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有趣的哲学故事
22666200000002

第2章 哲学:生命中一场美丽的邂逅

哲学并不是要获得“真理”这个概念的意义、定义和用法,而是思考“真理”这个概念在观念、知识体系中适合于放在什么位置上,与之密切相关的应该是哪些观念,与其他观念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就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效果等。

【智慧致富】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年),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唯物主义者,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致力于自然哲学研究,通过刻苦钻研,知识越来越丰富,但他既不贪图美味佳肴,穿着也不讲究。因此,许多人都指责他,说自然哲学是无用的,越刻苦钻研自然哲学,就越使自己贫困。泰勒斯想,一个人是否富有,主要看他是否有丰富的知识,有了知识和智慧,就能使人富足。我现在之所以贫穷,只不过是我不想发财致富,现在人们这样指责我,实际上是在指责知识,指责哲学,那么好吧,让事实来说话吧。

泰勒斯精心研究天文、气象,还在冬天的时候,他就预测到来年的橄榄要有一场大丰收。于是,他把他仅有的一点钱作为租用米利都和丘斯的全部橄榄榨油器的押金,由于没有人跟他争价,他支付的租价是很低的。第二年,收获的时节到了,果然橄榄大丰收,突然间需要很多榨油器。人们纷纷向泰勒斯租用,泰勒斯可以恣意抬高价钱,赚了很大一笔钱,很快使自己富有了起来。于是,泰勒斯对人们说:“这回你们知道了吧,哲学家们只要愿意,是很容易发财致富的,只不过,我的雄心不是发财,而是研究科学罢了。”

泰勒斯靠知识智慧致富,引起了希腊人的深思,研究科学的风气越来越浓。后来,泰勒斯还成功地预测了一次日食,说日食一定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那天。结果,日食真的在这一天发生了,恰巧希腊的美迪人和吕底亚人正在战场上交锋,打得难解难分时,突然间白天变成了黑夜,人们这才想到了泰勒斯的预言。

泰勒斯能够预测日食的功绩,也被载入史册。

【晦涩的哲人】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70年),古希腊菲斯人,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是小亚细亚的爱菲斯人,他出身于爱菲斯王族。但他对地位、名誉却不屑一顾,而且禀性孤僻。当世袭的职务延传到他身上时,他不肯接受,而是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则隐退到女神庙附近的一个地方苦心研读。

赫拉克利特不问政治,他抱着傲世的态度,瞧不起当时的政治与社会,也瞧不起古今的大思想家。当他家乡的人驱逐了他的朋友赫尔谟多罗这一位杰出的人物时,赫拉克利特气愤地说:“爱菲斯人的一切成年人都应该绞死,城邦应交给尚未成年的人去管理。”他讽刺雅典的政治民主,对于经常放逐杰出的人物这一现象,赫拉克利特说,在我们当中不应当有最杰出的人,谁若是这样杰出的人,就让他到别处和别人居住。

有一次,赫拉克利特和一群孩子一起玩骰子,当人们围观时,他说:“你们这些无赖,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这难道不比你们参加你们的政治活动更好吗?”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保持沉默时,他回答说:“为什么?好让你们去唠叨!”赫拉克利特把世人比作驴、比作狗,说:驴赏识草过于黄金;狗总是对着它所不认识的人叫;一般的人的智慧够不上认识永恒的真理,真理虽然就摆在眼前,但他们根本无法识别。本来是日常耳目所接触到的事物,他们还是免不了大惊小怪!他们的前程,自己看不见。宇宙的秩序,多么光荣,对他们来说,等于什么也没有。他们没有理性,附譍诗人的名言,顺随大众的意见,然而他们不知现在多数人是庸才,哲人是少数。一个伟大的人物能胜过千万个庸众。赫拉克利特还抨击当时的权威荷马和赫西俄德,他说,荷马不配列于作者之林,他的著作应当一笔勾销;赫西俄德是众人之师,许多人以为他无所不知,其实他连昼与夜都不知道。此外,他也批评巴门尼德等。

赫拉克利特用散文写下了哲学巨著《论自然》,其中第一篇是“宇宙论”、第二篇是“政治论”、第三篇是“神学论”。但他更喜欢用费解枯燥的文笔,使许多人看不懂他的著作,于是,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作“晦涩的赫拉克利特”、“晦涩的哲人”。

关于赫拉克利特的晦涩,曾使许多后来的哲学家争论不一,从他们的争论中可以看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虽然晦涩,但却是深奥的、丰富的。

例如,由于西塞罗认为赫拉克利特是故意把著作写得晦涩,而被别人批评西塞罗用自己的肤浅说成赫拉克利特的肤浅。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之所以说它晦涩,乃是人们忽略了语法及不完善的语言,因为他的文章缺失标点断句,所以人们不知道,一个字是属于前面,还是属于后面。而苏格拉底却认为,赫拉克利特的著作写得好极了,尤其是现在所了解的那部分特别好,相信不了解的部分也是如此,要想探求赫拉克利特的智海里的珍珠,需要一个勇敢的潜水游泳者。黑格尔则认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之所以晦涩,是由于他的论述初看起来是很矛盾的,然而人们一旦用概念来打通它,便会发现他是一个有深刻思想的人,他的哲学是一切知识的完成,一个从理念到全体性的完成,而这个全体性就是哲学的开始,说出了理念的本质、无限的本质,作为对立统一。

