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沉着冷静,后发制人
在双方辩论中,往往会有一方,以咄咄逼人的谈话作为决定性手段,一旦抓住对方漏洞,即紧追不放。面对这类辩论对手,若想应对得体,就必须沉着冷静,后发制人。
咄咄逼人的谈话,一般是有备而来,或是对自己的条件估计得比较充分,有信心战胜你。谈锋一般是指向一个地方,对你的要害部位实行“重点攻击”,会令人开始就处于被动位置。
对付的办法有多种,根据情况的不同你可以加以选择,但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后发制人。这是使自己能站稳脚跟的最有效办法。特别是中国人,更善此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以静制动”、“反守为攻”的论述很多。每个人也许都有这个经验:先把拳头缩回来,到一定程度,看准了对方,再猛烈地打过去,往往会打得更准,打得更狠。
后发制人一般在两种情况下施行反攻,最为有效。
第一,当对方到了已经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咄咄逼人者,其开始锋芒毕露,也许你根本找不到他的破绽。但是,你应该抱着这么一种观念,他总有不攻自破的地方,总是有软弱的地方,只是你还没发现而已。等待时机,一旦其锋芒收敛,想作喘息、补充的时候,这时候你就可以反攻了。
第二,当对方已是山穷水尽的时候。这时就是对方已经把要进攻的全部进攻完毕,把要打击你的部位打击完毕,而后发现,他连你的“伤口”部位还没找到,其锋芒所指,无非是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或者其打击的部位亦不全面,从本质上动摇不了你,这就是所谓的“山穷水尽”。
后发制人在具体运用时有如下技巧:
(1)装作退却,设计陷阱
假如对方的问话是你所必须回答的、不能推辞的,而又要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你可以装作在第一方面退却。对方乘机逼过来,你把他带得远了,让他完全进入了圈套,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他反击。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突然对周总理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有没有妓女?”这是个严肃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声誉,甚至还可以联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回答当然应该是“没有,绝对没有。”周总理却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小圈套,微笑着对那位记者说:“有”,全场马上发生一些骚动,许多记者把脖子仰起,期待下面更具体的答案,周总理话头一转,说:“在中国的台湾省”。回答得非常巧妙,一箭双雕!
(2)抓住一点,伺机反攻
这是在你几乎无计可施的时候,对方话锋之强烈,火药味儿之浓,使你无法反击,他提出的重大问题,你却无法一一回答,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迅速找到他的谈话内容中的一个小漏洞,即使再微不足道也无所谓,可以把这一点无限扩大,使其不能再充分展开其他方面的进攻。你就在这一点上,来回与他周旋,并迅速地想出应付其他问题的办法。
(3)胡搅蛮缠
胡搅蛮缠是当你理亏时,被对方逼到了死角,而又实在不想丢面子,就可以乱缠一番,把没有理的说成有理的,把本来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说成是很有联系的事物,把不可能解决的、不好解决的问题与你的问题扯在一起,以应付对方的连串进攻。
胡搅蛮缠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正当的,但却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特别是当对方欺人太甚、丝毫不留情面的时候。另外,用胡搅蛮缠的方法,可以先拖住对方,以便有时间考虑真正应付的办法。
(4)把球踢给对方
这是谈话中要运用的一个很普遍、很实用的技巧。当对方的问题很难回答、问的角度很刁,你回答肯定、否定都可能出差错时,那就不要回答,把问题再还给对方,从哪个地方踢来的球,再踢回到哪儿,将对方一军。比如,有一个国王故意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聪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数清天上有多少颗星星,我就认为你聪明。”阿凡提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骑的毛驴有多少根毛,我就告诉你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5)打擦边球
