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中)
22640400000045

第45章 与同事相处的语言艺术(1)

1.同事间言来语去总相宜

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因为彼此之间既处在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又是各自经历不同,各自脾性不同,少不了彼此之间会有摩擦龃龉。为了一个小团体的和谐与融洽,需要有人做出让步,需要有人委曲求全。

对于办公族来说,同事每天见面的时间最长,谈话内容可能还会涉及到工作以外的各种事情,然而说话不适宜常常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与同事谈话必须要掌握好分寸:

(1)公私分明

不管你与同事的私人关系如何,但如果涉及到公事,你千万不可把你们的私交和公事混为一谈,否则你会把自己置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钱丽与公司另一部门的主管王华十分要好。有一天,王华突然过来找钱丽。

钱丽很奇怪,问:“你来找我干什么,这可是工作时间。”

王华说道:“钱丽,我们部门现在有个计划,希望与某公司合作。但我在这个公司没有熟人,所以想请你帮忙啊?”

钱丽一愣,王华继续说:“我知道,你和某公司的公关经理很熟,你就做个中间人吧!帮我说几句话,事成之后,我不会亏待你的。”

钱丽一听,感到很为难,想直接回绝,又怕王华不高兴。答应吧,但还不想把公事和私交混在一起。

于是,她对王华说:“我是认识该公司的公关经理,不过,她这段时间在休假。我怕等她回来,你们的计划就给耽误了。”

王华一听就明白了。

其实,钱丽的朋友并没有去休假,她只是不想把自己搅进去。自己与王华不是一个部门的,插手其他部门的事,怕自己的上司不高兴。再说,如果办不成的话,反倒影响了自己和王华的友谊。如果你也遇到同事要求你伸出援助之手时,你可以打趣地说:“其实这件事很简单,你一定可以应对自如的,被我的意见左右,可能不妙。”这番话是间接在提醒他:一个成功人必须独立、自信,而且这样也不会损及大家的情谊。

(2)是朋友,也是同事

虽有人说“好朋友最好不要在工作上合作”,但缘份与机遇的事说不清,能碰巧在同一个单位里工作绝不稀奇。

一天,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别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将会成为你的搭档。上司把他交给你,你首先要做的是向他介绍公司的架构、分工和其他制度。这时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来闲言闲语。

与好朋友搭档工作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在工作中,你们的友谊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你与搭档的职级相同,但工作量却大大不同。人家可以“煲电话粥”,你却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虽然你心情不佳,但切勿向搭档发脾气,因为你们日后并肩作战的机会还有很多,许多事还是唇齿相关的。

表面上,你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分内的工作,对这位搭档要保持一贯的友善作风。

不过,最重要的策略是向上司表态。上司不一定是偏心,有可能是对各项工作所需时间不大了解而已,所以你有必要找他商谈,让他知道,每件工作所花的时间为多少,在一个工作日里可以做些什么,你的任务又是如何得多。只要讲你的困难,不要埋怨搭档相对地闲着,对事不对人,才能让事情圆满解决。

(3)闲谈时莫论人非

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闲言碎语。有时,你可能不小心成为“放话”的人;有时,你也可能是别人“攻击”的对象。这些背后闲谈,比如上司喜欢谁、谁最吃得开、谁又有绯闻等等,就像噪音一样,影响人的工作情绪。聪明的你要懂得,该说的就勇敢地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要乱说。

宇宙之大,谈话的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何必一定要拿别人短处当作话题?你所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可靠,也许另外还有许多隐衷非你所能详悉的。若贸然把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言宣扬出去,不亚于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当事后完全了解真相时,你还能更正吗?

