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
【数学与哲学】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前500年),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是希腊半岛的萨摩斯人。他的青年时期在统治萨摩斯的波吕格拉底的宫廷里度过。后来因避暴政,迁到克罗多尼,以后又因为避政敌,再次迁到梅塔彭顿。因此一直过着动荡不定的生活。毕达哥拉斯旅游小亚细亚大陆时,曾结识了泰勒斯,学习过他的思想。后来,他又到过腓尼基和埃及等许多地方,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
毕达哥拉斯对数学颇有研究,他把数学和哲学联系在一起,通过数学来讲述自己的哲学。一句话,他要用数学观念,来达到他的哲学目的。
毕达哥拉斯说:“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整个有规律的宇宙的组织,就是数以及数的关系的和谐系统。”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的简单命题。这样一来,毕达哥拉斯就把感性的实体取消了,把它看成思想的实体,本质被描述成非感性的东西,一种与感性、与旧观念完全不同的东西被看成是本体和真实的存在。这种思想,在当时来说,是打破旧观念的一个举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毕达哥拉斯把数当作概念,认为算数的一、二、三等是和思想范畴相应的,在数中比在火、水、土中见到更多与现象界事物的相似之点,灵魂、理智、时间等都和数的性质相关联,数就是尺度。他通过观察研究,认为一部分数表现为思想范畴,首先是统一、对立的范畴,以及这两个环节统一的范畴;一部分数表现为绝对原则。毕达哥拉斯说:“数的原素是奇和偶,奇数是有限的,偶数是无限的。”“一本身由奇偶二者而来,而数则由一而来。”如三就是三个一、三也是一。而一虽是原则,它本身还不是总数。他又进一步说,一就是奇与偶,因为一加上偶数便成为奇数,加上奇数便成为偶数,所以,一也就是奇与偶的对立统一。
毕达哥拉斯把对立定为10个。1.限度与无限,2.奇数与偶数,3.一与多,4.右与左,5.男与女,6.静与动,7.直与曲,8.明与暗,9.善与恶,10.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他列举的这10个对立范畴,是很有思想性的。这里可以看出认知事物的三种方式:第一是按照殊异,第二是按照对立,第三是按照关系。例如,按照殊异,每个对立范畴中的事物都可以自为地被观察,都与自身相联系,如:限度、奇数、一、右、男、静等。按照对立,则一个东西被规定与另一个东西完全相反,如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静与动等。按照关系,则被规定为相对物,如上与下,右与左,如果不同时想到右,就不能想象左。毕达哥拉斯进一步发现,在对立的范畴中,其中一个发生,另一个就会消灭,反之亦然。如运动消失时,静止即产生;当运动产生时,静止即消灭。而在关系的范畴中,则和对立的范畴相反,一方面同时生,同时灭。如右取消了,左也就取消了。此外,他还看到,在对立的范畴中,没有中介,如静与动、恶与善,而在关系的范畴中则相反,它们有一个中介,如大与小之中就有中间的存在。
毕达哥拉斯就是这样从数学出发,把人们引向哲学的。他提出数的观念,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是个了不起的进步,他看到了宇宙万物中的对立关系,看到了它们的统一,对辩证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赫拉克利特写完了《论自然》以后,引起了爱菲斯地方许多人的注意,但他们弄不懂里面的思想。例如赫拉克利特说,“有不比无多”,它是同样的少;“有与无是同样的”,本质是变;“绝对是有与无的统一”,又说,“万物皆流转,无物常住,亦无物永为同一之物”等等,许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一天,一些人来向赫拉克利特请教上述问题,赫拉克利特给他们讲了几次,他们也还是不明白。于是,赫拉克利特把他们领到河边,指着河流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一切皆变”,说后,自己脱下衣服,踏进了河流,然后走出来,又踏了进去。赫拉克利特说,当我第一次踏进河流时,腿接触了河水,但由于河里的水是在流动的,所以当我第二次又踏进河流时,第一次腿接触的河水早已流走了,然而表面上我还是在这条河流之中。这就说明,万物即像流水,没有一瞬的止息,一切都是流动的,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因此,无物是恒久的,真理是变,不是“有”。这些人听了赫拉克利特的解说,豁然开朗,确认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赫拉克利特提出:“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是为了反对埃利亚学派提出的“存在是一”,它是不动亦不变的论点。赫拉克利特第一个提出了有与无是对立的统一,即有不存在,无也不存在,无不存在,有也不存在,对立物存在于同一的东西之中。他的这个思想是很伟大的,所以列宁高度评价赫拉克利特的论述,说它是对辩证法的绝妙的说明。
赫拉克利特把流和变看成是真理发展的道路,这是正确的。特别是看到事物的对立统一,发现了事物运动的原因,表明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是相当深刻的。
