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释义】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大江东去,两岸旌旗漫卷,鼓角争鸣,三方智者斗勇。孙权与曹操的大军隔江对峙,一场恶战在赤壁北岩附近拉开了帷幕。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事代表,应东吴之邀,参与以周瑜为总指挥的对曹军的联合作战部署。
战前,交战双方互相派遣间谍刺探军情。曹操派周瑜当年的同学蒋干过江,以老同学的身份住在东吴的大营之中,接着又派荆州降将蔡中、蔡和向周瑜诈降。
周瑜早已看破此计,他表面上对曹操派来的这三个人摆出一副信任的态度,暗中却对他们严加监视。然后,将计就计,巧妙地利用他们,向曹军传递虚假的军事情报,并使曹操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东吴老将黄盖与周瑜事先定下苦肉计,由他建议东吴投降曹操,周瑜故作震怒,将黄盖一顿痛打。黄盖则以此为借口向曹操诈降。然后,由东吴的谋士阚泽替黄盖送信,表示愿意降曹,对周瑜进行个人报复。
曹操听说东吴有人来降,便亲自接见了阚泽,他先表示怀疑,可是随后接到蔡中和蔡和的密信,证实黄盖确实被周瑜狠狠地毒打过,这才信以为真。
周瑜看到黄盖诈降成功,又请住在东吴的奇士“凤雏”庞统继续用计。蒋干过江后,白天闲极无聊,便四处游逛,“巧遇”庞统。
蒋干知道庞统是一代高士,便劝说庞统投奔曹操,将来做番大事业。庞统对蒋干说,他正求之不得,便拿着蒋干的书信过江与曹操相见。
曹军中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惯于水战,一上船就晕船,一个个东倒西歪。庞统给曹操出主意,建议他们将战船用铁索锁在一起。
于是曹军的士兵们在联接在一起的战船上操演阵法,与在陆地上一样平稳,曹操见了,赞赏庞统这种做法的高明。
曹操做梦也没有料到,所有这一切,都是周瑜火烧曹军而预先做下的准备工作和设下的圈套。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整天北风呼啸,将火烧向曹营必须有东风吹拂,但这时却不是刮东风的时候,去哪里唤东风呢?为此事,周瑜一筹莫展,坐卧不安。因为没有东风,他以前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不得已,周瑜装起病来,躲在大帐中苦思冥想破曹大计。
大战在即,总指挥却病倒大帐,这可急坏了东吴大大小小的各级将领,他们心中惴惴不安,惟恐破曹大事付之东流。谋士鲁肃更是万分焦急。
诸葛亮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以探病的名义来到周瑜的大帐中。
诸葛亮见到周瑜,对他说:
“周将军的病,在下能治,将军只要看了我开的药方,就会立即康复!”
说完,在他手心写下“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几行小字。
周瑜看罢,立刻兴奋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请求诸葛亮帮忙。诸葛亮说:
“将军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当义不容辞!”
诸葛亮通晓天文,早已测出近日必有东风。周瑜凭借诸葛亮的东风,将曹操的大军烧得死伤无数,无力应战。
◆三户亡秦
【释义】原指楚国既使只乘下几户人家,也一定能灭掉秦国。后比喻暂时弱小的正义力量,也要有消灭暴力的必胜信心。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义反秦,天下英雄群起响应。
广陵人邵平奉陈胜之命进军广陵,还没来得及取胜,忽然接到陈胜战死的消息。这时增援的秦兵又陆续赶到,邵平心中十分恐慌。
他久闻项梁兵威大振,顿生一计,便假借陈胜的名义任命项梁为上柱国,并命令项梁向西进击秦军。
项梁、项羽统率八千子弟兵过江往西进发,这时,陈婴已攻占东阳,声势浩大,并派专使与项梁联络,表示愿意联兵西进,以项梁为统帅。
陈婴原是东阳县的文职人员。
东阳少年杀死县令,召集数千人抗秦。这位少年知道自己缺乏领导众人的能力,便在众人之中寻找领导人物,选来选去,没有适当人选,于是请陈婴出面。陈婴推辞,众人强行拥立,陈婴只好勉为其难。不久兵士增加到2万余人,少年又打算立陈婴为王。
陈婴的母亲听说此事深感不安,对陈婴训诫道:
“自我嫁到你家,从来没听说你们祖上出过什么显贵人物。而今,你突然称王,这太危险了。还是跟随别人做事稳妥些,成功了,不失封侯,败了自有领袖去抵罪,你逃起来也方便些。听说项梁几代人为楚国大将,你不如归顺他,将来不难成功。”
