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选成语故事(下)
22641700000024

第24章 处世的故事(10)

◆先斩后奏

【释义】原意是指封疆大臣先将罪犯杀死以后再奏报皇帝。后泛指先采取行动,再向上报告。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

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写过一部《窦娥冤》的戏,说的是有个寡妇窦娥善良而且正直,但遭受到地痞流氓张驴儿的迫害,被诬告杀了人,糊涂官府断案不明,严刑逼供,结果判窦娥死刑,临刑时窦娥在刑场上指天发誓,哭天喊地地说:“死后必定血溅白练,六月下雪,大旱三年,以表白自己的冤枉。”后来,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当上了大官参知政事,奉旨访察民情,惩处贪官污吏,才替女儿窦娥鸣冤昭雪。

《窦娥冤》第四折中,讲的就是窦娥父亲窦天章,在京城一举中第,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他想念女儿窦娥,寻她不着,十分伤心,眼睛哭花了,头发愁白了,又见楚州三年大旱不雨,心中十分烦闷。夜间灯下观看案卷,遇上女儿窦娥托梦与他……

戏中有这样一段话:“只因老夫廉洁清正,刚正不阿,谢圣恩可怜,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随处审囚刷卷,体察贪官污吏,容老夫先斩后奏。”

◆共为唇齿

【释义】比喻两个人关系像嘴唇与牙齿的关系一样,缺一不可,互相依靠。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三国时,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了修复与东吴的关系,共同抗魏,派邓芝出使吴国。邓芝到了吴国,孙权称病不见他。邓芝料到孙权变了心,不打算与蜀国友好,可能要依附魏国,就写了一封信,送给孙权。信上说:“我这次来不单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孙权这才召见邓芝。

孙权直言不讳,说蜀国弱小不足以抗衡魏的攻击,一旦失败自己还保不了自己,怎能为他分忧。

邓芝说:“吴、蜀两国四州之地,这是成就王业的基础。诸葛亮乃当世英杰,蜀国有险要地势,十分牢固;吴国有三江之阻,也是固若金汤。如果把我们两国的优势合为一股,共为唇齿,进攻可以兼并天下,退却可以鼎足而立。这不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吗?假如吴国屈服于魏国,那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的了。”

孙权之所以犹豫不决的原因也在于怕魏吞并了吴,加上邓芝的一席话,使孙权痛下决心,拒绝了魏和谈的要求而答应联合蜀国。

◆兴师动众

【释义】兴:发动之意。原指发动大批兵马,后借以形容动用很多人力来办一件事。

【出处】佚名《吴子·励士》。

战国时魏国的名将吴起,曾任西河太守,把西河治理得井井有条,魏武侯非常欣赏他。有一次魏武侯向他请教说:“一个国家是否刑法严厉、赏罚分明就可以战无不胜呢?”

吴起回答说:“关于这点,我从用兵作战这方面来谈谈看法。将军在战场上发号施令,军士愿意听从;将军兴师动众采取作战行动,士卒愿意出征;到了战场上与敌人交战,士兵不怕死。这三条是君王所倚仗的,有了这三条国家就不会受人侵犯。”

魏武侯又问:“君王如何才能实现这三条呢?”

吴起说:“说起来也并不难做到,你举拔有功劳的人然后奖赏他,对于无功劳的人你设法激励他、鼓励他,他们就会争着去立功。”

魏武侯按照吴起的意见,在朝廷上摆上三排座席,请有大功的士大夫、将领坐在前排;有中等功劳的人坐在第二排;无功的人坐在后排,菜肴也分成三等。酒宴散席以后,魏武侯又把有功劳人的父母、妻子请到太庙门外,也给予奖赏。这样一来,人们都以立功为荣耀,以无功为耻辱,纷纷寻找立功的机会。

三年以后,秦国的军队侵扰魏国,魏军军吏和士卒不等上级部署,就主动抵抗秦兵,魏武侯见到这种情景,高兴地对吴起说:“士兵能有这样的素质,国家能有这样的形势,多亏了你啊!”

