁,两个人先后都坦白了对方的犯罪事实。最终,两个人都被判入狱,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负责这起盗窃案件的是FBI的联邦调查员古伊·霍特尔。古伊·霍特尔是FBI的一名很优秀的探员,曾经侦破多起入室盗窃、抢劫以及谋杀命案等。他一直认为,在调查过程中,面对犯罪嫌疑人,不仅要有一身过硬的破案本领,还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仔细研究和揣摩嫌疑人的内心世界。而囚徒效应就是根据嫌疑人的心理制定出来的一种对付嫌疑人的有效方法。

就像博弈论中的其他效应,都是从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出发一样,囚徒效应中的每个人都是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到底该如何选择,才能把自己的刑期减到最小呢?而因为这两个犯罪嫌疑人被隔离,所以他们都不知道对方的选择,而且他们都担心对方出卖自己。其实即使他们能交谈,也未必会相信对方不会背叛自己。从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来说,出卖对方所得到的,要比保持沉默来得低。因为谁都不能保证对方是不是与他一样保持沉默,如果没有,那么他将承受最重的惩罚。如果他出卖了对方,而对方也刚好保持沉默,那么他不仅会被释放,还会有奖金。显然,这样的选择是最有利的。由于两个人面对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以两个人的内心思想也是一样的,而最终两个人都会选择背叛对方。无疑,他们也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这就是说这场博弈达到了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指参加博弈的每个人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从而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在这个案件中,显然最佳结果是两个人都保持沉默,然后一起服刑3年。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案件的最终结果几乎全是两个人都背叛对方,一起被判刑8年。那么,FBI是怎样让囚徒效应发挥作用的呢?

简单地说,就是设置了两个条件,一个是隔离两个嫌疑人,让他们不能清楚地知道对方的行为;二是提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赏罚措施。

囚徒效应反映了个人与集体的矛盾,无论对方怎样选择,每个人都会考虑到自己坦白是最有利的选择,从而形成一种纳什均衡,形成一种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果。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要首先替对方着想,但是一般人都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以下就是FBI资深探员史密斯·威尔逊结合人性与心理学总结出的囚徒困境之所以会有效果的主要原因。

(1)从某些方面来说,人生性自私,而犯罪分子总是通过伤害别人来成全自己,甚至他们的自私比其他人的还要多一些。由于自私的人对别人都不会有太高的信任,所以他们很难与别人合作,容易相信别人会背叛自己。

(2)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缺少安全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人会本能地怀疑周围的一切,而如果FBI暗示他的同伴有可能会背叛他,他就会很容易相信,并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在威尔逊看来,虽然这是一种很抽象的理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还是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的。在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很多人都不能做到真正相信别人,也就是说,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的囚徒博弈中,一旦有利益竞争,一定会有人以牺牲别人利益的方式来保全自己。因此,FBI提醒人们,在生活中,面对这种囚徒困境时,一定要加强沟通,这样才能达成一致,实现利益最大化。

威尔逊认为,每个人在陷入这种困境中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对方,而不是自己,即要想怎样才能不让对方的利益受损。如果一个人在陷入囚徒困境的时候还能想着别人,那么就一定能从不利的境地中走出来。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诚信显得极为重要。由此而言,我们要想在囚徒困境中保全自己,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诚信的人,还要相信对方也是个诚信的人,并且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但是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而正是因为这样,FBI认为囚徒效应用在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身上会更加有效果。在实战中,FBI警员会对犯罪嫌疑人说:“你不说,会有人说的,谁会不为自己考虑呢?”这样的话往往会引出犯罪嫌疑人的怀疑,让他觉得自己的同伴已经交代了罪行。一旦哪个嫌疑人有了这样的想法,他的心理防线就已经基本崩溃,再稍微加上一些诱导与诱惑,犯罪嫌疑人多半就会认罪,并供出自己同伙的罪行。而FBI还善于利用人们自私的本性在审讯过程中加以诱惑,从而加快审讯步调。

【在重复博弈中,寻找制胜的技巧和时机】

在和犯罪嫌疑人展开交流的时候,FBI有一个比较常用的手法就是“重复博弈”。这种心理战术在很多时候看上去都显得单调无趣,但是它最后发挥出来的实际效果却是非常强大的。对FBI来说,他们对付顽固分子的做法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此前的工作,因为时间久了,对方一定会露出马脚的。

1985年,美国康斯威星州弗农县的富兰克林小镇地方警署抓获了一名叫弗克利的年轻人。根据警方掌握的资料显示,弗克利是一名贩毒集团成员,他在当地早已是声名狼藉。将弗克利带回警局之后,富兰克林警察局马上就和州立警署取得了联系,试图一举端掉弗克利所在的毒窝。

但是,他们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很棘手的,因为按照弗克利被捕时所犯的罪行来说,警方并不能对他施以过重的惩罚——当时,嫌疑人只不过犯了“非法携带枪支”和“私藏大麻”这两个比较轻的罪名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警方想要顺利地从他嘴里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也就非常困难了。

实际上,在面对弗克利这样的年轻人时,经验丰富的FBI还是颇有心得的。负责审讯弗克利的大卫警官在事后这样对记者说道:“在面对一些顽固分子的时候,我们一边需要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问题,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对方,看看他是不是在说真话,内心是不是真的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