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外推理故事精选(上)
22642100000005

第5章 分析线索的故事(4)

“那个混蛋呀,我真后悔让他住进来,他除了喝酒,就是赌博!”

“他还住在这儿吗?”

“不,罗伯先生被害的第二天他就搬走啦!”

洛西把他的疑问告诉了警方。警长认为这个想法太离奇。但由于罗伯的知名程度,还是决定查一查。

很快,警方抓到了凶犯塞斯。塞斯一见警察,吓得腿肚子直打抖,连声说:“我讲我讲,我什么都告诉你们,我并不打算杀害罗伯,可他认出了我!”

原来,那天塞斯赌博输光了钱,连晚饭都没了着路。路过街口的商店时,他看见橱窗里彩电正进行数学大奖的颁奖仪式。获奖的那个人如此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塞斯凝神细想:“对了。”他一拍脑瓜,“他就住在我的楼上,是个单身汉!”

为了钱,塞斯决定铤而走险。

事发当天,塞斯用匕首威胁罗伯,低声喝:“把钱交出来!”

罗伯却说:“你不是住在我楼下的邻居吗?”

塞斯愣了,他原以为公寓内有400多人,而自己又刚搬来没半个月,没人认识他。但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因此他只好来了个一不做,二不休,杀了罗伯。

讲完这一切,塞斯抱着头,说:“我不想杀人,可他认出了我,我没有办法……”

【头发里的砒霜】

英国有一位名叫约翰的教授去瑞典的一家研究院。他是一位科学家,专长是放射性化学。

有一天周末,研究院组织了一次小型的联欢会,在院工作的外国专家都在受邀之列。

说是联欢会,不过是工作人员凑在一起放松一下。跳舞唱歌,吃喝谈笑,一切随便。在座的美国专家萨森与法国教授洛里争论激烈。约翰在一旁听得律津有味,只是并不插嘴。

两人所争的可以说是一个百年之谜——拿破仑是如何死的?这位曾在欧洲大陆叱咤风云的法兰西皇帝,到最后由于战败,被流放到大海中央的圣赫勒拿岛上去了,在那里他悲惨地度过了他生命最后的6个年头。他原是个身体健壮、精力旺盛的汉子,可是到了岛上,身体状况渐渐恶化,食欲不振,浑身浮肿,还经常地呕吐咳血。

萨森说:“对于他的死因,我认为很明显是食物中毒。我学过几天医,以上症状是食物中毒,肠胃受刺激引起的。所以我认为,拿破仑之死,实际上是谋害。当时的掌权者,生怕他东山再起,又害怕公开杀害会激起公愤,就买通在他身旁的人,比如像厨师、侍从之类在他每天吃的食物中下点微毒,日积月累,就要了他的一条命。”

洛里是个作风随便而又狂妄自大的人。他撇撇嘴,不屑一顾地说:

“萨森先生,干我们这一行的,最忌的是人云亦云。别人沸沸扬扬在说,拿破仑是死于砒霜,你就拾人牙慧在这儿卖弄,其实他们也只是胡乱猜测、信口开河而已。本人是个医生,才不信这些小道消息呢!”

萨森见他说话这么无礼,心中有气,也不客气地说:

“依你之见呢?你从不人云亦云,能拿出一个独立见解来吗?”

“用不着什么独立见解,只要普通常识就足够了。他只是由于心力交瘁,水土不服,生了一场大病,再加上缺医少药,就翘辫子了。”

萨森道:“这点普通常识很正确。只是他临终前对医生说,说他头痛、手指尖痛、脚趾尖痛,这又如何解释呢?这可是典型的砒霜中毒呀!”

洛里道:“要说病倒不能说没有。但他的胃痛、呕吐、喘不过气实际上是胃癌的征兆。但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他老爹就是死于胃癌的,这个有案可查。癌症会遗传,这原也属于普通常识。”

两人就这样唇枪舌箭地争个不休。

约翰虽然一言不发,私下里还是同意萨森的意见的,他倒也没有什么独立见解,只是心里瞧不起洛里的为人,不知不觉中站到他的对立面去了。

洛里为了几个钱,就和一个年纪比他大15岁的寡妇结婚。不久,这个寡妇得了一种怪病,一病不起。谁知妻子还在床上,他又勾搭上了轻浮放荡的泰勒小姐。真是斯文扫地,令人作呕。这一聚会后三天,消息传来,洛里的夫人病死了。

丧礼后第二天,萨森跑来找约翰,说他到手了一束拿破仑的头发,请他秘密地为他做一次放射性化验。

约翰与他的关系不错,就抽了一个休息日为他化验了。结果令人吃惊,头发中含有微量的砒霜!

这可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发现。研究所里轰动了,大家一致要求约翰将这一化验结果向大伙讲一讲。

这天下午,研究所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

约翰宣布了拿破仑头发的化验结果,说从中含有微量砒霜。话未说完,洛里咯咯笑出声来:

“好大的新闻!拿破仑的头发!请问约翰先生,你是怎么认定它就是拿破仑的头发的?兴许它还不是人的头发呢?”

