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塔木德智慧全书
22666300000026

第26章 处世:用感恩的心对待生活(1)

《塔木德》中说:“如果真正给别人提供了方便,你也会从中受益。”犹太人的处世智慧是神奇的,并且举世无双。犹太人的做事方式给人一种特立独行的感觉,这首先基于犹太人看问题时独特的角度和眼光,千百年来的做事准则规范着他们的处世方式,能让他们看问题直指核心,做事情善走捷径。

【不做被人看轻的事】

不要自贬身价,以免被人看轻。

——塔木德

被人重视是快乐的,可是总是有一些人,在别人眼里是不好的,是不值得重视的。这样的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没有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不被人尊重,一定是做了让别人看轻的事情。

做什么事情容易让别人看低呢?当然是有损自己尊严的事情了!而凡是损害了自己尊严的事情,也是伤害他人尊严、对他人不利的事情。

《塔木德》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拍卖商要拍卖一把非常旧、非常破、样子磨损得非常厉害的小提琴。最要命的是,连它发出的声音都难听得要命。拍卖商不敢指望这把小提琴能卖出高价,他把价格一而再,再而三地压低。当价格低到不能再低的时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拿出手绢,细心地擦去小提琴上的灰尘和脏痕后,慢慢拨动着琴弦,一丝不苟地给每一根弦调音。然后他把这把破旧的小提琴放到左肩上,演奏起来。美妙的乐曲和旋律陶醉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拍卖价格一下子飙涨了几十倍、上百倍。

犹太人记述了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人们,即使一把破琴,调试好了同样能奏出美妙的乐曲。一个人也一样,不管他的能力有多小,如果能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美丽的光彩,就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就不会被别人看轻。一个能得到别人尊重的人,一定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尊严的。那些个能够尊重他人生存权利,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生活的人都不会被别人看轻的。

当下的很多人,着实在做着让人看轻的事情:

有的商人在一些地下作坊、小工厂里,勾兑假酒、提炼地沟油,以及生产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有些人身为人民公仆却不服务于人民,而是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牟私利;有的人在工作中不考虑集体的利益,拈轻怕重。

没文化不可耻,没有道德就令人唾弃了。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也昭示了他们对自己生命、尊严的不珍惜。这样的人,怎么值得别人尊重呢?

不被人看轻,并不是一件困难事情。诚如,勤劳的蜜蜂、团结的蚂蚁、勤恳的老黄牛、忠家的犬等,这些并不比人类高级的动物,被人类称颂和学习,就在于它们用行动给自己贴上了一个崇高的标签。

【不要凭自己的想象去看人】

罪证不足时,不要草率定罪。

——塔木德

一位年轻女士正在一个大型机场的候机大厅里等待着她的航班起飞。由于她需要等好几个小时,因此她决定去买一本书来打发时间,顺便还买了一小包饼干,然后便坐在机场候机厅的椅子上,准备一边看书一边吃饼干。

就在这位小姐拿出书看时,坐在她邻座的一位男士也正拿着一本杂志在翻阅。当这位女士拿起第一块饼干时,那个男人也跟着拿了一块。她感到有些生气,但出于礼貌她没说什么,只是在心中暗想:“真不客气!如果不是我心情好的话,我一定会教训他几句!”

接下来,这位女士每拿一块饼干,那个男人也会跟着拿起一块。这使她非常气愤,但她并不想大吵大闹。当袋中只剩下一块饼干时,她想:“啊……现在这个恬不知耻的男人会做什么呢?”只见这个男人拿起了最后一块饼干,一分为二,递给她一半。哦,这太过分了!她简直是怒不可遏了。她多一分钟也不想再看到眼前这个无耻的男人了,于是怒气冲冲地收拾起自己的书和其他物品,快步如飞地冲向登机大厅。看她这副样子,那位男士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当她登上飞机在自己的座位坐好后,打开手提包想取出眼镜时,令她大吃一惊的是,自己的那袋饼干竟然完好无损地躺在包里!

