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智慧故事荟萃(上)
22640300000051

第51章 权宜应变故事(12)

【计废刖刑】

齐景公时,有一种刑罚叫“刖刑”,即使犯罪不大,也得要砍断一只脚。晏子总想说服齐景公,废除这种酷刑。

晏子住在城郭里,很嘈杂。一天,齐景公问他住得怎么样。他说:“在那里住很好:百姓心想什么,摸得着;市场行情怎样,看得清。”齐景公很感兴趣,便问市场上什么最贵,什么最贱。晏子答道:“假脚最贵,鞋子最贱。”齐景公不明内里的原因,晏子便约他明天去看看。

第二天,齐景公和晏子微服出城,来到市场上。齐景公见一片繁荣,很是高兴。令他惊奇的是,卖鞋子的触目皆是,价钱也便宜,买的人却很少;可找遍全市街,也见不到有假脚出卖。晏子找个卖鞋的问,卖鞋的答道:“受刖刑的人很多,假脚一上市,就抢购一空啦!”晏子故作吃惊说:“想不到被砍掉脚的人,竟这样多。再下去,叫谁种粮食,叫谁去打仗呀?”齐景公心里一震,不禁说道:“刖刑这刑法,得要马上废除掉!”

晏子心想,一番苦心没有白费,暗暗欢喜。原来他预先关照卖鞋的,这天把所有鞋子全摆出来。又叫那些经营假脚的,停止一天买卖哩。

【种瓜外交】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座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座勤劳,瓜身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座懒惰,瓜身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有一天夜里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这个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说,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便将此事报告楚国边县的县令。县令听后感到十分的惭愧又十分的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亦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晏子论罪】

齐景公是个打猎迷,将猎兔的老鹰当成掌上明珠,叫烛邹好好饲养。一天,烛邹不小心让老鹰飞走了。齐景公暴跳如雷,立即命手下推他出去斩首。

晏子见了,对齐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怎能轻易就杀了他?等我公开宣布他的罪状,然后再杀他,让他死而无怨吧!”齐景公连连点头,同意他的做法。

于是,晏子指着烛邹的鼻子,数落他说:“烛邹,你知罪吗?大王叫你养鸟,你却让大王的鸟逃掉了,这是你第一条罪状;大王为了一只鸟而杀人,是你引起的,这是你第二条罪状;天下诸侯得知你被杀,笑大王重鸟不重官员,也是你造成的,这是你第三条罪状。”

晏子数完,请齐景公将烛邹处死。齐景公红着脸说:“你说的我明白了,寡人决定放了他。”

【下士杀人】

孔子带学生子路登山,因为口渴,便叫子路找些水来。子路来到山涧,一只猛虎突然向他扑去。子路手无寸铁,慌忙中抓到了老虎的尾巴。他一拉,虎尾竟连根拔了下来。老虎疼痛难忍,大吼一声,逃得无影无踪。子路取水回来,得意地将虎尾举起,向孔子讲述打虎的经过,问上士是怎样杀虎的。

孔子答道:“上士杀虎按虎头。”“中士呢?”“中士杀虎揪虎耳。”子路又问:“那下士呢?”孔子瞅了他一眼,说:“只能拉住虎尾巴呀!”

子路恨恨地将虎尾扔掉,他想不开,以为老师叫他找水,是想让老虎将他吃掉。想着想着,便偷偷找块石头揣在怀里,转身找孔子寻仇。他恶狠狠地问孔子,上士怎样杀人的。

孔子答道:“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呢?”“中士杀人用舌尖。”子路又问:“下士呢?”孔子瞅了他一眼,说:“只好怀里揣块石头啦!”

