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22639800000087

第87章 治国安邦的故事(20)

在紧张的整军、练兵中,岳飞不忘挤时间学习。他深知,若没有诸葛孔明之智谋以及淮阴侯韩信之武才,仅凭匹夫之勇是很难扭转当今危局、救民于水火的。这就需要向古代的圣贤学习,汲取他们的智慧。他喜欢读的仍然是《孙子兵法》,常置于身侧,有空即摩挲研习。与少年时的诵读不同的是,他现在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对书中那精奥的道理有更深的启悟。他经常将这些体会自觉地运用到具体的战斗中。当然,他并不盲目迷信、机械照搬。宗泽曾对此不以为然,批评他作战不依阵法,岳飞却自有他自己的见解,认为古人的阵法并不是灵丹妙药,不可固执迷信,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灵活运用。用兵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可能每次都按部就班布好了阵,再与敌人厮杀,那样非吃败仗不可。用兵之道,全在于灵心一点,随机应变!宗泽被他说得心悦诚服,击掌称妙。宋代军队作战,都得按照皇帝事先“御制”的阵图进行。然而战场情况,千变万化,这在千里之外的皇帝怎能全部预知呢?所以宋军几乎是每战必败。岳飞作战,全靠灵活机动,所以每战必胜,攻必克、守必固,一生经历大小126次战斗,无一败绩,是历史上少有的常胜将军。史书称赞他有韩信、彭越、周勃等将之采,并兼有诸葛孔明之风,形成了一套有鲜明特色的战略战术思想。

经过短期的修整后,岳家军的战斗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于是,他们便四处寻找战机,打击金人。不久,传来情报说,有一大批金军将途经广德南下。岳飞闻讯后,紧急部署,在金军必经的险要处布下口袋,严阵以待。一段难熬的时间过去后,金军终于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前面的危险,他们一路就是这么满不在乎地走过来的,很少遇到宋军的全力抵抗,稍一接触,宋军就如鸟兽散了。但这次他们却遇到了一个可怕的对手——岳家军!看到他们已进入了伏击圈,岳飞手中的号令旗一挥,只见伏兵骤起,滚木、山石从两侧山坡上冰雹般倾泻而下,金兵顿时倒下一大片。金军被这突然袭击搞得晕头转向,尚未定下神来又被一阵箭雨击毙无数。剩下的慌忙后撤,被一彪人马迎面拦住,骑马持枪冲在最前面的正是岳飞。他大吼一声,率先突入敌群,挥动丈八长矛,或扫或刺,金兵纷纷倒下。这时,两侧的伏兵已逼了过来,将金兵铁桶一样围在山谷间,轮番冲突,金兵死伤无数,剩下的大多缴械投降,只有少数拼命杀出重围,落荒而逃。

这次伏击战沉重地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使岳家军声威大震。只要一提及“岳爷爷”(金兵对岳飞敬畏的称呼)或岳家军,金人马上就心惊肉跳。他们再也不敢随意行动了,扎下营来,想等后面的大部队上来后一起围剿岳飞。岳飞探得敌将王权的部下多是签军(被金人强行征集的汉兵,军心涣散,战斗力比较弱)就决定先吃掉他们。一次,有100名签军出来打劫,遭宋兵追杀,擒获40余名,押赴岳飞营帐。这些俘虏估计难逃活命,个个心惊肉跳。岳飞沉着脸道:“你们也是汉人,却为虎作伥,帮金虏屠杀同胞,本该斩首。”说到这,岳飞有意停顿了一下。签兵吓得魂飞魄散,跪下磕头说:“岳爷爷饶命!岳爷爷饶命!”岳飞说:“饶命不难,就看你愿不愿意改邪归正,戴罪立功?”签军们连忙道:“愿意为岳爷爷效劳,请岳爷爷吩咐吧!”岳飞说:“要你们做的并不难。请你们回去做内应,帮我们攻取王权营寨,怎么样?”签军们连忙答应。岳飞遂与他们约好具体行动的时间和方式,然后就放他们回去了,当天晚上半夜时,这些签军突然放起火,并大声喊:“岳爷爷来了!”敌营寨就像炸了锅一样,陷于极端慌乱中,敌人衣服也没有穿好,就倒拿武器跑出营帐。王权竭力想稳住慌乱的士卒,但无济于事。早已埋伏在外的岳家军蜂拥而上,冲入营寨内,一边乱砍,一边喊降。签军本是被胁迫而来,心里对金人有怨,哪肯为他们卖命?所以几乎未加抵抗就放下了武器。王权见状,就想乘乱逃走,被岳飞抓获。

