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你知道多少
22639300000084

第84章 率直心的重要要素(1)

第十一卷 松下率直的人性

松下认为,一个人有率直心,才能站在真理一边,看清事物的真相,找出应对世事的方法。

以前的人,在行为上不能旷达无私的原因很多。可是在松下看来,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率直的心胸,以至常常被自己的欲望、利益或立场所蒙蔽,并曲解事物的真相,与他人对立冲突,最后使彼此都遭受不幸。

因此,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应该避免用过去的观念与方式生活,每个人都要培养率直的心胸。

松下指出,率直的心胸,不是一味地迎合或盲从,它具有更强烈、更积极的内容。它是指没有私心,天真而不受主观、物欲所支配,照实探索事物真相的态度。松下相信,有了率直的心胸才能对真理坚信不移,看清事物真貌,并找出应付世事的方法。

也就是说,有了率直的心胸,必可以明辨事非,看清正义与邪恶的分界,找到自己应走的道路,使生活充满光明。一旦人人都有率直的心胸,社会将变得更有活力、正常而有理性。

总而言之,率直的心胸可以将人类的聪明智慧,导向正轨,以光明磊落的态度处理事物,不至曲解事物的真貌,而以坚定的信心,采取正确的行动。

率直心是人类宝贵的天赋,但要时时去锻炼,才能自然流露出来。

每个人都需要率直的心胸,而率直的心胸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我们最宝贵的天赋。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日常生活或行动中,好好运用它,来开拓美好的人生呢?

人类是过群体生活的,所以,每一个个体的努力,都会影响到社会的进步;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是社会康乐的基石。个体与社会,具有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这是人类的一项特质。

我们该如何发挥这项特质呢?松下认为,必须先认识身为万物之灵的神圣,并仔细而冷静地观察事物的真相,培养适当判断与应变的智慧;同时,应该彻底思考并了解人生的价值与真谛,不断鞭策自己,朝向全人类的福祉迈进。而为了充分发挥人类休戚与共的这项特质,一定要有率直的心胸,要以无私、天真的胸襟,来实现人生的真义。

松下告诉我们,人的知识容易遮蔽率直心,要时时反省,才能将率直心流畅地表现出来。

前面说过,每个人都有率直的心胸。可惜,很多人没有将它表现出来,辜负了人的这项宝贵的天赋。

未能表现率直心胸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受生活中种种事物的拘束。初生的婴儿,纯洁、天真,没有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所以总是用最率直的态度表达感受。但是,年纪愈大,体验愈多,知识愈丰富后,率直的心胸反而愈来愈隐而不现。成人往往会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技巧,以满足个人的需求,逃避不如意或责难。

比方说,父母教导孩子不要说谎,一开始,孩子一定很听父母的话,尽量不说谎。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的做法会渐渐改变。他也许会因为害怕被责骂,而不承认自己做错事,也许会为了博取同情或重视而说谎,而这种种行为,正是率直心胸被蒙蔽的现象。

旧约圣经中记载着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故事。大意是说亚当和夏娃,因为禁不起恶蛇的诱惑,违反了上帝的禁律,偷尝了智慧的果实,从此,他们获得智慧,有了贪欲等各种念头,失去了浑沌时无忧的生活,也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生下来就有率直的心胸,随着智慧、知识的累积,其它思想支配着率直的心胸,使其无法表现。惟有时时反省,才能重新拾回宝贵的率直心胸。松下指出,失去率直心,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纷争、误会、猜疑、排挤等紧张关系。

人一旦失去与生俱来的率直心胸,对立、纷争、误会、仇恨、猜疑、排挤等现象,必将跟着发生。而减少这些紧张关系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人人都表现率直的心胸。

事实上,不仅个人的关系要靠率直心胸改善,国与国之间亦然。例如目前在中东、非洲等地发生的战争,就有赖大家用率直的心胸来消弭。如果每个人都能以率直的心胸处世接物,世界自然能和平。

人类今天的成就,是累积过去多年来的努力所获得的,我们应该珍惜。只要每个人都能用率直的心胸来待人与经营事业,松下相信,大家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都将更丰富,身心将更健康,社会将更趋和谐,生活品质必能提高。率直心是如此重要,松下对它推崇备至,他提出了率直心的十大要素。松下认为,若只知道率直心胸的重要性,却不了解率直心胸的全貌,是很难培养出率直心胸的。这就好比你向别人问路,对方说:向东走,你却不知道哪一个方向是东,因此仍然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为了使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培养率直的心胸,首先,大家必须明确率直心胸的内容和定义。松下将率直心胸的内容分为十种,但他认为这只是它部分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而且这些内容并不新奇,甚至相当平凡。他相信,一定有人已经了解它们的重要性,也有些人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但是,还有很多人并没有做到,所以他认为,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

(一)不可有私心

松下认为,率直的心胸,就是不图私利、摒除私欲的心胸。

率直心胸的第一项内容,是不图私利、摒除私欲或私心。为了求生存,人们难免有私心或私欲。完全没有私心的境地,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一般人是不可能如此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处理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时,或多或少会怀有私心的。可是千万不可使自己成为私心、私利或私欲的奴隶。因为,有私心的想法或行动,常会导致不良后果。举例说,假使政治家有私心,只推行对自己有利的政策,那么首先受害的将是国民,而他自己也将因失去国民的支持而垮台。做生意也是一样。假使商人有私心或惟利是图,毫不关心顾客,那也将因失去信用而倒闭。做生意是公平的竞争,而社会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千万不可有私心。

事实上不少有私心的人最后总是自食恶果。愈是拥有权势或武力的人,所受的伤害也愈大,因此,大家都需要有率直的心胸。只要有率直的心胸,即使有私心,也不会因只顾自己而牺牲别人。