于是有了陈婴与项梁联络的举动。
项梁引3万大军渡过淮水。
蒲城黥布率四五万人归顺项梁,军队一时达到八九万人,部队攻占下邳,作为屯兵之所。
范增这时已经70多岁,闲居在家,他常常会想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史书上说他“好奇计”。
他主动来到项梁营中,出主意说:
“六国灭亡,楚国最冤枉。自从怀王被秦国骗去扣留,屈死在秦国,人们至今思念他,常常在私下发誓说:‘就是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将来灭秦的也必然是楚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不是楚王后裔,却自己称王,他必然失败。您如迎立楚王后裔,拥护你的人会更多。”
项梁听从范增的意见,找到正在牧羊的怀王的嫡孙,立为楚王,算是迎合人们的心理。
项梁自称武信君,负责指挥部队讨伐暴秦。楚国将士蜂拥响应,一时间声势更加无人能及了。
◆义不反顾
【释义】“义不反顾”也作“义无反顾”,比喻在道义上只许奋勇向前,不能徘徊后退。
【出处】此典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彼岂乐死恶生,非编列之民,而与巴蜀异主哉?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道也。”
西汉时期,我国西南部地区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被称作西南夷。有的还生活在氏族部落状态中,有的已进入到奴隶社会,形成一个个小的国家。
汉武帝为了与西南夷的部族沟通,派郎中唐蒙(曾任鄱阳令)修治通往夜郎(贵州西部一带)西(bó)中(四川宜宾一带)的道路。唐蒙在巴、蜀二郡征用民工过多,又杀了他们的首领,并在西南一带大肆骚扰,这引起了巴、蜀百姓的惊恐和不安,于是那里就发生了骚乱。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就命文人司马相如责备唐蒙,又命他写《谕巴蜀檄》,解释唐蒙的骚扰不是汉武帝的旨意,又威胁巴蜀人服从汉朝的命令,司马相如在檄文中写道:“边境郡县的士卒们,听说要打仗,他们人人都挽弓冲锋,执戈向前,汗流浃背,紧紧相随。个个争先,唯恐落后。他们迎着敌人的刀刃,冒着如蝗的飞箭,为了正义,决不徘徊退缩;宁可战死,也不愿做逃兵,他们满怀义愤,如同自己有深仇大恨。难道他们愿意死、厌恶生吗?难道他们不是在编的大汉国民、与你们巴蜀百姓不属同一个帝王管辖吗?他们深谋远虑,从长计议,急国家之所急,替国家排忧解难,心甘情愿尽到自己的责任。”司马相如的檄文,是为了说服巴蜀老百姓能够顾全大局,听从汉朝的命令的。他的文章果然奏了效。巴蜀一带暂时安定下来,修路的工程又开始进行了。
◆大功毕成
【释义】巨大的工程或伟大的功勋完成了。
【出处】汉·班固《汉书·王莽传》。
西汉元帝时,朝政大权由外戚把持,其中尤以皇后的侄子安汉公王莽为最,其权倾朝野。
有一年,王莽上奏皇帝,提议模仿周公建造明堂,设立雍灵台,集中天下学者讲学和著作,目的无非想借此抬高身价,标榜自己是当时的周公。当时王莽为那些求学和搞研究的人盖了不少房屋,还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建立一定的制度,配置了有一定专长的教师,广泛收集了天下各类书籍。对于那些有特殊本领的人,则用公府车马将他们请来。这样,先后被网罗到这里的各种人才达几千人。这些人来了之后,王莽便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并纠正对他不利的所谓“异端邪说”。
不少大臣纷纷上书讨好王莽说:“当年周公辅政,制定制度尚且用了七年时间,后来明堂毁坏,雍灵台倒塌,千年以来未有人重新兴建。现安汉公辅佐陛下,仅仅四年时间,就功德非常突出了。”
接着,经过10多万书生及平民20天的奋力写作,为王莽歌功颂德的诗文终于全部完成(大功毕成),王莽的野心更大了,后来他毒死汉平帝,自己称帝建立大“新”朝。但坐了几年皇位后,就被赤眉、绿林起义军杀死了。
◆大器晚成
【释义】原意是大才需经长期磨炼方能成就。现指成名较晚的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东汉末年,崔琰在河北袁绍处当门客。当时袁绍的军队纪律很差,每攻陷一个地方,士兵们往往要掘开坟墓,抢夺墓中的财宝,而将尸骨弃于荒野,百姓们对此非常气愤。
崔琰见到这种情景,劝袁绍下令禁止,以免再有这类事情发生。他对袁绍说:
“古时凡是仁义之师,从来没有挖人家坟墓的残暴行为。现在河北兵如此胡来,岂不惹得天下人共愤,这实在是自取灭亡啊!”
