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塔木德智慧全书
22666300000037

第37章 品格:从内到外散发出灵魂的香气(1)

《塔木德》中说:“为人处世把一切仇恨放在脑后,比记在心里更好。因为爱能生爱,恨能生恨。”这句话昭示出品格对人的影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每一种真正的美德,如勤劳、正直、自律等,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他人的崇敬。具备这些美德的人值得信赖、信任和学习。

【到处夸耀会使人生厌】

即便你是友善的,但总向人夸耀自己,也会让人生厌。

——塔木德

有一位很有名的医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心地仁慈,常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病人,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总喜欢向别人夸耀自己的善举,认为自己理应为此赢得赞誉。

有一次,这位医生乘马车出行时,看见一位拉比在街边行走,就邀请他上车同行。拉比欣然应允。马车继续前行,不久,医生又开始谈论起自己的善举来:“即使是一个无力支付出诊费的病人,我也会像对待一位付过钱的病人一样,认真地给他诊治。”

“哦,是的,”拉比说,“我也一样。”

医生感到很惊讶,因为拉比看起来根本不像懂医术的样子。于是他心里想道:“很有可能他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对待那些向他请教犹太教问题的人。”

不一会儿,医生又开始讲自己的善行:“对那些付不起医药费的病人,我常常免费把药送给他们。”

“嗯,我也一样。”拉比说。

医生感到很困惑,不禁自忖:“难道拉比也分发药品?不不不……他的意思一定是说,当有人需要一些他本来应该正常收费的事物时,他会免费送给那些有需要的人。”

片刻之后,医生又开始自夸:“如果病人需要到其他所在区疗养才能康复,但又付不起疗养费和旅费,我也会予以资助。”

正当医生以为这次可以胜过拉比一筹时,却听到拉比说道:“啊哈!我也一样。”

目瞪口呆的医生终于忍不住了,他语气恼怒地问道:“对不起,尊敬的拉比,我有些不明白。难道您也是医生吗?您说‘我也一样’是什么意思?”

拉比微笑着回答道:“我只是想告诉你,我也只对别人讲我做过的好事,而从来不把我的缺点告诉别人,就像你一样……”医生顿时羞红了脸。

《塔木德》认为,到处去夸耀自己的善行,无疑是把善行当成了换取利益的筹码,随之善行也就变了味儿,甚至令人生厌。

【最珍贵的遗产】

人不是因地位提升名誉,而是地位名誉因人而提升。

——塔木德

好的名声比任何财富都有价值,比任何珠宝都更值得珍视,是一个人能够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遗产。

美国著名福音歌手比尔·盖瑟在从事音乐事业前,曾与妻子格洛丽亚一起在他们从小长大的印第安纳州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的小镇上教书。在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苏珊娜出生之后不久,他们觉得有必要买一块土地来建造房子。

不久,盖瑟选中了镇南面农民放牧奶牛的一片土地。盖瑟知道那片土地属于92岁的退休银行家尤尔先生所有,他拥有许多土地,但从来都不卖。他总是以同样的一番话来拒绝想要向他买地的人:“我已经答应了农民,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放牧奶牛。”尽管如此,盖瑟夫妇还是硬着头皮去拜访了尤尔先生。

虽然已经退休,但尤尔先生仍习惯在办公室中度过每天上午的时光。进门之后,盖瑟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想购买镇南面那片15英亩(约6公顷)的土地。

尤尔先生一边坐在办公桌后面看报纸,一边听完了盖瑟的话。之后,他几乎没有挪动地方,只是抬起眼来,从老花镜上方看了他们一眼,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不卖!”他拒绝的理由仍是那句话:“我已经答应了农民,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放牧奶牛。”

“我知道,”盖瑟说,“但我们在这里教书,也许你会愿意把那片地卖给一个打算在这里定居的人。”

尤尔先生噘起嘴,瞪着眼看着盖瑟:“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盖瑟。比尔·盖瑟。”

“嗯……你和格洛佛·盖瑟有什么亲戚关系吗?”

“是的,先生。他是我爷爷。”

尤尔先生放下报纸,摘下眼镜,指了指椅子,让盖瑟夫妇坐下来。“这真是太巧了,”他说,“格洛佛·盖瑟曾经是我的农场里最好的工人,他任劳任怨、尽职尽责,而且非常诚实。对了,你说你想干什么?”

盖瑟把他想买地的意愿又说了一遍。

“这样吧,”尤尔先生说,“让我想一想,你们过几天再来。”

一周之后,盖瑟又来到了尤尔先生的办公室。尤尔先生说,他已经估算过那片土地的价值了。盖瑟屏息地倾听。

“3800美元怎么样?你觉得可以吗?”

