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金江儿女
22649500000042

第42章 大桥枪声

汹涌澎湃的金沙江水,川流不息地向东北方向流去。

1949年12月中旬,中共会理县中心县委员会扩大会议在金沙江畔崇兴街的雀依坪举行。

会议由中心县委书记陈林主持。

出席会议的人员除中心县委全体成员以外,还邀请了东区的许恰忠、徐映侯、王银,南区的黎丰悟、田河、温实良、王乐天、王凡夫,西区的廖学贵、湛光荣、张康、于体宽等列席会议。

会上,陈林通报了以下情况:1949年12月9日,西康省主席兼第二十四军长刘文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彭县起义;12月9日,云南绥靖公署主任、云南省主席卢汉在昆明起义;12月10日,蒋介石见势不妙,带着国民政府要员仓皇飞逃台湾;我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由陕西南下、第二野战军由川南北进,即将组织成都战役。

听了陈林的情况通报后,参加会议的人员深受鼓舞,个个摩拳擦掌,巴不得立即投入到伟大的解放战争洪流之中。

“目前形势非常好,”陈林说,“解放战争迅猛发展,离全国解放为期不远了。现在是我们组织武装暴动的最好时机,中心县委决定组织武装暴动。”

“同志们,”中心县委副书记罗西诚说,“现在我宣布会理县中心县委员会武装暴动行动计划:第一,武装游击队名叫‘宁属人民军金江游击队’,东区为第一支队,南区为第二支队,西区为第三支队。第二,暴动口号为‘打倒反动派,解放会理县;配合解放军,解放宁属人民’。第三,行动布署:东区暴动,南区跟进,西区配合,合力攻击会理县城。第四,一切行动听指挥,必须遵守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我宣布,”中心县委副书记李毅同志说,“宁属人民军金江游击队领导人员名单:第一支队司令员:徐映侯;政委:李毅;副司令员:魏树洋;参谋长:叶剑民;政治部主任:许恰忠。第二支队司令员:黎丰悟;政委:王凡夫;参谋长:温实良;政治部主任:田河。第三支队司令员:于体宽;政委:廖学贵;参谋长:毛喜堂;政治部主任:湛光荣。”

中共会理县中心县委员会扩大会议之后,各支队进入了武装暴动的前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会理县东区的贫苦老百姓盼望解放军早日到来,解放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自编的歌谣在田边地头传诵:

打倒蒋介石,人人有饭吃。

打倒宋子文,百姓得安宁。

打倒孔祥煕,穷人穿新衣。

打倒陈立夫,穷人得幸福。

打倒胡宗南,百姓享清闲。

打倒贺国光,人民把家当。

打倒唐光先,穷人当神仙。

这个唐光先是何许人呢?为何会理的百姓要把他编入歌谣里“打倒”?

在东区大桥镇上,当地百姓对有家人又怕又恨,那就是唐继仙家族。

唐继仙的大儿子唐光第开赌馆,办妓院,贩毒品,贩枪支,贪污盗窃,奸淫妇女,滥杀无辜,可谓无恶不作。

唐继仙这个人,别看他慈眉善目,和颜悦色,其实他一肚子坏水。他放高利贷,吃黑心钱;他出租田地,残酷剥削农民,对交不起租的,不是让别人以儿子做长工抵债,就是拿女儿给他家当丫鬟抵债。

佃户们恨透了唐继仙这个恶霸地主。

唐继仙的三儿子唐光先,自从他大哥唐光第被杀后,接替了唐光第的职位,当起了大桥乡乡长和大桥忠爱分社社长。

唐光先上台后,比唐光第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坏事做绝,当地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武装暴动导火线,就是由唐光先点燃的。

唐光先倒卖枪支弹药是出了名的。

武装暴动在即,每一个地下党员和准备参加暴动的游击队员都在到处寻找枪支。

1949年12月20日,唐光先带着两个打手在镇上闲逛。

地下党员李仕富早有向唐光先买枪的打算,他找到唐光先说:“唐乡长,把你的枪卖一支给我。”

