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金江儿女
22649500000009

第9章 春苗沃土

会理县古城的西北角上,有一所绿树成荫、古柏参天、四季常青、风景如画的园林式学校——会理中学。

这所学校,是会理县文化的发源地。

据史料记载,会理中学建校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清乾隆时期,会理县先后办起了私塾、州学、义学、团馆、坐馆、会馆、书院等,极大地促进了会理当地尚文崇教之风。乾隆十六年(1751),会理建起了第一座书院,取名会华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改名玉墟书院;乾隆五十九年(1794)再次改名会川书院;道光元年(1821)更名金江书院。

随着历史变迁,朝代更替,金江书院几经易名,发展为西康省会理中学,是川滇交界、地处金沙江沿岸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

会理中学教书的老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造就了不少国家栋梁。两江总督何璟、翰林编修廖坤培,一家三代举人的吴道馨、吴晓峰、吴昌祀,《邛巂野录》作者何东铭,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学堂、曾任北平总检察厅检察官的马彝德,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学堂、曾任四川第三军参谋官的谢长恩,留学日本士官学堂、曾任北伐军参谋长的傅振义,贵州省财政厅长余冠琼,滇军第三十八师师长张风春,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四川第三军参谋长康宗溎,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西康省参议员杨品尚,西康省参议员、军部少将参军朱海澄,留学法国的蜀南会理银行行长周汝言,会理县教育家夏瑶光、王麟初、女诗人李绍朴等,都出于此校。

会理中学重视德育教育。

金江书院时代,学校以“三畏”、“四箴”为校训。定名会理中学之后,又以“爱国、敦品、勤学”为全体教师和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抗日战争爆发,学校积极响应“抗日救国”的主张,培育出了无数英雄豪杰和名人志士。

会理中学是一所让人敬仰、让人崇拜、让人上进的学堂。由会理中学辛勤培育出来的莘莘学子,有的远涉重洋,东渡日本,西赴欧美,出国深造者甚多。

这一次会理中学全校师生抗日游行的爱国行动,使陈林对会理中学肃然起敬,对会理中学有了新的认识。今天,他慕名前去拜访会理中学的王雪亭老师。

“同学们,”校长蒋碧君向同学们介绍,“从今天开始,国文课由王雪亭老师给你们上。王雪亭老师是这一次学生运动中的英雄,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王老师原来是教音乐课的,但是他的国文水准也很高,现在大家欢迎王老师上课。”

王雪亭歌唱得好,音乐教得好,平时就是大家崇拜的偶像。在这一次学生运动中,他表现得非常出色,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现在,他能来为大家上课,大家自然很高兴,全体同学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

“请大家坐下。”王雪亭挥手示意大家坐下。

“同学们,”王老师说,“上课前,我想与同学们认识一下,现在我开始点名,点到名的同学,请站起来一下。”

“杨柳清。”王老师点了第一个学生名字。

“到!”杨柳清同学站起来。

“请坐下。”王老师看了一眼,点头说。

“马雯忠。”王老师点了第二个学生名字。

“到!”马雯忠同学站起来。

“请坐下。”王老师看了一眼点头说。

“朱瀚斌。”王老师点到第三名学生。

朱瀚斌爱理不理,没有回答。

“朱瀚斌!”王老师又喊了一次。

朱瀚斌也不理睬。

王老师把教室里的所有同学看了一遍,“朱瀚斌同学没有来吗?”

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教室中排的一个同学身上。

王老师也看出来了,那人就是朱瀚斌。

“你们看什么?”朱瀚斌傲慢地说,“你们又不是不认识,我就叫朱瀚斌。”

“朱瀚斌同学,”王老师已看出朱瀚斌对自己的蔑视态度,于是带着几分警告的口吻说,“这样不好,很不礼貌,请以后注意。我们现在继续点名。”

“康晓妹。”

“到!”

“花蔷薇。”

“到!”

