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中)
22640400000013

第13章 把握话题,谈情论道(4)

8.及时巧妙地转移话题

在自然交流中很少有人。自始至终只说一件事,中途转换话题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请看小王与小张的一段交谈,就换了好几个话题——甲:我昨天在新华书店买了本《口才学》。

乙:好巧,我也买了一本。哦,我还买了盘林忆莲的磁带!

甲:你买到啦?!我早就想买,总买不着,你能借我翻录一盘吗?

乙:当然能。不过,别说我小气,你可不要弄坏了。

甲:你放心,我可不像有的人,不把别人的东西当回事。上次,我借了本书给人家,借出去就没影了。分析这一段普通的对话从“书”说到“磁带”,从“磁带”说到“翻录”,再从“翻录”说到“人品”,话题频换,无拘无束。这样交谈,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

通常的话题转换,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属于随意转换,交谈者意兴所至,话题自然游移,一如水银泻地、山洪奔腾;另一种属于有意转换,即交谈都为了控制交谈方向,以一定方法主动更换话题,这时的交谈不再是毫无目的,而是有意识的把握。

日常说话中,还有一种称为“乱打岔”的转移,与这里说的话题转移截然不同,乱打岔,是不尊重谈话对方的缺乏教养的行为,很不礼貌。有意转换话题,则是一种积极的谈话艺术。它正确地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机智地避开不利因素,使会话继续保持和谐热烈的气氛和丰富的内容。

转换话题一般发生在如下情况:

(1)会话出现冷场;

(2)谈话内容枯竭,会话难以维持;

(3)有人失言或出现意外的尴尬局面;

(4)产生不同意见,不便争论,不必争论或不想争论;

(5)原话题无积极意义,低级趣味,或可能伤及他人;

(6)交谈一方对正在谈论的话题不感兴趣、甚至有厌恶情绪;

(7)需要避讳。譬如,当话题触及他人隐痛隐私的时候,当成人交谈时来了孩子,女性交谈时来了男子,群众交谈时来了上司的时候,以及当谈话内容应当向当事人守密的时候都要注意不当说的不能说。

转换话题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最好能不着痕迹,巧妙自然地将对方引导新话题;而成功运用这个要领的关键,则在于会话对方对新的话题应当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这样,会话才能拓展交谈天地,维持融洽气氛。为此,在有意转换之前,充分估计对方心态和审慎选择比原来话题更有新意的、在需求上更可满足对方的话题,无疑十分重要。有三种方式可供平日交谈时选用。

(1)顺水推舟

这种方式是充分利用原来的话题,借助邻近内容隐蔽地转移对方的注意中心,由此及彼、以新换旧,来达到自然引渡话题的目的。

锦上添花法:由对方话语中的某一点引出新的话题。

某人在交谈中夸耀自己的孩子:“我儿子这次数学考试又得了满分!哎,你女儿怎么样?”乙的女儿数学较差,如果他不愿意公开,就可以说,“哦,满分?你儿子真聪明,语文一定也考得不错吧!”听到人家夸奖自己的儿子,甲不胜自喜,又开始介绍儿子的语文成绩。

补充引渡法:表面上为对方的谈话作补充说明,实际上暗渡陈仓、转换话题。

若某人说:“博览会上羊毛衫的款式真多……”如果此人滔滔不绝地介绍起羊毛衫的款式,而你又不感兴趣,那么,可以抓住他说话的间隙,插上一句:“我昨天也去看了,不是还有各种名牌冰箱吗?”这样,就能把话题引到“冰箱”上去。可是,有的人一讲到兴头上,往往收不住,给“补充引渡”带来困难。这时,你就要针对他的特点,用他同样感兴趣,甚至更加感兴趣的话题去“诱惑”他。一般来说,他会不经意间转换话题的。

追问转移法:对对方的回答不断地追问,也能达到转换话题的目的。

比如,有人总是抱怨自己不被领导赏识,有才而缺乏机遇,听到的次数多了,难免使人厌烦。特别是有的人还很不“识相”,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依然叨叨不休。这时,你不妨借机追问:“你认为一个人成才需要哪些条件?成才既然需要主客观条件,那么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呢?”“客观条件很差,由于主观努力而终于成才的,这一类例子你多少了解一些吧?”利用一次或多少连续追问使他逐渐偏离原来的话题。

(2)顺手牵羊

就是借助邻近或相关的事物或非语言因素,巧妙地转换话题。会话过程中,若已对目前的话题没有兴趣,可以借眼前的景色、物品、陈设、耳畔的声响,乃至嗅觉感受到的气味、触觉感受到的物状、身体感受到的气温等,来转移话题。“哦,我怎么现在才发现,你墙上这幅画是相当名贵的!”“这是什么气味?上次来好像也闻到过”。“你看,那个山头多像一头雄狮!”“怎么搞的,你们整天就在这噪声中生活?”由于所借有的事物或非语言因素,往往与原来的话题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大,所以,采用“顺手牵羊式”时,务必注意三点:

(1)要迅速吸引对方的注意,以淡化其对原话题的兴趣;

(2)要以语调、神情、手势辅助说话,以隐蔽转移话题的动机;

(3)要尽可能表达对对方的关心,以消除强使对方改换话题时可能产生的不快。

(3)另起炉灶

这种方式简洁明快,直截了当地以一个新话题取代旧话题。上面的两种方式,一般都要施放“烟幕”,让话题在对方并不察觉(或不明显察觉)的情况下悄悄地转换。而另起炉灶式却不然,它往往用明白的语言刹住对方的谈锋,迫使话题转换。