盖瑟计算了一下,如果以每英亩3800美元计算,那他就得付出将近6万美元。当时,6万美元几乎是天文数字,听了这个数字,盖瑟几乎要脱口而出:简直是敲诈!这不还等于是拒绝吗?他不由自主地又重复了一遍:“3800美元?”

“是的,”尤尔先生可能看出了他的疑虑,又加了一句,“15英亩一共3800美元。”

盖瑟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知道,如果按市价,这块地的价值至少是这个数的3倍。他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接受了尤尔先生的好意。

就这样,盖瑟夫妇以极低的价格得到了这片土地,在上面建起了自己的房子。30年后,当比尔·盖瑟和他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本吉漫步在这片原来是牧场的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时,他对儿子说:“本吉,你能在这片土地上快乐地长大,全都是因为你未曾见过的曾祖父留下的好名声。”

犹太人从不讳言对金钱的喜爱,而且他们也的确很会赚钱;但他们也非常明白“金钱不是万能”的道理,知道有许多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例如好的声誉,因此,许多犹太富豪终生都在不遗余力地做善事,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然而,世上仍有许多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他们只知一味地积累财富,以为这样做就是在为子孙谋福。可是他们却没有想过,留下产业,子孙可能不善于经营;留下钱财,可能会使子孙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甚至引起后辈之间的争夺,导致自相残杀的悲剧。只有留下好的品德,好的家风,好的名声,让子孙也能够像自己一样成为人们尊敬和信赖的人,从而走上人生的坦途,这才是让子孙后代终生享用不尽的最好遗产。

【将责任根植于内心】

缺乏责任心的人,是一种特别危险的人。

——塔木德

“责任”不单单是一个词语,它是人由心而发的一种品质,每个人从事着不同的工作,能力和待遇也有所不同,但无论是谁,在什么样的位置,他都有一份责任。

在一所犹太人开办的医院的手术室里,年轻的护士与外科大夫吵了起来。

“大夫,您只取出了9块纱布!”护士数着盘子里的纱布满脸疑问地看着大夫。

“对!”外科大夫已经准备缝合了,他轻声回答了一句。

“可是我们用了10块,请您再仔细检查一下再缝合。”护士正色地对大夫说。

“我已经都取出来了!”大夫确定地说。

“请停下来,我们用了10块,您现在只取出了9块,请仔细检查!”护士焦急地说。

“我已经检查完毕了!”大夫并没有理会护士的话,他对另一位助手说,“缝合。”

“您怎么能这样!”护士突然急了,她冲着大夫大喊道,“你这样不负责任,怎么配做医生!”

大夫看着涨红了脸的护士,从一边儿拿出一块纱布笑着说:“这是你的第10块纱布,你真是一个合格的护士呀!你已经通过考试了!”

原来,大夫对病人只用了9块纱布,第10块纱布被他放在了手术台的一边,这是他对实习护士考察转正的最后一项考试科目。

《塔木德》中说:“责任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格,是一个人的良知。”护士以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敢于厉声指责外科大夫,对她而言,这是对决定她去留的老师的顶撞,可能会因为这种顶撞而丢掉工作。但是,身为一个护士的良知告诉她,病人的安危比她保住工作更加重要。

很多人认为,责任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才具有的,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哪有什么责任呀!其实,无论是谁,在什么时候,责任心比任何品质都更加重要。把责任心根植于内心,脑海中始终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样你才能更加优秀。

【慈善的回报】

慈善的报答完全依附于仁慈的程度。

——塔木德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温馨的家,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女孩儿。丈夫约翰有一份不错的职业。最近,约翰要到另外一座城市出差,而且要在那边待一段日子,他的妻子玛丽也决定与丈夫同去,想借此机会出去游玩一番。于是,他们雇用了一位值得信赖的女佣来帮他们照看孩子。把一切安排妥当后,两人便开车出发了。

他们返回的时间比预计的提前了一些。当汽车行至他们所居住的城市时,两个人感到极度兴奋——终于回家了!然而,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发现有一栋房子失火了,于是约翰决定前去一探究竟。玛丽说:“我们还是回家吧。被烧的又不是我们的房子。”

可是,约翰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当他看清楚失火地点后,惊呼道:“那是琼斯家的房子,他此时还在上班,也许我们应该帮他做些什么。”

“可这件事与我们无关啊!”玛丽反对道,“如果你再靠近点,你身上的衣服就要遭殃了!”