“我的枪很贵啊。”唐光先说。

“我知道,你的巧家造步枪最贵不过20个钢洋嘛,”李仕富说,“这个价我出得起。”

“不,你说错了。”唐光先说,“我的巧家造步枪是50个钢洋一支,少一块也不卖。”

李仕富知道这是唐光先有意敲诈。但他想,目前游击队急需枪,便说:“50块就50块,这枪我要了。”说完便拿出50块钢洋给唐光先。

唐光先收了钱,但不给枪,反口说:“你买枪是为什么?你一个农民,买枪是不是为了造反?”

“你放屁!”李仕富说,“我买枪是防土匪。”

“枪,我是不会卖给你的。”唐光先耍赖,“你们农民买枪还会干什么好事?你这50块钢洋就当是你交的江防捐好了。”

李仕富忍无可忍,当胸打了唐光先一拳,唐光先毫无防备,被打得倒退了三四步,差一点倒在地上。

唐光先恼羞成怒,指挥两个打手:“给我上!”

打手冲上去准备对李仕富下手。

没想到李仕富练过武术,他抓住一个打手的衣领,顺手一提,丢出了一丈多远,然后又抓住另一个打手一阵拳打脚踢,把二人打倒在地上,并缴了二人的枪。

唐光先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口中不断喊着:“你等着瞧!你等着瞧!”

唐家父子与当地百姓积怨甚深,这件事点燃了当地群众的愤怒,百姓们群情激奋,包围了唐公馆和保长郑兴虎的家。

郑兴虎见势不妙,缴枪投降。

唐光先凭借深院高墙和有家丁护院,拒不投降,双方僵持不下。

地下党交通联络员薛其祥星夜赶到崇兴街雀依坪,向第一支队党委报告情况。

支队党委为了集中兵力吃掉洼乌敌人,避免两地用兵,决定通知李仕富撤下包围唐公馆的武装,把事情当作“私人纠纷”暂缓下来。

但是,李仕富率领的游击队和当地的人民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势如决堤洪水,无法阻挡。

金江游击队第一支队党委立即做出决定:一、放弃原来攻打洼乌之敌的计划,决定攻打大桥乡公所。二、放弃1950年元月1日暴动计划,决定1949年12月26日提前武装暴动。三、命令杨天沛、谢荣光同志严密监视驻防鲁吉、洼乌敌人动向。四、秘密集结沿江一带游击队做好暴动准备。

随后,金江游击队第一支队司令员徐映侯宣读了各大队领导人员任职命令:第一大队:大队长,万天顺;教导员,杨天沛。第二大队:大队长,禄应举;教导员,陈艾九;副大队长,陈继康。第三大队:大队长,邓福金;教导员,吴兴太;副大队长,杜亮衡。第四大队:大队长,陈仕荣;教导员,周若孟。第五大队:大队长,李明远;教导员,张仁黄;副大队长,凤太学。直属中队:中队长,刘升俊;副中队长,万天发。

徐映侯命令万天顺率领第一大队连夜奔赴大桥镇,做好暴动准备。

第一支队政委李毅、政治部主任许恰忠随第一大队前往大桥镇组织指挥武装暴动。

暴动时间定于1949年12月26日拂晓。

1949年12月26日拂晓,宁属人民金江游击队打响了武装暴动的第一枪。

金江游击队第一支队在政委李毅、政治部主任许恰忠的指挥下,对大桥镇守敌发起了猛烈攻击。李仕富率领的游击队和当地人民群众迅速攻占了大桥乡公所,接着横扫了江西街、新街一带乡政府,一举攻占了唐氏家族的老巢——唐公馆。唐继仙、唐光先见势不妙,仓皇逃进了会理县城。

金江游击队第一支队在大桥镇一举暴动成功,消灭了唐光先私人地主武装一百多人;占领了三个乡公所;缴获各类枪支八十多支、子弹上万发;查抄了唐继仙、唐光先的家产。游击队员们把查出的粮食数千石、银圆两万多块、红糖千余斤,以及衣物等物资全部分给了贫苦老百姓。群众高呼“红军又回来了!”“游击队万岁!”“打倒唐光先!”“活捉活阎王唐继仙!”