◆动辄得咎

【释义】比喻做事往往会获罪或遭人责难。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

韩愈是唐朝杰出的散文家,他才学甚高,24岁中进士,由于他刚正不阿,对宦官利用“宫市”而压榨百姓的事看不过眼而上书皇帝,哪里知道后果是贬到连阳山做县令。

后来唐德宗死了,唐顺宗继位,韩愈才被调回京城,担任吏部员外郎之职。但好景不长,又被贬为国子监博士。韩愈自视才高,却屡遭贬谪,心中十分郁闷,于是便写了一篇《进学解》。文中有一段大意是:“国子博士来到太学,勉励全体学员努力上进,不要荒废学业。因为现在的执政者都是选贤任能、公正无私的人。所以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不怕没人赏识提拔。”

这话还没读完,学员中爆发出一阵哄笑,有人站出来说:“博士先生,你这是在骗人!我们跟先生学习了这么多年,深知先生学问渊博,文才盖世,但先生为什么往往动辄得咎呢?”

韩愈无奈却不失幽默地回答道:“我虽然屡遭贬职,但最终还是一个博士而没有落到市井,不也是很好吗?”

◆名正言顺

【释义】名义正当,道理就讲得通。也表示作事理由正当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公元前501年,当上鲁国的中都宰的孔子已经51岁了,孔子很用心地工作,在公元前502年,又做了司空,接着,工作性质发生了改变,当上了司寇,这也是孔子所希望的。

孔子56岁那年,又当上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他参与国政仅仅三个月,鲁国的风俗就大大变了样。

孔子的成就使齐景公感到害怕,他特地挑了80个美貌的女子,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们学会舞蹈,加上120匹骏马,一起送给贪图享乐的鲁定公,以腐蚀他的意志。这一计果然奏效,鲁定公沉湎于歌舞淫乐之中,不再过问政事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见到这种情况,便对孔子说:“老师,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

孔子回答说:“鲁国现在就要在郊外祭祖,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分给大夫们,那我还可以留下不走。”

结果,鲁定公违背常礼,没有把烤肉分给大夫们。于是,孔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卫灵公问孔子,他在鲁国得到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说是俸米六万斗。于是,卫灵公也给他这个数的俸米。

跟随孔子的学生们见有了安身之处,都很高兴。子路尤其高兴,问孔子道:“卫国的君主等待你去治理国政,你首先干些什么?”

孔子略为思索了一下,说:“我以为首先要纠正名分。”

子路不客气地说:“老师未免太迂腐了,这有什么纠正的必要呢?”

孔子反驳说:“您真粗暴!君子对他所不知道的只存疑在心中。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讲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国家的礼乐教化也就兴办不起来;礼乐教化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不知如何是好,连手脚都不晓得往何处摆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讲出来的道理一定要行得通!”

孔子在卫国也没有呆多长时间,只十个月的时间,原因是卫灵公听信谗言进而不信任孔子,孔子无奈,只好走了。

◆好好先生

【释义】不分是非,与人无争,不得罪人。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司马徽是东汉末年颖川的一位名士。

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后,深感要扩大自己的力量,必须得到有智谋的人辅佐。他听说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在襄阳地区很有声望,特地去拜访他,请教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就在这次会见中,刘备诚恳地邀请司马徽做自己的谋士,共图大业,但司马徽自谦才识学浅,不堪此重任,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俊杰,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庞统。后来,这两人都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

司马徽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社会斗争相当复杂,他自己却经常装糊涂,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不管是好是歹,他总是回答“好”。日子久了,他也就成为“好好先生”。

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问他近来身体是否安好。司马徽回答说:“好”。

又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伤心地谈起了自己的儿子死了。不料,司马徽听了竟说:“很好”。他的妻子等朋友走后,责备他说:“人家以为你是有德行的人,所以直言相告。哪里有听别人说儿子死了,反而说好的?”

