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智慧故事荟萃(上)
22640300000010

第10章 世事明察故事(9)

【淳于髡亡鹄请罪】

以博学著称的淳于髡(kūn),是战国时齐国的谋士,被齐威王任为大夫。

有一次,齐王要他将一只鹄鸟献给楚王,以利两国邦交。从齐国的都城到楚国的都城,要长途跋涉一个月,这可是一桩不简单的事情。但是,他还是承担了这项任务。

淳于髡一走出齐国都城,就把鹄放跑了,然后提着空笼子往楚国去。他来到楚国都城,晋见楚王,说道:“我奉齐王之命前来献鹄,可是途中过一条河,我看鹄口渴想要喝水,便打开笼子把它放出饮水,没想到它就飞走了。这是我的失职,我愿意以死谢罪。不过,我又怕人家说您为了一只鸟而使一位士人自杀,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又想再买一只相似之鸟来代替,但这样既欺骗了我齐王,又侮辱了您楚王,这样做也不妥。我更想逃往他国,但这样做会影响两国的友好关系。为此,我心甘情愿地前来接受任何惩罚。”

楚王听完了他的话,对他的诚实非常感动,也赞赏他有胆有识,不但没有责难他,反而对他给以重赏。

【孙膑装疯避大难】

战国时,孙膑和庞涓同师鬼谷子,同窗数载,结为异姓兄弟。庞涓为人刁钻刻薄,孙膑则单纯质朴。师父鬼谷子比较喜欢孙膑,偷偷地将孙膑的先人孙武的《孙子十三篇》传授给他。数年后庞涓到魏国当了军师,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但他以为孙膑所学胜己,便不在魏惠王面前举荐孙膑。后来,鬼谷子的好友墨子向魏惠王举荐孙膑,称赞孙膑为兵学奇才,说他得其先人孙武秘传,天下无敌。魏惠王大喜,即命庞涓修书,遣使迎接。

一次在魏惠王跟前摆演阵法,庞涓不如孙膑便嫉恨在心。他在魏惠王面前诬告孙膑身在魏邦,心怀齐国。魏惠王大怒,将孙膑交庞涓处置。庞涓叫人剔去孙膑的两块膝盖骨,使他无法逃跑,并将他关在一个秘密地方,表面上给他好吃好喝。孙膑还以为庞涓对他不错,毕竟是同窗好友。其实庞涓企图乘机要孙膑用木简将孙子兵法缮刻下来。待他完成之后,便继绝食物让他饿死。

庞涓派来服侍孙膑的童仆诚儿悄悄地将庞涓的阴谋告诉了孙膑,孙才恍然大悟。但是,孙膑不愧是大智大勇的军事谋略家,很快就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当天晚上,他就装成疯魔病的样子。一会儿将饭撒在地上,一会儿把刻写过的木简翻出来烧掉,又是哭,又是笑,装出种种傻相。童仆诚儿不知是假,便慌忙报告庞涓。第二天,庞涓来看他,怀疑孙膑是诈癫扮傻,想试探其真假,便命人将孙膑推入猪栏内。孙膑披头散发,满面污秽,满不在乎地在屎尿中爬行。庞涓命人送来饭菜,孙膑怒目而视,大骂:“你们想毒死我吗?”随手将饭菜倾翻在地;使者拾起臭泥块给他,孙膑却当成好东西送口里吃了。庞涓确信孙膑是真疯了,从此对孙膑不再加以防范,随便其进出,只派人监视而已。

这时,墨子的弟子禽滑厘把孙膑之才及庞涓妒忌之事告诉了齐国大臣邹忌,邹忌又转告了齐威王。齐威王即令客卿淳于髡到魏国去见魏惠王,禽滑厘装作随从,相机行事。后来,孙膑秘密回到齐国。孙膑在身陷囹圄之际,装疯作傻,忍辱负重,终于逃脱困境,以后他以“围魏救赵”之计,大败庞涓;韩魏之战,孙膑再以“增兵减灶”之计,诱敌深入,终将庞涓射死于马陵道。

【孙庞斗智吃馒头】

战国时,孙膑、庞涓同学兵法于鬼谷子。一日,鬼谷子对两个学生说:“今日你们比赛吃馒头,谁能多吃到馒头就算谁赢,但每次最多只能拿两个,要吃完了才准再拿。”

庞涓等老师刚揭开笼屉盖,就抓起两只馒头大口吃起来,孙膑见还剩三只,就先拿了一只吃起来。

庞涓暗笑孙膑准输。当庞涓还剩半只馒头时,孙膑的那只馒头吃完了。他笑道:“师兄,我赢了!”说完抓起剩下的两只馒头慢慢吃起来。这样,庞涓只吃了两只,孙膑吃了三只,按规定,当然是孙膑赢了,庞涓只得认输。

【孙膑上山之计】

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从魏国到了齐国,受到齐威王的赏识,任军师。齐威王早就从大将田忌那里听说,孙膑足智多谋,精通兵法,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但他没有亲眼见过,所以想找个机会试一试孙膑的智谋。