全班38个同学,依次点完名。

陈林早已到了教室门口,看到了王雪亭老师严肃、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很有好感。

蒋碧君看到陈林听得很认真的样子,搬来一条凳子放在教室门口,请陈林坐下来旁听。

“我很高兴能来担任同学们的国文课老师。”王雪亭说,“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每一个同学打开国文课本,摆放整齐,认真听讲。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王雪亭解释课文,“《满江红》这首词,八百多年来,始终是响彻神州的一曲气贯长虹的浩然正气之歌。慷慨悲歌,壮怀激烈!写的是多么好啊!

“岳飞亲眼看到了北宋国土沦陷,他立志要收回失地,保卫宋朝江山。这种忠君爱国思想支配了岳飞整个一生。

“不幸的是,岳飞精忠报国,英勇善战,屡立显赫战功的一生却被奸臣秦桧和宋高宗出卖了。宋高宗和秦桧力主与金朝议和,一日之内,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岳飞,于1142年1月27日,将岳飞、岳云父子和岳飞部将张宪害死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

“岳飞的一生留下了许多诗词。这些诗词都是他在戎马倥偬中写下的,充满强烈的爱国情感,“尤其是《满江红》这首词,表现出岳飞为国复仇的雄心和对敌人的切齿痛恨。同时表明了他对战胜敌人充满了信心。

“我崇拜英雄,更崇拜岳飞这样大义凛然的英雄。我喜爱读诗,更喜爱读岳飞的《满江红》。该词全篇激昂悲壮,那高昂激扬的爱国精神,那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给予人们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坚持正义、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所谓‘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领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金瓯已缺总须林,为国牺牲敢惜身’,讲的都是这种气节。

“当前,我国半壁河山沦入敌手,倭寇铁蹄践踏国土,祖国在流血,中华民族在流血。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要立即站起来,像英雄岳飞那样精忠报国、不畏强敌,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全班同学对王老师讲的国文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下课出了教室门。

“王老师,这位陈林先生找你有事。”蒋校长将陈林引进教室,介绍给王雪亭,“他在蜀南会理银行工作,刚才还听了你讲的国文课。”

“献丑了,献丑了。”王雪亭谦虚地说,“让陈先生见笑了。”

“我是来学习的。”陈林与王雪亭一边握手一边说,“我听了你讲的《满江红》,讲得太好了。你用古典诗词,用岳飞的精神来激励青年人的爱国激情,唤起民众觉醒,投入到时下抗日战争的洪流中来,太好了!你讲的课,不光同学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就是我在教室外听了,也受到了极大鼓舞!”

“过奖了,过奖了。”王老师很客气。

“你们两人还是坐下来说吧。”蒋校长在一旁说,“你们慢慢谈,我还有其他事去处理。”

蒋校长出了教室。

“王老师,在这一次学生运动中,”陈林带慰问道,“你受苦了!”

“我受一点苦倒无所谓,”王雪亭说,“只要能唤起老百姓起来抗日,我就满足了。”

“我今天来,是代表蜀南会理银行的全体职员向你表示慰问的。”陈林说。

“谢谢!”王雪亭有些激动,“说到慰问,我真不敢当,这次活动,我一个人是搞不起来的,你要去慰问大家才对啊!”

“大家?所有参加的人?”

“是啊,所有参加的人!”

“慰问所有参加的人,我慰问得过来吗?”

“你们银行很有钱嘛,可以多找一些人去慰问啊!”

“你刚才说,不是你一个人搞起来的,”陈林问,“那就是说,搞这次学生运动,是在什么组织的领导下搞起来的,对吗?”

“你是什么人?”王雪亭一惊,警惕起来,“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你不要多心,”陈林笑着回答,“我说了,我是银行职员,是你的朋友,我是诚心来慰问你的。”

“我看你也不像是特务。”王雪亭态度变得有点生硬起来。

陈林想,照这样问下去是问不出什么结果来的,干脆冒点险,试探一下王雪亭是不是自己人。

陈林大起胆子说出了早两年确定的联络暗号:“你知道会理县有四大风景吗?”

“四季如春,山高水长流,四大风景少了。”王雪亭回答。

“八大风景够不够?”陈林再问。

“西岩滴水哗哗淌,东岩瀑布天上来。”王雪亭再回答。

“同志!”陈林紧紧握住王雪亭的手,“我可找到你了!”

