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22639800000025

第25章 文韬武略的故事(24)

攻克滁州后,朱元璋非常注意吸纳当地人才。滁州儒士范常至军门拜谒,他热情款待,诚心结纳,使之成为手下一位重要谋士。名将邓愈、胡大海也是这时投靠朱元璋的。邓愈为虹县人,元末动乱,其父起兵据临场(今安徽凤阳东),后战死。其兄邓友隆代领所部,不久病逝,邓愈年方十六,被众人推为首领,“军中威服其勇”。胡大海是邓愈的虹县同乡,此人长身铁面,智勇过人。二人深得朱元璋器重,一为管军总管,一为前锋。至此,朱元璋实力更为雄厚,在滁州站稳了脚跟。

金陵为基,南征北讨

不久,郭子兴带部队1万人来到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将自己手下的人马献给郭子兴。

公元1355年2月,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建立了宋政权,刘福通迎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到亳州,立为皇帝,号小明王,国号为宋,建元龙凤,定都亳州。

与此同时,朱元璋带领部队攻占了和州。由于朱元璋作战有功,郭子兴升他为统领和州兵马的总兵官,并由朱元璋坐镇和州。

朱元璋镇守和州不久,郭子兴也来到和州,但不久在和州病逝。宋政权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郭天叙年轻没经验,张天佑缺乏智谋。和州的部队大多数是朱元璋召来的,再加上朱元璋有徐达等一批心腹战将,因此,他虽位居第三,实际上成了都元帅府的主帅。

公元1355年下半年,朱元璋又招收了巢湖水寨的红巾军,巢湖红巾军为朱元璋带来“舟师万余,粮数万石。”

朱元璋有了和州这个地盘,又有数万军队,他作为和州军队的主帅,他的部队又是一支相对独立的军队。这时,朱元璋面临的问题,不再是为人部将靠人提拔,而是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的问题。

和州东南紧靠长江,城小兵多,不能作为成就帝王大业之基。朱元璋在收降了两支武装之后,有船有浪,兵多将广,就挥军横渡长江,攻占了长江南岸的太平(今安徽当涂)。太平离集庆(今江苏南京)很近,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历史名城,早先在攻占定远时,儒士冯胜就建议他攻取集庆。冯胜说:“这个城市龙蟠居踞,是帝王之都,应该占下来作为立足基地,然后四出征伐,讲仁义,收人心,不贪子女玉帛,天下不难平定。”

占领太平后,朱元璋召见儒士陶安,问陶安道:“吾欲取金陵,足下以为如何?”陶安道:“金陵,古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险,若取而有之,据其形胜,出兵以监四方,则保向不克!”

朱元璋于至正十六年(公元1365年)三月,攻占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向宋政权报捷。宋政权的小明王韩林儿让他在应天设立江南等处行中书省,任命他为行省的最高长官平章政事。

朱元璋奉命在应天设立江南等处行中书省,自己总揽省事,又设立江南行枢密院,设置左、右、前、后、中五翼元帅府,设置省都镇抚司、理问所、提刑按察司、兵马指挥司、营田司。

朱元璋在应天建立包括行政、司法、军事等各种机构在内的、组织完备的农民政权,对于他以后统一全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一农民权,虽然在名义上是从属于红巾军宋政权的,但实际上是朱元璋领导的独立武装力量。

朱元璋此时有了可作帝王基来的地盘,手中又有大军,据有长江天险,可以说为以后称王称霸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朱元璋据守应天后,分析了天下大势。当时,在应天的北边是小明王的红巾军,西边是徐寿辉的红巾军,东边是张士诚的武装,这三种力量,把元军的主力挡在外面,构成三面屏障,对朱元璋十分有利。

朱元璋果断地做出巩固东、西两线,出击东南的战略决策。在北线,只留部分兵力维持地方治安。在东线,先派兵攻占镇江以确保应天的安全,然后派人与张士诚通好。张士诚自恃地富粮足,拒绝他的通好要求,出兵进攻镇江。朱元璋派兵还击,攻占太湖以东地区。从江阴沿太湖至长兴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挡住张士诚西犯的门路。在西线,派兵攻占池州作为应天的屏障,此后也对徐寿辉采取防御势态。主要兵力则集中到东南一线,向南面和东南面出击,夺取孤立、分散的元军据点。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五月,朱元璋的军队已陆续攻克皖南和浙东的许多地方,迅速扩大了他的占领区。