可是,约翰根本没有听玛丽的话,而是把车又往前开了开。当他把车停下时,两个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座房子已成为一片火海。草坪上有一个女人正在尖叫着:“我的孩子!救救我的孩子!”那是琼斯的妻子珍妮。

约翰立即跑上前去,抓住珍妮的肩膀说:“冷静点,告诉我,孩子们在哪儿?”

“在地下室里,”珍妮一边抽泣着一边说,“沿着大厅往里走,然后向左拐。”

约翰不顾玛丽的反对,从地上一把抓起水管开始往身上浇水,当身上的衣服全部被浇湿后,他又把一块手帕弄湿了顶在头上,便不顾一切地向烟雾弥漫、非常灼热的地下室冲去。当他终于找到了地下室的门之后,立即冲进去抓起两个孩子,像运动员似的把两个孩子分别夹在腋下。正当约翰想把两个孩子带出去的时候,他听到了从某个地方传来了低低的哭泣声。他把两个惊吓过度、险些窒息的孩子送到了瘫坐在草坪上的珍妮的怀中,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然后问那两个已经被吓呆的孩子,地下室里还有几个孩子?他们告诉他还有两个。此时,玛丽上前拉住约翰的胳膊,大声叫道:“约翰!再去那是自杀!房子随时都有可能坍塌!”

可是约翰果断地甩开玛丽的手,再次冲入火海之中。刹那间,房子里的烟雾扑面而来,呛得约翰几乎睁不开眼睛。他摸索着跑过大厅,终于再次来到地下室。约翰在烟雾迷蒙中,好不容易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两个无助的孩子。他立即把他们夹在腋下,向外冲去。为了避免伤害到孩子,让他们能呼吸到一点空气,他尽量把腰压低……当他终于冲出火海,站在阳光下,呼吸着新鲜空气时,这才吃惊地发现,被救出的竟然是自己的孩子。

原来,这天那位女佣出去买东西之前,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了琼斯家。

犹太人有一句格言:给人幸福犹如喷洒香水,喷洒之时自己也会沾上几滴。生活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幸运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如果每个人都漠视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又能指望谁来帮助呢?

【军中的儿子】

无论在什么时候,只有亲情是割舍不断的。

——塔木德

一对夫妇有一个令他们备感自豪的儿子。儿子考上大学后,常常写信问候父母,夫妇二人也尽量抽时间去看他。两年以后,年轻人应征入伍,并且在集训5个月后,奉命前往国外战场。

夫妇二人从此比以往更渴望接到儿子的信。一开始,他们每周都会收到儿子的来信,并对他的一切安好感到十分安慰。后来,有一周他们没有接到他的信,然后是两周、三周。终于在第三周的时候,他们接到了一封电报,上面写道:“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您的儿子已经失踪了3个星期,估计可能是在为祖国战斗时牺牲了。”夫妇二人悲伤至极,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后来,他们好不容易摆脱了这个残酷的现实继续生活下去,但是没有儿子的生活让他们觉得不仅充满了凄凉和孤独,而且简直是度日如年。

然而,几个月之后的一天下午,老人家中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当年轻人的母亲接起电话时,电话的另一端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妈妈,是我。他们找到我了,我很快就能回家了。”

这个意外的喜讯当即令母亲欣喜若狂,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她哽咽着,只是反复地说一句话:“哦,真是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儿子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妈妈,我想求您一件事,这件事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在部队的时候,认识了许多非常好的人,并与其中一人成了亲密的朋友。有一个兄弟,我想带他和我一起回家去见您和爸爸。我想知道,如果他留在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您是否接受,因为他已经无家可归了。”

妈妈立即向他保证道:“这绝对没有问题!”

儿子又说道:“您知道,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幸运;他在战斗中受伤了。在一次爆炸中,他被弹片击中,不但面容被毁,还失去了一条腿和右手。因此您知道,他现在感到很不安,不知道别人是否会接受他。”

母亲沉思了片刻,又与丈夫商量了一下,然后说道:“当然,儿子,你可以带他回家……不过只是来做客。我们很愿意认识他,并让他住一段时间;但要让他永远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个,我们必须要考虑考虑。”

沉默了片刻之后,儿子说:“好的,妈妈。”然后就挂机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年轻人没有再打来电话。然后,夫妇二人又接到了一封电报:“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您的儿子已经自杀了。我们希望您能来认领尸体。”

夫妇二人惊骇得简直不敢相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他们走进停尸房认领儿子的尸体时,看到的是一个毁了容、失去了一条腿和右手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