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22666100000014

第14章 规律:时刻让自己的思维保持清晰状态(4)

【三个画师的命运】

从前,有一个国王,长得身材高大。只是有一只眼是瞎的,一条腿是瘸的。一天,他召来三位画师给自己画像。

第一个画师,把国王画得双目炯炯有神,两腿粗壮有力,看上去很是英俊威武。国王看后,气愤地说:“你是个善于逢迎的家伙,我不能留你。”于是命卫兵将这位画师推出去斩首了。

第二个画师目睹这一场面,于是老老实实地按照国王原来的样子,把国王画得十分真实。国王看后,满脸怒气,说:“这叫什么艺术?”也叫人把这位画师推出去砍了。

第三位画师把国王画成正在打猎的样子,画上的国王手举猎枪托在瘸腿上,一只眼紧闭着瞄准前方。国王看了十分高兴。奖了他许多金子,并誉他为“国家第一画师”。

这个小故事中,国王反对在自己的画像上弄虚作假,还反对把自己画得逼真如实。明明自己一只眼是瞎的,一条腿是瘸的,可第一位画师却把自己画得双目有神,两腿粗壮,这不是在有意嘲弄自己吗?尽管自己一只眼是瞎的,一条腿是瘸的,可第二位画师也不能把这些都画上去呀,画上去,这岂不是对自己的恶意丑化吗?

画假了不行,画得太真实了也不行,那么这位国王的思维不是违反排中律从而陷入两不可之中了吗?

不是。因为在弄虚作假与逼真如实之间还有另外一种画法,那就是第三位画师的画法:他既没有把国王画成假的,又没有把国王的缺陷明显地画出来,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国王打猎时的姿势,掩盖了那一只瞎眼和一条瘸腿。(显然,第三位画师同样也是在溜须拍马,不过比第一位画师溜得高明,画得恰到好处。)

这里,必须明确指出,排中律只适用于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而并不适用于两个相互反对的思想。因为两个相互反对的思想虽然不能同真,但却可以同假,因此,同时否定它们是完全可以的。

国王在杀掉前两位画师时的思维也并没有违反排中律,他所否定的只是两个具有反对关系的思想,而并不是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思想,当然,他的残暴与专横,那已经是属于另外的问题了,这里并不讨论这些问题。我们这里只是从逻辑上说,国王的思维并没有错误,至于其他方面的问题,形式逻辑是管不着的。

【鲍西娅的匣子】

排中律在思维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威尼斯商人》中讲到一个鲍西娅匣子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贝尔蒙特城的富家少女鲍西娅,德才兼备,年轻貌美。许多官宦子弟都来求婚。但是,她的父亲临死前在遗嘱中规定了要“猜匣为婚”,否则,她无法获得遗产继承权。鲍西娅孝顺乖巧,她坚决地遵从着父亲的遗言。

父亲为鲍西娅准备了三只匣子,分别是金匣子、银匣子和铅匣子。在这三只匣子中,只有一个匣子里放有鲍西娅的肖像。每个匣子上分别有一句话,金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的话是“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的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并且三个匣子上面的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鲍西娅父亲的遗言说,如果求婚者能根据以上四句话,猜中鲍西娅肖像的位置,鲍西娅就会嫁给他。另外,求婚者在猜匣之前,答应两个条件:一、必须宣誓,如果没有猜对,他不得对任何人透露他猜过哪个匣子。二、必须宣誓,如果他猜不中,将永远不得娶妻。该条件的目的是缩小求婚者的范围,只保留下那些真心追求鲍西娅的小伙子。

许多求婚者慕名而来,但揣摩了一下,估计无法猜出就返回了,只留下少数有自信的人。但是没有一个人猜对。最后有一位威尼斯的青年来到这里,他深深地爱上了鲍西娅。他很自信,也很聪明,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他发誓后,稍作思考,就来到鲍西娅面前,肯定地对她说:“肖像在铅匣子中。”鲍西娅惊讶地看着他,微微点了点头。年轻人打开铅匣子一看,肖像果然在里面!

鲍西娅十分佩服年轻人的智慧。按照规定,决定嫁给他,她很好奇地问:“亲爱的,你是怎么猜中的?”