宁属人民金江游击队大桥武装暴动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东区反动统治阶级的威风,大长了革命人民的志气。

紧接着,侦察员前来报告,说县保安队江防大队副大队长张希林率一队人马从鲁吉出发,经崇兴街、苞谷山、白泥井、木城、小米地绕道直插大坝河,再经老庙子、杜家大坪子到达石家垭口。

金江游击队第一支队政委李毅、参谋长叶剑民、政治部主任许恰忠率领第一、第三、第四大队五百余人埋伏在石家垭口乱石丛中。

1950年元月1日中午,县保安队到达石家垭口,进入了游击队伏击圈内。

游击健儿们居高临下,突然发起攻击,敌人不知所措,混乱之中仓促应战。战斗进行两个多小时,毙敌二十多人,俘敌一百余人,活捉张希林等大小头目12人,缴获轻机枪4挺,冲锋枪、步枪一百余支,骡马20匹,军用物资10驮。

大桥暴动的胜利和石家垭口战斗告捷极大地鼓舞了游击队员的战斗情绪。

为了巩固胜利,扩大战果,金江游击队第一支队乘胜前进,捣毁了干海子伪乡长侯树基的巢穴和鲁南山沿金沙江一带的伪政权,解放了崇兴街、鲁吉、大桥、新街、堵格、干海子、嘎吉、高科、田坝及宁南县的洼乌、西瑶等一大片地区。

1950年元月3日,金江游击队第二支队集结在河口乡举行公开暴动,消灭了县自卫总队驻河口的六十多人,然后向会理县城开进,配合一支队进攻会理县城。

金江游击队第三支队在司令员于体宽的率领下,从丙河乡出发,到达离县城约三十里的凉风岗,收缴了凉风岗哨所一个班的武器,占领了险要隘口,准备好配合第一支队、第二支队进攻会理县城。

攻击县城,解放会理县的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一声令下。

刘文辉通电起义后,其麾下的第一三六师第四〇六团驻会理第三营营长李广惠率部响应起义。

李广惠奉命将该营开赴西昌,随第一三六师行动。

第三营行至德昌小高桥时,接一三六师师长伍培英电示:“我师因战略关系,已向雅安转移,希你营联系共产党地下组织,开赴滇康边境,开展游击活动。”

原来,一三六师的起义行动被叛徒余化民出卖,遭到了贺国光部队的围剿,一三六师不得不做战略转移。

李广惠率领第三营急返会理。

行至途中,得知华南纵队已封锁县城,第三营便绕道米易、撒莲,由鲊石渡过金沙江,投奔共产党领导的滇桂黔边区纵队,安(宁)禄(丰)罗(茨)游击大队。

西昌西郊有座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的小庭院,院内有一个小鱼池,池中荷花幽香。绕过鱼池,有一排古香古色、飞檐翘角的宅舍,这里就是西昌警备司令部司令贺国光为爱妾赛凤仙专门购置的别墅。

贺国光镇压了第一三六师起义,蒋介石任命他为西康省主席。照理来说,贺国光应该心情舒爽才对,但是此时他却愁眉不展,心神不宁。

赛凤仙为了安慰他,拿出琵琶在一旁唱起《四季歌》。

“够了!”贺国光恼怒地呵叱道,“唱,唱,唱,烦死人啦!你只晓得见你爹娘……”

“您……”赛凤仙的好心受到打击,不由鼻子一酸,泪水顺腮流下。

贺国光见爱妾涕泪横流,觉得过意不去,忙安慰她:“我心情不好,说过火了,对不起。”

赛凤仙仍在流泪,贺国光的道歉没有缓解她的委屈。

“唉!”贺国光懊丧地叹一口气,“胡宗南今天要到西昌来。”

贺国光这一声叹气触动了赛凤仙的心思:“您是蒋总裁钦命的西康省主席、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西昌警备司令部司令,是西昌这块地方上说一不二的人,难道您还怕他不成?”

