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请求别人帮助时,直言能取得对方的理解,获得支持。例如,某县副县长杨雷虎很有个性,从不说违心的话,不少干部反映很难和他相处。新任县长高胜林为了获得他的支持,主动找他进行交谈,要委任他作“内当家”。杨雷虎说:“你不了解我,我这人不好用,还是叫别人干吧!”高县长说:“我打听过,你是林业工程师,又获得过几家林业部门的技术推广奖,你所到之处都洒下了汗水。你和别人合不来,主要是你有胆有识,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不宜当配角。今后咱把指挥权交给你,你当大管家,我挂个名儿,你认为该咋干就咋干,你看行不?”这一番热诚坦直的话,终于把老杨感动了,说服了,从此两人开始了同志式的坦诚合作。当需要用交谈处理棘手问题时,直言能显出自己公正鲜明的立场,得到大家的理解,受到交谈者的欢迎。例如,某飞行基地警卫连战士对领导有意见,上级政治部主任前往调查处理。他在那里找了几十人谈话,听到不少刺耳之言,在交谈时他以直言坦诚相见。他说:“你们虽然发了些牢骚,但任务还是完成得很好,这就不简单。将心比心,如果我在警卫连当兵,就不一定能干得这么好。如果我遇上你们胡指导员那么多家庭困难,我也不一定能处理得那么好。在警卫连当兵吃亏多一些,这应当承认。可是吃亏的事总得有人干吧!上级把你们挑选出来,放到这里,是对你们的信任。我们当领导的,对你们的处境、对你们的表现心里是有数的。你们的要求应该得到理解,你们的意见应当受到尊重。”直言见真情。听了政治部主任的话,战士们心暖了,气消了,一个看似难办的问题,被这位主任用坦诚的心和推心置腹的一番话顺利解决了。还要注意,在交谈中运用直言快语是有条件的。
凡是有利于对方理解自己的用意,有利于解决问题,而不致产生误解,引发、激化矛盾时,才可以直言表达。另外还要看交谈对象,因人而异。对于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一定知识教养的人,才可以直言相告;对于性格内向、性情急躁,或者对自己有误解、有成见的人,不宜采用直言快语,否则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或使矛盾更加激化。
6.掌握好插话的艺术
生活中许多人过分相信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往往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中途插嘴,这种急躁的态度,很容易造成损失,不只弄错了问话意图,中途打断对方,也有失礼貌。
在与人聊天时,中途插嘴不对,但一言不发也不对。对方说到关键的时刻,说完后,你只看着对方,而不说话,对方会感到很尴尬,他会以为没有说清楚而继续说下去。所以,掌握好插话的分寸很重要。
有些人在别人说话时,唯唯诺诺,仿佛都听进去了,等到别人说完,却又问道:“很抱歉,你刚才说些什么?”对他来说也许只是一时心不在焉,听漏了重点,对说话的人却是件很失礼的事。
倾听对方说话的神情也很重要。听别人说话时,眼睛却望着地下,或嘴巴微张,呆呆地听,甚至重复发问好几次,都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人们常会轻率地问:“刚才这个问题的意思,能解释一下吗?”或者不经大脑就说:“我不太了解刚才这个问题的意思。”这些话都不算得体,你不妨这样表示:“据我听到的,你的意思是否这样呢?”
即使你真的没听懂,或听漏了一两句,也千万别在对方说话途中突然提出问题,必须等到他把话说完,再提出:“很抱歉!刚才中间有一两句你说的是……吗?”如果你是在对方谈话中间打断,问:“等等,你刚才这句话能不能再重复一遍?”这样,会使对方有一种受到命令或指示的感觉。
俗话说:“听人讲话,务必有始有终。”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有些人往往因为疑惑对方所讲的内容,便脱口而出,“这话不太好吧!”或因不满意对方的意见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当对方有些停顿时,抢着说:“你要说的是不是这样……”由于你的插话,很可能打断了他的思路,要讲些什么他反而忘了。
中间打断对方的话题是没有礼貌的行为,有时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说不定对方会想:那么你来讲好了。
一个精明而有教养的人与人交谈,即使对方长篇大论地说个不休,也绝不会插嘴,这说明打断他人的言谈,不仅是不礼貌的事,而且什么事情也不易谈成。
在宴会、生日舞会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朋友正和另外一个不认识的人聊得起劲,此时,每个人都存有加入进去的想法。而实际上呢?你只不过是想听听他们到底在讲些什么罢了。
但是,一方面你们不知道他们的话题是什么,而且你突然地加入,可能会令他们觉得不自然,也许因此而话题接不下会觉得你很没礼貌,也因为你这位不速之客,导致自己和朋友的耻笑。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你最好等他们说完再过去找你的朋友,即使真有事必须当时告诉他,给他一些小小的暗示,他就会找机会和你讲。
有一点要注意,不要静悄悄地站在他们身旁,好像在偷听一样,尽可能找个适当机会,礼貌地说:“对不起,我可以加入你们吗?”或者,大方地、客气地打招呼,叫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就能很自然打破这个情况。千万不要打断他们的话题,也不要制造尴尬的气氛。
7.耐心地倾听,容易拉近彼此距离
一个谦虚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结识很多人。而一个喋喋不休者,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搭客都想赶快逃离它。
在谈话的过程中,如果能耐心地倾听对方说话,这就等于向对方表示了你的兴趣,等于说是告诉对方“你说的东西很有价值”,或“你很值得我结交”。无形中,你让说者的自尊得到了满足,使他感到了自己说话的价值。反过来,说者对听者的感情就会发生一个飞跃,“他能理解我”,“他真是我的知己啊”,于是,二人心灵的距离缩短了,交流使两人成了好朋友。
那么如何做一个听话能手,在交际场合中大展魅力呢?
