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并吞六国”】
一天,徐文长和6位文人一起喝酒。年长的那位说:“今天喝酒,我当令官。按年龄大小为序,各自说一个与席上菜肴有关的典故,说得出就拿去自己吃,说不出只好看人家吃啦!”其余5个人都说好。原来他们6个事先商量好了,要捉弄徐文长一番,7个人设6个菜,徐文长年纪最小,轮到他菜早没了。于是,这6个人便按计划行事:“姜太公钓鱼!”令官首先把鱼抢去;“时迁偷鸡!”第二个把鸡肉抢去;“张飞卖肉!”第三个把猪肉抢去;“苏武牧羊”第四个把羊肉抢去;“朱元璋杀牛!”第五个把牛肉抢去;“刘备种菜”第六个把最后一碗青菜也端到自己的面前。
“大家各吃各的,不用客气!”令官得意地说。6个人望着徐文长,笑得前俯后仰。
“且慢,我还未说呢!”徐文长不慌不忙地说。6个人又大笑起来:“菜都没了,你还说什么?”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徐文长说的竟是“秦始皇并吞六国”,眼瞪瞪地看着他把所有的菜肴统统搬到自己的面前。
【郑气吃马】
明时,静海进士郑气曾出任布政使。他出身贫寒,当了官常为穷苦的百姓着想。那时朝廷规定,每年都要向静海征集880匹良马,以备战时之需。但官府一不出粮草,二不派人管理,听任这些马践踏田野,啃食庄稼,百姓叫苦连天,可又敢怒不敢言。郑气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一天,郑气陪皇帝下棋。下呀下呀,突然他发现有份圣旨还未传下,搁在龙案上。他偷偷一看,原来又是向静海征马的命令。他灵机一动,调动车马炮,突然来个“将军”,把皇帝的马咬住。他望着皇帝笑道:“陛下,微臣要吃掉您的马啦!”皇帝无可奈何地说:“吃吧吃吧!”
郑气说声“谢主龙恩”,立即将皇帝的圣旨揉成一团,吞进肚里去,然后对着皇帝跪下。皇帝猛醒过来,但金口已开,发作不得,只好说:“你的胃口真大,一‘将’就吃掉我880匹马!”
就这样,静海免去了年年征马的灾难。
【“三国一人”庙】
才子侯方域的家乡河南商丘城里,有间小庙,供奉关王爷,本来叫“关爷庙”。
一年,尚书宋权回乡做过大寿,准备回朝,逢仰拍马的人纷纷向他送礼。想不到刚直不阿,从来都不将权贵放在眼内的侯方域,竟然也给宋权送来个匾。这匾是纸糊的,上边写着“三国一人”四个大字,落上款,差人送去。
宋权听说名闻天下的大才子送匾给他,感到光彩非常,满心高兴地出府相迎。谁知一看,侯方域没有亲自登门,已是扫兴几分,而瞧瞧匾上那四个大字,不禁怒火中烧。原来宋权,初为明朝尚书;李自成进了北京,他便当了闯王的尚书;李自成失败后他又投降满清,再次当上尚书。宋权心知肚明,侯方域骂他无耻,可又发作不得,不敢将他缉拿,怕张扬出去,暴露自己的臭老底。于是便来个自搬台阶自下台,说:“你们弄错了,这匾是送关王爷的。三国英杰辈出,关云长首屈一指,不愧‘三国一人’呀,你们快把匾送到关爷庙那边去吧!”他见来人不愿送去,便将他们轰走,命侍从拿去挂上。
自此,这小庙就改名做“三国一人”庙。
【康熙试主考】
有一年朝廷开科大选,康熙任命大丞相刘统勋为主考。他想试探一下这位主考的才能和忠心,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又叫一位娘娘作了一篇,化名塞进举子们的考卷中。殿试后,康熙和刘统勋一道阅点状元。
他们一边读一边议论,当读到康熙的化名考卷的时候,康熙拍案叫绝,说:“这举子气概不凡,才华出众,当点魁首!”刘统勋却摇头叹道:“文章虽是出类拔萃,但口气太大,日后恐有篡位野心,不宜作状元!”康熙连连点头,暗暗称奇。
对于娘娘化名的文章,康熙又大加赞扬一番,说它字字珠玑,可点头名状元。不想刘统勋又把头摇得像个货郎鼓,笑道:“文句虽华丽,但女儿气过重,当娘娘还可以,当状元却不行!”
康熙听了,不得不佩服刘统勋慧眼非凡。
【狗尾王尚书】
蒲松龄很有才学,在西铺村毕家教书的时候,很得主人的尊重。一天,主人毕际友宴请尚书王渔洋,特地请他作陪。王渔洋看不起穷教书,觉得同这样的人一起吃饭,有失尚书的身份,心里很不自在,可又妨着毕际友的面子,不好开口。
正在酒酣耳热的时候,忽然有一只狗走了进来,趴在桌下啃骨头。王渔洋想试试蒲松龄肚子有多少才学,就说:“桌子底下那只不是狗,好像是狼呀!”