“王某借了李某的钱不肯还,这真是岂有此理!”昨天你对一个朋友说。这是你从李某那里听来的而替李某鸣不平的话。人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你明白了人类的这一弱点,你就不会诋毁王某。一旦你若有机会见到王某,他也会告诉你,他虽借了李某一笔钱,但已和李某说清楚了,是因店里进货资金紧张,暂借李某三万元作为周转金,待两个月时间连本带息一并支付,并立有字据为证。可刚到一个月时间,李某因急于购房,想拿回现款,而王某确实资金押在货物上尚未持有现金,故实难支付,所以不能说他赖债。由此看来,人与人的种种关系大半如此复杂,你若不知内情,就不要胡说八道。

社会上有一种人,专好推波助澜,把别人的是非编得有声有色,夸大其词,逢人便说。世间不知有多少悲剧由此而生。你虽不是这种人,但偶然谈论别人的短处,也许无意中就为别人种下了恶果。而这种恶果的滋长,是你所料想不到的。

(4)注意对方的语言习惯

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习俗各异。一个规模较大的单位不可能只由本地人组成,一定还会有来自各地的同事,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同的地方,语言习惯不同,自己认为很合适的语言,在其他不与你同乡的同事听来,可能很刺耳,甚至认为你是在侮辱他。小夏是西北某地区人,而小秦是北京人。一次两人在业余时间闲聊,谈得正起劲,小夏看见小秦头发有点过长,便随口说:“你头上毛长了,该理一理了。”

不料小秦听后勃然大怒:“你的毛才长了呢!”

结果两人不欢而散。无疑,问题就出在小夏的一个“毛”字上。小夏那个地方的人都管头发叫做“头毛”,他刚来北京时间不长,言语之中还带着方言,因此不自觉地说了出来。而北京人却把“毛”看作是一种侮辱性的骂人的话,什么“杂毛”、“黄毛”,无怪乎小秦要勃然大怒了。

各地的风俗不同,说话上的忌讳各异。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必须留心对方的忌讳话。一不留心,脱口而出,最易伤同事间的感情。即使对方知道你不懂得他的忌讳,虽情有可原,但你终究还是冒犯了他,因此应该特别留心。

(5)不要展示自己的优越

有些人动不动就提到自己或家人的辉煌业绩和显赫地位,向同事们炫耀,这将造成对同事们自尊心的伤害,引起大家的不快,导致对你的厌恶和反感。

“我在北大当学生会主席的时候……”

“我在国家外经贸部的哥哥……”

“我们家的大理石地面……”

久而久之,同事也会觉得你“高人一等”、“异于常人”,所以,就会把你摒弃在他们这些“常人”的圈子之外,冷漠你,孤立你。

说话的语气在同事中间应以谦和淡雅为主,切不可口气傲慢,才能在同事当中显出你具有良好的品质,沟通与交流就会轻松自如。

2.与同事交往不要信口开河

语言大师卡耐基说过:“所以要讲究说话的技巧,是因为许多人常常不假思索就信口开河,因而导致种种不良的后果。”

有的人口齿伶俐,在交际场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固然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但是,假若口无遮拦,说错了话,说漏了嘴,也是很难补救的。若因言行不慎而让别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是不礼貌的,也是不明智的。因此,在与人交谈时必然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探问别人的个人隐私

热衷于打听别人隐私的人是令人讨厌的。在西方人的应酬中,“探问女士的年龄”被看成是最不礼貌的习惯之一,所以西方人在日常应酬中可以对女士毫无顾忌地大加赞赏,却不去过问对方的年龄。

在你打算向对方提出某个问题的时候,最好是先在脑中过一遍,看这个问题是否会涉及到对方的个人隐私,如果涉及到了,要尽可能地避免,这样对方不仅会乐于接受你,还会为你在应酬中得体的问话与轻松的交谈而对你留下好印象,为继续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地说,在日常应酬中,涉及隐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女士的年龄;

·工作情况及经济收入;

·家庭内务及存款;

·夫妻感情;

·身体(疾病)情况;

·私生活;

·不愿公开的工作计划;

·不愿意为人所知的隐秘。

(2)不能当众揭对方的隐私和错处

有人喜欢当众谈及对方隐私、错处。心理学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而恼怒。因此在交往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敏感区,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采用委婉的话暗示你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让他感到有压力而不得不改正。知趣的、会权衡的人只须“点到即止”,一般是会顾全自己的脸面而悄悄收场的。当面揭短,让对方出了丑,说不定会恼羞成怒,或者干脆耍赖,出现很难堪的局面。至于一些纯属隐私、非原则性的错处,最好的办法是装聋作哑,千万别去追究。