万物为什么能够运动呢?赫拉克利特指出,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决定的,它们中间有对立的东西,而且对立的东西要进行斗争,要互相转化,例如冷的变成热的,热的再变成冷的;湿的变为干的,干的又变为湿的;“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始终是同一类的东西,它们之间能相互转化。”他还说,“疾病使健康成为愉快,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饿使饱成为愉快,疲劳使安息成为愉快。”最后他还说,“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
赫拉克利特把事物的矛盾对立,看作是通过斗争而相互转化的,找出了事物运动的原因。他是在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认识了对立统一规律的人,尽管他的论述还不够完整明确,但他终究不愧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苏格拉底的诘难】
一天,一个叫欧谛德谟的人与苏格拉底讨论什么是“公正”。苏格拉底问:“说谎、欺骗、抢劫,以及使一个自由的人成为奴隶是不是公正?”欧谛德谟答道:“当然应归于不公正。”然后苏格拉底又问:“如果一位将军征服了敌国,这算不算公正呢?”欧谛德谟回答:“是公正的。”苏格拉底接着说:“如果这位将军欺骗、抢劫了敌人,使敌人成为奴隶呢?”欧谛德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公正的。”因此,苏格拉底得出:同一件事,既可归入公正,也可归于不公正。
但欧谛德谟又进一步明确:“说谎、欺骗等行为,只有针对朋友时,才是不公正的。”苏格拉底笑了笑,说道:“如果一位将军在决战关键时刻,见到自己的军队很慌乱,并且马上就可能被敌军击败,于是这位将军就欺骗士兵们说,援军马上就来了,于是将军的队伍重整旗鼓打败了敌军,这是否可以说是公正的呢?”欧谛德谟想了想回答说:“这也算是公正吧。”苏格拉底又说:“如果有一位父亲为了医好得了重病的孩子,哄骗小孩吃下了他不愿吃的苦药,由于这个欺骗,孩子的病好了,这是不是公正呢?”欧谛德谟回答说:“是公正。”苏格拉底又说:“如果一个人看见他的朋友因绝望而起了自杀念头,于是偷偷地或公开地用暴力夺走了这位朋友用来自杀的武器,这是不是公正呢?”欧谛德谟无可奈何地说:“亲爱的苏格拉底,这也是公正的哟。”
因此,苏格拉底得出结论:同一件事对朋友和敌人都有两面性,可归于公正也可归于不公正。
苏格拉底的这种机智的辩论是一种通过揭露和制服对方议论中的矛盾而取胜的艺术,当时人们就称之为辩证法,这种方法经过两千多年的长期演变而成了人们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唯物主义辩证法也是从它发展而来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就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用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主要观点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我们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和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分析遇到的事物时,我们就会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
【对立面的一致】
尼古拉是文艺复兴时期辩证法的卓越代表,他的辩证法中,“对立面一致”的思想很突出,给人以很大启发。
所谓“对立面的一致”,是尼古拉把极大与极小、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单一与复杂统一起来而提出的。其中,他对极大与极小的论证很有趣。
尼古拉说,如果你把你的思考局限于量上面的极大与极小,则极大的量是无限地大,极小的量是无限地小。如果你在思想上把大与小的量的概念放在一旁,留下的就是没有量的极大与极小,这样极大与极小就变成统一的了。没有量的极大与极小是怎样统一的呢?尼古拉说,因为事实上极小也是最高级的,这在程度上同极大一样,极大与极小可以同等地用来表示绝对的量,因为在绝对的量中,它们是同等的。它们在量上都是无限的,这也是同等的。最终尼古拉得出了结论:极大与极小是对立统一的。
尼古拉关于辩证法的论述,在中世纪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罗丹与巴尔扎克的手】
一天深夜,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还在他的工作室里忙碌。他在为当时法国的大文豪巴尔扎克雕一座像。艺术的灵感和创造热情使罗丹十分激动,他围着将要雕成的像不停地刨削填补,就在这天晚上他完成了这座雕像。巴尔扎克身着像僧衣一样的宽袖长袍,双手重叠着放在胸前,睿智、硕大的头高昂在结实的肩上。饱经世事风霜的脸,悲天悯人地向着空中,犀利的目光,乜斜地抛向纷繁的尘世。罗丹不断地打量这件气宇非凡的作品,连自己都惊呆了。他不禁自言自语地说道:“这简直是件了不起的作品啊!”艺术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使他非常高兴,不到天亮,他就跑去叫醒了他的一位学生来欣赏自己的杰作。
这位学生一看到雕像十分惊奇,眼光渐渐地集中在了雕像的那双重叠在一起的手上。
“好啊!”他叫了起来,“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
站在一旁细心观察学生反应的罗丹听了这样的赞美时,脸上的笑容却消失了,他又匆匆拉来另一位学生。
这位学生同样为雕像的双手所吸引,赞不绝口。
“老师,只有上帝才能创造这双手。简直像活的一样!”