顿时,她感到万分羞愧!她立刻意识到刚才自己是在分食别人的东西。那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男人不仅没有生气,还非常热情地把最后一块饼干分给她一半;她十分后悔自己刚才的鲁莽与无礼,可现在一切都晚了,自己连解释和道歉的机会都没有了。

《塔木德》中说:“如果不能把事情弄清楚,就不要轻易地妄下结论。”生活中真正认识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很多假象常常会蒙蔽人们的双眼和心灵,从而造成一些误解。因此,在对他人做出结论前,心里要多一点包容,眼睛再擦亮些,这不仅能给别人留下认识自己的机会,也能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彼此包容,相互尊重”是犹太人奉行的道德观念,这也是一条普遍适用于所有人的处世原则。

【学会沉默】

沉默不会使人后悔。

——塔木德

在交流中出现了相持不下的情况时,因为意气、因为被误导、因为“话赶话”,可能会出现双方都不满意,或者是没有实现一方期待的结果的情况,交流双方或某一方可能因为自己当时的表现而后悔。其实,相持不下的时候,强迫自己沉默下来,就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犹太人认为“沉默”不是默不作声,而是说在讨论某个问题、商谈某件事情,特别是在双方对抗的时候,保持心理上冷静思考的状态。

当一个人被急躁情绪控制的时候,便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处境、地位、面临的危险,更不会坐下来认真地思索。做出了并不令自己满意的决定,到头来,后悔的是自己。所以,《塔木德》中说:“适当地保持沉默,给别人时间,也给自己时间,才能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互为朋友的两个人一起做生意,合资开了一家店铺。开店前,两个人说好,赚了钱,利润一人一半。一年下来,生意不错。两个人坐下来,开始盘点公司的盈亏,最后算好共赚了12万元。

按着当初的约定,一人一半,是很简单轻松的事情。但是,两个人心里都觉得这么分自己亏了。出资的那个人觉得,全部的资金是自己投入的,自己多拿一些才好啊!招揽客户、负责经营的那个人觉得,自己每天跑来跑去,联系客户,没有自己,怎么能够赚到钱啊。不知道谁先开的口,两个人都在陈述着自己应该多分一些钱的理由。这个说:“没有启动资金,这个店铺是开不起来的!”那个说:“你除了拿些钱操过什么心呢?我不打通关系招揽那些大客户,能赚到钱吗?”……说着说着,其中的一个人忽然沉默了下来。另一个人见到对方不说话了,也就渐渐沉默了下来。

沉默下来之后,一个人想到,如果自己那些资金不投入到店铺里,恐怕就赚不到钱了。另一个人想到,即使自己有经营能力,有门路,如果没有资金开起这个店铺,也赚不到钱。如果因为一些小小的利益闹不愉快,分崩离析的结果只能是谁都赚不到钱。

沉默了一会儿,两个人都变得冷静了。冷静下来后,两个人都搞清了自己眼下的想法多么无聊。他们终于明白,精诚合作下去不但能获得金钱上的收益,还能增进彼此的友谊,令人生更加快乐。于是,他们都主动地各自取了6万元,然后,很幸福地相拥在了一起。

《谈话的艺术》的作者、心理学教授格瑞德·古德曼解释说:“沉默可以调节说话和听讲的节奏。沉默在谈话中的作用,就相当于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尽管是‘零’,却很关键。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

当然了,沉默不是说到了该决断的时候不当机立断,而是指遇到令自己愤怒、纠结的事情的时候,不要急着做出判断,而是强迫自己保持暂时的沉默,少说话、不说话,或者告诉对方:“回头再商量吧!”这样,不但为自己争取了时间,也为别人留下了余地,在双方都冷静下来后,就能更全面地考虑问题,更容易达成共识。

《塔木德》提醒我们,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遇到分歧的时候,别人提出来:“过一段时间再说!”千万不要认为别人在搪塞自己,也不要愤怒。对方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希望有个双方都满意的结局。所以,我们应坦然接受,令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就好了。

当然,沉默不等于放弃,也不等于妥协,而是一种暂时的放下,放下“对立的思维”、“矛盾的思维”、“冲突的思维”,以便于有时间寻找“第三条道路”,进入“整合的思维”、“转化的思维”。

【以和为贵】

山峰永远不相遇,而人却时时相逢。

——塔木德

在与他人交往时,少一些针锋相对,多一些温和礼让,凡事懂得换位思考,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争吵和冲突。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做法,来换取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无疑是在利己利人。

有两户人家已经做了几十年的邻居,相处一向和睦。两家的孩子一个叫弗雷德,一个叫迈克,他们不仅同龄,而且还是同班同学,一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然而,上学之后,有一次,两人在学校里因一件小事发生了口角,还差点儿动了手,从此断了交。双方家长知道后,分别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教育,两个孩子又和好如初。