赫拉克利特写完《论自然》以后,波斯国王大留士·希斯大斯比曾邀请赫拉克利特去波斯,使波斯能分享希腊的智慧,因为波斯国王认为他的著作含有世界理论的巨大能量,但由于许多地方晦涩,所以请他去讲解。赫拉克利特给波斯王写了回信,骄傲地拒绝了国王的邀请。他强烈地表达了他对人们当作真理和正义的东西的轻蔑。他写道:“那样多的世人生活着,对于真理与正义都是陌生的,他们由于可恶的愚昧而保持着无节制的和虚妄的意见。但是我呢,由于我已遗忘了一切罪恶,遗弃了跟随我的无度的嫉妒和居高位的傲慢,我将不来波斯,而满足于我的卑微并保持我的素志。”

赫拉克利特曾把他的《论自然》这部晦涩的著作,放在爱菲斯的新安娜(月神)庙内,于是,许多人称这部著作为“缪斯”(艺术之神)。后来有人曾想整理它,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使这部著作传世,只留下了一些残篇。赫拉克利特的著作在当时曾积极地影响了一大批人,这是不言而喻的。例如柏拉图曾特别勤奋地研读这部著作,在论著中多次引用它,而被誉为世界医学之父的希波格拉底,也曾深受赫拉克利特哲学的影响。

赫拉克利特就是这样一个晦涩的哲人。

【思想财富和物质财富】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古希腊阿布德拉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出生在一个很富有的贵族家庭,有一次,一支希腊军队行军时路过他家,他的父亲就热情地款待了这支希腊军队,这足以说明德谟克利特的家境是很富足的。

但德谟克利特长大以后,没有把追求金钱当作目的。为了增长见识,他决定去旅行。旅行之前,他和两个兄弟分了家,自己只分得最少的一份财产,是现钱一百塔拉同,就带着这些钱上路了。

德谟克利特到过很多地方:埃及、巴比伦、波斯、雅典,人走到哪里,钱就花到哪里。等他游历了各地回到阿布德拉家乡时,已经是一贫如洗的穷人了。这时,家乡的人都瞧不起他,按照家乡的习俗,用尽父亲财产的人,死后得不到体面的安葬。但是,德谟克利特说:“我是用尽了所分得父亲的财产,但我到过许多地方,增长了知识,虽然失去了财产,头脑却丰富了。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地区,我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学问的讲演;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超过我,就是埃及所谓丈量土地的人也未必能超过我。”德谟克利特说完这些话,又从身上取出一本书,他说,“你们看,这是我写的一本书,名字叫《世界大系统》。”接着就开始朗读起来。这时,围观听讲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完全被他的思想吸引住了。

德谟克利特看到人越来越多,家乡的人大多数都来了,于是他就给大家讲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对待金钱和财富。他说:“一个人卑劣地、愚蠢地、放纵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一个人应追求对灵魂好的东西,追求神圣的东西,应该做好人,向好人学习。使人幸福的并不是体力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人不学习是得不到任何技艺、任何学问的。哲学能解除灵魂的烦恼,医学能治好身体的毛病。许多人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却不知道自己正是健康的主宰。他们无节制地损害着健康;他们放纵情欲,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健康。”德谟克利特继续说,“人们只有通过对享乐的节制和生活的协调,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变换位置,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既不稳定又不安宁的。因此应当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光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上跟着那些人跑。倒是应该把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了。因为一个人如果羡慕财主,羡慕那些被认为幸福的人,时刻想着与他们攀比,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搞出些新花样,由于贪得无厌,最终做出无可挽救的犯法行为来。因此,不应该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有的东西,把自己的生活与那些不幸的人比一比。想想他们的痛苦,自己就会庆幸命运比他们好多了。采取这种看法,就会生活得更安宁,就会驱除掉生活中的几个恶煞:嫉妒、眼红、不满。”

德谟克利特讲完了之后。听讲的人都向他欢呼起来,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人们向德谟克利特表示了极大的敬意。于是,阿布德拉的人们破例宽恕了他,使他不再受到谴责,看到他很穷困,又给了他一大笔钱。不久,又集资给他修造了一尊雕像。在德漠克利特去世后,人们又很隆重地安葬了他。

【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年春天的一天,古希腊雅典法庭的门前,挤满了前来观看审判苏格拉底的人群。此刻,苏格拉底正在法庭上申辩,反驳对自己的诬陷、指控,只见他从容不迫,有条有理地驳斥了原告,证明自己无罪。苏格拉底的申辩得到了广大公民和有正义感法官的同情,但是却激怒了本来就想加害苏格拉底的权势之流,于是,法庭最终还是宣判处以苏格拉底死刑,接着,把他押进死牢。一个月后,死刑被执行。

苏格拉底为什么会被判处死刑呢?原来,那些混迹于官场的政客、不学无术的官僚、自以为有智慧的学人,早就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了。他们曾被苏格拉底揭露了底细,弄得狼狈不堪。加之看到苏格拉底在公民大众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而他们则显得相形见绌,更是妒忌眼红。于是,他们就密谋加害于苏格拉底,拟了三条罪状,控告他: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很快,法庭传审苏格拉底,随之便匆匆进行了宣判。