罗丹心烦意乱地又拉来第三个人。
“那双手!那双手!”新来的学生惊呼道,“老师,如果你不再创作别的,单凭这双手也就足以使你永垂青史了。”
哪知此时的罗丹却被某种奇异的感情驱动,变得仓皇失措,不安地在工作室内乱走。突然,他走到屋子的一角,抡起一把大斧,发疯似的向雕像冲去。三个学生阻挡不及,那双“举世无双的完美的手”一下子被罗丹用斧子劈了下来。
当他转过身来时,三个惊呆了的学生见他眼里冒着火。
“傻子们!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它们已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所以我不得不把它砍掉。”罗丹沉思了一会儿又强调说,“记着,而且好好地记着: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
辩证法告诉我们在整体与部分之间,虽然不了解部分就不能清晰地了解整体,但如果不从整体来看待部分,就会犯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自我与非我】
费希特(1762~1814年),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耶拿、柏林大学教授。在哲学上,费希特曾是康德的学生,信奉康德主义,后来转向批判康德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否定“自在之物”的存在,费希特认为唯一的实在是“自我”。
费希特在哲学上曾提出过三个命题,即:“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这些命题体现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是很重要的哲学思想。
费希特这三个命题力图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他认为“自我意识”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主体,“自我”就是不断地创造世界和使自身丰富起来的创造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费希特的“自我”不是别的,而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
有趣的是,费希特提出这三个命题以后,当时许多人并不理解,甚至予以歪曲解释。他们以为费希特说“自我”就是说费希特自己,而这个个别自我又否定其他一切存在。于是有人出来指责费希特说,你这个人竟不相信我们存在,我们要比你胖得多,而且我们是市长和书记官,还是你的上司呢。有些女士也出来说,费希特总是强调自我,那么费希特的太太怎么办?难道就不管了吗?
面对这些非难、指责,费希特有口难辩、哭笑不得,他心里在说:“老爷们、太太们,我说的‘自我’不是说我自己,而是代表一种意识啊!”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不仅表现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而且表现为二者的相互渗透,即:感性认识中也渗透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
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不存在脱离理性认识的“纯粹”感性认识。
一天,俄国地质学家瓦尔霍夫到画家丘罗夫家中作客,见到一幅野外写生画,画面上的奇特景色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光秃秃的圆锥形的山峰临湖耸立,山顶呈白色的;但山脚与湖面却闪着蓝色,湖面上飘荡着团团的雾气;而山石在远眺时又呈现出红色。
地质学家心里犯疑,沉思了好一阵,然后问:“这幅画的景色是真的吗?”画家答:“这是长顿山脉附近的实地写生画。”
画家进一步解释这幅画的来历:“传说这个地方似乎有什么魔鬼,无人敢去涉足。我出于好奇,那天便冒险走入这个危险区。果真还没有走到湖边就恶心难忍,流涎不止。湖边寸草不生,更无鸟叫虫鸣。在胸闷头晕几乎窒息的情况下,我草草画了这幅画。”
听了画家的话,地质学家以他特有的眼光又仔细地审视了这幅画,最后产生了一个设想:那红色的山石可能是硫化汞矿石,高热下它可以分解为硫和水银汞,山脚下的湖可能是一个水银湖,那湖上荡漾的蓝色雾气可能是剧毒的水银蒸汽。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他戴着防毒面具,和助手亲临实地考察。果然,一切都如原来设想的一样,危险区的谜终于揭开了:这里没有魔鬼,有的却是一个罕见的水银湖!这是地质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读完这个“慧眼识‘汞’”的故事后,你可能会想:这幅画不止地质学家一个人看过,为什么只有他才能从画中做出重大的地质发现呢?
俗话说得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时候,实际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戴上一副由不同的理性知识“制作”的“眼镜”,总是要渗透一定的理性因素的。
地质学家是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观察这幅写生画的,在观览、欣赏奇特的写生画中的景色时,渗透着奇特景象与地质结构的相互关系的理性认识,因而才在这幅写生画中观察出画外的“汞”。
没有地质学理论知识的人,是很难从这幅画中观察出画外之“汞”的,说不定还会责怪画家为什么不去画郁郁葱葱的大好风光而画这个荒凉的不毛之地呢。
同样道理,乌云密布,在诗人的眼里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在气象学家眼里,则是星云的形状、厚度、未来天气的变化;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光,在牛顿的眼里是粒子,在惠更斯的眼里是波。
由此可见,人和动物不同,在感知某一具体事物时,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总是带有在以往实践中形成的理性认识;人的感觉是被理性认识增强或削弱了的感觉,同时又是借助理性认识表现的感觉。
从感性认识的角度来考察,二者是相互渗透的。从理性认识的角度来考察,又是怎样呢?