自此,子路心悦诚服地敬佩孔子,一生牢记他的教诲。

【认字赏饭】

孔子来到郑国,身上连一个小钱也没有。师徒三人饿得冷汗直冒,忽然看见路旁有间饭店,便打发颜回和子路去给掌柜的讲几句好话,让他们白吃一顿。来到饭店,掌柜的写了个“真”字叫他们认,说:“念得出,送顿饭你们吃;读不出,别怪我无情呀!”两人高兴万分,抢着回答:“是认真的真字!”掌柜的操起擀面杖,把他们赶跑。

孔子听了他们的申诉,笑道:“你们整整衣冠跟我去,这顿算吃定啦!”两人只好硬着头皮跟着。来到饭店,孔子向掌柜的赔礼道歉,然后请他写个字认。掌柜的写的又是个“真”字,孔子说:“这字是念做‘直八’吧?”掌柜的连忙跪拜在地,说:“先生果是圣人!”跟着,他立即命厨师、伙计,好生招待。酒足饭饱之后,又赠赐银两送孔子师徒上路。

颜回和子路想不通,路上请教孔子。孔子说:“‘真’字连小孩子也会写,还叫你们认什么?你们说它是认真的真字,既然你们讲认真,就不该白吃人家的饭;掌柜的讲认真,没钱吃饭,就得打跑,掌柜的是在做文字游戏,考我们读书人哩!”

【没良心】

鲁班有两个徒弟,一出师就瞧不起师傅,甚至连师傅也不认。两个替一户人家干活,恰好鲁班路过那里,就走到他们的跟前。两人假装没看见,毫不理睬他。鲁班不动声色,回家用木头做了两个小人,放在门口。

这天,两个徒弟经过鲁班的门前,见两个小木人在哧啦哧啦地拉锯开料,非常奇怪。他们见四周无人,便偷偷地上前量了尺寸。回去之后,两人立即照尺寸仿造小木人。谁知小木人做出来,却不听他们的使唤,一动也不动。没办法,两人只好去找师傅请教。

鲁班问:“你们量过尺寸没有?”两人说:“各个部位的尺寸一点也不差,小木人做得一模一样哩!”鲁班又问:“你们量过心没有?”“没有!”鲁班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没有量(良)心,是不能成事的呀!”

两人听了很惭愧,请求师傅原谅他们。

【淳于髡请救兵】

齐威王八年,楚国大举进犯齐国。威王慌忙叫淳于髡带黄金百斤、车马十辆,前去赵国请救兵。淳于髡一听,仰天大笑,笑得连帽带也绷断开来。威王问:“你笑我礼物太少吗?”淳于髡答道:“我怎敢笑大王呀?”

威王追问他笑什么,他说:“今朝上朝,我看见有个农夫跪在田边祭土地神,他拿起一只小猪蹄,举起一盅水酒,祈告说:‘土地爷啊,求您保佑我五谷丰登,季季装满车子,年年塞满屋子!’我见他祭品这么微薄,要求又如此丰厚,我想起了他,不禁大笑起来呀!”

威王听了,惭愧地说:“你说得很有道理,寡人再加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辆,你快到赵国请救兵吧!”

淳于髡来到赵国,献上重礼物,赵王果然立即拨出精兵十万,战车千辆前来救齐。楚王知道,连忙下令星夜撤军。

【车裂计】

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秦,被六国封为宰相。一天晚上,苏秦独自在后花园赏月,突然花丛中窜出一名刺客,刺中他的要害。

齐王下令捉拿凶手,一连几天也毫无结果。苏秦临死前,请求齐王将他尸体车裂。车裂也叫“五马分尸”,是古代一种酷刑,齐王自然不肯。苏秦说:“大王将臣五马分尸,说我是燕国派来的奸细,宣布我的‘罪状’,刺客知道,定然来邀功请赏。这样,我的大仇就可以报了。大王怕影响我的声誉,事后便把真相披露出来吧!”

