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塔木德智慧全书
22666300000011

第11章 契约:与上帝的约定(2)

这个事件,在犹太人那里是很典型的,它为其他国家的人研究犹太商人的商业精神提供了一个案例。后来,确实有不少人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有的人说,犹太商人之所以拒收那批货,是因为他事先做过市场调查,认为只有每罐100克重量的罐头被消费者认可更易于销售。也有的人说,在市场管制比较严格的国家,是要严格审查你的进口货物与报关单是否吻合,假如两者不合,那么就会被认为是有意逃避关税,就会被罚款甚至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如果贪图日本人“赠送”的那每罐50克的便宜而遭受处罚,岂不是因小失大。还有人说,犹太人就是这么精灵,一旦抓住了你的把柄,就会紧抓不放,非得让你受点损失不可。在这个案例里,虽然犹太商人并没有给日本人设圈套,可日本人自己给自己套上了一根绳子。犹太人利用日本人的失误,白白得到10万美元的赔款,还免去销售罐头的过程和忙碌,何乐而不为。

但是,应当说,这些分析要是放在其他商人身上,恐怕都有些道理。但对犹太人而言,这样做只是他们的一个习惯,一个必须坚持、不可更改的原则。

【签订契约,就要严格执行】

履行契约,是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义务。

——塔木德

许多人都知道,只要与犹太人签订了契约,就可以完全消除后顾之忧了,这是因为犹太人是一个非常注重诚信的民族,在他们心中,守约就是一种义务。

《塔木德》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位犹太人用积攒了半辈子的钱买了一头牛,牛是他家里的全部财产。他非常珍惜这头牛,和它处得像朋友一样。有了牛后,他种庄稼时,再也不用一锹一锹地挖地了,因为牛可以帮他耕地,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就在他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之际,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孩子出了意外,需要大笔的医疗费。为了救活孩子,他含泪卖了与他朝夕相伴的耕牛。

牛的新主人不是犹太人,在他看来,牛就是他赚钱的工具,不值得同情和爱护。自从这头牛到了他家后,每天起早贪黑让它耕地,很少让它闲下来恢复体力。很快,安息日到了,当他把牛赶到地里,想继续耕地时,牛却卧在地里,拒绝耕地。新主人恼羞成怒,反复用鞭子抽打它,牛就是卧在原地一动不动,很快牛的背上出现一道道鞭痕,眼里也流出了泪水。

新主人非但没有怜悯之心,反而气冲冲地把卖给他牛的那个人叫来,并严厉指责他不守契约,说:“当初我们签订契约时,清清楚楚地写着牛很听话,让它耕地它就耕地,可现在它却不听话了,不耕地了,这不是违反我们当初的契约吗?”

卖牛的人看到自己昔日的“朋友”遭到如此的摧残,抱着牛的脖子,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一阵痛哭后,卖牛的人对着牛的耳朵轻声说道:“牛啊,牛啊,你和我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在安息日里休息;现在你的新主人不是犹太人,请你站起来,听新主人的话吧!如果你今天不听新主人的话,拒绝耕地,那么我就成为违背契约的人,今后别人就不相信我说的话了,我们全家的生存就更加困难了……”

牛听完昔日主人的话后,用舌头舔了舔昔日主人的手心,站立起来,顺从地去耕地了。

犹太人一旦签订了契约,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去执行,这正是他们在商业上无往而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违约者必须遭到报复】

违约的人会遭到报复,只有履行约定的人,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塔木德

《塔木德》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许久以前,有位姑娘和父母一起旅行。途中,姑娘离开父母独自去散步,不知不觉她迷了路,看到道旁有一口井。

当时,她口干舌燥,看到一根绳子垂到井底,绳子的另一端拴在一个大树的根部。姑娘顾不得多想,就攀着绳子,下到井底。等她喝完水后,才发现自己没有能力攀上去。姑娘在井底试了几次,均徒劳无益,有一次差点掉入水中。姑娘害怕了,在井底哭喊着向路过的人发出求救声。巧合的是,一个年轻男子路过这里,听到叫喊声后,就把她从井底救了上来。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接着,在年轻男子的帮助下,姑娘找到了父母。