(3)不能故意渲染和张扬对方的失误

在交际场上,人们常会碰到这类情况,讲了一句外行话,念错了一个字,搞错了一个人的名字,被人抢白了两句等等。这种情况,对方本已十分尴尬,生怕更多的人知道。你如果作为知情者,一般说来,只要这种失误无关大局,就不必大加张扬,故意搞得人人皆知,更不要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以为“这下可抓住你的笑柄啦”,来个小题大做,拿人家的失误来做取笑的笑料。因为这样做不仅对事情的成功无益,而且由于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你将结下怨敌。同时,也有损于你自己的社交形象,人们会认为你是个刻薄饶舌的人,会对你反感、有戒心,因而敬而远之,所以渲染他人的失误,实在是一件损人而又不利己的事。

(4)不宜过早说深交话

在交往中,我们有时结识了新朋友,即使你对他有一定好感,但毕竟是初交,缺乏更深切的本能性的了解,你不宜过早与对方讲深交、讨好的话,包括不要轻易为对方出主意。因为这很可能会导致“出力不讨好”。因为对方若实行你的主意,却行不通,则可能以为你在捉弄他,即使行之有效,他也不一定为几句话而感激你。除非是好友,否则不宜说深交的话。

(5)说话不能不看时机

有的人说话时旁若无人、滔滔不绝不看别人脸色,不看时机场合,只管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这是修养差的表现。说话应注意对方的反应,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讲话内容,使谈话更有意思,更为融洽。

3.与同事说话的艺术与分寸

办公室的是是非非每天都发生着,你可能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忍不住要挺身而出“匡扶正义”,也可能你是个外向型的人,眼里看不惯嘴里要说出来,也可能你是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闲事少管的人……不管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都得要和同事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相处下去。这就需要你掌握一些与同事说话有分寸的招法,在他们中间塑造一种受欢迎和受欣赏的说话形象和风格,以便使身边的同事不至于小看你或者抓住你的某个话柄找你的麻烦。

(1)永远不说同事的坏话

与同事相处,要讲究分寸。话太少不行,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善交往;话多了也不行,容易让别人反感,而且也容易让别人误解,认定你是个乌鸦嘴。所以说话一定要讲分寸,该说的,一定要说,说得到位。不该说的,一定不说,要恰到好处,适时打住。

不管同事怎样冒犯你,或者你们之间产生什么矛盾,总之“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凡事能够忍让一点,日后你有什么行差踏错,同事也不会做得太过分,推你走向绝境。至于如何才能培养出这种豁达的情操,也是有办法的,比如让心思意念集中在一些美好的成就等,当你的报复或负面的思想产生时,叫自己停止再想下去!

当你偶然发现某位跟你十分投契的同事,竟然在你背后四处散播谣言,数说你的不是和缺点,这时你才猛然觉醒,原来平日的喜眉笑目,完全是对方的表面文章!

晴天霹雳之余,你会痛心地想,跟他一刀两断吧!然而大家是同事关系,你若摆出绝交态度,一定吃亏,一则别人以为你主动跟他反目成仇,问题必然出在你身上,这无形中给对方一个借口去伤害你,这样做太不理智了。

更何况你俩还有合作机会,加上上司最不喜欢下属因私事交恶而影响工作。

所以,你应该冷静地面对,千万别说出过火的话来,这样对谁都不利。

“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这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却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地在背后说过别人,只是所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无从考证了。不过有一点,经常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肯定不会是受欢迎的人。因为凡是有点头脑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这么想:这次你在我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下次你就有可能在别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样一来,你在别人的印象中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别人在你面前说另一个人的坏话,对此,你就得端正态度,用辨证的思维去考虑这种情况,把握好应对的分寸。

(2)慎重地判断询问者的意图

被上级询及对同事的意见时,答不出来实在令人伤脑筋。若是针对人格评价的问题,必须得慎重处理。

首先的要诀是掌握对方的意图,观察上级的心意是属于哪一种类型,比如:

第一种类型:只是灵机一动的发问。

第二种类型:为了确认自己的见解。

第三种类型:对自己的看法不确定,想参考属下的意见。

第四种类型:为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而询问其他部属的意见。

第五种类型:故意在同事之间造成对立,使彼此心生暗鬼,再由此操纵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