这就是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不存在脱离感性认识的“纯粹”理性认识。
在理性思维的过程中,交织着感性形象的再现;借助于感性形象的影响,理性思维则更为活跃和贯通。
【一枚邮票与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运河之一,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使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航程比绕行南美合恩角缩短了14800公里。也使欧洲至亚洲东部或澳大利亚的路程缩短了3200公里。不过谁也想不到它的诞生却和一枚邮票关系极大。
20世纪初,由于美国的国际贸易日益扩大,美国国会决定拨款在尼加拉瓜开凿一条沟通两大洋的水道。1902年春,就在国会议员表决批准这一工程前,一位名叫菲利普·比洛·瓦列拉的法国工程师使美国政府改变了已经拟定的计划。
原来,早在1880年,一家法国公司就在巴拿马承包建造了一条横跨两大洋的水道。最后,由于经费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放弃了这项工程。作为工程师的比洛·瓦列拉当时一直想说服美国接手巴拿马运河的开发权。
要说服美国国会改变原计划谈何容易。哪知正在此时,加勒比海的一座大火山剧烈地爆发,火山隆隆的爆发声把整个加勒比海地区搅得鸡犬不宁。尼加拉瓜一片混乱,但在此之前,尼加拉瓜的政府曾向美国政府保证当地的火山全是死火山。
比诺·瓦列拉成功利用了这场自然灾害提供的机会。他记得尼加拉瓜发行了一种印有摩摩通博火山的邮票。摩摩通博是尼加拉瓜一座著名的火山,并且在拟议运河的路线旁。摩摩通博据说是死火山,但邮票上的却像活火山似地冒出一缕烟,环绕着山顶。他匆匆跑遍了华盛顿,设法找到了90枚这种邮票,送给将要参加运河投票的美国国会议员们。第二天早晨,每一位国会议员的桌子上都出现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一枚邮票和比诺·瓦列拉的亲笔附言:“尼加拉瓜火山活动的官方见证。”
议员们在仔细审视了邮票,慎重考虑后,完全改变了以前的主意。几天后进行表决时,人们发现议员们放弃了尼加拉瓜路线,而投票赞成接手巴拿马尚未过期的法国合同。
一条世界著名的水道——巴拿马运河就这样诞生了。
一枚邮票与运河,乍一看,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它们却通过火山联系在了一起。世界上的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很多也像这样,它们总是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最后联系在一起,因此,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形式和性质就表现出多种多样。从不同角度看,通常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等。在上面的故事中,火山与巴拿马运河的开发是直接联系,一枚邮票与运河的开发则是间接联系。而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我们可以从上面的故事中看到。
【天下万物由矛盾构成】
公元前516年的一天,老子离开东周图书管理员的岗位,骑着一头青牛,一路优哉游哉地向西北方向走去。当他来到函谷关时,被守关的官吏拦住了,问明情况后,官吏对他说:“你要隐居了,能否把你的学说留下来呢?”
老子略加思索后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在函谷关下写出了一本名叫《道德经》的书。写完后,骑着青牛离开函谷关,继续向前走。
5000余字的《道德经》,里面讲了很多辩证法的道理。2000多年前,人们认识自然和事物的发展规律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道德经》中的辩证法,足以说明老子的智慧要远远高于同时代的其他人。这部经典中的辩证法,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最早提出的。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很多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例如,攻和守、胜和败、进和退、有和无、生和死、智和愚、美和丑、大和小、强和弱、损和益、高和下、祸和福、刚和柔、难和易、巧和拙、前和后、荣和辱等。老子曾说过,世间没有丑,就显示不出美的存在;世间没有美,就显示不出丑的存在。懂得什么是好,才明白什么是坏;有坏作为参照,才能显示出好的存在。如果没有长,就无法比较出短;如果没有短,就无法比较出长。
老子认为,矛盾体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他曾讲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样的名言,意思是,当灾祸出现时,幸福就紧紧靠在它旁边;当幸福出现时,灾祸就隐伏在它旁边。表面上看,灾祸和幸福是对立面,而实际上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灾祸可以带来幸福,幸福也可以转化成灾祸。
老子还说过许多富含哲理的话,例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事物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发生变化,参天大树不可能一天长成,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土一筐土堆垒而成,1000里的路程是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又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想要完成困难的事情,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要想做成大事,必须从细小的事情做起。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他看出统治阶级要想维护自己的统治,靠强暴的手段是根本行不通的,说出“强梁者不得其死(强暴的人不得好死)”。他还告诫统治阶级,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威胁他们呢?)”
【天人交相胜】
战国末年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写过一篇《天论》。到了唐朝末年,又出现了另一篇《天论》,作者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刘禹锡。
刘禹锡在《天论》中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说法,意思是,天能做的,是生殖万物;人能做的,是治理万物。人是一定要胜过天的,因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而人类智慧最大,能利用自然对人有利的条件。他明确地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不同,强调人类必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且一定能够战胜自然,这个见解确实是超过了他的前辈,至今对我们也是很有教益的。
刘禹锡还用“操舟驾船”的道理,生动地破除“生死有命”“天能赏罚”的迷信。
有人问:“我看见两只船在河中并行,风力、水势都一样,一只船沉了,另一只却安然无事,那沉船不是由于天的惩罚吗?”