袁绍感到崔琰非常及时地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立即命令崔琰为骑都尉。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崔琰被曹操所俘获。曹操看他是位人才,便留他在自己身边任职。
曹军几次狠狠地打击前来侵犯的匈奴人,最后匈奴派使臣向曹操求和,并送来大量贡礼。匈奴使臣回国前,要求曹操接见他们,并说:
“久仰魏王武功赫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来形貌一定威严,愿意一睹风采。”
曹操听了手下报告,觉得匈奴使臣的要求合理,不好拒绝,便让有关人员安排会见的时间。
会见前,曹操觉得自己的个头太小,不够威武,很难令外国使臣敬畏,便让崔琰假扮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则扮作贴身卫土,手扶配刀,站在一旁。
会见结束后,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臣询问对曹操的印象,匈奴使臣说:
“魏王长相风流文雅,气度宽宏,可他身边手扶佩刀的卫士却很威严,令人望而生畏,有帝王之相。”
曹操听了匈奴使臣的评价,觉得此人很有眼力。
实际上,崔琰不仅长得相貌堂堂、举止不俗,分析事物合情合理,而且知人善任,爱惜人才。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崔林平时说话不多,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很少在亲友之间走动,特别是成年以后淡泊功名,一时没有什么大成就。
为此,亲友们谈起崔林,都会显出一副鄙夷不屑的样子,评价崔林说:
“崔林这个人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与崔琰比差远了。”
崔琰却有自己的主见,他每次遇到亲友,都对他们说:
“我与诸位的看法不同。我以为人的发达有迟有早,我不过早作了几年官,哪里比得上崔林。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以他的见识和才干,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崔琰的眼光果然没有错。其实崔林非常有才能,他从小虽然默默无闻,但一直刻苦学习,注意天下大事的变化,暗中积累知识,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成为利国利民的有用之材。
不久,崔林这个人才被曹操发现了,曹操先是任命崔林为主簿,后任命为御史大夫。到文帝时,崔林竟官至司空,封为安阳侯,成为魏国的股肱之臣。
成语“大器晚成”最早见于《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尸居余气
【释义】人的躯体虽在,只不过比尸体多了一口气。形容人暮气沉沉,碌碌无为。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宣帝纪》。
三国时,魏国元老大臣司马懿手握兵权,把持朝政,魏昭帝临死前把八岁的儿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皇族大将曹爽。
魏明帝死了以后,曹芳即位,就是魏少帝。因他太小,朝政就由司马懿和曹爽掌管。曹爽虽然资格和能力都比司马懿差得很远,但他是皇族,就想着要排挤司马懿,独掌大权。
曹爽先是以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是夺去了司马懿的兵权,然后又把自己的心腹、亲信都安排了重要的职务,把持朝政大权。
司马懿早已看出曹爽的用意,但他不动声色,装聋作哑,不去干涉曹爽。到后来,他干脆就装病,也不去上朝,但暗中却在做着准备。
曹爽听说司马懿病了,当然高兴,但又不怎么放心,就派一个叫李胜的心腹去探探虚实。
李胜到了司马懿家里,只见他躺在床上,旁边的侍女正在喂他吃粥。司马懿好像一点生活能力都没有,粥喂到嘴里,有一半都顺着嘴角流了出来,衣服上、床上到处都是。
李胜告诉司马懿,说自己要到荆州去任职,司马懿也听不清楚,讲了好儿遍,他才听明白。
李胜回去把情况报告了曹爽,说:“司马公就像是一具尸体,只是还剩下一口气,您就不必担心了。”
曹爽听了非常高兴,就彻底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
到了公元249年新年,曹爽陪着魏少帝去祭扫祖坟,曹爽的亲信大臣们也都去了。司马懿早就得到情报,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等曹爽他们出了城,他马上调兵占领了兵库和城门,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罢免曹爽的一切官职。
曹爽得到消息,吓得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这时才明白自己上了司马懿的当,但是已经太晚了。司马懿派人让他投降,说是只要他把兵权交出来,就不为难他。曹爽信以为真,就投降了。
后来,司马懿又以曹爽谋反为名,将他及其亲信全部处死。从此司马懿独揽朝政,为他的孙子司马炎篡魏建晋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