实际上,苏格拉底是有功于雅典的,他的哲学曾给雅典带来了荣誉,他讲课从不收学费,而是为了让大家和他一样去追求真理,此外,他还在战争中立过战功……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正是他的智慧和功绩,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对于这一切,苏格拉底心里是清楚的,所以,他在法庭上义正词严地驳斥了对自己的诬告,视死如归。

本来,苏格拉底可以免于一死,例如,在未审判之前,可以逃离雅典,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事;在为自己辩护时,措辞软一些,说些悔改的话;或者讲述以往的战功,请求将功赎罪;还可以自认罚款,虽然自己没有多少钱,可是他有许多阔气的朋友,都肯替他帮忙;最后是在监牢的一个月中,仍可以设法逃出,许多朋友也肯出力,甚至在他临死的前一天,还苦苦劝他逃出去。

但是,苏格拉底对这一切都全然不顾,抱以为真理而死的决心,就在他被迫喝毒酒而死之前,还在大谈哲学。喝过毒酒后,他痛苦但是坚定地死去了,终年70岁。

【快乐清单】

公元前341年,伊壁鸠鲁生于靠近小亚细亚西岸的萨摩斯岛。18岁时,伊壁鸠鲁到雅典服兵役,由于父母原本就都是雅典人,此后他便定居在雅典。期间,他也曾去过小亚细亚学习和教学,并在那里继续受到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影响。然而,伊壁鸠鲁对所听所学大多并不认同,公元前306年,他返回雅典,设校讲学,广收门徒,并自成一派。

伊壁鸠鲁和朋友、学生们一起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节衣缩食,鄙弃奢侈,不求名禄,不问世事,打破社会传统,追求心灵愉悦的精神享受,俨然身处修道院中,直到老死。伊壁鸠鲁的花园里总是高朋满座,他们共同著书立说,就像那庭院入口处的告示牌上写着的一样:“宾至如归,乐为至善。”伊壁鸠鲁也因此被称为“花园哲学家”。

伊壁鸠鲁在那些厌恶享乐、以艰苦自律的同行中算个异类。他强调感官的快乐,也承认自己酷爱美食,就是智慧和文化也必须与此相关,而行使得当的哲学更相当于快乐的指南。与众不同的是,他并不逃避责任或远离社会,因为最大的善根源于快乐,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摈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

很少有人这样坦率宣称自己爱好享乐的生活方式,这使许多人感到震惊。特别是当听说,伊壁鸠鲁起初在达旦尼尔海峡的兰萨库,后来在雅典用富人支持的钱建立学校来推进快乐。而这所学校男女皆收,并且鼓励他们在一起学习、生活和享乐。外人便开始想象学校里面的所作所为,虽然让好奇心撩得直痒痒,却不敢亲身体验,还无中生有地予以谴责和抨击。

伊壁鸠鲁的学说确实吸引了众多的信徒,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理解快乐主义的内涵。如同前面所讲到的,快乐既包括肉体上的满足,也包括精神上的愉悦。积极的快乐和消极的快乐之间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即使消极的快乐拥有优先的地位,可这种“餍足状态中的麻醉般的狂喜”只能让人感受到短暂的快乐。当一些庸俗的世人无法体会那种恒久的快乐,便会回转头来,倒打一耙,怪罪起先行者来了。良莠不齐的群体中总会有害群之马,心怀不满之徒便经常颠倒黑白、添油加醋地透露出那些在讲课间隙中的活动,给无聊的人充分的想象空间作为茶余饭后的话柄。

有一回,伊壁鸠鲁的助手梅特罗多洛的兄弟提莫克拉特散布谣言,说伊壁鸠鲁一天要呕吐两次,因为他吃得太多了,那是尽享“口腹之乐”的下场。

伊壁鸠鲁的快乐学说被一知半解地在地中海地区广为传播,其影响足足持续了500年,直到西罗马帝国衰落过程中才逐渐为残暴的野蛮人和基督教徒的敌视所消灭。此后,伊壁鸠鲁的名字更是以形容词的形式进入了多种语言,在牛津英语词典中,“伊壁鸠鲁的”被解释为致力于追求享乐,而引申意义为奢侈、肉欲、饕餮,倒具有了贬义。

伊壁鸠鲁从来都不凭直觉回答“怎样才能快乐”,因为,灵魂并不见得比身体对自我病痛的诊断更清楚、更准确。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解读我们自己弄不清楚的脉搏,用理性审视欲望的由来,以引导人们达到真正的快乐。他许诺:不能解除灵魂痛苦的哲学是无用的空话,正如不能治疗身体疾病的医药是无用的技艺。

一旦发现伊壁鸠鲁的实际爱好,谁都会感到意外。他并没有高堂华屋,饮食也非常简单;他只喝水而从不喝酒,一顿饭有面包、蔬菜和一把橄榄足矣。他曾对一位朋友说,“送我一罐奶酪,好让我想解馋时饱餐一顿盛筵”,这就是一位倡导享乐主义者的真实写照。