年轻人微笑着说:“我是根据逻辑规律来推理的。金匣子上面的话与银匣子上面的话是互相矛盾的,其中必有一句真话;而旁边的纸上的说明告诉我,‘三句话中只有一句真话’,这样,这句唯一的真话必在金匣子和银匣子这两句话中。由此可见,铅匣子上刻的话只能是一句假话。而铅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一定是假的,既然是假话,肖像就一定在此匣中。”“你真聪明!”鲍西娅高兴地说。两人喜结良缘。

这个年轻人是怎么猜中的呢?年轻人实际上在猜测的过程中运用了排中律。推理过程如下,假设肖像在金匣中,则金匣子的话是假的,银匣子的话是真的,铅匣子的话是真的,和已知条件相矛盾!假设肖像在银匣中。则金匣子的话是真的,银匣子的话是假的,铅匣子的话是真的,和已知条件相矛盾!假设肖像在铅匣中。则金匣子的话是真的,银匣子的话是假的,铅匣子的话是假的。所以肖像在铅匣中!

金、银匣子上两句互相矛盾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这是根据排中律得出的结论;从铅匣子上刻的话“肖像不在此匣中”是假话,从而得出与此矛盾的话“肖像在此匣(铅匣子)中”是真话,也是依据排中律得出的结论。所以,排中律在思维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既不谎人,也不遭打】

鲁迅在《立论》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课堂上预备作文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全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得到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遭到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既不愿意说谎,也不想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哎呀,这孩子,你瞧,多么……哈哈!’”

许多人都认为,以上故事中老师的话是违反了排中律,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其实,老师这里既没有否定这孩子好,也没有否定这孩子不好,他根本就没有表态,而只是告诉给了学生一种比较圆滑的回避表态的办法,因此,这还不能说是违反了排中律。

只有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面前表态,并且对这两个思想同时予以否定,才能说是违反了排中律,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在实际思维与表述中,违反排中律的要求,从而同时否定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持两不可态度,常常表现为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中间玩弄含糊字眼儿。例如,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这是任何哲学派别和哲学家们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而马赫主义的创始人马赫则宣称:世界不是物质的,也不是非物质的,而是“由要素构成的”。列宁指出:“事实上,玩弄‘要素’这个字眼儿,显然是一种最可怜的诡辩,因为唯物主义者在读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著作时,马上就会提出一个问题:‘素’是什么呢?以为选出一个新字眼儿就可以躲开哲学上的基本派别,那真是小孩子的想法。”这里马赫就是利用“要素”这个含糊字眼儿来同时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的。

用含糊字眼儿来表态与不表态或回避表态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种逻辑错误,是排中律所不允许的;后者却并不属于一种逻辑错误,排中律并不是要人们非表态不可。事实上,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由于对某一个问题尚缺乏深入的了解,或者由于种种特殊原因,从而使我们不能够或不便于对这个问题明确表态的情况是很多的,如果把这些情况都看作是“模棱两不可”,那实在是对排中律的天大的误解。

【华盛顿找马】

一次,邻居盗走了华盛顿的马。华盛顿和警察一道在邻居的农场里找到了马,可是邻居不肯把马交出,一口咬定马是他自己的。

华盛顿用手捂住马的双眼,问:“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你能说出它的哪只眼是瞎的吗?”

“右眼。”邻居回答说。

华盛顿把手从右眼移开,马的右眼光彩照人。

“哦,我弄错了,”邻居纠正说,“是左眼。”

华盛顿把左手也移开,马的左眼也光亮亮的。

“糟糕!我又错了。”邻居为自己辩护说。

“够了够了!”警察说,“这已经足以证明这马不属于你。华盛顿先生,我们把马牵回去吧。”

以上华盛顿对邻居的问话在逻辑上就叫“复杂问语”。华盛顿的那句问话“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你能说出它的哪只眼是瞎的吗?”其中既包含着一个对方并没有明确表示承认的假定:“这马有一只眼是瞎的。”因此对方无论回答哪一只眼是瞎的,都等于承认了这个假定是真的。而事实上由于马的哪一只眼睛也不瞎,所以一旦对方回答了哪一只眼是瞎的,那就可以证明对方并不了解那匹马,从而也可以进一步证明,那匹马并不是对方的。

运用排中律时,必须注意,对复杂问语不能简单地采取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例如:

古希腊时期,有一位诡辩家问当时的一位哲学家梅内德谟:“你是否已经停止打你的父亲了?”梅内德谟说:“我不存在是否已经停止打我父亲的问题,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打过我的父亲。”

这里,梅内德谟对诡辩家的问话就没有采取简单的“是”或“否”的回答。

初看起来,“我已经停止打我的父亲了”和“我没有停止打我的父亲”二者是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对它们同时予以否定会违反排中律,陷入两不可之中。然而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无论是肯定的回答,还是否定的回答,它们之间都还包含着一个判断,那就是:“我过去打我的父亲”,只要这个判断是假的,那么肯定的回答和否定的回答就都是假的。因此,对复杂问语既不简单采取肯定的回答,也不简单采取否定的回答,实际上并不是同时否定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而是否定了其中所包含的那个假判断,这根本就谈不上是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