有一天,齐威王由田忌、孙膑等陪同,一起来到一处山脚下。齐威王对他们说:“你们谁有办法让我自己走到山顶上去?”田忌说:“现在正是叶落草黄的时候,在周围点一把火,大王就得往山上走。”齐威王说:“这是用火攻,也算是一个办法,但太笨了。”

一个大臣说:“再就是用水淹。”齐威王摇了摇头,表示不赞同。众大臣想了一阵子,还是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大王自己走上山。

这时,齐威王看了看一直在旁沉默不语的孙膑,问他:“你有什么好办法?”孙膑显得很为难,他说:“大王,我没有办法让你自己走到山顶上去,但是,如果你在山顶上,我倒有法子让你自己走下山来。”“真的。”“大王不妨试一试。”齐威王由田忌等簇拥着,吃力地从山脚走到山上。

到了山顶,孙膑突然对齐威王说:“大王,请饶恕我的冒昧,我已经让您自己走到山顶上来了。”齐威王和大臣们顿时恍然大悟,他们中了孙膑的上山之计了。

【孙膑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军师庞涓率军攻韩国(首府在今河南新郑),韩国请求齐国救援。齐威王召大臣商议,问道:“什么时候发兵好?”宰相邹忌反对,他说:“不如根本不发兵。”大将田忌说:“如拒绝,韩国必然被魏国吞并。而如果伸出援手,就要早伸出来。”军师孙膑说:“现时魏国攻势猛烈,决心要消灭韩国。韩国对自己面临的危险也很清楚,非依靠我们。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立即告诉韩国我们一定发兵,用以坚定他们抵抗的决心,等到魏国兵力消耗得差不多时,我们再发兵救援,那时所受到的压力就要少得多。这样,我们就可以名利双收。”齐威王赞许说:“就这么办。”

后来,齐国派田忌、孙膑率大军,直奔魏国陪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任命太子魏申、军师庞涓率大军与齐国决战。孙膑对田忌说:“赵、魏、韩三国兵士,素来剽悍,认为齐国人胆小,常看不起齐国人。我们可以顺着敌人的心意,引导他们犯错误。《孙子兵法》说:‘以百里的速度急行军,会跌倒上将,以五十里的速度急行军,士兵死亡逃散,到达目的地,最多保持一半。’我们就要让庞涓落入这个圈套。”田忌同意孙膑的意见。于是下令,大军进入魏国领后兵,最初建十万个炉灶。第二天,建五万个炉灶。第三天,建两万个炉灶。庞涓得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叫说:“我早就知道齐国人怯懦,但没想到,进入魏国三天,齐军已溃散过半。我们应该乘势穷追猛打,千万不可失去良机。”于是,他亲率精锐骑兵,步兵随后。孙膑计算庞涓某日黄昏,可到马陵(今山东濮县境)。马陵是一险道,下有深谷,上有绝壁,孙膑命万余名神射手埋伏于此,并下令:“见有火光,集中射击。”入夜,庞涓率轻骑进入马陵道,伏兵万箭齐发,魏国骑兵惊恐逃散,齐军乘胜攻击活捉了太子魏申,魏军崩溃。

【孙膑赛马】

春秋时,孙膑随齐国使者到齐国大臣田忌家里做客。田忌喜欢赌马,常同一些贵族公子下赌注比赛马车。孙膑见他们的马足力大致可分上中下三等,略微想了想,便对田忌说:“大人只管下很大的赌注去打赌,我准能让您赢。”田忌一向钦佩孙膑的才智,便相信了他,下了千金的赌注。

比赛开始前,孙膑对田忌说:“现在您用下等的驾车马去对付对方上等的驾车马,用上等的驾车马去同对方的中等的驾车马比赛,用中等的驾车马去同对方的下等的驾车马较量。”三场比赛全部结束了,结果是,田忌取得了两场胜利,只输了一场,赢得大量赌金。

【坐山观虎斗】

战国时,韩国与魏国连年相战,不分胜负。秦惠王向谋士陈轸求教,问他是参战好?还是不参战好?陈轸思考了一会,便说了一个故事:有个农民,一天路过一山冈,见到两只老虎在吃一条牛。农民想趁机把老虎刺死。有人劝阻他说,这两只老虎现在正在兴头上,谁也不退让,等一会儿,它们就必然会争斗起来。两强相争,必然是两者俱伤。到那时你再去刺杀老虎,肯定会一举两得。这个农民依计而行,后来果然把两只老虎都杀了。秦惠王听了这个故事后,明白了陈轸的用意,于是整军备战,持兵待机,终于灭了韩、魏等国。

【田单巧施鼓气计】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统帅燕、秦、韩、赵、魏等国军队,在济西消灭齐军主力,连克七十余城池,又率燕军攻占了齐国国都临淄。这样,齐国仅存即墨和莒两座城池。齐将田单奉命坚守即墨,他故意扬言:我最怕燕人把俘虏的鼻子割掉,把他们放在攻城部队的前头,那么即墨城里的人就要畏敌怯战,我们的即墨城就难保了。燕军听了这传言,果真照着办了。即墨城中的齐国军民看到燕军残酷地割掉俘虏的鼻子,万分气愤,誓死为弟兄报仇,他们在田单的指挥下,死守城池。