“同志!同志!”王雪亭激动得流出了热泪,“我天天盼,月月盼,年年盼,盼了三年,终于盼到了!”

王雪亭猛地一扑,倒向陈林的怀里,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两人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坐在教室的凳子上,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好像久别重逢,彼此要把对方看个够。

“你受苦了。”陈林先开腔,“戴从龙同志撤离会理时,你为什么没有离开?”

“我是戴从龙同志发展的党员,”王雪亭说,“他向我讲述了许多关于共产党的基础知识。他教我党性要强、立场要坚定,要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要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永不叛党,要做一个坚强的共产党员。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认真地记下来了。后来,他告诉我,国民党会理县县党部的特务已经盯上他了,随时都有被捕的危险,他可能很快要离开这里,在他离开之后,要我接替他继续工作。他还说会理县党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叫我留在这里成为一粒种子。这样,我就按照他的指示留下来了。”

“很好!非常好!”陈林对王雪亭一个人孤军奋战,为党做了许多工作感到非常高兴,“你搞得很不错,这一次学生运动就做得很出色。”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王雪亭谦虚地说,“是集体的力量,是会理县学生联合会组织得好。”

“这么说不是你组织的?”陈林问。

“我只是牵个头而已。”王雪亭回答。

“牵头?”陈林听出王雪亭谦让之意,“牵头,就是领导。你是共产党员,你牵头,就是代表党在领导。这一次学生运动如果是你组织领导的,就是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会理县学生运动。”

“我还没有往这上面去想。”王雪亭说。

“我们党是领导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陈林说,“每一个党员就是一粒种子,放在哪里,就要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表现党的顽强的生命力。你不正是这样做的吗?”

“照你这么一说,我这粒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王雪亭高兴地说。

“我们现在只能说是‘生根发芽了’,”陈林说,“至于‘开花结果’,到了反动政权被推翻,建立起人民自己的政权的时候,就可以这样说了。”

“那还要等多久啊?”王雪亭问。

“只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陈林说,“第一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第二步,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自己当家做主。我想也不会太远了。”

“到那时,国家就太平了。”王雪亭说。

“我想见一见学生联合会的成员,”陈林征求王雪亭的意见,“可以吗?”

“他们不是党员。”王雪亭不解,“你见他们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陈林说,“从这一次的学生运动中,我看到了会理县的希望。‘学联’组织得那么好,作用发挥得那么出色,‘学联’这些成员都有很高的觉悟,不怕敌人的刺刀,不怕坐监狱,不怕被杀头,这是何等了不起的精神财富,将来会成为我们在会理县建立党组织的好基础。我希望能尽快见到他们。你说,这样不好吗?”

“经你这么一说,我懂了。”王雪亭说,“我通知他们和你见面。时间好久?地点选在哪里?”

“我看,时间就放在星期天,不影响他们上课,”陈林思索着,“至于地点嘛,越僻静越好。”

“三元桥如何?”王雪亭说,“那里离县城较远,树林多,很清静。”

“好!”陈林赞同,“就选在三元桥树林中。”

三元桥位于城北老街子街头四里处的怀远河上。它以其古老的历史、宏伟的身姿、秀丽的风光闻名全县,被列为“北桥观柳”八景之一。

及第仰三元,驷马高车,到此间留些胜迹;

临城刚四里,行人客至,由斯去赶赴前程。

天何时而始,地何时而终,莽莽乾坤,谁鞭柱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茫茫宇宙,独倚阑干。

铁锁横江,望楚云滇水,缥缈河山千里外,

玉墟高枕,看蛮烟瘴雨,苍茫城郭夕阳中。

观柳忆当年,帐滚滚波涛,欣此时再建长桥,遥通万里,

题槛怀往事,嗟茫茫宇宙,问何时重开甲榜,继起三元。

北望玉墟山耸翠,

南通金带水长流。

这一句句诗文,一副副楹联挂在一根根廊柱上,醒目耀眼。三元桥始建于明代,是以三名状元而得名。

会理县人士胡衡,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会考高中甲子科经魁;刘瓒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会考高中乙丑科进士;川蜀新都人士杨升庵明正德六年(1511)殿试高中辛未科状元,嘉靖五年(1526)因“议大礼”案获罪,谪贬云南永昌(保山),途经会理期间,留下许多墨宝,集此“三元”文事之盛名,当地百姓将桥定名为“三元桥”。