蒲松龄见王渔洋摆臭官架,早想杀一下他的威风,便不假思索地答道:“狼跟狗不同,狼尾往下耷拉,狗尾往上坚(王尚书)。”
王渔洋见蒲松龄有意捉弄他,不禁怒火万丈,可又抓不到他的把柄,发作不得,只好自认倒霉,脸红红地离席溜走了。自此,人们背地里都叫王渔洋做“狗尾王尚书”。
【方进士寻骡】
清康熙年间,任远有个归田的进士,叫方文举。一次,他到广平府城南赶庙会,买了头黑骡,倒背着手儿牵着到处走。谁知出了庙会,一看骡子不见了,手里只剩下半截缰绳。
没办法,方文举只好直奔知府衙门。他将那半截绳子系在门前的旗杆下,然后去见知府。知府是他的同榜进士,马上设宴接待。酒过三巡,方文举才说:“哟,我的黑骡还在旗杆下拴着哩!”知府连忙命人牵去马棚喂料。一会,一个衙役拿着那半截绳子回来,说没有黑骡。方文举假作惊慌地说:“这贼子胆大包天,竟敢偷到知府的面前来,唉!”知府听了,当即叫马快捕头迅速破案。
马快捕头把赛时迁交出的黑骡牵回衙门,对知府说明原委。知府怪方文举讹他,方文举笑道:“你一府管九县,骡子是在广平府城南丢的,不找你找谁?”
【纪昀对对联】
乾隆皇帝好为人师,爱妒才使气。一天,他在宫中设宴,酒至半酣,乾隆突然雅兴大发,要与群臣联对以助兴。此时天正下着大雨,乾隆借景先出一上联:玉带行兵,风刀雨箭云旗雷鼓天为阵。群臣连声称好,然而阿谀奉承一阵之后,良久无人以对。乾隆正在得意,忽见大臣纪昀神态悠闲,便点将要其续下联。纪昀推辞一番后,慢慢道出下联:龙王充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当盘。纪昀话音刚落,在坐的大臣们一片赞叹,夸纪昀的下联续得妙。可是,乾隆皇帝却面无悦色,沉吟不语。因为下联在气势上压过了上联,这对于万圣之尊的皇帝来说,是不能接受的。纪昀也是一个明白人,见皇帝如此情态,忙解释道:“圣上为天子,因此风雨云雷任从驱遣,威震天下;臣乃酒囊饭袋,则只看到日月山海都在筵席之中,可见,圣上好大神威,为臣不过好大肚皮而已。”经纪昀这么一解释,乾隆觉得给了他面子,立刻笑逐颜开,还把纪昀表扬了一通,说:“纪爱卿饭量虽然好,如果胸中没有藏着万卷诗文,也不会有如此大的肚皮。”纪昀主动解释自己的不逊之言,不仅使自己脱了险,还得到了乾隆的表扬,真可谓应变有术。
【纪昀“投河”】
纪昀是清代翰林院大学士,字晓岚,博学多才。一天,乾隆故意问他什么叫“忠孝”。纪昀背书似的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乾隆想难难他,便问:“现在我命你去死!”
“臣领旨!”纪昀毫不犹豫地说。
乾隆又问他打算怎样死,纪昀说去投河。
“好,准许你投河!”乾隆说罢就坐下来看书。他知道聪明过人的纪昀不会真的去死,只想看看他如何应付。果然,纪昀出去一会就回来了,便问他为什么没死。
“我来到河边,正想往下跳,”纪昀煞有介事地说,“突然屈原从水里走上来,硬将我抱住。他叫我回来问一问皇上,所以便转了回来!”
“问我什么?”乾隆感到奇怪。纪昀答道:“屈原说,当年楚襄王是个昏君,他才不得不死。如今皇上是不是昏君?你回去问清楚皇上,如果他说是真的,你再死也不迟呀!”
乾隆听了大笑,说:“得啦,我算服了你啦!”
【老头子】
有一天,时值盛夏,酷热难当,纪昀打着赤膊正在编纂《四库全书》,不想乾隆突然驾到。衣冠不整见皇帝,就犯欺君之罪,何况自己这个样子呢,于是他慌忙钻进桌子底下躲避。谁知乾隆早就看到了,他向左右示意别做声,特地在纪昀藏身的桌前坐下来。过了许久,纪昀实在憋不住气,听听外面全无动静,桌围又遮住看不见,闹不清皇上走了没有,便偷偷伸出个中指,低声地问他的同事:“老头子走了没有?”乾隆见称他做“老头子”心想这回可以难倒纪昀了,便喝道:“谁敢在这里放肆?快滚出来!”