“唉!你有所不知,眼下是非常时期,总裁已经下令西昌设置根据地,实行军政一体化战略,由胡宗南全权指挥与共产党决战。”贺国光苦涩地说,“从今往后,宁属地区姓胡不姓贺了。”

“那怎么办呢?”

“只好静观其变吧。”

入冬,西昌的气候较往年反常,天气格外寒冷。一连数日,冷风挟着黄沙,肆无忌惮地刮着。

胡宗南就在这样的天气来到西昌。

机场上,凛冽的寒风中站着一队欢迎胡宗南的官兵。

贺国光、程冠珊站在欢迎队伍前列。

欢迎队伍的官兵们哭丧着脸,没有一丝笑容,不像是欢迎他胡宗南的到来,倒是有些像在为他送葬。

官兵们个个精神萎靡,目光茫然,昔日王牌军的威风与自豪随着解放军的节节胜利而烟消云散。

胡宗南在飞机舷梯上观察良久,他感到揪心疼痛。

他想:这样下去不行,军队不可一日无魂,必须重新振作起部队士气,否则很难和共军继续作战。

胡宗南抖起精神向众人挥手致意:“弟兄们,蒋总裁派我来了!总裁很关心你们,要我代他向你们问好!当前在战争中受到一点挫折,不要紧,我们要重新站起来,把精神振作起来,誓与共军战斗到底!”

这时,官兵们脸上才挂上了一丝笑容。

贺国光上前与胡宗南握手:“胡长官,你旅途劳累,辛苦了。”

“贺主席长期驻守边城,是党国的功臣。”胡宗南握着贺国光的手,“你更为辛苦。”

两人寒暄着。随后,贺国光把胡宗南送到邛海新村的住处。

一轮皓月冉冉升起,邛海、泸山沐浴在银色世界之中。微风轻拂,湖面泛起粼粼水波。远处偶尔传来几声过冬水鸟的啼叫,给寂静的邛海增添几分撩人情趣。

一只乌篷船悄悄地划进了邛海中心。

船上,西昌的两个国民党军政巨头正在讨论固守西昌的大计。

“琴斋兄,”贺国光脸上露出笑容,他与胡宗南共事少,不熟悉,于是以名号相称,以示尊敬,“十多年不见面了,别来无恙啊!”

“托总裁的福,”胡宗南回敬,“我总算从枪林弹雨中滚过来了。这一次来宁属完成总裁‘政治台湾,军事西昌’宏伟大业,还要劳贺主席鼎力相助!”

“这个嘛……这……”平时最善辞令的贺国光,这时表现得有一些语塞,“贺某年迈,恐怕难负重任!”

“贺主席久居宁属,劳苦功高,功勋卓著。”胡宗南看出贺国光在推诿,但他必须把他拉过来,不能让他溜掉,“您在宁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您一声令下,就有八方呼应。在宁属地区要对付共产党,非你贺主席莫属。我这一次来西昌就全仰仗贺主席你哟。”

胡宗南的几句话说得贺国光心中热乎乎的。

贺国光听说胡宗南在当西北王的时候,霸道,凶狠,说一不二,很难相处,因此贺国光做好了准备,一旦与胡宗南不好相处,就分道扬镳,直接到台湾,把西昌这个烂摊子丢给胡宗南收拾。

刚才听了胡宗南一席话,改变了贺国光对胡宗南的印象,觉得胡宗南并不像别人传说的那样不近人情。

贺国光这才敞开了心扉,说出了他对贯彻蒋总裁“政治台湾,军事西昌”的设想和主张。

胡宗南、贺国光二人说话默契,政治投缘,经过他俩及高参们反复磋商,讨论,研究出了“以西昌为大陆根据地,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西昌为反攻基地,光复大陆”的计划。

