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中)
22640400000027

第27章 表情语言,传递心声(2)

4.没有表情的人并非没有感情

在人际疏离的社会中,有不少人不管听到或看到什么,甚至想到什么,都会尽力压抑自己的情感,不愿在脸上透露一丝一毫。

遇到这种类型的人时,大部分的人都会不知所措,不过,没有表情绝不表示没有感情,脸部肌肉没有随着心绪的牵动而变化当然是不自然的。然而,没有表情其实是最能显现出一个人的感情。

例如,对上司有抗拒感的职员,有时就会装出这种没有表情的表情。其实无论他如何压抑感情,旁人还是能察觉到他的表里不一,正因为他极力想要压抑内心的不满,所以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的脸部线条僵硬,扭曲而不自然。

人虽然是非常善于伪装的动物,但只要不忽略人性的深层本质,加以细心观察的话,就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线索。

一个面无表情的人,一旦紧张起来,眼睛就会不由自主地眨动,鼻头自然皱起,偶尔有脸部痉挛的情形。对于这样的人,聪明的做法是不要去刺激他。有些上司还会不明就里,大大咧咧地对着脸色苍白的属下说:“你的脸怎么啦?似乎在抽搐,有什么不满,就说出来吧!”这种话,无疑是在刺激这位拼命压抑感情的部属,是相当危险的举动。

因为,抽搐的脸部,表示此人正努力地保持上司与部属的关系,这时最好什么都不要说破,改天再选择适当场合,自然地沟通、开诚布公,才能解除部属的紧张情绪。

5.微笑是消除陌生感的心声

就是说,可以对“笑容”有清楚的自我感觉。这样,也就有一个笑的技巧问题了。

一般地说,沟通者的表情,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接受者的态度、感情,二是所表述的言辞内容,就对接受者的态度、感情来说,沟涌者的表情基调应是微笑,一则因为微笑是和融洽的关系相契合的,微笑乃是社交上最好的非语言性信号;二则因为微笑时的面部肌肉容易控制,可以长久维持笑貌。就所表述的言辞内容来说,笑和笑的分寸的掌握就显得更为重要。“面部是思想的萤光屏”,不同的话题、场合,就应有不同的表情表露,该严肃就不能笑,该笑就笑,该怎么笑就怎么笑。比如,在祝贺(获奖、朋友生日)的场合,交谈时一定要满面春风,笑容可掬,使人感到你友情的真挚;在喜庆(结婚、寿辰)的场合,你除了锦心绣口,还应当笑逐颜开,给大家增添欢乐的酵母;在笑语喧声的联欢会上,则不妨开怀大笑,直至达到笑的饱和;在正式会谈(座谈会、外交谈判)中,即使是在“坦率的会谈”(肯定有某些不同见解、甚至是意见截然对立的会谈)中,虽然要求“不苟言笑”,然而也不宜死板着面孔。在这种场合,嘴角的一丝微笑使人显得矜持高雅,大度包容,“微笑外交”甚至成为许多外交家为人称道的风格。在这些场合,如果“一本正经”、面色阴沉,就将令人望而生畏、望而生厌、大煞风景了。当然,“笑不由衷”、“巧言令色”是容易被识别的,因此不论是哪一种笑,只有发自内心的笑、同对方会心的笑,才能真正使对方的心弦产生共振。至于在吊唁、葬礼、扫墓、传送死亡通知书等场合,就绝对不能有一丝笑容,应当表现出肃穆、沉静、伤感的样子。

笑所持续的时长,一般可以显示一定意义。西柏林自由大学卡斯滕·尼米兹教授在对18个人的笑容及其心理动力进行了实验分析后作出结论:大部分持续5至7秒钟的笑是愉快的笑。最积极的笑一开始嘴唇要迅速运动,下巴翘起,头向后转,两眼睁得大大的,看周围人笑不笑。5秒钟以后,当头向后转得不能再转时,主要现象出现了并产生面对面的愉快感:这时眯半秒钟眼睛,意味着头要转回来和标志着:“我看着你笑,但不是嘲笑你”。当两个人的目光对在一起时,他们会立即转移视线,去看别的地方。明显使人生气的笑是缓慢的笑,这种笑或者是不眯眼,或者是眯着眼,但眼睛是慢慢闭上的,而且睫毛是竖着的,笑到最后,脸色就变了,而且表现出十分不快的样子。2至3秒钟的笑则使人不解其意:“笑的人到底想对我们说什么呢?”根据尼米兹教授的说法,“人们就这样自然地把笑看做一种以无意识的方式对他们说话的信号。”

“相逢开口笑”是一种常用的见面体态语。无论是见到生人、熟人、长辈、小辈、同性、异性,都可以开口发笑。应当说明的是,开口笑并不是哈哈的咧嘴大笑,也不是嘻嘻逢迎的笑;前者使对方莫名其妙,局促不安,后者使人觉得嬉皮笑脸,话未开口先生戒忌之心。所谓开口笑只是指说话时面露微笑,带有笑的色彩’,这是一种谨慎的需要收敛的笑。开口笑使人觉得和蔼、可亲、文明,所以说它是“仪表吸引”的一个构成要素。

在融洽的气氛中,当对方发笑时,自己应有笑的呼应。言语交际不同于喜剧、相声表演——观众哄堂大笑,演员倒要不笑,因为演员一笑反而会抵消观众的笑。言语交际双方笑的反馈,可以筑成彼此交流的桥梁,感受对方的感情态度,理解对方的思想观点,从而共同创造出理想的言语交际效果来。

笑是言语交际进行的润滑剂,应当贯穿始终。当面对许多人时,最好在你和听话人交融的笑声中结束谈话,使你的笑貌音容在大家的脑海里最后再打上一个印记。美国人代尔·卡耐基在所著《演讲术》一书中曾转引一位演说家的话,强调“必须在听众的笑声中说‘再见’”。即使是两个人之间,结束谈话时,也一定要留给对方一个愉快的印象,笑容便是结束谈话的最佳“句号”。

微笑语。微笑语指运用不出声的微笑来传递某种信息的体语。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微笑不仅是招呼朋友的无声语言,而且也是婉拒的有效手段。如对不感兴趣又不便直言相拒的问话,微微一笑可以表达欢愉、鄙视、愤恨、谅解、无奈、自嘲等多种语义。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共人员要善于区分微笑的不同意义;否则,产生误会,便极有可能一厢情愿,给工作带来损失。

据披露,二次大战时,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美日谈判,日方代表曾报以可作善意和恶意两种解释的微笑,美方代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作出日方代表友好、亲善的判断,这也是麻痹并遭致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