司马徽回答说:“好啊,你的话讲得很好。”

妻子听了,感到哭笑不得。

◆如鱼得水

【释义】就如鱼儿得到了水一样,比喻得到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山东阳都人;刘备,字玄德,河北涿县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纷起,群雄争霸,刘备为实现自己统一天下的宏愿,多方搜罗人才,特意拜访隐居在隆中卧龙岗的诸葛亮,请他出山,他连去了两次都未能见着,第三次去,才见了面。刘备说明来意,畅谈了自己的宏图大志,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夺取荆州、益州,与西南少数民族和好,东联孙权,北伐曹操的战略方针,预言天下今后必将成为蜀、魏、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拜孔明为军师。

孔明千方百计、竭尽全力辅佐刘备,而刘备对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却引起了关羽、张飞等将领的不悦。他们不时在刘备面前,表现出不满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张飞,更是满腹牢骚。刘备耐心地给他们作了解释,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鱼,把孔明比做水,鱼儿离不开水,反复说明,孔明的才识与胆略,对自己完成夺取天下大业之重要。他说。

“我刘备有了孔明,就好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说了。”

以后,刘备在孔明的辅佐下,联合东吴的孙权,首先占领荆州,进而攻取益州,取得一个又一个战斗的胜利,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最后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安然无恙

【释义】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继位,称作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年纪小,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

赵威后是一个贤慧的中年妇女。她开始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对赵国进行了全面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

“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感到很不高兴,说:

“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

“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就没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就没有君主?难道问候时能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以后,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个“无恙”的故事,后来慢慢演化为成语“安然无恙”。

◆师出无名

【释义】原指出兵没有理由。现泛指办事没有正当理由。

【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上》。

楚怀王对起义军的将领们有约在先,谁先进入咸阳,谁就当秦王。项羽后进咸阳,却自封西楚霸王,私自把先入咸阳的刘邦封为汉王,把他赶到了巴蜀之地。项羽怀恨楚怀王,秘密派人杀死了他。

项羽的这些举动,引起了诸侯们的强烈不满。汉王刘邦领兵到了洛阳,董公对刘邦说:“我听说顺德的昌盛,逆德的灭亡。没有正当理由,做大事就不能成功。项羽杀了君王,为天下人所怨。您何不借此机会领兵讨伐项羽,四海之内都会仰慕你的德行。这样,您就同从前的周武王讨伐纣王一样,兴的是仁义之师。”

刘邦马上为义帝发丧,命令三军全都穿上白衣,自己则袒露左臂,放声大哭,接连公祭了三天。接着,刘邦又派使者给其他诸侯送信说:“天下共立义帝,我们作为臣子尊他为君。现在项羽杀害了义帝,实在是大逆不道。我要兴仁义之师,和你们一起去讨伐杀害义帝的人。”楚汉之争开始了。

◆扪虱而言

【释义】扪:摸。一面摸虱子一面谈话,形容谈话随便,不拘小节。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王猛传》。

当过前秦宰相的王猛是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那时前秦建国不久,王猛也在华阴隐居,听说东晋大将桓温率军攻打前秦,并在霸上驻守,便只身披了一件粗麻衣去见桓温。

王猛见了桓温,一面谈论天下形势,一面用手捉着身上的虱子(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桓温问他:“我奉朝廷之命,带领10万精兵北伐,为民除害。可是关中豪杰至今没有一个人前来见我,这是什么原因?”王猛道:“将军不远千里而来,大军深入敌境,长安已近在眼前,却不渡过灞水去攻打长安。百姓都摸不透你的心,自然没有人前来欢迎啦。”

原来,桓温并没有收复失地的诚意,不过利用北伐树立自己的威望而已。王猛这几句话,触及了桓温内心的秘密。

桓温为王猛敏锐的洞察而震惊,心里很是对他钦佩,并在大军撤离之前赐给王猛车马,许以官职,并要带王猛回去。王猛虽然没有在桓温那里施展才华但却在秦王苻坚那里得以发挥他的卓越才能,只因为苻坚赏识,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