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智慧故事荟萃(下)
22641500000013

第13章 看清真相故事(12)

【鹆眼】

吴郡有个叫陆庐峰的人,来到京城等候朝廷的选用。一天,他和门客来到市上,在一家商店里看到一方难得一见的砚台。砚上面有个豆粒大小的凸起,中间漆黑,四周是淡黄色的晕纹,十足八哥鸟的眼睛,称为“鸲鹆(qúyù渠欲)眼”。这种砚台很有名,陆庐峰爱不释手,只因卖主要价太高,又不肯还价,没有买成。

回到旅店,陆庐峰还是想着那方砚台,终于他下了决心,拿出一碇银子交给门客,叫他把那砚台买回来。不一会,门客就捧着砚台高高兴兴地来到他的面前。陆庐峰接过一看,不禁失声叫道:“哎哟,我要买的不是这砚台呀!”门客非常自信地说:“没错儿,就是这方砚台!”陆庐峰指着砚台说:“刚才我看中那砚台是有鸲鹆眼的,这砚台可没有哩!”

门客听了,得意地说:“你说什么眼儿?就是那个凸起吗?我嫌它不平滑,正好买砚台剩有点钱,我便请石匠把它磨平啦!”陆庐峰一听,万分惋惜,不住地叫苦。

【三块银元买只猫】

清代咸丰年间,浙江龙泉县城西街有个人叫蔡维利。他原先开古董店,后来改行卖猫。

一天,有个福建泉州来的古董商,经过猫店门口,突然发现柜台上放着一只喂猫的瓷盘,便停了下来。他仔细一看,这瓷盘紫口铁骨,开片条纹呈珠网状,晶莹闪亮,远看像鱼鳞片片,近看如翠玉层层。他两眼顿时一亮:嘿,这是地地道道的南宋哥窑瓷盘哩!

古董商沉思片刻,走进去问蔡老板:“请问,你家的猫多少钱一只?”蔡老板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乘机捞他一大把,便漫天开价要3块银元。古董商想不到价钱这么贵,不禁吓了一跳。可他一想到那只盘子,又不由得他不花费这笔大钱。他交给蔡老板3块“龙洋”,拣了一只猫,然后装作随便的样子指着瓷盘说:“蔡老板,有猫就要喂,这盘子也一并卖给我吧?”蔡老板只当没听见,古董商说:“10块银元,卖不卖?”蔡老板仍不吱声,古董商着急地说:“30块银元,怎么样?”蔡老板笑道:“你买猫是假,要盘是真。告诉你,我就是靠这只南宋哥窑瓷盘做猫生意的!”古董商只好一脸晦气,抱着猫走了。

【愚人吃肉】

一天,有两个愚人在一起闲谈。一个说:“公卿大夫跟我们一样,同样都是人,为什么他们那样聪明,而我们却如此愚蠢呢?”另一个答道:“因为他们天天吃肉,所以很聪明;我们平日吃的是粗粮,怎么不愚蠢呀?!”问话的那个人听了,说:“我刚好在市上卖了粮食,手头有几千个钱,我们两人天天买些肉吃,看看聪明不聪明?”

他们吃了几天肉之后,自我感觉很好,又在一起高谈阔论。一个说:“自从吃了肉后,我的脑袋聪明得多了,能悟出很多事理来。比如人的脚掌,为什么向前伸出的呢?过去我百思莫解,如今完全明白了。如果人的脚掌向后伸,是会被后面的人踩着的哪!”另一个接着说:“我吃了几天肉,脑袋装满了智慧,也悟出了不少深奥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人的鼻孔为什么朝下的问题。如果鼻孔向上,那就糟糕了,天一下雨,水就灌了进去呀!”

此后,两人碰在一起,都称赞自己的才智。

【烧鱼】

从前有个女人,不会过日子。

有一次,她男人买回来一条鲫鱼,对她说:“红烧鱼,会烧吗?”

女人朝他眼睛一白:“多问,肯定烧好了。”

男人到田里劳作去了。她把鱼一切为二,烧好,盛了两碗。

男人种田回来一看,不开心了,对她说:“你怎么可以切成两段烧呢?以后要整条烧,懂吗?”

女人朝他白白眼睛,闷声不响。

过了几天,男人买回来一条带鱼。女人就把带鱼盘在锅里烧。烧好了,要寻只大碗来盛,可寻来寻去寻不着,只好从墙脚边寻来一根毛竹扁担,洗洗干净,用来盛这条带鱼。

男人种田回来,看见桌子上的一根长扁担与扁担里的一条带鱼,不免火气直冒,板起脸孔责问:“你为啥不切断呀?”

女人两手一拍,哭了起来:“切也不好,不切也不好,你到底要我怎么烧呢?”