如果政治家有率直的心胸,就一定会考虑自己所属党派、团体、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假使每一个政治家都能够如此,国家的政治一定廉明,人民也一定幸福。

同样的,商人除了自己的利益外,也应该考虑消费者的权益,以及如何提高服务品质。如果每一个商人都能够这样,他就会被社会所肯定。换句话说,假如社会的每一分子都有率直的心胸,无论做什么事都考虑到社会大众的利益,社会一定充满光明。

(二)懂得倾听

松下认为,率直的心胸就是用谦虚的态度,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或经验。

据说,在日本的战国时代,有一位叫做黑田长政的武将,每个月都召开两到三次不可以生气的意见发表会。参加这种会议的,除了元老家臣之外,大部分是足智多谋或有当国策顾问资格的人,总计不过七人。

在会议开始前,黑田长政总是对参加者发表例行致词:任何人都不可把在会议中听到的话放在心上,也不可以传扬出去,更不可以在会议中生气,但是,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参加者都宣誓服从以上训示后,会议马上开始。会中,有人批评黑田长政,也有人指出他赏罚不公或某项政策不对,更有人为开除的家臣鸣冤。总而言之,都是平时很难听到的真心话。

据说,有时黑田长政在听了家臣们的话后,很生气。家臣们就会问他:您怎么了?是不是生气?此时黑田长政一定回答说:不,不,我一点也不生气。

这种意见发表会非常有益,所以黑田长政在他的遗书中说:今后,这样的意见发表会,仍须依照我创立的原则,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

在当时,武将的职责是指挥三军作战,性情大都非常刚烈,加上握有生杀大权,所以人人敬畏。如果有人敢违抗命令或直言劝谏,一定会被处死。因此除了视死如归的忠臣,谁也不敢直言不讳。

但是,如果每一位君主都这样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势必永远被甜言蜜语所蒙蔽,误国又误民。有率直心胸的黑田长政,为了听取有益邦国的直言,因此召开了意见发表会。但他也是凡人,所以在家臣面对面地指责他时,当然也会生气。但他采取了自我约束的方法,惟恐一时冲动,加罪忠良之士,因此在开会之前,事先事明不可以生气以避免冲突发生。这实在是个明智之举。

黑田长政之所以继续召开这种会议,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万能的,不可能知道一切事物,他需要用别人的忠告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换句话说,他希望自己的国家绵延强盛。他更明白,谦虚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是迈向这种理想的不二法门,所以他能够把家臣的指责,当做鞭策自己的良言。在培养谦虚心胸之前,必须先培养率直的心胸。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用谦虚的心胸来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了率直的心胸就能培养出谦虚的态度,而有了谦虚的态度就不难接受别人的意见。黑田长政之所以能够长久维持爵位,是因为他能够用谦虚的心胸,来接受别人的意见。

(三)宽容

松下指出,率直的心胸,就是宽容地接纳所有的人和事物的心胸。

人类不能离群独居。在共同生活的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事、物。如果想使大家活得更好,就一定要有宽容的心胸。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有的人声音宏亮,有的人细声细气;而每个人的个性、思想更是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以及生存的权利,谁也不能因为个人的差异而排斥别人。不幸的是,当今世界上,常常有因为思想、信仰、种族的不同而产生的纠纷,这都是缺乏宽容所造成的结果。

松下认为,每个人的个性、特质虽然不同,却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都有改善人类生活的能力。如果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质,人类生活的品质一定可以提升。所以,我们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一切,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凡事忍让,尊重他人存在的价值,彼此和睦相处。惟有如此,个人的智慧、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类的生活才会愈来愈好。

宽容就是以开阔的心胸,容纳别人,原谅别人的过错。人们常常对自己的错误不自觉,却对他人的小小过失不肯原谅,大声指责,这都是缺乏宽容心胸的毛病。事实上,揭发别人的过错并加以指责,不但很难达到劝人改过的效果,反而会使彼此的沟通受到挫折。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培养宽容的心胸,彼此容纳、谅解,不固执己见。如果人人能做到这一点,大家一定能生活得更融洽、愉快,人与人的情感会更加深厚,每个人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质,使事业与生活都更称心如意。

在培养宽容的心胸之前,也需要先培养率直的心胸。因为,有了率直的心胸后,自己才会产生宽容的态度。

率直的心胸,是正确观察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物,并使其能发挥应有价值的心胸。所以,有了率直的心胸后,自然会明白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物的优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发现天生我才必有用,世上没有无用或必须排除的人、事、物。

总而言之,松下认为,有了率直的心胸后,自然会产生宽容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物的心胸。

(四)看清真貌

松下认为,只要有率直的心胸,便能看清一切事物的真貌,而做出正确的事物判断。因为,它可以排除使真貌变形的主观因素。

透过雪亮、无色透明的眼镜所看到的东西,一定不走样。同样的,透过率直心胸所看到的事物,也不会走样。而有这种修养的人,就能养成根据实际看到的真貌,来判断事物的习惯。

但是,使用有色眼镜看东西时,所看到东西的颜色,一定和实际的不同。如果用绿色镜片看东西,白色的东西就会被看成绿色,就不能看出事物的真貌。因此,用率直的心胸来观察事物,就如同透过无色透明的眼镜观看,可以看清事物的真貌。

遗憾的是,许多人在观察事物时,都戴着有色眼镜。所谓有色眼镜包括知识、学问、欲望、利益、主义、思想等等层面。人们之所以有这种偏差的态度,原因很多。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只顾自己的利益,感情用事,以为自己总是对的,却不知自己已犯了偏狭、自以为是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