在攻打皖南地区的同时,朱元璋抓紧时机,积极营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为逐鹿中原做准备。由于朱元璋起义较晚。实力小,要想逐一消灭对手,进而推翻元朝,必须准备进行长期的艰苦斗争,因而需要有一个稳固的战争基地为之提供物力、财力和兵力。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朱元璋在攻占徽州后,亲至石门山拜访老儒朱升,向他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

朱升回答他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思是说:要训练部队,巩固后方;发展生产,储备粮食;不图虚名,暂不称王。总之,就是要埋头苦干,建设一个巩固的战争基地。朱元璋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即提出了一个在两淮江南地区“积粮训兵,待时而却”的方针,进一步加强根据地的建设。

巩固根据地和缓称王的主张,使朱元璋得以发展自己的势力,如果他早称王,与其他武装力量争天下,不仅得不到红巾军宋政权的承认,而且会吸引元朝的兵力将矛头对准自己,更危险的是还可能被张士诚、徐寿辉等武装力量吃掉,由于他采用朱升的计策,不图虚名,避免了树大招风。他一直在形式上保持与小明王的臣属关系,使用的是宋政权的龙凤年号,打的是红巾军的红色战旗,表示自己只是小明王的一个大臣而已,免得引人注目,遭受打击。

到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被友谅杀害了徐寿辉,自称皇帝,建国号汉,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但此时朱元璋已兵广粮多,可以用任何势力相匹敌,可以与群雄逐鹿中原了。于是,朱元璋改变战略,采取固守东南,向东北和西线出击的方针。

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在应天附近的龙江伏击陈友谅,获大胜。三年后,陈友谅再次大兴兵60万侵犯洪都,朱元璋再次大败陈友谅,在鄱阳湖,陈友谅为流矢射死。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又灭张士诚,迫降方国珍。至此,朱元璋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率大军向北方的元军发起进攻,第二年8月,攻克大都。公元1370年已基本占领北方各省。公元1371年攻占四川,迫降夏国主明升。公元1381年进兵云南,次年平定云南。公元1387年平定辽东。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登上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

至此,一个贫苦人家出生的放牛娃、小和尚,终于成为一代开国帝王,并且被史学家们称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4.改革政治体制,巩固皇权统治

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靠马上治天下。对此,朱元璋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因此,明政权建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一方面用儒家思想来控制人的行动,维护自己皇权统治的合理合法性,为封建国家培育人才;一方面削弱了重臣元勋的政治、军事实权。皇权则因此而得以空前的加强。从而防止了权臣擅权、军阀割据隐患的发生。

设太学,重儒教,兴文化

洪武元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使封建土子后继有人,朱元璋又在都城应天设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充实,延儒臣教授太子诸王,选才俊之士充伴读。以孔子五十六世孙孔学袭封衍圣公,进秩二品。第二年又增设国子学舍。他说:“太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自古君王都很注重太学。”

这些儒生进入各级学校后,学习儒家经典,成为合乎朱元璋要求的治国人才,为兴礼乐、明教化、推行封建礼法制度准备了新的梯队。接着,他重开科举,于至正二十七年下令设科取士:“盖闻上世帝王创业之际用武以安天下,守成之时,讲武以威天下,至于经纶抚治,则在文臣,二者不可偏用也,兹欲上稽古制,设文武二科,以广求天下之贤……有司预为劝谕,民间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候开举之岁,充贡京师,其科目等第各有出身。”

朱元璋对科举制度的贡献在于,他在历史上首次以八股文取土。所谓八股文,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由破题至人手,都只是为议论所做的准备。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的议论。四股之中,规定须各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均于《四书》、《五经》文句中选出,考生答题也均须按照朱熹《四书集注》等书,所谓代圣人立言,不许自由发挥,每篇以三百字至七百字之间为宜。这种文体是朱元璋和刘基共同创制。本来在一开始,具有考察考生对圣贤经传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理解程度的较积极作用,但由于这种文体本身形式呆板,极易束缚创造意识,结果弊大于利。朱元璋之实行八股文,起初提出“代圣贤立言”的宗旨,规定不许发挥自己见解主张的原则,用意就是使考取的读书人循规蹈矩,作圣贤的忠实门徒和听话守本分的臣子,其精神统治之严密和强大,由此亦可见其一斑。