【雄辩家】

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古罗马阿尔庇努城人,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哲学家。

公元前70年的一天,古罗马的广场上人群攒动,纷纷拥向广场的一角,只见一位青年,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演。他声音洪亮,言辞尖锐,大胆地抨击了那些罗马的贪官污吏,演说赢得了罗马市民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这位青年就是西塞罗。

当时,罗马广场是公民们经常公开活动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进行演讲、论辩、控诉以及投票选举。公民们如果蒙受不白之冤,可以请求他人为自己辩护。

西塞罗接受的第一个辩护案,就是罗斯塞乌斯案件。原来,罗斯塞乌斯家庭很富有,属于骑士民主派。公元前80年,他的父亲被人谋杀了。当时苏拉党人克赖塞乌斯看中了罗斯塞乌斯的财产,为了达到吞并这些财产的目的,克赖塞乌斯便把罗斯塞乌斯的父亲塞入公敌宣告名单,同时诬陷他犯有杀父之罪,欲置他于死地。这时,年轻的西塞罗勇敢地站出来,充当罗斯塞乌斯的辩护人,他不畏惧权贵,在法庭辩护中以自己的法律知识和雄辩的才能,用大量的事实揭露了克赖塞乌斯的罪恶丑行,使他威严扫地。结果,这一辩护胜利结束,罗斯塞乌斯被无罪释放,冤案得到了昭雪。

后来,西西里总督维列斯在当地横行霸道,敲诈勒索居民,贪赃枉法并行贿受贿,引起了西西里人民的强烈不满。西塞罗决定为人民伸张正义,对维列斯的罪行起诉,要求法庭公正判决。这时,有一位名叫霍坦塞乌斯的雄辩家,却公开跳出来为维列斯辩护。他的雄辩才能在罗马久负盛名,并被选为下届执政官。因此,西塞罗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然而,西塞罗不畏惧权威,以事实为准绳,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揭露了维列斯在西西里的罪恶行径,尽管霍坦塞乌斯施展了他的全部才能,也无济于事,在西塞罗的痛斥下,维列斯狼狈不堪,霍坦塞乌斯也自知理亏,结果一败涂地。维列斯乖乖地接受了法庭的审判。

从此,西塞罗的名字传遍了罗马,不久,他便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跻身于政界。

【死亡之路】

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年),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人。文艺复兴晚期伟大的自由思想家。布鲁诺年轻时曾进入修道院当修道士,但后来因为反对经院哲学,主张人们有怀疑宗教教义的自由,遭到教会的迫害,因而出走,流亡国外16年,回国后被捕。在宗教法庭上,他英勇不屈,大义凛然,最后被烧死在罗马。

年轻的布鲁诺结束了10余年的修道院学习生活以后,面临着一个重要选择:今后干什么,走什么道路?教会希望他走为神学服务的道路,他才华出众,记忆力惊人,以后当一个高级神学家,他是最理想最合适的人选。但是,布鲁诺在这10余年修道院学习的生活中,深深地懂得了独立思考和自由的可贵,他希望探索真理,走追求真理之路。

然而,追求真理之路却是非常艰难坎坷的,对布鲁诺来说,是一条流亡之路。

有一天,在修道院组织的一次辩论会上,一位有声望的神学家批判一个名叫阿里奥的异端分子。这位神学家按照批判的惯例,只言片语地摘引了阿里奥的几段话,然后痛骂了一气,最后宣称阿里奥为异端。到会的神学家和大小僧侣们却为神学家的批判喝彩,他们得意扬扬,以为胜利了。突然,从会场中传来了为阿里奥辩护的声音,只见布鲁诺慷慨陈词,反驳那个神学家。于是,会场大哗,大小僧侣们愤怒地把布鲁诺围了起来,顿时嘲笑、谩骂、唾沫、拳头一起向布鲁诺倾泻过来。在这种情况下,布鲁诺不得不退出会场,在朋友的劝说下,连夜逃出了修道院。

布鲁诺再也不能继续待在意大利了,从1576年开始,他便过上了流亡的生活。他到过日内瓦、巴黎、伦敦、法国、德国,最后返回了意大利,整整流亡了16年。这16年中,他用笔和舌做武器,同宗教神学做坚决的斗争,为探索真理作出了贡献,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

【苦读】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年),生于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亚省斯提罗城附近斯拉诺村的贫苦家庭。是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意大利著名哲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和杰出的空想共产主义者。

康帕内拉在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读书。1582年,他进修道院当了修士。在修道院中,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阅读古希腊的各种名著和中世纪哲学家以及莫尔、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著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康帕内拉读了大量的书籍,丰富了自己的头脑。

有一次,一个教派的僧侣们挑起了一场关于宗教教义的争论。在这次会上,康帕内拉同一个对手辩论,他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旁征博引,令人信服地驳倒了对手,使人们对他刮目相看。

后来,康帕内拉被调到另一个修道院。他一如既往,常常通宵达旦地埋头读书。在一周之内,就把供一个月使用的蜡烛用完了。康帕内拉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以至于觉得书不够读。他说:“我的贪得无厌的胃口是喂不饱的,老是感到饿得要命。我是阿里斯达克和密得罗多尔,吞食了庞大的世界仍还没有吃饱。无止境的愿望使我永远苦恼:我认识得越多就知道的越少。”