【多忧的沈屯子】

一天,沈屯子和朋友一起上街,正好有个说书人在讲古代杨家将的故事。他听见说书人说:“杨文广被敌军围困在柳州城中,钱粮缺乏,援兵又被截住。”他心里不安起来,不住地跺脚叹息。朋友见状,硬把他拽回家中。

自此,沈屯子日夜在为杨文广担忧,不时地念叨着说:“唉,文广被困到这种地步,怎么能解围呢?”为了这事,他忧郁得患起病来。家里人没法,只好劝他到郊外散散心。

半路上,他看见有个人扛着竹子进城,又犯起愁来,说:“竹子的削口这么尖利,街上的人肯定会被戳伤的呀!”就这样,他又多了一重忧虑,病情更加严重了。

家里人束手无策,便请来个巫婆。巫婆对沈屯子说:“我查过阎王爷的生死簿,得知你来世转生做女子,嫁给一个姓麻哈的回族人,这人相貌很丑陋。”沈屯子一听,越发忧愁,病得更加厉害。

亲友前来探望他,说:“你自己宽慰自己,病自然会好的。”沈屯子答道:“要想我宽心,除非杨文广解了围,扛竹子的人转回家中,还要那姓麻哈的给我写下休妻的文书。”

【打缸六爹】

六爹是王家村人,生性愚蠢,动不动就发火。一天,六爹到集市上买了两口大水缸,挑着回家。走到山坡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一只大缸掉在路旁,另一只连箩筐一起滚下山坡去了。

六爹爬起来,往山下一望,哪里还有水缸的影子呢?心想早已摔个稀巴烂啦!眼下还剩下一个水缸,挑又挑不得,扛又扛不成,一怒之下,便抡起扁担猛向水缸劈下去。只三两下,水缸就碎成十八瓣。

他转身想走,突然想起滚下山坡那个箩筐是新买来的,立即下去寻找。在山坡下的一条深沟里,他找着了箩筐,一看那水缸还完好无缺地在箩筐里,不禁自言自语地说:“反正留下一个也无法挑回去,干脆再来个干手净脚吧!”于是,他挥起扁担,“当”地又将水缸打碎了。之后,他挑着空箩筐,哼着小调回家去。

村里的人知道这件事,便送了他一个雅号,个个都叫他做“打缸六爹”。

【割肉比勇】

齐国有两个逞强好勇的人,一个住在城东,自称“东郭勇士”另一个住在城西,自称“西郭勇士”。一天,他们偶然在街上遇见,相约到酒店去喝酒。

喝了几杯之后,东郭勇士说:“买点肉来下酒,好不好?”西郭勇士笑道:“你身上有的是肉,我身上也有的是肉,何必花钱去买哩?”东郭勇士听了说:“那好,我们身上都带有腰刀,就叫店家把调味的酱油拿来就是啦!”

酱油拿来了,于是,两人拔出腰刀,各自割下身上的肉蘸着酱油吃,吃了一块割一块,显出津津有味的样子。他们一边吃一边眼瞪瞪盯着对方,可谁也没有皱过一下眉头,更没有哼过一声。割呀割呀,这两位“勇士”因为流血过多,很快就倒地死去了。

【越人造车】

越国有个人外出旅行,来到晋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见到一辆车子。这车又破又烂,又残又缺,不能行驶,被人抛弃在这儿。那时越国一辆车也没有,这人如获至宝,用船将这破车运回国内,让人们见识见识。

从来没有见过车的越国人,以为车就是这个样子,便按它的模样,仿造出一辆又一辆的破车。晋国和楚国的人见了,觉得好笑,说:“你们不应该这样造车,这种车是不能跑的呀!”越国人自信车就是这个样子,不理睬他们。

过了不久,敌国举兵进犯,越国人立即驱车迎战。谁知,刚到阵前,车掉轮的掉轮,折辕的折辕,全都散了架。敌军乘势掩杀过来,将他们杀得丢盔弃甲,落花流水。

【姜是树上长的】

有个楚国人,从来也没有见过生姜。一天,他去赶集,在市场上见人卖姜,感到很新奇,他想了许多才下结论说:“这东西肯定是长在树上的!”

旁边有人告诉他说:“这叫生姜,是在地里长出来的呀!”那人固执地说:“不,是树上结出来的。你不信,一齐去找十个人来问问,要是他们都说是地里长的,我把骑来的毛驴送给你!”

就这样,他们一连问了十个人,个个都说姜是地里长出来的。那人哑口无言,只得把毛驴给了对方。可他还是不服气,说:“驴你只管牵走,但姜还是从树上长出来的!”

