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选成语故事(下)
22641700000010

第10章 成功的故事(9)

◆卧薪尝胆

【释义】卧薪:睡在柴草上。尝胆:品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勉,奋发图强。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春秋时的吴、越两国战争不断。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国打得大败,并且射伤了阂闾。

阖闾临死前,嘱咐他的儿子夫差说:

“一定不要忘记仇恨。”

两年以后,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兵马,要向越国报仇。便想先发制人,趁吴国没有发兵之前,先攻打吴国。范蠡谏阻说:

“主上切勿盲目行事。我听说武器是一种凶器,发动战争是违反道义的事,武力争斗是处理政事的下策。违反道义,喜欢动用武力,在战争中去冒险,是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勾践武断地说:“我已经决定了,不必再更改了。”于是发兵攻打吴国,吴国以它全部的精锐部队抗击越国的进攻,在夫椒大败越军。

勾践和他剩下的五千兵众退守于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吴军将它团团包围。

越王勾践悔恨交加,对范蠡说道:“我因为不听您的劝阻,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不知如何是好。”

范蠡建议说:“我们派人去向吴国赔礼道歉,送去厚礼,请求讲和,如果他们还是不答应,便把整个国家连同我们自己都交给吴王,让他得到极大的好处。”

越国便派大夫文种到吴国去请和。

文种通过一番情真意切的表白,吴王有些动心,想要同意讲和,但伍子胥力劝吴王不要答应,而应该一举灭掉越国。

勾践见求和不成,便打算豁出去:杀掉妻子,烧毁宝器,然后与吴国人以死相拼。文种阻止勾践这样做,并说:

“那吴国的太宰,为人贪财好色,可以用重利诱使他替我们说话。”

勾践让文种秘密地给太宰送去美女和宝器,太宰果然收下了,并将文种引见于吴王。虽然伍子胥一再坚持灭越的主张,但因太宰在吴王面前多方替越国说好话,吴王终于撤兵回国。

越国虽然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但越王却受尽屈辱,整天为吴王夫差养马。越王勾践回国以后,日夜焦心苦想,为了磨砺自己报仇复国的意志,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据说他睡在柴草上,并“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在座前悬一苦胆,一起一坐都抬头看着苦胆,一饮一食都要尝尝胆汁的苦味)。”每次尝到苦味的时候,还要大声对自己说:

“勾践!你忘了会稽战败的耻辱了吗?”

与此同时,勾践亲自种田,夫人织布,衣食极为简朴。他礼贤下士,关心百姓疾苦。重用大夫文种,将全国政事托附给他管理,派范蠡到吴国作人质。

二年后,吴国放回了范蠡。

经过几年的休养和整顿,勾践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出兵伐吴,一举打败吴国,报了以前的仇。

◆卷土重来

【释义】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后力图恢复。

【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

杜牧是唐朝时的大诗人,曾经写过一首题为《题乌江亭》的诗,诗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中说的是楚霸王项羽的故事。秦朝灭亡以后,楚汉相争,项羽被刘邦打败了,退到乌江。乌江的亭长早已为他准备好了渡船,劝他赶紧过江。可是项羽不肯上船,他将自己骑的千里马送给亭长,转身去与汉军决战,独自杀死汉军几百人。自己身上也负伤十几处,最后自刎而死。

杜牧游历到此,见到乌江边上的亭子,睹物思人,非常为楚霸王项羽的死而叹息:如果你当时跑到江东,也许会卷土重来呢!

北宋的王安石也写过一首《乌江亭》诗,说: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与杜牧相反,他认为项羽一败涂地,肯定不能卷土重来了。

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亭,是秦汉时期乡以下的行政单位。

◆彼众我寡

【释义】指敌我双方力量不均等。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

春秋时,楚国势力比较强大,它便纠集几个小诸侯国共同来攻打宋国。宋国急忙向晋国的晋文公求援。

晋文公向舅父狐偃请教说:“宋国是一定要救的,我将对楚国开战,但彼众我寡,怎么办?”

狐偃说:“礼节之间以忠信为本,战阵之间以诈伪为上策,对付楚国,必须行诈术。”

晋文公又单独召见雍季,问道:“打败强楚,有人劝我行诈术,你看行不行?”