4.虚实相间,屡胜叛军

自从金军南侵,搔扰中原,兵民困苦流离,啸聚为盗,劫掠乡里,有些甚至投降金人,为虎作伥。因此岳飞在抗金的同时,也参加了一次次剿抚内乱的军事行动。

绍兴元年(1131),高宗授张俊为江淮招讨使,岳飞为副,前往讨伐李成。李成原为江东捉杀使,强盗未曾捉拿住几个,自己却于建炎二年落草为寇,叛据宿州。后为刘光世所破,窜迹于江、淮、湖、湘间,横行十数郡。势力如滚雪球般膨胀起来。张俊接到任命后,本想与岳飞一起进军。见情势危急,于是提前出发,驰入洪州。李成部将马进领着几倍的兵马,将洪州团团围住。张俊命令高挂免战牌,任马进百般辱骂,就是不出城迎战。这样相持了十几天后,岳飞领兵赶到,杀开重围,到了城内,见到了张俊。张俊大喜,问岳飞如何破敌。岳飞答道:“我认为现在可以出战了!”张俊说:“我们两军合在一处,也没有马进人多,如何获胜?”岳飞说:“马进虽然人多,一心只顾尽早拿下洪州,却没有考虑身后危险。如果我们派一支人马潜出敌营,沿江而上,抢占生米渡(今江西新建县西南),截住退路,再用重兵攻其背后,这样一定能破马进。”张俊连连点头称善。岳飞请求做先锋,张俊大喜,命岳飞率领所部掩击敌人营寨。又派杨沂中领精兵,趁暮色缒出城外,直趋生米渡。

岳飞披甲上马,奔赴西山,逼近敌人营寨。马进自兵围洪州以来,连日骂阵挑战,张俊总是不应,还以为是胆怯,反倒定下心来,纵酒作乐,想让城中粮草断绝,不战自乱。这天,他正在帐中搂着抢来的美人,饮酒听歌,已醉醺醺的了,忽然听兵卒来报,说官兵从背后来劫营,不由得大吃一惊,酒也全醒了,推开美人,操起大刀就往外走,一面命令属将召集喽啰前往抵挡。还未站稳脚跟,岳家军已到了眼前,迎风猎猎的“岳”字旗帜下,正是岳飞。他用枪指着马进,喝道:“反贼,还不赶快下马投降!”马进仰天哈哈一笑,说:“都说岳飞厉害,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三只眼的马王爷!”说到这,他猛挥一下大刀,嚎道:“弟兄们,给我上!”直奔岳飞。岳飞命令放箭,只听一片嗖嗖声,蝗虫一样的箭头泻向敌群,贼众立时倒下无数。岳飞又令:“出击!”言未毕,他自己已跃马趋出几丈,挺枪刺向马进。马进忙用刀招架。几个回合过去,马进已气喘吁吁,手忙脚乱,情知刚才的玩笑开大了,吹出的牛皮挡不住岳飞的掌中枪。于是虚晃一招,拖刀就逃。岳飞麾众掩杀,只见得人仰马翻,血飞尸积,不到一时,就将整个营盘扫荡得干干净净。马进逃到筠州(今江西高安),岳飞一路紧迫而来,在城东扎下营寨。他知道马进已吓破了魂儿,不敢开城迎战,就想出一个法儿,让人赶做了一面红色绫罗旗帜,上面大绣着一个“岳”字,让精心挑选出来的200余名骑兵举着巡逻,自己则率主力埋伏在墙角。马进正在城墙上视察,看见这队人马,数目不多,并没有岳飞本人,却打着“岳”字旗号招摇,莫非欺负我马进不成?岳飞本人固然英雄,手下的难道也个个无敌?念及至此,羞辱感涌上心头,叫一声“待我捉住这帮杂种!”就令放下吊桥,引着兵卒,鼓噪而出。骑兵见马进出城,略战几个回合,佯装不支,倒拖着旗帜就跑。马进不知好歹,策马便追。转过城角,突然身后一声炮响,伏兵骤起。马进回头一看,只见岳飞正围了上来。被迫的宋兵也返身杀回。马进大惊失色,几乎从马上栽下来。他已领略过岳飞的手段,哪敢再战?又因退路被阻,只得弃城东逃。岳飞尾追不放,并让士卒大呼:“不愿随贼的,请赶快坐下,我不杀你们!”匪众听见,大多半扔掉兵器,抱着头原地坐下。按着名册清点,共有8万多人。岳飞好言劝诫一番后,各随其志愿,或发给路费盘缠,遣返家乡,或整编入伍,效命朝廷。马进残余逃往南康(今江西星子),岳飞继续追赶,到朱家山,赶上马进的后卫部队,展开拼杀,挑死贼目赵万成。李成听到马进兵败的消息后,亲自率领10余万兵马赶来相救,与岳飞相遇楼子庄,岳飞丝毫没有畏惧,舞动着长枪,迎头乱刺,霎时间戳倒了数十名匪兵。匪兵从未遇到过这么凶猛的将领,魂飞魄散,向后退去。却与继续蜂拥而来的匪兵冲撞一起,互相践踏,乱作一团。岳飞趁势杀上,匪众倒毙无数。李成见状,挥刀杀上,正撞着岳飞。几个回合过去,李成已出了一身臭汗,手软眼花,眼看着要败退下来。突然旁边闪出一骑,挥刀而上,与李成双战岳飞。岳飞沉着应战,一枝长枪在手,左挑右拨,上撩下劈,三马盘旋片时,就将来骑刺于马下。这人便是马进。李成心惊,虚晃一枪,返身就逃,又遭赶上的张俊和杨沂中的截杀,10万多兵马,或伤或亡或逃,最后只剩下三五千人,逃奔蕲州,投奔刘豫伪齐政权。