苦读使康帕内拉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为他成为一名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旅行与哲学】

霍布斯(1588~1679年),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出身于牧师家庭。早年受教于牛津大学,并当上了大贵族的家庭教师,因而得以进入上流社会,后来成为英国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

霍布斯一生中有三次大旅行,使他与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过上了终身研究哲学的生活。

第一次旅行时,霍布斯已经22岁了。他当上了哈德威克勋爵(此人后来成为第二德芬郡伯爵)的家庭教师。当时英国富贵家庭的子弟为了完成其教育,往往到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去旅行。霍布斯陪同哈德威克前往法国和意大利。这次旅行开阔了霍布斯的眼界,他开始知道了伽利略和开普勒在天文学上所作出的贡献。霍布斯由衷地从心中对他们生起一种敬意。接着,回到国内,他又结识了本·琼生、培根、赫伯特勋爵等重要人物,特别是与培根的结识,使霍布斯难以忘怀。

第二次旅行,是在德芬郡伯爵死后。此时,霍布斯已经40岁了。(伯爵留下了一个幼子,霍布斯后来又当了他的老师。)他暂时离开了伯爵家,去给另一个贵族之子克林顿当家庭教师,接着陪同他的新学生去欧洲大陆访问,到了法国和意大利。就在这次旅行中,霍布斯有机会阅读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这使他确信数学方法在哲学上的应用是非常有益的。据说,这本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学原理》,是霍布斯在法国访问一位绅士时,在他家的书房中发现的,当时此书正放在书桌上,书页翻到第一卷,命题47。霍布斯过去没有注意到几何学,他好奇地读了下去,结果发现几何学的逻辑证明如此严密和精切,使他赞叹不已。后来,霍布斯开始研究几何学,用几何学的方法论证他的哲学。

第三次旅行,是霍布斯回到德芬郡伯爵家,再任伯爵留下的幼子的家庭教师,陪同他前往欧洲大陆。这次旅行,对霍布斯意义更为重大。在意大利,他访问了伽利略,后来又结识了比埃尔、伽桑狄和麦尔欣(在以后的岁月中,霍布斯曾通过麦尔欣,结识了笛卡尔)。与法国哲学家和意大利科学家的交往,使霍布斯又一次受到了思想上的启发。1637年,他返回英国,这一年,他已经49岁了。

霍布斯的三次大旅行,使他增长了见识,丰富了思想。他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觉得应向伽利略、开普勒他们那样,把自己的终生献给科学事业。他崇尚培根、伽桑狄,认识到哲学是为人生谋福利的,他认为知识的目的就是力量,人类的最大利益,就是各种技术,而哲学是一切利益的原因。他提出哲学的研究对象要排除神学,排除天使以及一切被认为既非物体又非物体的特性的东西,排除天使,排除神的灵感和启示,排除一切错误,也排除敬神的学说。这样,霍布斯把哲学的主要部分分为两类,因为有两类物体,彼此不同。其中一类是自然的作品,称为自然哲学,另一类是国家,称为公民哲学。他要为这两类哲学,贡献自己的研究力量。

后来,霍布斯写出了《论物体》、《论公民》两部著作。

霍布斯一直有旺盛的精力,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终身没有结婚,他认为这是一种最适合于哲学研究的生活方式。

霍布斯死于1679年的冬天,享年92岁。

【又一个普罗米修斯】

在古希腊神话中,巨神普罗米修斯从神那里盗走了火,把火传给了人间,但他却受到宙斯的惩罚,被锁在高加索的悬崖上,让鹰啄食他的腑脏,受尽了折磨。康帕内拉的遭遇与普罗米修斯一样,他是又一个普罗米修斯。

1591年,康帕内拉的《感官哲学》一书出版,因而被宗教裁判所逮捕。后来被押往罗马,受到残酷的刑讯,不久,他被开除了教籍,勒令他返回故乡。

康帕内拉回到家乡以后,看到家乡的人民流离失所,贫困不堪,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心想,人民对自己的苦难还能忍受多久呢?于是,他积极鼓动和组织武装起义。由于叛徒出卖,康帕内拉不幸又被逮捕入狱。作为一个政治犯、异端分子,要由罗马宗教裁判所裁决。这时期,教会势力百般折磨康帕内拉,用尽了各种毒刑,妄图使他屈服,甚至把他关进了冲天臭气冰冷的,被称为“鳄鱼坑”的泥潭里,一般人在这里一天也受不了,他却被关了整整7个昼夜。但是,康帕内拉仍然没有屈服。

在狱中受尽折磨的康帕内拉,顽强地同教会势力做斗争。他经过构思,决定写一部著作。他渴望见到太阳,他热爱阳光,憎恨黑暗的旧世界,向往新世界。他认为,太阳是一切光和热的源泉,太阳会给人类带来光明。于是,他就把这部书的名字定为《太阳城》。1601年下半年,此书意大利文本已写完,1613年康帕内拉又把它译成拉丁文,直到1623年,才在法兰克福出版。他在狱中得知自己的著作出版,感到无比欣慰。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正如普罗米修斯把火带给人间一样,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使人民在黑暗的旧世界中,看到了新世界的曙光,鼓舞了人民的斗志。而康帕内拉也把自己比作普罗米修斯,要把一切丑恶的东西放在太阳的烈火中统统烧光,使人民不再受剥削压迫,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酷爱哲学】