刘禹锡解释说,船在水里行驶,一定有客观规律存在(他把规律叫作“数”)。这规律决定了船沉不沉。船沉了,或者是装的东西太多,或者是操作不得法,并不是什么天的意志决定的。
“那么,古人为什么还要讲天命呢?”又有人问。
刘禹锡回答:“你知道驾船吗?船在河中行驶,是快是慢由人决定,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河的水势不大,狂风怒号掀不起波涛,河里的漩涡也成不了大浪。有时候,船走得又快又稳,有时候搁浅甚至翻船,谁都知道是驶船人的缘故,船上的人没有说这是天意的。为什么呢?因为事情发生的道理,明明白白摆在那儿。但船在大海中行驶,就不同了,快、慢、停、走都不好掌握。吹动树枝的小风,能掀起遮天盖日的大浪,车篷大的云彩也弄得天空变幻莫测。船平安渡过,是天意;不幸沉没,也是天意;临近危险,侥幸逃过,也是天意,船上的人没有说是人为的。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不了解事情发生的道理。”
刘禹锡在这里明确地指出了人们信不信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能不能认识事物运动的规律;明白道理就不会相信天命,不明白就非信不可。
刘禹锡对空间的认识也很卓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空间、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宇宙间没有什么不存在物质的地方。刘禹锡在1100多年前就指出,“空”并不是没有形体,而是形体非常细微的东西,虽然人的眼睛看不见,也是客观存在的,是能够用理智去考察的。它本身好像无形,可是依靠其他东西就显出形来。房屋的空间有房屋之形,器皿的空间有器皿之形。天地间没有什么无形的东西,有的是没有一定形状的东西。这真是对空间的物质性的绝妙说明!
【“二童辩日”说明的问题】
要正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善于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升华改造。否则,就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情况。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为了实现成功地指导实践的认识目的,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由感性认识深化、上升为理性认识势在必行。这就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列子》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带领弟子们到东方去游历,路上碰到两个小男孩:一个长得胖乎乎的,一个瘦瘦的。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不可开交。
孔子走上前去问道:“你们在争论什么?”胖孩子说:“我认为早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他却偏说早晨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近。”瘦孩子马上不服气地嚷道:“你说的就是不对,我说的对!”孔子说:“莫吵,莫吵,你们各自说说道理。”
胖孩子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变得像个盘子那么小了,这不是因为距离近就显得大,距离远就显得小吗?”瘦孩子立刻反驳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显得凉爽温和,一到中午就热得人像浸在热水里似的,难道不是因为距离近才使人觉得热,距离远才使人觉得凉爽吗?”
接着,两个小孩一起指着孔子的胡须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比我们懂的事情多。请你说说,我们两个谁说的对!”孔子一时间愣住了,作不出判断。两个小孩一起笑着对孔子说道:“嘻!你这老头儿也答不上来,难为你还是个知识渊博的人呢!”
“二童辩日”故事中的胖孩子通过眼睛获得的关于太阳的形状大小及早晨、正午变化的认识,瘦孩子通过皮肤获得的关于太阳的温度高低及早晨、正午变化的认识,都形象、具体,属于感性认识。
二童各执一由、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在于胖孩子仅凭视觉、瘦孩子仅凭触觉,都只是认识到了事物的现象。
博学多才的孔子,面对二童的辩日之说,不能裁决、无法判定,就在于未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在于未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田忌赛马】
每当齐威王处理完国家大事,经常和田氏家族的各位公子们比赛骑马射箭,以为乐趣。大将田忌与齐威王及诸公子赛马,押上重金赌输赢。由于马力不足,屡次赌输,总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刚从魏国逃回来的孙膑便安慰他说:“如此小事,不必挂心。有机会请带我去看看,或许能设法赢回您的赌金。”
田忌听了,半信半疑。
又到了赛马的时候,孙膑跟随田忌来到赛马场,观看了当天的比赛,才完全了解其中的详情。原来,他们各家按马跑的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依次三比二胜。孙膑看到,田忌的上等马跑不过公子们的上等马,中等马跑不过公子们的中等马,下等马也跑不过公子们的下等马,所以总是失败。但是,孙膑也看到,田忌的马与公子们的马,足力相差不大,速度也慢不了多少。只要谋略得当,是完全可以稳操胜券的。
回到府中,孙膑就对田忌说:“您下次再跟他们比赛,尽管押上大赌注,我有办法包您取胜。”
田忌听了非常高兴,笑着说:“先生果能使我取胜,我就出面请齐王,赌千金和他决赛。”
孙膑满口答应。
田忌要求和齐威王赛马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到了比赛的这一天,赛马场上,旌旗招展,战马嘶鸣。满朝文武都到了,几千名老百姓也都赶来了,观看这场君臣下注千金的马赛。
临到比赛场,孙膑对田忌说:“请用你的下等马去同齐王的上等马比赛,先输第一场,再用你的上等马去同他的中等马比赛,用你的中等马去同他的下等马比赛,就可赢回两场。三场两胜,这就是我的对策。”
田忌听了万分高兴,依计而行。
第一场比赛开始,只见齐威王的金鞍烈马,如箭离弦,一直冲在最前面。齐威王见此情景,开心地笑起来。
田忌并不气馁,也笑着对齐威王说:“输了一场还未见胜败。如果我三场都输了,那时再笑我也不算晚啊!”
