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22655300000059

第59章 记承天寺[1]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2]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3]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4]。怀民亦未寝[5],相与[6]步于中庭[7]。

庭下如积水空明[8],水中藻荇[9]交横,盖[10]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11]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1]承天寺:在今湖北省黄冈市。

[2]元丰六年: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3]念:考虑,想到。

[4]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5]寝:睡。

[6]相与:共同,一起。

[7]中庭:庭院中。

[8]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9]藻荇:水草。

[10]盖:原来是。承接上文,解释原因。

[11]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那天夜晚,我脱了衣服正要睡觉,只见月光照进门内,我高兴地起身出门。(我)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玩的同伴,就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月色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夜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人这样的闲人罢了。

◎赏析

这篇游记写于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期间。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也就是苏轼在本文中所说的“闲人”。一个胸怀大志、意欲有所作为的人,遭受打击被贬,心情忧郁悲愤是不可避免的,如柳宗元。但是苏轼并非寻常之辈,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而是以乐观的心态、豁达的胸怀去面对挫折,另辟蹊径,找寻生活中的乐趣,发掘人生的另一片天地。本文就是他寄情山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体会自然静谧之美,抒发“闲情”的一篇美文。

第一段,先交代了夜游的起因,本欲就寝,但恰逢“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一方面可见其“闲”,为下文写“闲人”做铺垫;另一方面,更体现他潇洒随性的生活态度。然而,被月色吸引而未就寝的并不止苏轼一人,张怀民亦然。值得注意的是,苏轼似乎早已猜到张怀民没有就寝,且事实就是如此,这说明二人极为默契,是志同道合的知己。于是,二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欣赏月色美景。

第二段,写了庭院中动人的月色。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月光比喻成积水,突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同时,把竹柏的影子比喻成交横的水草,突出了竹柏之影明暗斑驳的特点。如此美景,漫步其中,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志趣。另外,作者选取竹柏作为观赏的对象,正符合了古人对于君子形象的寄托,体现了二人不被世俗沉浮所染的高尚情操。作者写月、写竹柏,并没有细致的描绘,而是通过写自己的感受来传达美感,这如同国画中的写意手法,有我之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三段,作者连发两问,引出本文的主旨,即对于“闲人”的思考。美妙的月色为何只有他二人可以欣赏到?那是因为他们是“闲人”。那“闲人”又是什么样的人呢?无论有何遭遇,都不会被世俗蒙蔽,不会丧失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不会忘记生命的本真。“闲人”有多种含义,既是对自己被闲置的处境的自嘲,也是对能寄情山水的自我安慰,言近旨远,意味深长。

本文语言清丽,使读者被静谧的景致深深吸引,为作者澄明旷达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折服。

◎易混辨析

1.本文写夜色/月色/月下庭院中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体现作者与张怀民有相同志趣爱好、心意相通的句子是: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直接抒发作者自嘲、自慰、自豪之情,体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