休谟(1711~1776年),是苏格兰的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休谟于1711年旧历4月26日出生在英国的爱丁堡。虽然他的家世在父系和母系方面都属于名门望族,但到了休谟的父亲这一代,并不是富裕的。在休谟还是一个婴儿时,父亲就去世了,在母亲的教育下,休谟渐渐长大。

休谟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勤奋好学,在学校里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由于休谟的性格沉稳、含蓄,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法律专业最适合于休谟,将来休谟一定会成为一个大法官。休谟读书时,多数人都以为他是在读法学家屋埃特和维尼乌斯的著作,实际上,他是在读哲学家西塞罗和维其尔的著作,他被其深奥的哲学思想所吸引,总是读到很晚的时候才回家。

休谟酷爱哲学,同时也对文学感兴趣,他把爱好文学的热情作为一生的主要情感,在热情的支配下,更促使他对哲学深入钻研。后来,他写出了著名的《人类理解研究》、《人性论》等著作,使自己获得了很大声誉。休谟在晚年时说:“除了哲学和一般学问的研究之外,我对任何东西都感到一种不可抑制的嫌恶。”这句话足见休谟对哲学的酷爱了。

【生理缺陷与智慧】

马勒伯朗士(1638~1715年),法国哲学家。马勒伯朗士从唯心主义方面继承和发挥了笛卡尔的学说。他认为神是宇宙间实体和变化的唯一原因,不仅是万物的创造者,并且自身包含着万物。主张偶因论,认为具有广延性的肉体和具有思维的灵魂不能直接发生联系,随时随地联系二者的是神;因此,人的认识来源于神,而不是事物作用于感官所引起的。

1638年马勒伯朗士出生在巴黎,他自幼身体非常虚弱,发育不良,以致后来甚至有些畸形。生理上的缺陷曾使马勒伯朗士极度自卑,他痛苦万分,为此感到悲伤,怕羞,怕见到人。

然而,身体上的畸形,并不是科学研究的障碍,当马勒伯朗士认识到这一点时,他兴奋极了,决心献身于科学。于是,他开始研究数学,但这些都不能满足马勒伯朗士的求知欲。后来,他在笛卡尔哲学著作的启发下,转向了对哲学的研究,终于在哲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1674年,马勒伯朗士写出了《真理的探求》一书,深受人们的重视,并使马勒伯朗士与许多有识之士建立了友谊。1680年,马勒伯朗士又发表了他的论文《论自然和恩赐》,后来(1683年)又发表了《关于宗教和形而上学的探讨》、《道德论》(1684年)等一系列著作,这些著作深受人们的重视,有许多外国人都纷纷来访问马勒伯朗士。

马勒伯朗士从一个为身体畸形而深感自卑的人,成长为一个哲学家,这是他一生中勤奋努力的结果,费尔巴哈曾幽默地说道:“自然界赐给他这样的身体,也许是为了预先惩罚他后来在哲学中所表述的那种对一切感性的、有形体事物的蔑视;或者,自然界之所以剥夺他的身体财富,是为了使他更加深刻地领会精神财富的价值,使他更易于抛开一切物质事物,而这一点正是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的特征。”

【不信上帝的神父】

梅利叶(1664~1729年),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空想社会主义者。梅利叶早年在宗教学校里受教育,深受唯物主义者卢克莱修的影响。毕业后担任教职,成为一个低级教区的神父。但他同情受大僧侣和贵族压榨的农民,愤怒谴责封建专制统治者,无情揭露封建专制的暴政,主张建立公有制的村社联盟。他论证宗教是人捏造出来的,证明物质是万物的始因,“只有物质才推动物质”,从而否定了上帝作为“第一推动力”的存在。

1689年,梅利叶来到埃特列平教区,负责这个教区的教务工作。本来,梅利叶是不愿意担任教职的,只是为了顺从父母的意愿,迫不得已当了神父。他说:“在我年轻的时代,人们劝我接受圣职。我的父母很愿意看到我有这个身份,他们认为这个身份比一般人的境遇要安静些、太平些,受人尊重些。为了不使父母难过,我担任了这个职务,但是我可以不昧良心地说,物质利益上的理由,决不能使我爱好这个滋生着谬误和欺骗的职务。”

梅利叶所负责的埃特列平教区,是一个远离省城,只有15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他亲眼看见了自己的教徒——农民们的生活苦难,心中难以平静,深深地同情这些在苦难中煎熬的农民们。因此,执行圣礼时,他都不收酬金,每年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送给穷人,梅利叶的所作所为,受到了当地农民教徒的拥护,但也遭到了大主教和埃特列平的封建领主安·德杜里的忌恨。梅利叶毫无畏惧,在教会讲坛上斥责德杜里对待农民残暴无道,而德杜里则向大主教控告梅利叶,说他玩忽职守,在教堂里不设忏悔室,违反惯例,只供封建领主坐的席位后面摆了给平民坐的板凳。于是,大主教传讯梅利叶,梅利叶不仅不为自己辩白,反而宣读了大家事先写好的反对贵族阶层的激烈演说。结果,梅利叶受到幽居一个月不许出门,不能回教区的惩处。

