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三)
22639900000041

第41章 遭遇战:势均力敌,较力斗智(2)

周瑜见到孙权,立即建议召开一次大臣会议,再度深入讨论和战大计。在会上,周瑜具体分析了当时敌我双方形势和战胜曹操的充分可能性。周瑜指出,曹操这次用兵,有四大不利:第一,北方并没有完全统一,马超和韩遂还割据着凉州(今甘肃省一带),威胁着曹操的后方;第二,曹军多数是北方人,不善于水战,他们舍弃了北方军队善于骑战的特长,而跑到船上来和我们争高低,怎么能获胜;第三,目前天寒地冻,军马缺乏草料;第四,把中原地区的士兵,赶到江湖地带作战,他们不服水土,一定要生病。周瑜最后下结论说:“以上四点,都是用兵的大忌,但是曹操偏偏要冒这个风险。要想活捉曹操,今天正是个大好机会!”周瑜提出只要孙权拨给他几万名精兵,进驻夏口,他保证能够打败曹操。

听了周瑜的分析,孙权最后下定了决心,他拔出身上的佩刀,咔嚓一声,把面前的案桌砍掉了一个角,厉声说:“从今天起,有谁再敢说应当迎降曹操的,就同这张桌子一样!”联刘抗曹的大计,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为了坚定孙权的信心,解除他的顾虑,当晚,周瑜又去见孙权,对他说:“曹操在信上夸口说有水陆大军八十万人,实际上,他从北方带来的人马不过十五六万,而且经过长期作战,早已疲惫不堪。新收编刘表的部队,最多也不过七八万人,这部分人对曹操怀有戒心,军心不稳。您想想看,曹操带着这样疲劳多病的军队,指挥着心怀二意的降卒,人数虽多,又有什么可怕!”

周瑜的一番话,果然把孙权担心曹操兵多的顾虑打消了。孙权立刻选拔了三万名兵将和战船、粮草及各种军用物资,一齐交给周瑜;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让他们带领部队,会同刘备的人马,一同西上,合力抗击曹操。

(4)诈降骗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周瑜和刘备的联军,在赤壁(今湖北蒲圻县西北,在长江南岸)同曹操的先头部队遭遇。曹军士兵由于不习惯水上生活,很多人得了疾病,士气很低。两军刚一接触,曹操方面就吃了一个小败仗。曹操被迫退回长江北岸,屯军乌林(今湖北省洪湖县境),同孙、刘联军隔江对峙。为了减轻船舰的颠簸,曹操命令工匠,把几艘或十几艘战船编为一组,用铁链连结起来,在上面铺上木板。这样,船身稳定多了,不但人可以在上面往来行走,甚至还可以在上面骑马。这就是所谓“连环战船”,曹操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周瑜的部下黄盖是一员老将,很有军事经验。他看出“连环战船”有很大弱点,就向周瑜献计说:“连环战船,目标大,行动不便,我们可以用火攻来击破它。”火攻一般要借助风力。可是,当时已经进入冬季,经常刮西北风。曹军在西北方面,孙、刘联军在东南方面,如果在江面上放火,很容易烧着自己的船只,黄盖的火攻计划实行起来有困难。周瑜和诸葛亮根据当地的气象变化,进行了仔细研究,估计在冬至前后可能有东南风。于是,联军方面立即准备实行火攻用的战船,只等东南风一起,就立刻发动火攻。

为了骗取曹操的信任,使进行火攻的战船能够接近曹军水寨,黄盖特意写了一封密信,派人送到曹操帐下。信上说:“江东六郡的兵力,是无法抗拒您的百万大军的,孙权的失败已成定局。为了顺应天下大势,我愿意归降您。周瑜统领的军队人数有限,是不难一举攻破的。等到双方交锋的时候,我可以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寻找机会,为您效劳。”曹操看了这封信,起初还有些怀疑,但是他想到自己在政治上、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孙氏政权内部发生分化,黄盖前来投降,是完全有可能的。曹操的骄傲轻敌思想,使他对黄盖诈降计策深信不疑。

(5)火攻曹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非常大。周瑜立即命令黄盖按计划出发。黄盖带领着一支火攻船队,向曹操的水寨急速驶去。船上装满了浇了油脂的芦苇和干柴,外面围着布幔,加以伪装,船头上插着旗帜;另外,预备一些轻快的小船,系在船尾,以便放火之后换乘撤退。驶在最前头的是十艘冲锋战船。这十艘船行至江心,黄盖命令各船张起帆来,船队前进得更快,逐渐看得见曹军水寨了。这时候,黄盖命令士兵齐声喊道:“黄盖来降!”曹营中的官兵,听说黄盖来降,都走出来伸着脖子观望。黄盖的船队距离曹军水寨只有二里路了。黄盖命令“放火!”号令一下,所有的战船一齐放起火来,就像一条条火龙,直向曹军水寨冲去。东南风越刮越猛,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曹军水寨全部着火,“连环战船”一时又拆不开,火不但没法扑灭,而且越烧越旺盛,一直烧到江岸上。只见烈焰腾空,火光冲天,江面上和江岸上的曹军营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曹军士兵被烧死的,被淹死的,不计其数。周瑜在南岸看见火起,知道黄盖已经得手,立刻指挥快速战船,向曹军全力猛攻。这一仗,孙、刘联军把曹操的大部人马歼灭了,把曹军所有的战船都烧毁了。

在烟火弥漫中,曹操带领残兵败将,向华容(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小道撤退,不料中途又遇上狂风暴雨,道路泥泞,简直没法通过。曹操命令所有老弱残兵,找来树枝杂草,铺在烂泥路上,骑兵才勉强地走了过去。可是那些老弱残兵,被人马撞倒,受到践踏,又死伤了不少。刘备、周瑜的军队水陆并进,把曹操一直追赶到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经过这次大战,曹操元气大伤,兵员损失了一大半。他只好留下一部分军队防守江陵和襄阳,自己率领残部退回北方去了。

赤壁之战是奠定当时中国三国鼎立局面的决定性战役。曹操经过这次挫败,势力局限在北部中国,再也无力大举南下;战后,孙权在江东的统治巩固了;刘备乘机占有荆州,后来又向西发展,占领了益州(今四川省)。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己当了皇帝,国号魏,建都洛阳。第二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八年以后,孙仅在建业(今南京市)称帝,国号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终于形成了。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很会用兵,打起仗来,一向胜多败少。但是赤壁一战,却输得如此惨,这是何故呢?

在赤壁之战以前,曹操连年打了许多胜仗,消灭了许多割据势力,实力越来越强大。在这种十分顺利情况下,他对自己军队的力量,自己用兵的长处,都估计过高;对自己军队的弱点,对自己用兵的短处,对孙、刘联军的勇气和力量,都估计过低。这种骄傲轻敌的思想,是曹操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作战部署上,曹操不能因时因地制宜,而是以己之短去攻击对方之长,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在敌人面前,等于伸着脖子让人砍脑袋,这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孙、刘联军方面,由于周瑜、诸葛亮等人能够正确分析形势,确定了联合作战、共同对敌的方针;在军事指挥上,充分估汁了联军的勇气,看清了曹军的弱点,能够以己之长去攻击对方之短,从而赢得了这场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这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写下了千古传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