有一天,年轻男子不得不外出做生意。临行前,他去与她道别,两人来到当初见面的井边,许下约定。双方信誓旦旦,不管等待多长时间,必须同对方结婚。

两个年轻人定下婚约后,需找一个证人作证。就在这时,一只黄鼠狼向他们走来。姑娘灵机一动,对心上人说:“黄鼠狼和那口井就是我们最好的证人,就让它们给我们的婚约作证吧!”年轻男子同意了姑娘的提议,这桩婚事就算定了。

两个人依依不舍,就此分别。许多年过去了,姑娘一直守着贞操,天天盼望着未婚夫归来。让姑娘没有想到的是,年轻男子将当初的婚约忘得一干二净,早已在遥远的他乡结了婚,生了孩子。

一天,他的孩子玩累了,躺在草地上不知不觉睡着了。就在孩子酣然入睡之际,从远处跑来一只黄鼠狼,张口咬住孩子的脖子,孩子就这样死了。孩子活泼可爱,是他生活的全部和未来的希望。没有了孩子后,他变得消沉起来,整天借酒消愁,生活过得一团糟。好在妻子明事理,在她的劝说下,他又重新振作起来。

第二年,他们的又一个孩子降生了,为了能让孩子安全成长,他几乎把所有心血全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孩子在他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转眼3年过去了,孩子一直平安健康,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他的内心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就在他稍不留神之际,不幸还是降临了。一天午后,他本来在家门前的树荫下逗孩子玩,因为临时有事,需要回到屋内拿东西。就在他拿着东西出来时,发现孩子不见了。他大惊失色,四处寻找,没有见到孩子的踪影。当他再次路过自家门前的井口时,发现井内漂着异物,仔细一看,是自己的孩子。

就这样,他痛失两个孩子,才醒悟过来,把自己以前和一位姑娘订婚的事情告诉现在的妻子,当时的证婚者正是黄鼠狼和水井。妻子听完后,没有责怪他,答应了他离婚的要求。

离婚后,他回到姑娘居住的村庄,姑娘还在等他。两人结婚了,过上幸福而快乐的生活。

很明显,这是一个在神护佑之下,契约(婚约)得到履行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故事中,对违约者的惩罚,不是直接降临到违约者本人身上,而是让孩子当替罪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他在心灵上受到煎熬和谴责。其实,故事的寓意在于无论任何理由或借口,都不能违背契约,一旦违约必然遭到惩罚。

故事毫不吝惜地让惩罚落在违约行为所带来的“赢利”上,即两个孩子身上。故事中的孩子仅仅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违约者所获得的成果。

这就从根本上击碎了违约行为得到的利益,使它成为一场破碎的梦或出力不讨好之举。违约的男子两次失去孩子,是对他违约的有力回击。如果他第一次失去孩子后,马上回到等待他的姑娘身边,就不会出现第二个悲剧,但是他没有及时警醒,便出现了第二个悲剧,如果他还不醒悟,就会出现第三个、第四个……直到他履行自己的契约(婚约)。

所以,犹太人非常重视契约的重要性,一旦签订了契约,就会去履行,哪怕是遇到再多的困难,也在所不辞。

【我娶到了公主】

契约的威严,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进行挑战。

——塔木德

古时候有位犹太国王,有一位貌如天仙的公主,可是这位公主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宫廷里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国王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儿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就给全国的百姓订立了一个契约——谁能治好公主的病,就把公主嫁给谁,并且把王位传给这个人。

布告一经张贴出来,全城的百姓都沸腾了,都想治好公主的病,都想坐上王位的宝座,那些民间医生们认为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纷纷请求为公主治病,国王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这些医生乘兴而来,看到公主的病情后,一个个败兴而归。