打擦边球的技巧就是给予对方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好像打乒乓球时打出的擦边球,似乎球出台了,又略微擦了一点边,叫你无可奈何,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对付对方咄咄逼人的追问,你就还一个擦边球式的回答,看起来与对方的问题不相干,几乎没有回答他的追问,但又确实与此有关,使对方不能对你进行无理的指责。
7.引“蛇”出洞,诱其上钩
辩论并不是直来直去,有时也要用一些迂回曲折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可以使用引蛇出洞的方法,通过诱导对方,制造一些矛盾,使对方提出有利于自己的结论。
在辩论中,或与陌生人交谈时,人总是不自觉地保持一种戒备状态。而如何解除这种戒备,关系到辩论或与人交往能否成功。我国有句古语,叫做“引蛇出洞”,说的就是这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攻心术,这里“引”是手段,“出”是目的,对方将自己防范得紧紧的,你又怎能引诱出来呢?只有麻痹对方,松懈其意志,敞开其心胸,这才谈得上引“蛇”出“洞”,实现其目的。这是引“蛇”出“洞”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当“蛇”出洞后,其戒备基本消除,我们就可以手到擒来了。鬼谷子据说是先秦时纵横学派的一大宗师,同时,也是兵家神秘的一代祖爷。相传他在青溪山上向庞涓、孙膑传授谋略与兵法的时候,一天,他有心想测试一下两位弟子这一阵子学得如何,便坐在一个山洞里向两人问道:“你们谁有本事骗我走出洞外?”庞涓便抢一步连哄带吓,甚至扬言要放火烧洞,不论他如何威吓,鬼谷子却安然不动,因为他知道庞涓是要把他弄出洞去,所以防范得很紧。孙膑却反其道而行之,承认自己愚笨,说无论如何是无法将老师骗出洞外的,不过,他接着说:“如果老师是在洞外,我倒有办法骗老师走进洞来。”鬼谷子听后当然不信,便信步朝洞外走去,谁知他的脚刚一踏出洞外,孙膑便在背后高兴地拍掌叫道:“老师,我这不是把您请出洞外了吗?”孙膑哪里愚笨,他是布下圈套让老师钻——鬼谷子果然上当受骗。为什么呢?因为孙膑先是说自己愚笨,哪里骗得过老师?这就使鬼谷子放松了警惕,疏于防范。这一典故虽似笑料,但却是引蛇出洞这一策略的最好例证。
许多人时常保持一分警戒之心,可是一旦放弃警戒,就几乎丧失了抵抗力。如果你被对方侵入了警戒防线,警戒心反而在无意识之中减弱了,一些狡猾的诈骗犯通常就是利用人的这种心理弱点,施放狡猾的攻心烟雾,使一些善良的人们不知不觉地屡屡上当。有则外国小故事说:有个叫米勒的人听到一个鞋匠夸口说,谁也骗不了他。于是,米勒想试一试他的深浅。
这天,米勒在街上碰到了这个鞋匠,便拉住他说:“你在这里站着等我一会,我马上就来,让你看看我是怎么骗你的。”说完,米勒便走了。
鞋匠真的以为米勒会转回来骗他,心想,我还倒要看看你有什么骗人的高招。结果他在街上等了好几个小时,也没看见米勒转来。正当他等得实在不耐烦时,他的一个朋友走了过来。“鞋匠,你在这傻站着干什么?”
鞋匠便把遇到米勒的事告诉了这位朋友,他的朋友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你真傻,上了人家的圈套还不知道,米勒把你骗了,他根本就不会回来了。”这则小故事,与孙膑诱鬼谷子出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用后一目的作为诱饵,布下迷障,使对方心安理得地上当受骗。
伊索寓言里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北风与太阳争辩谁比谁更厉害,互相僵持不下,突然发现地面上有一个穿着外套的行人。
“我看是否这样?”太阳说,“谁先让这个行人脱掉外套,谁就得胜。”
“我完全同意。”北风说,“但是要让我先来。”
“那是自然。”于是,太阳就隐藏到云的后面去,北风立刻呼呼吹起了冷风,它吹得越厉害,行人反倒把外套裹得越紧了,北风无计可施,只好歇手了,且退一旁看太阳如何使招了。这回轮到太阳露脸了。只见它使尽了气力,拼命地把阳光射向那个行人,行人酷热难当,就把外套松开了,不一会儿,他浑身大汗,干脆把外套全部脱掉,躲避到一片树阴下,躺着休息去了,就这样,太阳得胜了。欲使行人脱下外套,只有让外套失去御寒的作用才行,太阳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人的心理障碍通常是有准备的,遇到相关情景即表现出来,这种心中的准备为“心理组织”。通常,“不”的心理组织不可能突然变为“是”的心理组织,必须巧妙地朝“是”的方向诱导,才会逐渐造成“是”的答案。而这个过程是多变的,难以定型的,需要辩手随机应变。
习惯于顽固拒绝他人的说服的人,经常都处于“不”的心理组织状态之中,所以自然而然会呈现僵硬的表情和姿势。对付这种人,如果一开始就提出本题,绝不可能打破他“不”的心理组织。所以首先应该尽量让他轻松化,并提出不勉强的问题,使对方反射地答出“是”的答案。然后,循序渐进,加以引导,引向最终你所期望的答案。
请看如下回答:“兔子跑得比乌龟快吧?”
