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台湾省南投县南部的日月潭,面积7.7平方公里,由玉山和阿里山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中有个高10米的小岛,远远望如水面明珠,名珠子屿,又名光华岛。以该岛为界,北半湖状如日轮,南半湖形同上弦月,故名日月潭。
关于“日轮和上弦月”的形状,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此处有雌雄两条恶龙,分别吞食了日头和月亮,慢慢地沉入潭底。
青年渔民大尖与水社夫妇决心铲除恶龙,抢回日月,重把光明带给人间。他们在乡亲们的簇拥下,来到了潭边,大尖和水社向乡亲们深深鞠了一躬,转身投入潭中。众乡亲站在潭边,凝视着水面。
二人在潭底找到了两条恶龙,展开了一场搏斗,将其杀死,从恶龙腹中救出了日月。
上岸后,他们二人又用高大的棕榈树托住日月,掷往天空。大尖和水社杀死恶龙后,因腹中饥渴,便将恶龙眼睛挖下来吃了,他们二人在掷升日月时,身体也随之增高,倾刻化作两座山,分踞潭旁,日月也升入高空,人们又重见光明。
后人遂名此二山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此潭因曾出没日月,遂名之为日月潭。
【奥运会的由来】
据记载,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克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的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克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奥运会是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倡导发起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92年第一次正式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经过几次协商后,1894年6月16日,在巴黎正式召开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会议一致通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6月23日,正式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一任主席是希腊人拜克拉斯,秘书长是顾拜旦。1896年4月5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隆重揭幕,宣告现代奥运会的诞生。顾拜旦因此被称为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以后奥运会每隔4年举行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到2000年雅典奥运会时,已经举行了28届奥运会。2001年,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地。
【围棋的由来】
围棋是我国传统的棋种,也是当今体育运动竞赛的项目之一。
据说,它诞生于我国远古的时候,起源于古代部落会议。当时,部落首领会议为商讨对敌战争,就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石子代替敌我兵卒,进行筹划,制定作战策略。久而久之,由于它启人心智,便逐渐演变成了人们的游戏,以供消遣取乐。而后,它又逐渐传到日本、朝鲜等地,使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体育娱乐运动。
【“东西”的由来】
“东”和“西”本来表示方向,可怎么又成为商品物质的俗称了呢?里边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在东汉早年,商品的买卖活动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西京长安。百姓商人进行交易,需要往返于西京、东京之间,所以“买东西”就成了购物的代称。相传,宋朝时候,有一位理学家名叫朱熹,他好学多问,爱钻“牛角尖”。有一天,朱熹在一条冷落的巷子里,偶然遇见了一个精通天文地理的好友盛温和。朱熹笑问盛温和:“你提着竹篮子干什么去呀?”盛温和见是朱熹,存心要和他开个玩笑,便诙谐地眨着小眼睛说:“我呀,是上街去买‘东西’的!”
朱熹听得简直有些云山雾罩,想来想去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又问:“‘东西’怎么个买法?什么价?买‘东西’?那为何不买南北呢?”
盛温和听了不觉失声笑道:“你呀,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我问你,与金木水火土相配,统称为‘五行’的是什么?”
朱熹这才恍然大悟,晃着脑袋很有兴趣地自言自语说:“哦,哦……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东方属木,西方属金,金木之类的物品,篮子里都能容纳得下,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这水火类放进篮子不连篮子都被烧掉?”说罢朱熹高兴地指着盛温和的脑袋说:“哎呀,原来你的脑瓜子是转弯的!”两个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天长日久,“东西”逐渐被作为商品物质的代名词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朱熹遇见一个农夫,问农夫上街干什么去。农夫嫌朱熹架子大,故意为难他,说是去买“东西”。其实是想买锄头,锄头由铁和木把组成,正是金和木,朱熹百思不得其解,被农夫嘲笑了一番。
【“乌纱帽”的由来】