梅利叶回到埃特列平教区以后,并没有停止对封建领主的谴责和批判。同时,他明确地告诉教徒们,教会的说教都是骗人的,上帝根本就不存在,他说:“我不得不教导你们信我的宗教……这时候我知道自己处境可悲,我必须做完全违反本意的事,说完全违反本心的活;我必须向你们宣传那些极其愚蠢的谬论和荒唐无稽的迷信,而这些都是我内心所痛恨、痛责和痛骂的。但是我让你们确信我总是很勉强地并且极其厌恶地做这个的。我内心完全痛恨自己的这个荒谬的职务。”

梅利叶这个不信上帝的神父,后来终于和封建领主与大主教彻底决裂了,并与他们进行了公开的斗争。

【哲学的激情】

德尼·狄德罗(1713~1784年),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启蒙思想家、无神论者,著名《百科全书》的主编。在哲学上,他坚决反对上帝的存在和灵魂不朽之说以及不可知论、二元论和主观唯心主义。他把物质“分子”看作自然界的统一基础。“分子”永恒不灭,为数无穷;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同时间、空间和运动不可分离。

狄德罗年轻的时候,由于不接受父亲为他安排进修道院做修士的工作,使他父亲大为恼火,从此拒绝在生活上接济他。结果,狄德罗生活上无着落,甚至过着流浪汉一样的生活。

狄德罗生活在巴黎的拉丁区,住在离圣日耳曼广场不远的一个破房子里。从圣日耳曼广场走出去,就是奥古斯坦码头街,这条街道上有一个叫巴布蒂的书商,开了一个小书店,狄德罗每从奥古斯坦码头街走过,就要进这个书店去看看。书商的女儿巴布蒂小姐负责取书,接待顾客,她年轻、漂亮,颇引来往顾客的注意。狄德罗经常到书店,渐渐地和巴布蒂小姐熟了起来。后来,狄德罗几乎天天去书店,有时也为了能和巴布蒂小姐攀谈一阵儿。

一天,狄德罗又来到了书店,巴布蒂小姐高兴热情地接待了他。狄德罗正要和小姐攀谈的时候,突然他的手翻到了新到的一本哲学书,书名《哲学信札》,作者是伏尔泰。狄德罗以惯有的不由自主的敏捷动作翻开书,目光投到书上。这时,他完全被书中的论述吸引住了,对他来说,仿佛巴布蒂小姐那美丽的双眸在他眼里都失去了光泽。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狄德罗还站在那里像钉在地上一样,觉察不到时间在流逝。巴布蒂小姐对他这种无动于衷的态度有些不高兴,不得不提醒他,吃午饭的时间到了。此时,他用迷惘的眼光看看她,把书放在柜台上,走了出去。他沿着塞纳河大步向前走去,不断撞着行人,碰翻鸡笼,根本听不见妇女的咒骂。他的眼睛完全被那本书所引发的激情蒙盖而什么也看不见了。

后来他不由自主地走到了码头,倚在栏杆上,好像在欣赏船舶的移动。但他脑海中浮现并不是塞纳河,而是泰晤士河及其巨大的船舶,那海上的天空,水手们的小酒店,那是个刚毅的、有条理的、强大的、自由的民族!啊,是的,是自由的民族!它还是个贸易发达的、豪放的、从事远方事业、理智的、摆脱狂热和愚昧迷信的民族。而可怜的法国人民,可耻地被其贵族残暴压迫,受其教士愚弄,仍然在种种迷信中挣扎着。他隐约感到一个伟大的任务:改造祖国的灵魂,引进新的道德观念……正悄悄地进入他的心田,他被这股激情所激动,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在河堤上久久徘徊沉思,直到日色已暮,他才感到饥肠辘辘,便匆忙走到一家店铺去填饱自己的肚子。

这一天,对狄德罗是决定性的一天,从此他决心从事哲学研究,来度过自己的终生。

【哲学之路】

伊曼努耳·康德(1724~1804年),德国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主义的奠基人。康德是二元论者,在哲学上试图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他承认自在之物,又认为自在之物不可知,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在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城。从他入小学起,上中学、大学,后来在哥尼斯堡大学当教授,除了做过几次短暂的旅行之外,几乎一辈子也没有离开哥尼斯堡,一直到去世。

哥尼斯堡这座城市并不很大,也不出名。但市内有一条路却非常引人注意,哥尼斯堡的居民们称之为“哲学之路”。

原来,康德当上了哲学教授以后,住在哥尼斯堡城普凌策辛街旁的一所住宅里。这里通向国王的城堡腓特烈要塞有一条路,康德经常在这条路上散步,从家门一直到城堡,然后返回。

散步是康德休息头脑的一种方式,他非常喜爱这种方式,一年四季康德都在这条路上走来走去,长年累月,风雨无阻。有趣的是,康德散步是有时间规律的,非常准时。每当居民们看到他走到有菩提树的小林荫道时,时间正好是下午三点半,这时附近的居民们都纷纷从窗子里探出头来对表。