在“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下,朱元璋任用了一大批听话的儒士,建立了一整套合乎儒家规范的礼法、宗法制度。自唐以降到了宋朝,以朱熹、程灏为代表的宋儒理学兴起,进一步加深了封建礼法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束缚和迫害,而儒家思想在接受了宋儒理学这一新衍生思想之后,进一步失去了在指导国政、规范世态人情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彻底沦落为封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到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已有前生,自由思潮也已渐起,但礼法制度不但没有宽松迹象,反倒比宋、元时期更为严谨和禁锢,正说明了朱元璋在维护集权统治上的苦心。

封建专制的历史早已表明,儒家思想是封建王朝的有力精神武器,但由于思想体系十分博杂,能透彻理解掌握精义的只有那些经过“十年寒窗苦”的读书人,一般百姓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只能受到一些间接的影响。为了加强对普通百姓的教化,使普通百姓也能掌握儒家思想中对他们起麻醉作用的那一部分,朱元璋将儒家思想工具化、功利化,将要旨归纳为“敬天”、“忠君”、“孝亲”三点精要,编成专书,在民间流传,书名叫做《精诚录》。其中的“敬天”,可以说是维护君主权力的重要工具,借“天”来抬高君主的地位,将王权染上一种神性的色彩,宣扬君主受命于天,亦即所谓的“真龙天子”,以此来证明封建专制统治和维护这种统治的三纲五常是上天的安排,是天理的体现。朱元璋所要求的敬天,其实就是敬君,敬君主的“神圣王权”,也就是说臣民们要俯首帖耳地服从帝王统治。“忠君”则规定臣民须无条件服从君主意志,忠于君主。儒家的“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朱元璋视为至宝极力鼓吹。“孝亲”则与“忠君”相辅相成。《大学》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抓住治家也就是抓住了根本,只有家庭秩序得到维持稳固,君主的专制才能确保无虞。为了宣扬“孝亲”思想,朱元璋命制《孝行图》,同时又御制《大诰》,规定:“臣民之家,务要父子有亲,率土之民,要知君臣之义,务要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众尊有德。”可见,朱元璋所宣扬的“孝亲”思想其实还是以“忠君”为目的。

对国家行政机构的改革

扩张皇权,集军政法三权于一身,如此专制必成封建制国家的政体,自然是按照封建统治者统治天下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封建的国家行政机构,处处都要体现统治者一人独裁的意志。为了使行政机构更适合君主的需要,历史上很多帝王都曾对政体做过削足适履的改革,以防止个别成长起来的势力危害君主的权威地位。朱元璋强化集权统治的关键一步,也是对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集政、法、军权于一身,使皇权扩张至顶峰。

皇权的至高无上是实现皇帝独裁、大臣辅政的先决条件,既然这是必由之途,首先就要在政治体制中确立、体现出来。元朝时于中央设中书省以总理全国政务,中书省的大权实际是在左右丞相手中掌握,如此则中央权力必然会过分地集中于中书省,造成左、右丞相权力的膨胀,因而丞相虽然起到了辅政的作用,可同时又起到了限制政权发展的作用。而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从建制上仿效中书省,掌握了各地的政、法、军权,号称“外政府”。正缘于此,元朝后期各自为政,往往擅权自专,不听朝廷调度,形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正如我们所知,朱元璋渡江后建立的宋政权江南行中书省,也仿效了元朝这种政体,因此一应军国大事均不需向小明王奏请,朱元璋得以扛山坐大。因而可以说元制的种种弊端,是朱元璋亲历亲闻,所以他既然在前期从这种行政制度中得到了好处,后期却担心部下起而仿效。

正如朱元璋所担心的那样,明朝建立以后,臣僚越礼非分、违法通制的事件层出不穷。有鉴于此,他已经感觉到改革行政机构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