杨升庵不是会理人,桥的定名显得有些牵强,但是,歌颂状元的愿望却是得民心、顺民意的。

三元桥西头有庙,立碑碣九幢,记有历次建桥历史。桥东头垂柳夹道,掩映八角古亭于田垄沃野之中。桥两头沿河两岸,柳树成荫,景色清雅宜人,故有“北桥观柳”的盛名。

上午10时,四个学生,有的背着画板,有的挎着书包,头戴草帽,像是外出写生的样子,出了小北门,经老街子来到三元桥东侧的柳树林中。

“怎么你也在这里?”朱璐瑶诧异地问陈林。

“我来和你们交朋友。”陈林爽朗地回答。

“同学们,”王雪亭老师介绍,“我带你们来见的人就是他,他的名字叫陈林。”

其他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陈林,说:“你的篮球打得很好,我们都认识你。”

“好啊!”陈林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学生非常高兴,“认识就好!”

王雪亭说:“我介绍一下这几位同学的情况。”

“她叫朱璐瑶。”王雪亭说,“你已经认识了,她是会理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

“这个叫王培顺,他是金江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家住会理县南路绿水河农村,学习很勤奋。

“这个叫姜珊,是私立麟初女子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父亲是蓝靛染厂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

“这个叫康文强,会理中学一年级学生,家住通安兴发镇。”

“好!你们四位同学的情况,王老师不止一次地说过。”陈林说,“你们的表现很优秀。我们从今天起,就算是认识了,成为朋友了。”

“陈林同志是从延安来的。”王雪亭向同学介绍,“他的革命理论和革命斗争经验都非常丰富。我们请陈同志给大家介绍一些情况,好吗?”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鼓起掌来。

“小声点。”陈林制止大家,“不要鼓掌,以免引起别人的注意。今天约大家来见见面,是想和你们交朋友。王老师说了,我是从延安来的,你们应该知道我的身份了吧?”

“是共产党。”朱璐瑶心直口快。

“对,是共产党。”陈林爽朗地回答,“确切地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王雪亭同志也是共产党员。”

朱璐瑶、王培顺听后露出一副早已心知肚明的神情,但另外两个学生却同时惊讶地看着王雪亭。

“王老师,你怎么从来也没有向我们说呢?”姜姗问。

“我的身份是秘密的,”王老师说,“不到时候不能暴露,这是党的纪律。”

“是啊!共产党是有纪律的,”陈林说,“而且是铁的纪律,任何人都不能违犯,若有违犯,就会给革命带来重大损失。我们今天的见面,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僻静的地方,也是为了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你们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当然,更不能让敌人、特务们知道,否则,每一个人都会有生命危险。请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

“记住了。”同学们异口同声。

“中国共产党的纲领,”陈林接着说,“是要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最终实现全社会人与人之间一律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做好事,凡是有利于中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繁荣的事,都要努力去做。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宣传、动员、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前不久,你们学生联合会动员、组织的学生游行活动,作用非常好,中共川康特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蜀南地区的一声春雷,既宣传、教育了人民群众,提高了人民的抗日士气,又撼动了国民党中那些顽固派、亲日派。西南地区的许多学校都要向你们学习,以你们为榜样。你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我们的作用有那么大吗?”朱璐瑶反问。

“有这么大。”陈林肯定地回答,“延安的党中央都知道了,在你们被关押的那几天,为了救你们,党中央周副主席还专门给西康省主席刘文辉打了电话。你们的行动真的了不起。”

四个同学你看我,我看你,开心地笑了。

“我们做了这么一点事,”朱璐瑶激动地说,“党中央就知道了。我太激动了!我真想大声地喊‘党中央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