国王张贴的布告被一位长有千里眼的人,在特别遥远的地方看见了。这个人马上和两位弟弟商量,决定一起去救公主。

兄弟3人中的二弟,有一块飞毯,飞得比骏马还要快;小弟手中有一个能治百病的苹果。兄弟3人一番商定之后,决定乘坐飞毯飞到王宫。很快他们便来到王宫,小弟把苹果献给公主,公主吃下苹果后,奇迹出现了——病痊愈了。举国上下听说公主的病好了,大家跟着国王一起庆贺,可是三兄弟却吵了起来。吵架的理由是:3个人都想娶公主为妻。

哥哥说:“我最有资格娶公主。如果我没有看到布告,我们就没有机会来给公主治病。”

二弟也不示弱,说:“我也有资格娶公主。如果没有我的飞毯,公主的病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看到两个哥哥吵得不可开交,小弟低声地说:“按说我也有资格娶公主。为治疗公主的病,我的苹果没了。”

三兄弟说得都有道理,究竟谁有资格娶公主呢?难住了国王,他一屁股坐在王位上,陷入了沉思之中。在犹太律法中,一个女人绝对不可以同时嫁给3个男人。不仅如此,国王必须信守契约,必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其中的一位。

怎样才能合理解决这件事呢?就在国王万分苦恼之际,公主出现了,她走到小弟面前,满面含羞地说:“你为了救我,失去了最宝贵的财产,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愿意嫁给你,成为你的妻子。”

两位哥哥听到后,大叫起来:“不行,绝对不行,这是对契约的践踏。”

国王听完女儿的表态后,顿时茅塞顿开,面对两位满心不服的哥哥,用威严的口吻高声宣布道:“我们的圣典《塔木德》中说:‘最可贵的人是把一切都奉献出来的人。’在你们兄弟3人中,老大你依然拥有千里眼,老二你依然拥有自己的飞毯,而你们的三弟却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我的女儿嫁给你三弟,合情合理,你们两个不要再争论了。举办完公主和三弟的婚礼后,你们就回家吧。”

献出一切很残酷,得到富足很幸福。这就是《塔木德》中看似冰冷的契约中的温情部分。

【学着雅各折树枝】

在契约面前,有时道德可以放到一边。

——塔木德

据说,犹太人的先祖雅各给岳父拉班放羊时,赚取了超过岳父预想的工钱。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雅各是一位聪明的人,给岳父拉班放羊时,不要岳父给他支付相应的工资,但他的条件是,放羊期间出生的带有花纹和斑点的羔羊归自己所有。

从来没有见过刚出生就长有花纹和斑点的羊羔。拉班听到女婿的要求后,在心里盘算一下,觉得有利可图,便满心欢喜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双方达成约定后,雅各开始了放羊的生涯。很快,羊就到了交配的季节。雅各随手折下一些树枝,剥下表层的树皮,露出布满花纹和斑点的枝干。接着,他把这些树枝放在水槽中进行浸泡,然后让膘肥体壮的羊喝下被树枝浸泡过的水再进行交配。就这样,几年下来,雅各拥有了近千只长有花纹和斑点的优良羊羔,而拉班所得到的羊羔一个个瘦骨嶙峋。

拉班看到后,懊悔不已,心里大呼上当,但他不敢提出任何异议。

故事中,拉班不是不想提出异议,而是他实在有苦衷——不能违背前期订立的契约。雅各的做法虽然不“道德”,可是他没有违背契约。

拉班把羊交给雅各放养,实际上就是把一个项目交给他,母羊生下的羊崽实际上就是合作项目所产生的衍生资产,或者说是利润。

雅各折树枝,把优质的、大量的资产理直气壮地据为己有,把劣质的、极少的资产毫无愧色地分给了项目所有权人。这个看似充满了神话色彩的故事,道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赚钱妙法。

犹太金融家赫希男爵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19世纪末,土耳其拟建一条2500多公里的铁路,把维也纳和君士坦丁堡连通起来。

预算中,平原地带造价为每公里4万美元,山区地带造价为每公里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