【不宜动土】

张三很迷信,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翻翻皇历,看看是否吉利。

他家的后墙眼看就要倒塌了,他想请人拆掉重修,一查皇历却一连好几天都记着“不宜动土”,只好暂时放下这件事。

这天,后街的李二请他吃酒,他又翻开皇历,一看上面写着“今日不宜出门”。他不敢出门,可又舍不得白白放过这顿酒肉,就苦思冥想起来。终于他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从后墙爬过去,这样就不怕犯出门的禁忌,又能吃上酒席。主意拿定,他便搬来一架梯子,爬上后墙。谁知“轰”的一声,他连人带墙倒了下来,泥土把他压得只露出一个头。

张三的儿子听见呼救声,慌忙跑来了。不想儿子也是个皇历迷,不敢贸然地救出父亲,立即转身回去查皇历。儿子见皇历上一连三天都写着“不宜动土”的字样,赶紧回头告诉父亲:“爹呀,皇历说这三天不宜动土,你忍受一下,过了三天我再来救你吧!”

【全家呆】

从前,有一户人家,老母亲、儿子、媳妇、孙女儿,一共四个人。

一天,老母亲叫儿子去买肉,关照说:“路上当心点,不要被狗吃掉肉。”儿子到肉店买好肉,请店里的人在肉皮上写上“狗勿吃肉”四个字。

他拎了肉,半路上碰着一个朋友,两个人立定了说闲话。

朋友说:“我有个儿子现已二岁,你的女儿也刚好一岁,两家配个亲吧。”他一口答应,讲话的时候肉被狗吃了,手里只剩根绳子,他没有发觉。回到家里,妻子问:“肉呢?”他一看肉没有了,就说:“不要紧,狗会送回来的,我有字写在上面。”

他再把配亲的事告诉妻子,妻子一听,当即跳起来,嚷道:“你这个呆子呀,人家儿子二岁,我女儿一岁,大了一倍,将来女儿二十岁,女婿四十岁了,你要让女儿嫁给老头子啊?”两人为了这事,吵闹了起来。

老母亲听见了,跑出来问:“啥事啊?”媳妇就把女儿配亲的事讲了一遍,婆婆一听,说:“这桩事情不要紧,放心好了,孙女儿今年比人家小一岁,明年就同岁啦,明年对亲不是一样岁数啦!”

大家一听,都说:“对!对!对!”为此大家高兴不已。

【空城计】

一天,村里来了个戏班子,唱的是三国戏《空城计》。有个外号叫“三国迷”的人很想去看,但又怕家里没人看门,被贼子光顾。他想呀想呀,突然把腿一拍,自言自语地说:“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放着孔明的空城计,为何不用?真是枉读《三国》!”于是,他把大门敞开,门口挂上灯笼,屋里燃着灯烛,悄悄地出去看戏。

看戏回来,他一一清点家里的物件,发现没少一针一线,不禁大喜,连连称赞孔明:“果是神人也!”

不久,村里又来戏班唱三国戏。三国迷又在家里摆上“空城计”,出去看戏。谁知回来一看,家里被贼子偷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本残旧的《三国演义》。他一边哭骂孔明,一边翻开《三国演义》,将书上孔明的名字,用小刀一一挖掉。

这天,三国迷又在大骂孔明,一个说书人见了,说:“自己干了蠢事,怎能算到孔明的账上去?你再翻翻《三国》,看孔明有没有两次用‘空城计’?”三国迷顿时哑口无言。

【愚人遇贼】

有两个人结伴出门,来到深山野岭,突然遇着一个拦路打劫的强盗。其中一个跑得快,一下子逃脱了,在密草丛里躲了起来;另一个被强盗抓住,剥去了他的白布外衣。

这件白布外衣是精细料子做的,里面藏有一枚金钱。这人对强盗说:“我能用一枚金钱赎回这件外衣吗?”强盗立即追问:“你的金钱藏在什么地方?”这人说:“你还给我外衣,我就给你一枚金钱。”

强盗真的把外衣还给那人,那人立即从衣领上把那枚金钱取出来交给了强盗,说:“这个钱是真金铸的,你不信就去问问和我同行的冶金师傅,他藏在前边的草丛里面哩!”

强盗再次抢走那人的外衣,然后到密草丛里捉住冶金师傅,将他身上的财物搜得一干二净。

【杨修智悟丞相题字】

杨修(公元175—219年)是东汉末著名的文学家,他才思敏捷,多智谋,曾做过曹操的主簿。曹操因杨修有智有谋,又是袁术之甥,虑有后患,遂借故杀之。

杨修做曹操的主簿时,有一次主持建造丞相府的大门。一天,门框已成型,正在构建门顶的椽子,曹操来现场察看,看完后在门上题了一个“活”字便走了。杨修看见门上的“活”字后,马上命工匠拆掉大门重做,工匠不解其意,杨修对他们说:“门中有‘活’是阔字,丞相的意思是这门做大了。”又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吃,曹操喝了几口,便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命人把杯子传给众大臣看,大家看了不明白他的用意,杨修接过杯子看完题字后就喝了一口,说:“‘合’字,拆开来就是每人一口。”曹操见了,很赏识杨修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