又一场比赛开始了。在一片喝彩声中,田忌的马神奇地冲到了前面。田忌在后两场连连取胜,终于赢了齐威王。此时,金鼓齐鸣,全场欢呼,兴味不尽。而齐威王和公子们却目瞪口呆,还蒙在鼓里。
这时,田忌笑着对齐威王解释说。“臣今日获胜,并不是因为马力增强,完全是依靠了孙膑的妙策。”于是把孙膑的对策全盘告诉了齐威王。
齐威王立即转忧为喜,赞叹道:“就这么件小事,也足见孙先生的智慧非凡了。”
后来,齐威王确实非常器重孙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组成一件事的各要素在数量上没有增减,但由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改变了,从而导致事物产生质的变化。这种排列组合的变化也是量变的一种形式。
事物结构变化而引起质变,还表现在事物结构的有效最佳组合,从而使事物自身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内部产生出新的能量,最终可以导致质变。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战国时候,楚国郢都有一位叫匠石的人,他使用斧子非常精湛,随心所到,斧子绝不会偏差丝毫。有一天,有位郢都人在自己鼻尖上抹了一层薄薄的白粉,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叫来匠石,请匠石用斧子把鼻子上的白粉给劈掉,匠石站在他对面,挥动着一柄锋利的大斧,大吼一声,对准这人的鼻子一阵风似地劈过去。那位郢都人站立在那里纹丝不动,面不改色。白光闪过,薄薄的白粉全部被劈掉,但鼻子却丝毫未伤。
后来,宋国的宋元君听说匠石有这般神奇的技艺,就把匠石召了过去,要匠石现场为他表演一番。匠石听了宋元君的要求,面带难色地说:“我确实会使用斧子劈掉鼻子上的白粉,可是那位鼻子上抹粉与我搭档的郢都人已经死去很久了。因此,我现在不能再为你表演啦。”
匠石为什么不能再为宋元君表演鼻上劈粉的绝技呢?这是因为与他配合默契的搭档已不在,如果换一个人,在斧子挥动时不能做到“纹丝不动”,匠石也就无法表演他的绝技。他施展绝技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了,因此劈粉绝技也就不能再现于世。
什么是条件呢?在唯物辩证法中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并对它的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的诸多要素的总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不能离开条件。离开了条件,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无法存在。匠石运斧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个道理。不过,条件又是具体的,各种各样的。例如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可有可无)条件;决定性的条件和非决定性的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等。不同的条件,对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在众多的条件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对客观条件来说,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不可违反,违反了就会吃苦头。下面“傻子埋儿”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从前,有一个傻子,他养了7个儿子。一天,一个儿子死了,傻子把儿子的尸体放在家里,自己就准备远走他乡。邻人见了责备他说:“人死了应赶快装殓,运到远处去埋葬,怎么可以停放在家里,而自己离开家呢?”傻子听了这番话后,心里想:“要是不能把死了的人留在家中,而要运出去埋掉的话,那么我就必须再杀一子,以便担子一头放一个,这才好挑到埋葬的地方。”于是,他又杀死了另一个儿子,挑着两个儿子的尸体到远处的山林去埋葬了。
故事中的傻子就是不能正确对待客观条件,自己任意地主观去创造条件,因而,他丧失了另一个儿子。
【衣服不能随便做】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内有一位裁缝,由他亲手裁剪缝制的衣裳不仅精工考究,而且长短肥瘦无不合体,因此他在京城内远近闻名。找他做衣裳的人络绎不绝。
一次,御史大夫慕其名,请他为自己做一件进宫廷穿的朝服。裁缝当即为御史大夫量好身腰的尺寸,然后恭敬地问道:“请问御史老爷,您做官已有多少年了?”御史大夫一听,觉得很奇怪,于是不高兴地回答说:“你量体裁衣就够了,干吗还问这些?”裁缝见御史大夫不高兴,赶快赔着笑脸上前回答道:“像老爷一样的大官,初到高职,意高气盛,走路的时候挺胸凸肚,因而裁衣就要后短前长,若是做官时间有了一年,那么意气微平,衣服就应当前后一样的长短。要是当官年久而将要迁退,那么内心悒郁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当前短后长。所以,我若不问明您做官的年资,如何能为您裁出称心合体的衣服来呢?”御史大夫一听此言,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告诉了裁缝自己做官的年资。
从表面上看,做官年资与衣服的制作尺寸无关,但它们之间通过做官的人自身情绪和心理状态而联系起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衣服尺寸也会随之变化。这位裁缝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看到做官年资与衣服尺寸的联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年资变化来确定衣服尺寸。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唯物辩证法一条重要的原则。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大量的问题,也都需要我们遵循这一原则去解决。同时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克服自己的短处,千万不能学下面故事中的鲁国人。
从前,有一位鲁国人,他擅长编织草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生绢。他们总觉得在鲁国过日子太清苦了,认为到别的诸侯国他们会生活得更好。经过考虑,他们准备迁移到南方的越国去。有人知道了他们的打算,就告诉他们说:“你们到越国去,一定会陷于贫穷的困境。”鲁人惊异地问道:“那怎么会呢?我们夫妻两人都有一定专长,到哪里都不会受穷挨饿的。”那人笑着回答道:“是的,你们夫妻都各有专长。但鞋做出来是为了有人穿,而越国人都赤足行走;生绢织出来是为了做成帽子戴的,而越人却披散着头发,不戴帽子。所以,以你们的长处,到用不着的地方去谋生,怎么可能不使自己陷入穷困潦倒的困境呢?”