等纪昀爬出来后,乾隆说:“为什么你叫我做老头子?如果不说出道理,嗯……”纪昀随口答道:“陛下是万岁爷,该称‘老’;又是一国之首,当然是‘头’;三是天子者,‘天之骄子’也。这是对皇上至尊的称呼呀!”
乾隆又问中指是什么意思。纪昀伸出一只手,动动中指说:“这个代表‘君’,‘天地君亲师’的‘君’。不管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天地君亲师,中指仍是君。”
乾隆明知纪昀诡辩,但难得他有这样的急方,便恕他无罪。
【弥勒佛为什么要笑】
一天,纪昀陪乾隆游大佛寺。来到天王殿,乾隆见殿中的大肚弥勒佛,袒胸露腹,对着他们憨笑,很是有趣。他灵机一动,又想难一难纪昀。于是,他指着弥勒佛问纪昀:“纪学士,弥勒佛见了寡人,为什么笑呢?”纪昀不慌不忙地答道:“这是佛见笑佛呀!”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乾隆又问。纪昀正儿八经地说:
“皇上乃文殊菩萨转世,是当今活佛。活佛到来佛殿礼拜,弥勒佛见了,怎么不笑嘻嘻呢?”
乾隆听了虽然很高兴,但没有难倒纪昀,心里有点不痛快。
他故意走了几步,突然回过头来问纪昀:“我看见弥勒佛也对你笑,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话问得实在厉害,纪昀不禁一怔。乾隆暗中偷笑,谁知纪昀竟一口答道:“陛下,弥勒佛见了微臣笑,是笑微臣不能成佛哪!”
乾隆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郑板桥逗衙役】
清时,进士郑板桥曾在山东潍县当知县。一次,他乔装下乡私访一个多月,带的钱用光了,只剩下三个鸡蛋,就和衙役宿在破庙里。两个衙役一个在门口放哨,一个睡在神台上,他在供桌整理记录,不知不觉睡着了。
突然,郑板桥被什么吵醒,一看,原来一只老鼠抱住鸡蛋滚下桌子,另一只老鼠咬住它的尾巴往窝里拖去。他觉得很有趣,怕惊动它们,只是悄悄地瞅着,任它们把鸡蛋一只只拖走。这时,天已放亮,他见放哨的衙役在打盹,便想逗逗他,于是,便拍响供桌,叫他们起来。
两个衙役不知发生什么事,慌忙站到供桌前。郑板桥对守门的大喝一声,说:“鸡蛋哪里去了?分明是你乘我们睡着,偷去吃掉!”那衙役慌忙分辩,郑板桥便喝令打他20大板。他慌忙招了,还煞有介事地编了一段词儿。
郑板桥不禁叹道:“鸡蛋是老鼠偷走的,我是逗你们玩儿,不想你也屈招了,分明是怕那20大板呀!由此可见,我不知断错多少案件,做出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来呀。不如趁早散伙,大家回家去吧!”
【一片一片又一片】
大雪纷纷扬扬地漫天飞舞,西子湖畔的亭台楼阁,山丘林木,都披上光耀夺目的银装,煞是好看。这时,一条龙船在湖上缓缓行驶。船上,坐着乾隆皇帝,身边有礼部侍郎沈德潜等随从陪伴。
乾隆一边品着美酒,一边观赏湖光山色。“西湖的雪景确实别有一番风韵啊!”乾隆情不自禁地赞叹,禁不住想赋诗咏雪,抒发情怀。他沉思了一会儿,对着众人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
他念了这三句,突然“卡壳”了。众人正准备恭维,见此状不禁一愣。他皱着眉,一边苦苦思索,一边重复着前面的句子,可就是想不出第四句,心想:这后一句想不出,成不了一首诗,岂不有失尊严?于是,他向身边的沈德潜瞄了一眼。沈德潜听着万岁爷的诗句,心中好笑,什么“一片一片又一片”,这也算诗?这不是当众出丑嘛!可他脸上还是流露出一本正经在欣赏的神色。看到皇上向自己递眼色,马上心领神会,上前下跪说道:“奴才想到一句,请恩准续上。”乾隆欣然同意。他站起来大声念道:“飞入梅花都不见。”
乾隆把四句诗连起来一念,说:“嗯,续得好!”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为自己摆脱了尴尬处境而高兴。他对沈德潜的机智聪明和才学十分欣赏,特地解下自己身上的貂裘(qiú)披风赐给了沈德潜。
确实,乾隆的那几句,根本算不上诗,但经过沈德潜添上最后一句,倒也别具一格,颇有些儿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