约翰的脸涨红了。他讷讷地说:“这……这话有点道理,我也觉得它不像是19世纪的东西……”

这时,萨森突然站了起来,说:“头发是我请他化验的。洛里先生说得对,头发确实不是拿破仑的,而是泰勒小姐给我的,她说她是从洛里先生刚死的夫人那里剪下来的……”

话未说完,洛里脸色刷地白了。他一下跳了起来,向门外疯狂地跑了出去。

第二天,有人来说,洛里在家中服毒自杀,用的正是砒霜。

【衣上的烛油】

唐朝有个人称王百万的,住在长安郊外。他家离都城很远。由于这一带交通不便,地处偏僻,经常有强盗在这里出没。

王百万家财万贯,为人豪爽,经常宴请宾客,往往到很晚才散筵席。

有一天,王百万又请来了许多客人。席间,大伙儿有说有笑,开怀畅饮。王百万心里高兴,多喝了几杯,结果喝得酩酊大醉。

客人离开后。他再也撑不住,由侍妾芳姐扶他到房里去休息。一倒上床,他便呼呼睡去。

芳姐服侍他睡好了,又指挥仆人收拾残席,把家里打扫干净。

他们刚要睡下,忽然冲进十多个强盗。他们个个手持大刀杀气腾腾。

强盗们把仆人全部捆绑起来,推到地上,为首的一个向仆人们喝问:“快说,金银财宝藏在哪里?”

仆人们吓坏了,浑身哆嗦着,不敢吱声。

“要是不说,”那个头子咬着牙说,“本大王就要了你们的小命!”

他顺手拉过一个女仆“喀嚓”一刀砍倒在地。仆人们“啊”地一声叫了起来,其中一个小声说道:“财物都由芳姐保管,小的们不知道。”

这时芳姐从藏身地方走了出来,喊道:“我就是芳姐,要钱要财找我来吧!”

“好,只要你乖乖地把钱财交出来,本大王就放过你们。”

“大王放心,小女子哪敢骗你们。”芳姐面不改色地说:“不过,我家主人刚刚睡熟,你们千万不要惊动他。”

“这是为啥?”强盗头子问。

“你们不是要钱财吗?钱财到手不就行了?再说,你们已经杀了一个人了。”

强盗头子听了,歪着头想了想,说:“好,就听你的。不过,话要说回来,你要是骗了我们,我就立刻把你们都杀了!”

强盗们押着芳姐,芳姐点燃了一支酒席桌上的大红蜡烛,领着强盗进了西厢房。

芳姐一一指着柜子说:“这个柜子装的是金银器具,那个柜子装的是绫罗绸缎,还有个柜子装的是衣服锦被。”说完,她把钥匙交给强盗头子。

强盗头子打开柜子一看,一点儿都不假,满柜子都是好东西。

强盗们一拥而上,一抢而空,匆匆逃走了。

强盗们刚走,王百万就醒了。芳姐连忙走进房里,把强盗抢劫的经过一五一十全都说给他听。

王百万一听,大发雷霆怒叱道:“你这个贱人,我是白疼了你一场。强盗们来了,你竟然把他们带到西厢房,把值钱的东西拱手让人。”“老爷息怒,”芳姐说,“他们十多个大汉个个拿着刀,我们这些人拼得过吗?况且他们已经杀了一个仆人,要是不把东西给他们,不单单是贱妾,只怕连老爷、太太、公子、小姐的性命都难保。”

王百万听她这么一说,怒气略消。

“再说,要是不给他们,他们也会翻箱倒柜,到处寻找。放在西厢房的东西,他们一定会找到。他们能杀人,难道不会放火?要是把他们弄恼了,放火烧了房子,损失就更大了。”

听到这里,王百万的怒气已经消去。

“他们抢东西时,贱妾做下了手脚。奴家以照明为名,趁他们不注意,在他们的衣服背后都滴上了红蜡烛油。他们得手以后,必然会到城内寻欢作乐,只要找到衣服背后有红烛油痕迹的就是强盗!”

王百万听了大喜,开玩笑地向她施了一礼,说:“在下向芳姐儿赔个不是。”

芳姐连忙让在一边,说:“哼,别骂人就行了,现在又来灌什么迷魂汤!你还不去干正经事,让衙门派差人去找强盗!”