【世事无常,哀乐相伴而生】
天道难以抗拒,可命运却是走到极端必有转机;生与死相依,快乐与哀愁相连;无常中有常,虚幻中有现实。中国的智慧中,固然注重人对抗命运的尊严感,但更注重的是在与命运苦难相搏中的大悲和深情。
换句话讲,中国智慧不注重抽象地把握天道,而是把它融为现实人生的必备心态。
关于此,《列子》中有这样的寓言故事:
周国的尹氏是一个大财主。为了经营产业聚敛财富,他终日驱使手下的仆人从早到晚不停地干活。有一个老仆人已被折磨得精疲力竭,尹氏却还是频繁地使唤他。这老仆人白天埋头苦干地从事劳作,到了晚上便疲乏得昏昏而睡。由于精力耗损得太厉害,他一入睡就做梦,天天夜里梦见自己当上国君,统治着一国军民,地位尊贵,大权独揽,口含天宪,耀武扬威。穿的是绫罗锦缎,吃的是山珍海味。臣仆成群,美女如云,宴乐歌舞,为所欲为,享尽了人间的欢乐。然而,一觉醒来,他依然被主人驱使着去干这干那。人们见他过于辛苦劳累,都很同情,纷纷对他进行安慰。这老仆人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年,昼夜各占一半。我白天做仆夫受人驱使,确实是够苦的,可夜里梦中却能当上国君尽情享受。想到这些,我还有什么值得苦恼的呢!”
尹氏管理着偌大家业,终日费尽心思谋算筹划,也累得体倦神疲,心力交瘁,到了晚上实在撑不住,便也昏昏入睡。由于心力耗损得太厉害,他每天夜里都梦见自己给人充当仆役,被人驱赶着不停地干活,时而耕田,时而灌水,时而砍柴,时而清厕。主人稍不如意,轻则呵斥责骂,重则鞭抽棒打。弄得他在睡梦里辗转反侧,夜不成眠,直到天明。
尹氏天天经受恶梦搅扰深感痛苦,便去访问朋友,请教解除的办法。朋友听了他的叙述,答道:“你地位尊贵,声名显耀,家资富裕,享乐无尽,远远超过一般人。夜里梦见给人充当仆役,享乐和劳苦互相交换,这是理所当然的。你想在醒时和梦里同样享受欢愉,哪里能够做得到呢!”
尹氏听了朋友这番话以后,便放松了孜孜求利的思虑;减轻了仆夫们的劳役负担,因而他自己也渐渐免除了梦境的折磨。
这则寓言故事虽有其荒诞之处,但它却告诉我们,天命的存在本身就是难以预料的,而一切在人世间的表现也不外是物物相依,哀乐相生,想要做到事事如意快乐,是有悖常理的非分之想,所谓乐极生悲,本是人生的常道。
但凡常人,总是祈求欢乐,执着于欢乐,纵情欢乐而不知有哀,实不知哀乐相生相依,世事苦难甚多,一味放纵欲望之享乐,就如《列子》的寓言所言,不外乎是违背常理的非分之想。
【柔弱胜于刚强】
物极必反,势强必弱,这是自然现象。但对于世人而言,往往是厌恶柔弱,喜欢刚强,许多时候,我们忽略的,是最为平易的道理。
《说苑·敬慎》中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关于常枞(有人称之为“商容”、“常从”),后人有说他是商代的神人,有人又说是周代的高士,有人说他著《日月星气》23篇,可惜已经失传,有人说他只是谙习商礼的一个老人……
虽然言人人殊,但谁也不能否定他的存在。至少,老子曾向他求学问道,且又把这种道传于孔子或子思。
这一年,常枞已说不清自己多大了。白发是雪,白须是霜,霜雪就是年轮。他感冒很重,老是咳和喘。老子用山中的草药煎成冲剂,送给老师。饮了两包药,常枞感觉好了些,让老子将那张狗皮褥子盖着自己的腿,半倚半坐,略加调息。
老子很谨慎。候了一会儿,才小声说:“先生的病又重了……难道,就没有学问传授给弟子,让弟子终身受益吗?”
常枞闭着眼,又静了片刻,才说道:“你不问,我也要对你说呀!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这一点学问……”他讲到这儿,又停住了。随之睁开眼,问:“路过家乡而下车,你懂得这个道理吗?”
老子点头,说:“路过家乡而下车,不是表示不忘故土吗?”常枞点点头,说:“是呀,是呀!”随之,他又问:“路过一株高大的乔木而慢慢趋步,你知道吗?”
老子想了想,说:“过乔木而趋步,不是表示尊敬长者吗?”常枞又说:“是呀,是呀!”说完这句话,常枞张大嘴,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看了一眼,不知问此何意,答:“在啊!”“你再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没有了!”