具体方案如下:

一、除原有西昌警备司令部部队已经部署在宁属各地区以外,将从成都战场和其他战场上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军队统一调整,统一组织指挥。

二、将宁属地区的地主、奴隶主、土司武装组成七个反共救国军纵队。

三、布置特务潜伏。设置11个特务潜伏小组,杨慈雅、谭永光是会理县特务潜伏组负责人;任命八个潜伏司令,罗西诚、朱志虎也在任命名单之中;将全国各地来到西昌的大小特务五百多人全部利用起来,安插到宁属地区各地。

“西昌——大陆根据地”计划报到台湾,经蒋介石批准,在台湾与西昌之间架起了一条空中运输航线。

胡宗南要人给人,要枪给枪。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等源源不断地从台湾运送至西昌,壮大了胡宗南反共反人民的反动力量。

西昌,转瞬间就成为胡、贺二人的联合王国。

1950年元月3日,周汝言、赵子溥以会理县政府、会理县参议会的名义召开了紧急会议。

应邀参加会议的除县政府、县参议会各科室负责人以外,还有全县各行各业负责人。

朱志雄因在西区处理紧急事务未出席会议,派出了两位代表参加。

会议由县长赵子溥主持。

赵县长说:“刘文辉主席已经通电起义了。宁属人民金江游击队举行了暴动,正向会理县进军。审时度势,我们会理县应该响应刘主席的通电,立即宣布起义,迎接和平解放,欢迎金江游击队进驻会理县城。”

县参议长周汝言当即表态:“我们县参议会全体议员完全同意宣布起义。”

与会其他人员亦无异议,一致同意起义。

会议做出五条决议:

一、由会理县政府、县参议会联合发布通告,宣布会理县起义,实现和平解放。

二、向驻重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发电致敬。

三、派代表到风山营迎接宁属人民金江游击队第二支队进驻县城。

四、饬令国民党特务无条件全部离开会理县。

会理县宣布起义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宁属地区爆炸。

胡宗南、贺国光一下慌了手脚,急调驻会理西区的七十六师师长张桐森率队进驻会理县城,任命老牌特工康润为会理县县长,命令县党部代理书记长邹道欣配合军统特务谭永光全力对付共产党。

当天晚上,反动派对刚刚宣布起义的会理县革命力量进行了疯狂反扑。

县警察局抓捕了参加起义会议的十几人,华南纵队封锁全城,军统特务挨家挨户进行搜查,搞得全县鸡犬不宁,人心惶惶。

朱志雄的金江守备司令部也派出部队参与了“抓捕”行动。他把赵子溥、周汝言抓进部队营区——他的这次抓捕行动,实则是为保护二人。

一场刚刚兴起的会理县革命起义,被反动派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面对强敌,川康特委电告会理县中心县委:“敌强我弱,暂缓攻城,撤至江南,整训部队,等待时机。”

根据川康特委指示,宁属人民金江游击队放弃了攻占会理县城的行动。第三支队撤回农村,分散隐蔽,等待时机,第二支队顺利撤退过了金沙江,到云南省元谋县龙街整训。

第一支队在撤退时,先后与敌人发生了柏香岩战斗、干海子战斗、大桥战斗。

第一支队的指战员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打退了华南纵队的无数次冲锋,消灭了国民党官兵六十多人。

第一支队也伤亡惨重,共有7名共产党员、10名游击队员牺牲。随后,第一支队冲破了敌人的追剿,分别从甘田坝、厂门、普咩三个渡口渡过了金沙江,于1950年2月初到达云南省巧家县蒙姑镇,并在中共巧家县委和中共会泽县委的妥善安排下转移到解放区会泽县白雾镇干沟乐里村郑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