李成已破,又有张用自襄、汉东下,被岳飞探悉。张用与岳飞同乡,绰号“张莽荡”,其妻绰号“一丈青”,均武艺高强。岳飞致信张用,晓谕道:“我与你有同乡之谊,故在动兵前告知你。你若想战,就速请出兵;如果不愿迎战,就赶快受降!”张用阅信,知岳飞不可敌,表示愿意接受招安。岳飞亲往抚慰,张用等甚感其义。自此,江淮一带归于平安。张俊表奏岳飞战功应属第一,高宗下旨升岳飞为右军都统制,令屯洪州,弹压余盗。

绍兴二年(1132),流寇曹成拥众10万,自江西向湘、湖侵扰而来,占据了道州和贺州(两州在今湖南广西二省交界处),朝廷命岳飞剿抚。曹成听说岳飞将至,大惊道:“岳家军来了!”连忙分道而逃。岳飞到达茶陵,派使赴曹营招降,被拒绝。岳飞上表朝廷道:“对付盗寇朝廷连年多用招安办法,所以强盗势力强盛时就肆虐不从,势力弱小就受降,时降时反。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盗贼蜂起,一时就难以翦除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打击的力度。朝廷同意了岳飞的请求。

岳飞遂起大军,开进贺州境内。一次,士卒捕获一名曹成的奸细,捆在岳飞帐外,听候审讯,岳飞一面算计着军中的粮草,一面踱出帐外,一位军吏走过来请示道:“岳都统,军中粮草即将用完,怎么办呢?”岳飞正要回答,一眼瞥见奸细,灵机一动,顺口答道:“只好退回茶陵再说了。”言毕,好像突然才发现奸细似的,露出失言后的慌张表情,跺了一下脚,返身进入帐内。随即暗中嘱咐士卒,装作大意,放跑了奸细。奸细跑回曹营,将轻易获得的军事机密情报告诉曹成。曹成喜出望外,认为这是天赐良机,让他报岳飞一箭之仇。当年南薰门之乱时,他曾被岳飞杀得大败,几乎丧了命,至今让他想起来恨恨不平。他传令属下养精蓄锐,准备在岳飞退兵时从后掩杀。

岳飞放跑奸细后,半夜传令,让官兵在被窝草草吃饭,打点轻装,悄悄向敌营进发。拂晓时已到达太平场(今广西贺县东),曹成尚在浓浓的睡梦中。一点也没有料到即将临头的大祸。他或许正梦见岳飞已被自己追获,磕头如捣蒜,哀求饶命,而他手起刀落,砍下岳飞的头来,发出得意的大笑。突然,他被叫醒,说岳飞杀来了。曹成以为还在梦中,他不能相信!白天还在贺州准备撤兵,晚上怎么可能到了自己跟前!难道他是从而天降!但他很快明白,岳飞确实来了。整个营寨火光四起,杀声震天。他比较聪明,知道抵抗是死路一条,三十六计,早早溜走是上策。于是带着残兵败将,逃往北藏岭和上梧关(均为贺县北山区中的要隘),想依险顽抗。岳飞没有让曹成喘息,组成敢死队,乘胜发起攻击。士卒人人争先,个个逞狠,一鼓作气,连克两寨。但狡猾的曹成再度逃脱,纠合所有部众约10万,死守蓬头岭。岳飞当时只有8000人马,但他最善于以少击多,加上连连获胜,将士士气正高。曹成在岳飞痛击下,军气沮丧,了无斗志,人数虽十倍于岳飞,却如同一盘散沙,一击即溃。所以在岳飞的猛攻下,蓬头岭很快被占。曹成如丧家之犬,逃往连州(今广东连县),后向宋军投降。

此次征剿曹成,正值盛夏酷暑,又在岭南瘴疠之地,由于岳飞行措有方,士卒竟无一人死于疾病,算得上军事史上的奇迹。高宗听说,很是叹赏,遂授岳飞武安军承宣使的荣誉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