于是,王百万星夜派家人骑马向城内报案,长安知府一听立马严密部署,第二天,让差人们乔装打扮,凡是发现背上有红烛油迹的,立即抓起来。

差人们到街市上寻找,果然不久后就抓住了六七个这样的人。

无须多审,这些人就招供了。差人们辗转追捕,十多个强盗全部落网。抢去的东西也被追回,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芳姐临危不惧、机智沉着地应对强盗,实在是令人敬佩。

【小偷的骗术】

明朝年间,太原有个大户人家办喜事。新郎是他家的大公子,所以是大操大办,搞得特别的隆重。屋里屋外满是红绸红字红灯笼,客人们纷纷道喜,仆役们进进出出,一片喜气,煞是热闹。

这时外地来了一个小偷。他见这家大办喜事,屋里乱纷纷的到处是人,谁也不见得都认识谁,就混了进去。别的屋子里坐满了人,唯独新房里静悄悄的。小偷闪进门去,一头钻到床底下藏了起来,打算夜深人静的时候再爬出来大捞一把。

不料这户人家穷得就剩钱了,请帖发得多也发得远,远远近近四大姨、八大姑的全来了。看架势得吃喝个三天两夜才会散场。小偷几次想出来,不是房里有人,就是房外有人,总是找不到机会。大晚上的也能听到行酒劝菜声。他独自一个呆在床下,屎尿憋着不说,光是饿也饿死了。最后心想,要死也得做个饱死鬼,就硬着头皮钻了出来。

两个喜娘见新房里突然冒出一个陌生人来,吃了一惊,大叫起来。屋里有的是人手,众人一拥而上,把小偷绑了个五花大麻、结结实实,扭送到县衙门来了。

谁知这小偷天生是个能说会道的人,虽然饿得两眼冒金花、双腿无力,脑子倒还清楚,见了县令辩白道:

“大老爷明鉴,这件事实在冤枉了小人。小人是一个赤脚郎中,日常是给新娘治病的。因为新娘做姑娘时有个暗疾,时不时要发,平日又羞于启口,所以她吩咐让小人常去看她。今天小人想悄悄儿去问声新娘,要不要药,众人却错拿小人当贼抓来了。”

原来他藏在床底下没事儿,竖起耳朵偷听新郎与新娘讲的情话。新娘曾提到有个暗疾,他灵机一动,编了个谎话在公堂上耍起混来了。

县令将新娘的父母叫来问,都说确有暗疾,但不曾求医,更不认识这个赤脚郎中。

小偷道:“这是姑娘害羞,偷偷找小人医的病,不曾说与爹娘知道,也难怪他们不知道这事。”

县令没法,只好叫新娘出来与他对质。

那大户老爷听了这话,老大的为难。他是太原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儿媳妇才过门就让她到公堂上抛头露面,甚是犯忌,再加上张口闭口要说自己的这“暗疾”那“暗疾”的,如何叫她说得出口?

他急忙忙赶到县令那里,再三求情道:“求大人高抬贵手,另想法子。若是让老朽的儿媳到公堂上去出乖现丑,叫她以后怎么见人?”

大户人家在当地都是有钱有势的豪绅,县令本来就与他们有来往。

县令一时落不下这个脸,故而左右为难,独自一个在天井里来来回回地踱着方步。他突然抬头,见师爷正在圆洞门外,启齿轻笑,心里一动,上前道:“罗师爷有什么锦囊妙计没有?何不教本官一招?”

罗师爷见县令问他,上前一步道:“大人,这事说难办其实也容易。大人只需如此这般就可以了。”

县令一拍师爷的肩膀道:“罗师爷说的果然是条好计,就这么办。你去找人,一切费用从账房里支吧!”

第二天,县令又将小偷提来,道:“你说你是新娘出嫁前的郎中,你敢与她对质吗?”

小偷知道新娘害羞,哪里敢与他在公堂上对质,只要几句话塞在她前头,还怕她敢开口讲话,他大着胆子道:“这有什么不敢的?”

县令道:“来人,去将后堂的新娘传来!”

不一会儿,只见后堂走出一个娇怯怯的女人来,一身红衣,明艳照人。她低着头,朝县令拜了拜,侧身站在一旁。

那小偷抢在头里道:“姑娘,你害死我了!你自己患有隐疾,连爹妈都不敢告诉,只说给我听,是我几帖偏方救了你。临大喜前几天,你来找我说,怕好日子里有个万一,要我跟来。如今你的夫家拿我当作小偷,将我扭送到这里来了。姑娘肯不肯救我,就你一句话。若是你怕羞不讲,我讲出你的隐疾如何如何,大庭广众之中多有不便!”

他以为这样一威胁,不怕这个新娘敢撕破脸。不料他才说完,公堂上已是一片哄笑。

县令一拍桌子,喝道:“大胆刁民!你连新娘的人都不认识,还敢胡说八道,左右给我打!”

小偷这才知道中计。事实俱在,他只好承认自己是个小偷!

原来罗师爷已经料到小偷之所以胆敢冒充是新娘带来的郎中,必然是偷听到了一些新娘与新郎之间的枕边话,未必亲眼见过新娘的面。所以,他请一个妓女打扮起来,冒充新娘来与他对质,小偷一定会上当。这样,既可以免得新娘出丑,又能够让小偷无法抵赖。真是一条一举两得的好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