首先要认识到认真听是最重要的。认真而仔细地倾听对方谈话,是尊重对方的前提,有了前提才会有真诚的交流。接下来,友好而热情地对待对方并且不时给对方以鼓励,也是尊重对方的重要内容。在北京一家大商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顾客前几天买了一件西服,因为它脱色而要求退货,但是售货员不肯,于是两人争执了起来,闹得很不愉快。这时,经理闻声赶来了,几句话就使言语激动的顾客恢复了平静,最后争执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他的方法只是倾听,顾客和售货员对刚才的事都有满肚子怒气。经理为了表示尊重顾客,让顾客先说,他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然后让售货员说,经理也是站在那里静静地倾听。两个人的意见都得到了经理的认真对待,因此二人都感觉刚才失去的自尊多少换回了一些,因此气也平了许多,对“西服脱色”这一事件也开始客观认真地对待。经理再自责一番,向顾客表示,刚穿上这种西服,感觉上颜色是要变些,但过了一段时间,颜色就开始固定,并希望顾客不要退,拿回去试一试,两周以后若再脱色,商场保证退换。这位顾客终于拿着西服走了,后来再也没来退货。看来做一个谦虚忍耐的听者,是谈话艺术当中一项相当重要的条件。因为能静坐聆听别人意见的人,必定是一个富于思想和具有谦虚柔和性格的人。这种人在人群之中,起初也许不大受注意,但最后则是最受人尊敬的。因为他虚心,所以,为任何人所喜悦;因为他善于思维,所以,成为众人所信仰。那么,怎样做一个良好的听者呢?第一是要真诚。别人和你谈话的时候,你的眼睛要注视着他,无论对你说话的人地位比你高或低,眼睛注视着他,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只有虚浮,缺乏勇气或态度傲慢的人才不去正视别人。别人对你说话时,不可做着一些绝无必要的小动作,使对方认为他的话无关紧要。
上面说明了“多听”的重要,接下来谈谈“少说”。少说不是不说,不是忽视口才的威力,少说是因为言多必失,是要避免言之无物。
一个说话极随便的人,一定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多言是虚浮的象征,因为口头慷慨的人,行动一定吝啬。有道德的人,绝不泛言;有信义者,不必多言;有才谋者,必不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惟有保持适当的缄默,别人将以为你是一位哲学家。
和别人谈话绝对适量,无把握的事不要乱开口,以免给人留下浅薄的印象,尤其当有陌生人比我们有经验和更多了解的人在座时,因为我们多说了,便是不打自招,揭露了自己的弱点及愚蠢,并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及经验的机会。
人们常常认为说得少而且说得好的人是绅士。因此,在我们的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与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如果我们不会机智的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是很大的缺憾,是不幸的。我们常因说太多而后悔,所以,当你对某事无深刻了解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吧,免得恰好暴露了自己的无知。
少说话固然是美德,但是,人既在社会中行走,就应该说话,否则谈口才还有什么意义呢?既要说话,怎样说才好呢?此中艺术不可不研究了。在任何地方和场合,最好能少说话,要说话则说自己经历过的感慨之话,说心灵深处的衷心之话,说自己有把握的话,说能够启迪人的话,说能警戒人的话,说能教育人的话,说能温暖人的话,说能使人排忧解苦的话。自己无把握做到的话不要说,言不由衷的话不要说,伤人的话不要说,无中生有的话不要说,恶言恶语不要说,伤情感的话不要说,造谣中伤的话不要说,粗陋的言语不要说。
但是有时候必须要说,若是到了非说不可时,那么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辞、声音、姿势,都不可不加以注意,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怎样说,都应加以研究。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交际应酬,娱乐消遣时,说话一定要有重心,要具体、生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虽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我们只要朝这个目标走去,是会有发展的,有收获的。必须知道,为了保持你的话令人重视,永不使人讨厌,惟一的秘诀是说适量的话,恰当的话,说适量的话能使你静静地思索,使你说出来的话更精彩,更动人,说恰当的话会以少胜多,以一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