事情本该到此就结束了,但在不久之后的一次钓鱼活动中,两个孩子为了争抢一个好位置,挤撞之下迈克掉入河中。虽然抢救及时,迈克并未出什么事,但老邻居之间却因此产生了嫌隙。

原来,迈克是家中三代单传的独子,家人向来对他爱如珍宝,这次险些丧命,家人如何肯善罢甘休?于是,迈克的父母到弗雷德家去理论,指责他们因上次口角之事挟怨报复,有谋害之嫌,并声言要报警、向法院起诉。虽然弗雷德家当面道歉并重罚了孩子,仍不能获得谅解,弗雷德的父母也不禁恼羞成怒,眼看一场激烈冲突就要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这时,弗雷德已年逾花甲的奶奶站了出来,她力劝全家大小:“邻里之间相处应以和为贵,忍让为先,就事论事。虽然弗雷德将迈克挤落河中不是存心的,毕竟也算过失,受人责怪,也是理所当然。凡事要将心比心,人家是三代单传的独子,如果这事发生在咱家,我们能不着急、不生气吗?”一番话说得全家人心服口服。

第二天早晨,在奶奶的带领下,弗雷德一家人带着连夜准备的一份厚礼,去迈克家登门赔罪。

一进门,弗雷德的奶奶就诚恳地说:“我们是诚心诚意来赔不是的。”这一举动令迈克家颇感意外,也深受感动,惭愧地承认昨天言辞过激,有些失当,非常懊悔。于是,在弗雷德的奶奶冷静、及时又恰当的处理下,一场风波就此平息了,两家的关系又和好如初,而且还比以前更加亲近了。

《塔木德》提醒我们,现实生活中,左邻右舍的接触天天都会有,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总是在所难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如果都能采取宽容、冷静的态度,凡事以和为贵,就能将矛盾和纠纷化解于萌芽之中,使周围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至爱亲朋。

做人就应该有仁和之心、谦和之德,凡事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彼此友善中交往,在互敬互爱中相处。这样,遇到问题时,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创造出和谐的生活环境来。

【给别人搭座桥】

劝人和睦,你同样得到快乐。

——塔木德

《塔木德》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对兄弟各有一个农场,而且是相邻的,两人之间经常发生争执,多年来,他们相处得一直都不和睦,无论是在共用农具,还是别的什么事,没有一次不发生争吵的。有一次,两兄弟之间又发生了一个小误会,后来矛盾逐渐激化,他们先是以难听的话语相互攻击,然后便互不理睬,形同陌路。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有一天早上,一个木匠到哥哥的农场里来找活儿干,而哥哥也正有一个“活儿”需要找一个木匠。于是他吩咐木匠说:“你看到河对面那个农场了吧?那是我弟弟的。这两个农场之间原本是一片草地,可上星期他却用推土机在中间推出了一道沟,因此这里就多出了这条小河。他这是故意在找我的别扭呢,可我也不是好惹的。现在我告诉你需要做什么:谷仓旁边有一堆木头,我想让你帮我在河边筑一道栅栏,高要超过8英尺,这样我就可以看不到他的家和他那张脸了。”木匠说:“我明白了。给我一些钉子和一个挖掘机,我一定能让你满意的。”

那天,哥哥恰好有事要到镇上去,他给木匠准备好工具和所需之物就走了。哥哥走后,木匠便紧张地忙碌起来。只见他一会儿丈量土地,一会儿又锯木头、钉钉子……当哥哥于日落时分从镇里回来时,他也刚好完工。

令哥哥目瞪口呆的是,他根本没有看到自己让木匠筑的栅栏,而是看到一座小桥,是一座连接那条河两岸的桥!那是一座非常漂亮的桥,做工非常精美。就在这时,他的弟弟来到河边,羞愧地对哥哥说:“我做了错事你不但没有怪我,还建了一座这么漂亮的桥,你真是我的好哥哥,请你原谅我!”说着,两兄弟慢慢地向桥上走去。在桥中间,他们彼此注视了片刻,然后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看到这一情景,欣慰的木匠背起了他的工具箱,准备离去了。“等一等,不要走,你就留在这里吧,我们还有其他的活儿需要你帮忙呢。”哥哥说。

“我也很想留下来,”木匠说,“可是人世间还有更多的桥需要我去建呀。”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你的家人、邻里、朋友、同事之间发生误会,导致感情破裂甚至不相往来时,如果你能尽力排解,使他们冰释前嫌、握手言欢,你内心的快乐也必然是难以形容的。劝人和解是一种艺术,此外还要有真诚的爱心和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这一美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