雍季说:“烧毁整个林子来捕猎,收获虽多,但以后就没有野兽可捕了;教士兵用诈术取胜,即使得胜,但以后国内就没有老实人了。”

晋文公通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任命狐偃为上军统帅,出兵援宋。

狐偃定计说:“我军不必跟楚军争锋,先行攻击楚方曹和卫,曹、卫力弱不能自保,楚王一定率师北上援救,这样,宋国之围必解无疑。”

楚王果然中计,楚将子玉率领联军要跟晋人决战,晋军故意退却90里,然后在城濮和楚军会战。晋军选择楚军薄弱环节,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同时晋军主力伪装退却,诱使楚军左翼追击,然后宋军、晋军前后夹击,取得城濮之战的彻底胜利。

晋文公论功行赏,先给雍季敬酒,然后才轮到狐偃。

众将疑惑不解。文公说:“诸位有所不知,舅父的布置是一时权宜之计,雍季的主张,却有万世之利。权宜之计很重要,万世之利更宝贵。”

◆披荆斩棘

【释义】披:拨开。棘:多刺的植物。比喻在前进中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冯异是汉光武帝时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多次随刘秀出兵,屡立战功。可是每当论功行赏时,冯异总是默不作声地独自坐到树下,从不去和别人争功。时间一长,大家便送了他“大树将军”的雅号。

公元23年,冯异随刘秀带领数百骑兵远征河北,一路十分艰苦。有一天,人困马乏走不动了,刘秀便让大家在路旁一个叫芜萎亭的亭子歇脚。一进亭子,刘秀饿得坐在地上就昏昏睡去。冯异又累又饿,但他支撑着到附近的百姓家讨了一些豆粥,恭恭敬敬地端到刘秀面前,刘秀端起粥几口便喝了下去,顿时消除了饥寒。

刘秀一行人来到南宫的时候,正值倾贫大雨,在风雨中瑟瑟发抖,好不容易找了所空房子,大家忙进屋避雨。冯异这时又设法弄来一些干柴,拢火给刘秀取暖、烤衣服。随后,又把墙角堆着的一些麦子煮成麦粒饭,先送到刘秀面前。待刘秀吃饱后,冯异才和大家胡乱吃了几口,继续赶路。

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即位称光武帝。他不忘“先主后己”的冯异,封冯异为阳夏侯,并委以征西大将军重任,令他率军平定关中。后来,冯异长期镇守长安,权高位重,百姓都称他为咸阳王。这时,有人嫉妒冯异的地位并向刘秀上奏说,冯异的权势太大了,应该提防他谋反。冯异知道自己被人参了一本,非常恐慌,忙给刘秀上疏,表白自己说:“过去在处境十分困难的时候,我做事都不敢有半点差错,如今天下太平又被赐予爵位,我会更加谨慎行事,与陛下同心协力以保江山永固。

刘秀当即给他回信说:“我和将军从公的方面来说,是君与臣的关系;从私人感情来说,就好像父子一样。我对将军从无疑心,你何必惧怕呢?”

一次,冯异从长安专程来洛阳,朝拜光武帝刘秀。刘秀十分隆重地接待了他,并拉着冯异的手向文武百官介绍说:“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斩棘,定关中。”就是说,这位威风凛凛的冯将军是我当年起兵时的主簿官,为我打天下劈开丛丛荆棘,平定关中地区,是开创当朝的有功之臣啊!当下,刘秀重赏了冯异,并留他在洛阳住了十多天。从此再没有人敢上奏冯异了。

◆枕戈待旦

【释义】“枕戈待旦”比喻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明。后用以“誓死抵抗”之意。

【出处】此典出自《晋书·刘琨传》:“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刘琨,字越行,西晋末年魏昌人,具有丰富卓越的军事才能,诗文也非常好。愍帝时,做过都督,统辖并、冀、幽三州的军事。

年轻时,刘琨和祖逖关系很好,他们同做司州主簿,国家经常遭受外敌侵略,他们都立下大志,准备为国效劳。两个人常在半夜里听见鸡叫便起床学习舞剑,以此锻炼自己的本领。

后来刘琨听说祖逖得到重用,立下战功,他心里非常激动,一连写了许多封信给他的亲友们说:“我平日‘枕戈待旦’,立志要消灭凶恶的敌人。深怕祖逖先我着鞭……”

◆直上青云

【释义】“直上青云”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出处】此典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战国时,范雎随魏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回来后,须贾在魏相魏齐面前说他的坏话:“范雎出使齐国时与齐王来往密切,不知暗地里都做了什么。”于是,范雎遭到严刑拷打,昏死过去。苏醒后,他逃到秦国,不久当了宰相,取名叫张禄。魏国的人却认为他已经死了。