苏秦一死,齐王真的当众宣布苏秦的“罪状”,在闹市将他的尸体车裂示众。那刺客混在人群中见了,连忙挤到齐王的面前,得意忘形地说:“小人早就看透苏秦是个坏蛋,要刺死他啦!”齐王故意说:“你好大胆子,敢来冒功请赏?”那人急了,便将那晚行刺的经过说了出来。

齐王喝令拿下刺客,将真相披露之后,马上砍下他的脑袋来祭苏秦。刺客的脑袋搬了家,齐王感到很后悔。唉,他竟忘记追查收买刺客行刺的人是谁了!

【葫芦归罐罐归缸】

有两个人合伙做卖油生意,因为一点小事闹翻了,闹着要散伙。他们的油缸还剩10斤油,半路上又没有秤称,只有一个能盛3斤油的葫芦和一个能盛7斤油的瓦罐,无法把10斤油分成两份,便越吵越凶。

那时候,西汉名将韩信的年纪还很小,但人却很聪明。他问明情况后,便笑道:“连这样简单的数也不会计,还做什么买卖?”两人见他是个小孩子,生气地赶他。韩信偏偏不走,又说:“葫芦归罐罐归缸,你们照我的办法分吧!”两人你看我,我望你,谁也听不懂。

韩信笑了笑,向他们解释说:“先两次将葫芦灌满油,倒到瓦罐里去,第三次将葫芦灌满,再倒满瓦罐为止。这时,葫芦里的3斤油就剩下2斤啦。然后把瓦罐里的7斤油倒进油缸里,再把葫芦里剩的2斤油倒进空瓦罐内,最后把缸里的油灌满葫芦,再将葫芦里的3斤油倒进瓦罐里。这么一来,瓦罐和油缸不就是各有5斤油吗?

两人听了很佩服,称赞小韩信聪慧过人。

【马援识主】

马援是东汉初年的一员大将,辅助光武帝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号称“伏波将军”。他在投奔光武帝之前,曾是甘肃西州上将军隗嚣手下的将领。那时,汉光武帝刚刚建立起东汉政权,全国仍有很多割据政权没有统一,其中公孙述在成都自称皇帝,当时隗嚣为了找条出路,便派马援赴蜀。马援心想,公孙述是自己的老朋友,又是同乡人,这次相见必然会受到热情接待。没料到,到了成都后,公孙述却摆出皇帝的姿态,威风凛凛地高居殿上,台阶下站着许多卫士,然后要马援上殿以礼相见。马援对此很不满意,虽然公孙述和他手下许多人都想让马援留在成都,并封为大将军。但马援以为,公孙述并不是一个能任用有才之士,并与之共同建立功业的人,很快就告辞而回。

马援回来后,在向隗嚣报告情况时,感慨地说:“子阳(公孙述号)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意思是说:公孙述知识浅薄,像井底之蛙,自以为了不起,一定成不了什么大事,我们不如拿定主意到东方去找光武帝刘秀吧!于是,隗嚣和马援投奔了汉光武帝,受到光武帝礼遇。

【七岁试计】

三国时候,谯郡有两兄弟。老大霸道,分家时,硬将家产分作三份,他独占两份,只给弟弟一份。连门前那口水井,他也用卡子间开,自己又占去三分之二。老二要打水,谁知他分的那份太窄,水桶无法放下井去。他见哥哥如此心狠,不禁想起死去的父母,失声痛哭起来。

那时曹操叫阿瞒,只有7岁。他见老二坐在井边哭得很悲惨,便问:“小哥哥,你有什么伤心事呀?”他听了老二的哭诉后,又说:“你不要难过,我包你永远打到水哩!”老二起初不相信,当阿瞒把计儿说出来后,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不一会儿,老大来打水,老二连忙站上井台,解下裤子蹲在井口,假装大便。老大见了,慌忙大叫:“你怎么要在这里拉屎呀?”老二没好气地说:“我分的这份,井口窄得放不下水桶,反正打不到水,我就把它改作粪坑啦。我在我的井口拉屎,你管不着哩!”

老大没法,只好把卡子抽了出来,说:“这井不再分了,两家一起合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