在戏剧舞台上,凡是当官的,总要戴一顶“乌纱帽”。其由来是这样的:“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皇帝对此大加称赞,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有时皇帝也会佩戴。这种纱帽两旁各有一根细长翅,由于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对此史书上有例证,据说宰相寇准某次微服私访,路遇一老翁,与其攀谈时老翁对他跪拜迎送,十分恭敬。寇准很奇怪,便问道:“老人家,我不是朝中大臣,你为何对我如此客气?”老翁笑道:“大人休要再瞒我了,刚才你从狭巷过,左看右看生怕碰你的头颈,说明你是戴惯纱帽的。如今你虽没穿朝服,但我还是能看出你的身份来的。”寇准面有惭色,以后便减少了私访次数。
到了明朝,官员们仍沿袭宋制戴纱帽,但皇帝已不再戴了。从明世宗时开始,人们将纱帽称之为“乌纱帽”,同时其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不但翅的长度缩短了,而且其宽窄也不相同;官阶越大,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亦然。其形状和后世戏台上的乌纱帽基本一样。
清初顺治帝入关时,由于收留了许多明代降臣,而且为了笼络人心,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明代朝服,戴明代乌纱帽。等到清室统治巩固,才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变为红缨帽。但人们仍习惯使用“乌纱帽”一词,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为官位的别称了。时至今日,我们仍将罢官现象称为“丢了乌纱帽”。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由来】
“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成语人们经常使用,殊不知它来源于一个古代笑话。
据说从前有一家大户,户主名叫李元。有一年,李元雇了一个五大三粗的长工给他家干活。那长工初到时,李元对老婆说:“你每天管他三顿干的吧!免得他借屙尿的机会偷懒。”他老婆照办了。那长工每顿三碗干饭,干起活来一个能顶两个用。
10天以后,李元又对老婆说:“这个长工长了一副憨相,干活虽然卖力气,但他的饭量太大了!一年要多吃我们几百斤粮食!从今天起,你一天管他三顿稀饭吧!”他老婆又照办了。那长工每顿吃七碗稀饭,干起活来有气无力,还不如一个弱女子。眼看稻田中杂草猛长,不抓紧时间除草就要减产。李元如油煎心,想再雇一个短工,又舍不得花钱管食,因此他十分恼火。一天吃饭,李元责问长工:“你一天吃我三七二十一碗饭,为啥干活不像个男子汉?”只见那长工边用筷子敲着碗边唱道:“干干干,一天吃九碗,周身汗毛都有劲,打个喷嚏响过山!稀稀稀,三七二十一,尿像屙下竹竿雨,脚酥手软如烂泥。我着急,没有力;你着急,有啥益?”
李元听了,想了半天回过神来,当着长工的面对老婆说:“从今天起,管他三三九碗干,不管他三七二十一。”他老婆又照办了。那长工干活又一人能顶两人用了。
这件事逐渐传开,被人们看做笑谈。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把改变错误的主张称为“不管三七二十一”。后来,将其含意慢慢引申开去,把不识好歹、不分是非的言行也称为“不管三七二十一”。
【贺年片的由来】
新年期间,人们喜欢互赠贺年片,以增进感情和友谊。当你欣赏着这些装饰精美的贺年片时,你可知道它的来历吗?……
贺年片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是从名片演变而来的。古时候把名片叫做“名剌”。到了元代,互赠贺年片就很盛行了。贺年片发展到清代康熙年间,开始用红色硬纸片制作。当时更时兴一种拜年,将贺年片装到锦囊中送给对方,以示庄重。贺年片上印着精美的图画,则是受外国的影响。
据英国大百科全书说,贺年片是祝贺新年的书信。远在15世纪,德国便有人用铜版印刷。到了18世纪末期,德、法等国互相交换印有祝贺圣诞节和新年词句的贺年片,逐渐形成风气。随着交通和邮电事业的发展,如今,哪怕人们相隔万里,贺年片都会带着亲朋的美好祝愿飞到身边。
【礼拜的由来】
《圣经》上说,上帝用6天时时间创造出了天地万物。到了第七天,大功告成,上帝便歇了他的一切工,安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
因此,基督教徒规定在星期天举行参拜上帝的宗教仪式,于是星期天就成了“礼拜天”。后来,基督教为了牢记他们对上帝的崇拜,就创造了“礼拜制”,即星期一至星期六分别称为礼拜一至礼拜六的各自称呼。“礼拜”作为基督教会的一种宗教仪式,源于古代罗马时期。人们不满于当时的暴政,便纷纷宣传说基督即耶稣是上帝的使者,是“救世主”,于是,很多人信教并组成教会。教会把星期日定为教徒对上帝礼拜的日子,这一天也就被称为“礼拜天”。一个星期就相应地称为一个“礼拜”了。后来,欧洲传教士把基督教传入我国。我国人民因此也有了称“星期”为“礼拜”的习惯。
【口罩的由来】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我国。古时候,当人们遇到污染和粉尘时,只知用手或袖捂住口鼻,历史上还有一个因掩鼻而遭祸的故事。相传,魏王曾送给楚王一位美女,很受楚王宠幸。楚王的爱妾郑袖因嫉妒这位美人,视她为眼中钉,就施了一条毒计来谋害这位美人。她先对美人说:“大王很喜欢你,尤其喜欢你掩鼻的姿态和表情。”第二天,美人去见楚王时,就用手掩着鼻子,但楚王觉得美人很奇怪。事后,郑袖又对楚王说:“这是因为美人厌恶闻大王身上的气味,看她还用手捂着鼻子。这女人真是对大王不敬。”楚王听后很恼火,立即令人割掉了这位美人的鼻子。
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捂口鼻。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17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1897年,德国人美得奇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纱布包口鼻以防止细菌侵入的方法。以后,又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衣领上。用时一翻过来罩住口鼻就可以了。可是,这种口罩一直要用手按住,极不方便。后来又有人想出了用带子系在耳上,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