“兔子也会打瞌睡吧?”
“这时乌龟就能超过兔子吧!”
“是。”
“结果乌龟比兔子先到达终点,我们可以说乌龟比兔子跑得快吧!”
“是。”一般来说女性不易抵抗这种说服术,所以想说服不易打开心胸的女性或态度不开朗的女性,用这种方法可收到相当效果,在频频答“是”的情况下,对方“不”的心理组织自然会向“是”的方向倾倒,而产生“是”的态度。这时候就可利用这个机会将话导入正题,对方一定会很乐意地答出“是”的答案来。这实际上是一种阶梯层次法,每次让对方上一小级台阶,花费不大的气力,当上了几个台阶之后,你会发现对方已经接近你的目的了。
具体说来,运用这一技巧有两方面的内容:
(1)诱“敌”深入
在对方攻击自己准备得最充分、最有说服力的论点时,暂时避而不答,含而不露,造成本方防守空虚,理屈词穷的假象,引诱对方放心大胆地继续前来进攻;一旦时机成熟,突然抛出最有力的论据,使对方措手不及,击破对方的攻势。这种战术还会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之明明占优势的论点也不敢贸然出击。比如南京大学队与台湾大学队的辩论决赛中,台大队指责南大队举出历史的经验说明人类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只能借助于神话的想像,大谈什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南大队开始避而不答,呈退缩之状,台大队因而越发来劲,两次三番地从历史的角度加强攻势,此时观众开始为南大队担心,而南大队却不失时机地抛出了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关于战争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产物这一论断,以及澳洲土著人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根本没有发生过战争,爱斯基摩人那儿从来就不知战争为何物等例证,予以坚决回击,收到了效果。台大队后来就不敢再从历史的角度来出击了。因为他们已经被诱得十分深入,积重难返。
(2)故设圈套
好的防守者不是当敌人进攻时才披挂上马,匆匆应战,也不会去修筑一条大而无用的马其诺防线。他们像精明的猎人,寻踪访迹,在猎物的必经之途上巧妙地掘下一个陷阱;他们是智谋过人的统帅,不屑于疲于奔命地寻找战机,而是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与敌人作战。比如南京大学队站在反方立场上论辩“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取得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一题时,有意把韩国和中国香港摆在一起。先抛出韩国奉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问这符合儒家思想的哪一条,哪一款?正方信心十足地答曰:“这体现了儒家重视国家、官府主导作用的思想”;反方马上甩出中国香港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问正方对此又作何解释?问得正方张口结舌。这一战术运用成功,可以达到辩论的最高境界——对手哑口无言。对手此时已完全落入己方圈套,即使勉强作困兽斗,也是大势已去了。
8.热情奔放,风采照人
(1)我就是我,个性独特
独特的个性是演讲中除内容之外最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卡耐基技术研究所对一百位著名的商界人士进行智力测验。这次测验的内容和战时陆军所用的相似。测验的结果,使得该研究所郑重宣布:事业成功的各种因素中,个性的重要性远胜过优秀的智力。
这是一项意义极为重大的宣布:对商人而言,极为重要;对教育家而言,极为重要;对专业人员而言,十分重要;对演说者而言,更是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