康德的散步,成为哥尼斯堡居民的趣谈,据说,康德去世许多年以后,人们还管这条路叫哲学之路。

【天才或白痴】

哲学面向的是全新的未知领域,所做的是基础性的奠基工作,常常没有任何现成的知识可资借鉴,因此要在哲学上取得成就需要极大的创造力。成为一个哲学家,就是尽力发挥这种创造力。反过来讲,创造力不仅影响哲学家的学问研究,在很多时候也会影响他的生活。于是,很多哲学家都很有创造性,换句话说,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按照中国的老话说,非常人有非常“体”,也有非常“行”。20世纪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就是一位“非常人”,体现了哲学家生活方式非同一般的风范。

1889年,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犹太家庭,后来加入了英国籍。维特根斯坦的父亲是欧洲著名的工业家和亿万富豪,他想把儿子培养成工程师,所以把维特根斯坦送到英国学习航空工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维特根斯坦研究了数学基础问题,阅读了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数学的原理》,从而激起了学习哲学和逻辑学的兴趣。1911年,维特根斯坦来到剑桥大学师从罗素学习逻辑学,受到罗素的赏识并被其视为理想的接班人。

据说,有一天维特根斯坦问罗素:“你看我是不是一个十足的白痴?如果我是,我就去当一个飞艇驾驶员,但如果我不是,我将成为一个哲学家。”于是,罗素要他写一篇论文,只要写他感兴趣的题目就行。不久,维特根斯坦便把论文拿来了。读了第一句,罗素就确信维特根斯坦是个天才,劝他无论如何不要去开飞艇。维特根斯坦的另一个老师摩尔也非常欣赏维特根斯坦,因为摩尔讲课时维特根斯坦看上去很困惑,而其他人却好像很明白。

后来,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大学博士论文答辩时,主持人是罗素和摩尔。罗素问他:“你一会儿说关于哲学没有什么可说的,一会儿又说能够找到绝对真理,这不是矛盾的吗?”维特根斯坦拍着他们的肩膀说:“别急,你们永远也搞不懂这一点的。”答辩就这样结束了,罗素和摩尔一致同意通过答辩。

在哲学上,维特根斯坦无疑是一个天才。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标志就是他的出现能为哲学指明全新的方向。而这样的事情维特根斯坦做了两次。1919年,他的《逻辑哲学论》出版,在哲学界引起强烈轰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哲学从认识论向语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维特根斯坦以为《逻辑哲学论》已经解决了所有的哲学问题,因此退隐到奥地利南部的山村,做起了小学老师。后来,他逐渐对《逻辑哲学论》中的观点产生了怀疑。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后来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1953年,维特根斯坦的遗作《哲学研究》被编辑出版,这本书对《逻辑哲学论》中的观点做了非常大的修正,直接影响了日常语言学派的兴起。

维特根斯坦多才多艺,一生从事过很多职业,包括士兵、机械师、建筑师、小学老师、大学教授等。10岁时,维特根斯坦就自己制做了一台缝纫机,后来又造过飞机的发动机,还为姐姐设计过楼房。此外,他的单簧管演奏也非常专业。

维特根斯坦的父亲是亿万富翁,积累的财富在欧洲曾经是数一数二的。维特根斯坦却认为这么多的财富是祸根,把继承的遗产全部送给了别人,而自己过着很简朴的生活,衣着简约,不拘小节。做小学教师时,维特根斯坦不仅敬业尽职,而且对学生们满怀爱心。他讲课常常运用很多有趣的实例,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他还带着学生们组装蒸汽机,甚至自己花钱带他们参观、旅行。维特根斯坦一生未婚,却提出收养一个自己的小学生,可是被那个孩子的父亲拒绝了。

维特根斯坦的脾气不是很好。有时,他的粗暴态度确实让人非常难堪。有一次,维特根斯坦主持欢迎哲学家波普尔的报告会,当听到波普尔对道德问题的观点时,维特根斯坦打断了波普尔的发言,说哲学问题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波普尔也是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奇才之一,他遭到维特根斯坦的质疑,便反驳说他演讲中用的是维特根斯坦及其学生写的东西做例子。维特根斯坦听后大发雷霆,高举拐杖质问波普尔:“那么,你给我举一个关于人们公认的道德规范的例子!”

波普尔毫不示弱地回答道:“比如,不要用拐杖威胁一位做客的演讲者!”

维特根斯坦听后摔门而去,被罗素拉了回来。

当时,英国学术界很少有人不怕维特根斯坦,只有罗素、摩尔等少数人才敢和他争论,被邀请到剑桥的知名学者几乎都领教过维特根斯坦的臭脾气。维特根斯坦最后还是辞去了剑桥的教授职位,理由是“不堪忍受教授的生活”。此后,他在爱尔兰乡间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基本上过着一种隐居生活。

有人说维特根斯坦是个圣人,也有人说他是个疯子,还有人说他是白痴,更多的人说他是天才。无论如何,很难再找出第二个像维特根斯坦那样的人。1951年,维特根斯坦因癌症在剑桥大学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