接着,田单又派人向燕军散风说:“我最怕燕人挖掘城外的坟墓,看到这种情景会令人沮丧。”燕军听后,即派人挖开齐人的坟墓,烧骨示众。这种残忍的、伤尽天良的做法,激起齐国军民同仇敌忾,一致要求与燕军决一死战。田单见火候已到,大举反攻,由于齐国军民英勇作战,战斗取得了节节胜利,不久就收复了全部失地。

【卫官诡辩食仙药】

战国时,有个商人从老远的地方来到楚国国都,要把长生不老药献给楚王。在王宫门前,商人把来意告诉了守门的侍卫官,谁知那侍卫官伸手把仙药夺了过去,接着把仙药全吃光了。楚王听说此事后,气得破口大骂,命人速把那侍卫官抓来,乱箭射死,以解心头之恨。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那侍卫官诡辩说:“天下哪有什么仙药,我怕大王上当,所以抢先吃下,就是要让大王知道商人献的仙药是假的。现在,果然应验下,我吃下仙药,非但没有长生不老,还要遭到乱箭射死不得全尸的惨祸,您看,这是仙药吗?您难道要这样的仙药吗?”楚王听后,觉得侍卫官说的有理,便把他放了。

【王翦反间杀李牧】

秦王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大将王翦领兵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指挥正确,连战连胜,秦军久攻不下,劳师无功。王翦心里明白:对手李牧是强有力的,要战胜他,单凭军事实力不行,还要运用计谋,但这要有一个适当的机会。

因为战争相持了一年之久,秦赵两国的国王对战争的结局十分关心,赵王更是有些不耐烦了。王翦抓住这个机会巧施离间计。他派人到李牧那里提出休战讲和的建议,其真正的目的是要引起赵王对李牧的猜疑。王翦预料赵王急于求证此事,于是又派人潜入赵国,用重金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借他之口,散布流言,说李牧要投降秦王。赵王本是个昏庸的蠢人,又生性多疑,于是撤去了李牧之职,李牧不肯受命,被赵王下令斩首。

王翦抓住时机,制造假相,巧用反间之计,诱使赵王杀死李牧自毁“长城”,终于在李牧死后的第二年,秦军攻入赵国都城邯郸,赵王被俘,赵国灭亡。

【甘茂以假乱真】

战国时,秦国相国甘茂用虚实混淆,以假乱真的手法,中伤乃至搞垮了政敌公孙衍。

甘茂身为相国,一时实权在握,好不得意。但好景不长,秦王突然器重将军公孙衍,把甘茂冷落在一旁。甘茂对此十分气恼,想方设法要除掉公孙衍。一天,部下向他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秦王要更换相国,候选人就是公孙衍。原来,甘茂的部下听到秦王私下里对公孙衍说:“我近来考虑想让你当相国。”甘茂认为这则消息是肯定无疑的。于是,甘茂马上拜见秦王,说:“在大王您就要得到有为的相国之际,请让我向您表示祝贺!”秦王听后吃了一惊,心想:他怎么会知道的,连忙道:“你说到哪里去了,我不是把国事都交给你了吗?怎么会还需要别的相国呢?”甘茂说:“大王您不是想让公孙衍做相国吗?”秦王反问:“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甘茂停了一会,说:“是将军自己说的呀!”

秦王对“泄露机密”的公孙衍,十分恼恨,心想:此人真靠不住呀!秦王听到甘茂前面的话属实,就把后面的谎话也当成实情了。

公孙衍不但没有当上相国,反而被流放了。

【优旃妙谏秦二世】

秦二世整天过着挥金如土、荒淫无度的生活。为了皇帝的威严,一次,他下令要把咸阳城城墙油漆一遍。大臣们接到这道荒唐的命令,都不敢去劝谏。有一个大臣说,乐人优旃是个幽默诙谐的人,善于说辩,能在谈笑间讲明道理,打动人心,何不让他去试试看。大臣们把优旃找来商量,他自告奋勇地说:“让我去说几句。”

优旃拜见秦二世,叩道:“陛下下令把城墙油刷一遍,这真是个好主意,妙极了。”

秦二世听了,笑着直点头。

优旃接着拍手吟唱起来:“城墙漆得溜光光,敌人来了不上;城墙漆得油荡荡,敌人一爬准粘上!”这时,秦二世觉得油漆城墙的想法理由更充足了。优旃话题一转,显得很为难的样子,说道:“只是油漆过的东西,不能暴晒,要阴干,油漆才不会脱落。有什么大棚子能把城墙罩起来呢?我看还是先建一座能把整个咸阳城罩起来的大屋子,然后再油漆城墙吧。”秦二世虽然骄横霸道,此时也明白了优旃的用意,说:“那就算了吧,孤不打算漆城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