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金江儿女
22649500000029

第29章 喜庆丰收

炎热的夏日悄悄地溜走了。秋天,凉风轻轻地吹拂过来。

大自然像一位美术大师,随着秋天的到来,一夜之间,大地变了,变得更好看了。

安宁河两岸的高山上,树叶染上了一层深深的红色、黄色;山间、溪流两旁的野草变得黄灿灿、灰蒙蒙;古老院落内那些石榴树上的石榴仿佛涂满了胭脂水粉;橘子树上的橘子黄澄澄的,闪着油亮的光芒。

大地,五彩缤纷,秋色浓丽。

秋天来了,湾丘农牧场迎来了繁忙,迎来了丰收,也迎来喜悦。

半年前,湾丘还是一块不毛之地,半年后,经过职工们的辛勤开发和艰苦努力,这里变成了米粮仓。

第一期开垦出来的700亩土地上,有水稻田、甘蔗田、洋芋地以及蔬菜种植区,同时,还发展了养牛、养羊、养猪、养鸡、养鸭、养蚕等副业。

湾丘农牧场初步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农牧场。

永利祥商号二楼会议室,商号董事会在这里举行。

董事长周汝言主持会议。

出席会议人员有永利祥商号各位董事,列席董事会的有陈林、何大成、张文孝、罗西诚、刘若雨、刘培勤、毛喜堂、张康、王自贤等人。

会议开始,周汝言说:“今天召开董事会,主要是商讨永利祥商号扩大经营业务的事。我说个初步的想法,请董事们商定。”

周汝言喝了一口茶接着说:“永利祥商号不能停止不前,我们必须向前发展。我国大片国土沦丧,地处大后方的会理县外地资本不断进入,外地的一些企业也迁来会理县,它们与我们本地企业相互展开了竞争。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永利祥商号要是不发展,就要退步,就要被时代抛弃。湾丘农牧场是我们扩大经营业务的一个先例。从上月起,湾丘农牧场的粮食陆续收割,牲畜也开始出栏,我们前期的投入基本上已经回本,赚钱指日可待。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像办湾丘农牧场那样再办几个大型经济实体。我建议:第一,扩大湾丘农牧场种植、养殖规模,扩大耕种面积,增加种植品种,增加饲养家禽、家畜的种类,办成综合性农牧场;第二,在蓝靛染织社的基础上,办成纺织印染厂;第三,在富康农牧公司基础上,在东区、西区开设门市,增加粮油业务和川滇土特产业务;第四,开办印刷厂。

“关于人事安排,我是这样子想的——罗西诚任永利祥商号总经理,陈林任蜀南会理银行财务室主任,毛喜堂任湾丘农牧场场长,何大成任蓝靛纺织厂厂长,刘若雨任富康农牧公司经理,张文孝任富康农牧公司西区分公司经理,刘培勤任富康农牧公司东区分公司经理,王自贤任会理县印刷厂厂长。我的这个建议如何,请各位董事商议。”

董事们对周董事长的设想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周董事长考虑周全,设想与时俱进,完全可行,一致通过了周董事长的提议。

董事会议开完,总经理罗西诚接着召开各单位负责人会议。

会议上,罗总经理对各单位负责人提要求,定任务。他强调说:“我们全体同人一定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严格纪律,拓展业务,讲求实效,不断进取,绝不要辜负了周董事长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永利祥商号各单位展开了繁忙的工作。

蓝靛染织厂是在蓝靛染织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蓝靛染织社是一个老厂,初建于清末。所谓蓝靛织染,是指以蓝靛作染料,将白布反复泡染多次,使之颜色更蓝、更深,成为青色的一种织染方法。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出于此。

怀远河两岸土质肥沃,浇灌方便,日照通风等条件好,很适宜蓝靛生长,因此,很快在老街子、小蓝厂、三元桥、毛溪屯、九榜、果园、南阁等地大面积种植,每年可产蓝靛60多万斤。除保障供应会理县城24家染坊用料外,剩余蓝靛东运江舟、黪鱼、大桥、披砂、巧家,南卖通安、黎溪、昆明、大理、保山,西贩米易、盐边,北运德昌、西昌、冕宁等地。一度会理蓝靛红极一时,使老街、小蓝厂等地农民增加了不少经济收入。

会理县蓝靛种植和土布生产像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依存,兴衰与共。明末清初,会理县土布纺织业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规模,农村妇女莫不以织布为家庭副业。民国初年,城乡各地联合组成会理县织布业同业公会,是土布生产的极盛时期。

土布生产的发展,蓝靛的种植和加工,这一对孪生兄弟在会理县农副业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洋布、洋靛的输入,土布和蓝靛开始衰弱。

这一次永利祥商号董事会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决定成立蓝靛纺织厂,除了继续用蓝靛印染土布外,另外购进20台织布机器,开创了会理县使用机器纺织细布的历史,将会理县纺织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自此以后,加上印刷厂、农牧公司,永利祥商号经营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资金积累越来越雄厚。

为了贯彻好永利祥商号董事会会议精神,蜀南会理银行财务室主任陈林、永利祥商号总经理罗西诚来到湾丘农牧场,与新任湾丘农牧场场长毛喜堂、副场长张康一道商议湾丘农牧场的发展大计。

此时,湾丘农牧场的全体职工在繁忙之中。

场长毛喜堂带领男职工在田间地头为过冬的小麦、胡豆、豌豆施肥,职工们情绪饱满,积极性高,有时几天的活路一天就完成了。

副场长张康带领女职工在饲养场挤牛奶,为马圈、羊圈、猪圈清粪,为鸡鸭准备饲料。

陈娇自从离开妓院,脱离苦海,回到自己亲人身边,每天都乐哈哈的。张康让她负责养蚕,她欢天喜地地接受了新工作,干得卖力又开心。这天她也到饲养场打扫卫生,一边劳动,一边唱起了云南民歌《月儿弯弯照小河》。

陈娇优美动听的歌声吸引了饲养场的全体职工,大家笑眯眯地看着陈娇,她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大哥,”李钱到饲养场通知张康,“陈主任、罗总经理到农场来了,叫你回场部开会。”

“通知毛大叔没有?”张康问。

“通知了。”李钱回答。

“好,我们一起回去。”张康说,“对了,陈娇,你们要抓紧一些,今天一定要把饲养场的卫生全部打扫完。”

“知道了。”陈娇调皮地笑着说,“我的大场长,我们知道该怎样做,你放心开会去吧。”

静静的安宁河畔,幽静的小树林中。

陈林、罗西诚在这里召开党员会议。

“湾丘农牧场已经成为我们中共会理县中心县委的一个重要工作据点,”陈林说,“农牧场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安排,除了财会办公室主任张同光不是我们的人外,全部处室的负责人都是共产党员。我非常满意,非常高兴。我们要把湾丘农牧场建成一座共产党人的坚强堡垒。会理县中心县委已经请示川康特委同意,决定成立中共湾丘农牧场支部委员会,毛喜堂同志任支部书记,张康同志任支部副书记。”

罗西诚说:“湾丘农牧场党支部的成立,标志着湾丘农牧场的命运已经完全掌握在我们共产党员手中。这颗火种不但要在会理县西区燃烧,我们还要让它越燃越旺,让它燃遍整个会理县,整个宁属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