过了一年,须贾出使秦国,不知是什么原因被秦国留了下来。一天,范雎穿一身破烂衣服,来到须贾的住处。须贾一见,猛吃一惊:“你不就是范雎吗?怎么在这里?”范雎叹息说:“唉,我从魏国逃出来后,就到了秦国。如今给别人当佣人。”须贾充满同情地说:“想不到你依然贫寒啊!”说着,就取出一件绸袍赠送给他,对他说:“我听说,秦国宰相张某深受秦王信任,秦国的大事都由他决定,不知你有没有熟人认识他?”范雎说:“我家主人认识他,我们前去问问看。”于是两人来到宰相府,府中的人看见范雎来了都远远地回避,须贾觉得十分奇怪。范雎叫须贾稍等一下,他去通报主人。

须贾在外面等了很久不见有人出来,就问看门人说:“范雎为什么还不出来?”看门人说:“这里没有叫范雎的人。”须贾说:“就是刚才和我们一起来的那个人。”看门人笑了起来:“那是我们的张宰相。”须贾一听,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在地上。不一会儿,范雎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出来。须贾叩头说:“想不到你踏着白云直上青天(“贾不意君能自致青云之上。”)。我的罪过拔下头发也数不清,现在任凭发落。”(“摧贾之发以赎贾之罪尚未足。”)范雎说:“你的罪过确实不少,但先前赠我绸袍时,你表现出恋恋不舍的样子,就像老朋友一样,所以我会放你回去。”说完,范雎就离开了。

第二天,秦国果然释放须贾回国了。

◆苑中种麦

【释义】“苑中种麦”说的是唐玄宗亲自种麦的故事,人们用它喻指皇帝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的明智之举。

【出处】此典出自《旧唐书·玄宗纪》:“此将荐宗庙,是以躬亲,亦欲令汝等知稼穑之难也。”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762年),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秋出生于东都洛阳。为人英勇果断,多才多艺,精通音律,擅长于书法,仪态俊逸,一表人才。

唐睿宗是一个昏庸懦弱的人,他依靠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力量得到帝位,因此,登上帝位后他就立李隆基为太子。公元712年,唐睿宗让位给李隆基自己改称太上皇。唐玄宗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从公元713年至公元736年,为了求得国内的安宁,在用人和纳谏等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因此,开元年间,经济繁荣,国威远扬,是唐朝的黄金时代。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夏季,唐玄宗亲自在苑中种麦子,率领皇太子等人收割庄稼,对皇太子等人说:“因为要把这些收获下来的粮食供奉于宗庙,所以我要亲自动手收割,也想叫你们懂得耕种收获粮食的艰难。”他把粮食分赐给侍臣们,对他们说:“每年派人巡视检查禾苗庄稼,要知道到底能产多少粮食,但是,他们所报的数字多是浮夸,与事实不相符。所以,我要亲自种植,看一亩地到底能收多少粮食,以推测收成如何。况且,《春秋》这本书极力描述麦子禾苗,难道稼穑之事不是古人所重视的么!”

◆金石为开

【释义】金石:金属和石头。为:被。最坚硬的东西都被打开了,形容真诚足以打动人心。也比喻意志坚定,能克服一切困难。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草四》。

熊渠子是周朝楚国人。他从小的时候起就特别喜欢射箭。于是他开始练箭,首先练的是臂力,臂力有了又练眼力,可他仍不满足,仍要提高箭法。

有人对他说:“你现在是靠技巧射箭,还不算高明,应该靠心去射每一支箭,那才是真功夫。”

熊渠子听了,反复揣摩这句话,更刻苦地练习。

一天夜里,熊渠子独自一人在山路上行走,猛然看见前面不远处伏着一只老虎,熊渠子大吃一惊,随即镇静下来,心想这正好是我试箭法的好机会。于是他迅速取弓搭箭,对准老虎,拉满弓一箭射去。“哩”一声之后,全无一点动静。熊渠子心想,我这一箭射去不但一定射中了它,而且必然把它射死。谁知老虎竟然一动也不动。他不免怀疑起来,放大胆子大步走过去一看,不由哑然失笑,原来是一块大石头卧在路上。再仔细看去,那支箭竟然射进坚硬的石头里去了,连箭翎都深深插在石头里。

熊渠子夜中射石的事越传越远,人人都夸其箭术的高明,以前的那个人评论说:“现在熊渠子是用心射箭,金石能被打开(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