另起炉灶式虽然直接,也要顾全对方的面子,特别是在对方谈兴正浓的时候你可以对只顾自己口惹悬河的人说:“这件事咱们有机会再谈吧,我先告诉你一件事……”;也可以在听到不愿听下去的话题时说:“我们不谈这个,谈谈……好吗?”既注意到了礼貌,又达到了转换话题的目的。

转换话题还有一种情况,在两人的交谈中涉及到第三人的名誉或利益,这时更要当机立断,改变话题。如当有人在会话中损害了某个人的名誉时,你就要以坚定的语气说:“对×××,我的印象很好,还是让我们谈谈其它事吧。”或者,当有人诽谤一位双方都很熟悉的朋友时,你可以用吃惊的语气说:“奇怪,他常常讲你非常好。”这种明显的转换话题一般会立即制止闲言碎语。

要熟练地掌握转换话题的技巧,除了要在实践中学习之外,还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对会话对方的了解要越多越好;

第二,要有意识地积累话题素材,为会话准备一个“话题库”;

第三,在会话中察言观色,充分利用自己的应变能力。

9.怎样避免交谈中的冷场

交谈过程中,由于话不投机或不善表达,也常出现冷场的情况,冷场无论对于交谈、聚会,还是议事、谈判,都是令人窘迫的局面。在人际关系中,它无疑是一种“冰块”。打破冷场的技巧,就是转移注意力,另换话题。

冷场一般出现在双方对谈话缺乏内在动力、不感兴趣的情况下。在交际活动中,如果当事人一时没有什么需求的欲望,那么,会话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多余的事,冷场便不可避免。

另外一些易引起冷场的原因还有:在交际场上,当人际吸引力不强或存在沟通的心理障碍时,当心境影响人际认知与情感交流时;当情境因素发生作用(如环境使人产生共同的压抑感或沉默情境感染旁人等)时,等等。

有人作了分析,认为聚首者之间存在以下十种情况时,最容易因“话不投机”而出现冷场:

(1)彼此不大相识;

(2)年龄、职业、身份、地位差异大;

(3)心境差异大;

(4)兴趣、爱好差异大;

(5)性格、素质差异大;

(6)平时意见不合、感情不和;

(7)互相之间有利害冲突;

(8)异性相处(尤其在单独相处时);

(9)因长期不交往而比较疏远;

(10)均为性格内向者。

冷场是交谈即将失败的一个征兆,所以,谈话双方对可能出现的冷场,要有一定的预见,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比如,举行座谈会,可精心挑选出席对象,既要考虑与会者的代表性,也要考虑与会者的可能发言率,以免坐而不谈。有时,甚至还可预先排定座次,尽量不要让最可能出现冷场的几种人坐在一起,使说话少一点拘束。同时,还要将健谈者与寡言者适当地相互搭配。这样就可借助组织手段,尽量避免出现冷场。

避免冷场是谈话双方共同追求的,但万一出现冷场时,还是要有些准备作为主人或会议主持者,作为会话的一方,你可以用下面的做法打破冷场:

第一,立刻向对方介绍一个人、一件事或一样东西,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激发他们重新开口的兴致;

第二,提出一个人人(至少是多数人)都感兴趣并有可能参与意见、发表看法的问题,重引话题;

第三,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再巧妙地转入正题;

第四,用聊天的方式,同一两个人谈谈家常,问问情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引出众人关注的话题;

第五,故意挑起一场有益的争论;

第六,就地取材,对环境、陈设等发表看法,引起议论。

谈话的话题是否有趣有益和冷场的出现有很大的关系。“曲高和寡”,会导致冷场;“淡而无味”,同样会引起冷场。不希望出现冷场的交谈者(或主人,主持者),应当事先做些准备,使自己有一点“库存话题”,以备不时之需。

有人列出以下十条话题,可供冷场时“救急”之用:

(1)对方的孩子;

(2)对方个人爱好;

(3)对方事业上的成就;

(4)对方的健康;

(5)体育运动;

(6)影视戏剧;

(7)新闻趣事;

(8)日常生活中的“热点”;

(9)某地的风情、特产;

(10)旅游、采购。

年龄大的人喜欢回忆往事,同他们聊聊本地市政的沿革、民情的变迁、风俗的演化等。由于掌故颇丰,他们往往会油然而生浓郁的谈兴。或者,如果没有别的话题,那么不妨向他们询问一下其子孙儿女的近况,一般都能撬开老年人的话匣子。年青人性格活泼,爱好广泛,音乐、电视、美容、旅游等都可激起他们的谈兴。

同女士谈话,可选择一些家庭趣事,但同男宾讲相同的内容必会被视为婆婆妈妈;企业家不喜欢在休息时多谈生产,作家不讨厌对自己作品兴致勃勃的议论;卓有成就者愿意畅谈奋斗的历程,事业失败者懒于提起不走运的往事……总之,打破冷场的话题,“聚焦点”要准,“参与值”要高,即话题应是共同关心、能引起注意、人人可参与意见的话题。另外要注意,如果话可能使在场者(哪怕只有一位)窘迫或不快,即使可立即引起众人议论,也不宜作为打破冷场的话题。比如,某人近期丧子,一般就不要当着他的面大谈儿女之事,以免勾起他的伤感。否则,“一人向隅,举座不欢”。

关心、体谅、坦率、热情,是打破冷场的最有力“武器”。只要以这样的态度去努力,“坚冰”可以融化,僵局不难打破。希望你在会话遇到冷场时,能够以这种态度,去运用上面介绍的技巧,作一次成功的“破冰”尝试。

从根本上讲,打破冷场最有力的武器是谈话对方的内在动力,是双方的热情、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