常枞问:“舌在齿亡,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老子沉思。常枞亦不语。稍停,老子说:“舌头在,是否因为舌头柔顺?齿亡,是否在于牙齿刚硬?”
常枞面露笑容,说:“是呀,是呀!天下之事,已被你了解完了,我没有话再说了。”
老子默默退下。常枞安然而卧。
在这个故事中,用牙齿与舌头进行对比,说明柔弱胜于刚强的哲理。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他的学说,缺少庄子的旷远,但要比庄子深奥和精妙。庄子在学说中力主自然,而老子的学说本身就朴素而归真。
老子学说的重要主张之一,就是前边所讲的柔弱胜刚强。
老子说:“事物发展到极壮极盛之地,接下来便是衰弱了。”
老子又说:“知道刚强的好处,而宁愿处在雌伏柔弱的地位,这样,才可以作为天下的溪壑,使众流汇注。”
知强而守弱,以柔弱胜刚强,差不多是可以概括为老子的人生哲学的。老子是深知事物的辩证关系的,他主张柔弱,并非追求柔弱本身,柔弱是其手段,刚强生存才是其目的。所谓“守弱就叫刚强”就是这个道理。
【有所不为,才能无所不为】
事物的转换总是这样,当你什么都想得到时,最终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什么;当有所舍弃和不为时,反而更能贴近自我本性,达到充实的目的。
可能正是由此出发,道家才注重生命精神的修养,主张与万物相合,顺其自然。具体到对待人生上,老子和庄子几乎是一致的,都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理想。
关于这一点,《列子·黄帝》中曾有一个故事,较为具体地阐述了这一主张。
黄帝即位15年,老百姓都很拥戴他。于是,他开始注意保养性命:口尝珍馐美味,闲来歌舞娱情。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他却变得面孔黑瘦、面容憔悴,头脑昏乱,心情不畅。他担心这样下去,不仅身体保养不好,天下也治理不好,就依然竭尽心智致力于国家管理。又过了15年,黄帝仍然是面黄肌瘦,面容憔悴,头脑昏乱,心情不畅。他不禁感叹说:“也许是朕的过失太深重了!只保养身心,出现这样的病患,专心治理国家,这病患仍是没有解除。”于是,他决定摆脱纷繁的政务,离开宽敞的宫廷,免除侍从人员,撤去钟鼓乐舞,减省厨工膳食,搬到一所安静的馆舍闲居。
黄帝在别馆进行斋戒,3个月不过问政事,尽量排除杂念,使心灵进入宁静的境界。一天,他在御榻上打坐,忽然困倦起来,不知不觉昏然入梦。睡梦之中,他恍恍惚惚不知漫游了几千万里,来到一个叫作华胥之国的地方。这个国家没有首领和长官管理,一切都顺其自然;老百姓没有什么嗜好和奢望,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所有的人不知道生的欢乐,也没有死亡的恐怖,所以无所谓夭折和早逝;不知道格外爱护自己,也不有意疏远别人,所以无所谓亲爱和憎恶;不知道什么叫违背和忤逆,也不懂得有意阿谀和趋奉,所以没有利害之心。总之,他们不珍惜什么,也不畏忌什么。他们沉入水中不会被淹,穿过烈火也不觉热,刀砍鞭打不感到疼痛,指爪抓挠也不觉得刺痒,在空中飞腾就像在地上行走,躺在虚空处就像睡在床上。云雾弥漫阻挡不了他们的视线,雷霆轰鸣扰乱不了他们的听觉,高山深谷阻滞不了他们的脚步,不论美的丑的东西都迷惑不了他们的心灵。他们能够做到这样,全是凭着一种卓越的精神力量。
黄帝醒来之后,顿觉胸臆开豁,心旷神怡,于是把天老、力牧、太山稽等辅佐之臣召到面前说:“朕闲居三月,诚心斋戒,洗心涤虑,思索养身治国之道,未有所得。不料今天白天做了一个梦,梦中到了华胥之国,所见所闻,深受启发,看来养身治国之道也不可强求。如今我了解了其中奥妙,掌握了其中真谛,然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还无法告诉你们。但是,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尽心辅佐我。”于是黄帝开始用顺应自然,顺应人性的办法治理国家。28年之后,他把国家治理得就像华胥国一样。黄帝逝世之后,老百姓都感念他的恩德,万分悲痛,直到200多年之后依然对他念念不忘。
这寓言故事讲的是,当沉溺于修养心性,或操心于治理国家时,有所期望和作为,反而会带来损害。当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然浑为一体,看似什么也没做,却是无所不为,天下达到大治。
“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一味消极退避自然。实际上,体现了物物之间的一种微妙的辩证关系。当你放弃了自我以外的一切之后,进入无为之境,不被一切外物所拖累,那时,心灵自然就拥有一切:不是单单拥有某一类物,亦不为某一单一的欲望所限,而是与所有万物相联系和合二为一,即所谓万物皆备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