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你知道多少
22639300000038

第38章 看问题要有远见(3)

所谓困难的处境并不是指平常一些小挫折而言。而一个公司或商店在能顺利发展的时候,也没有必要故意去制造一些逆境。

因此松下认为,不景气的时候,正是培育人才的大好时机。当然,遇到不景气的时候,东西不好卖,货款难收,公司的经营也陷入困境。但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只是干着急,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最起码这是一个教育员工和强化公司体制的大好机会。

愈是困难的时候愈能激发个人及公司的潜力,创造空前的业绩。

历史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团体或国家,当遭遇非常困难的情况时,若能明确把握困难所在,决心除去困难,恢复本来的面目,进而谋求发展,从此决心去拼命努力,则定然会有伟大的成就。古谚说: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正是这种道理的写照。

在社会太平的时期,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出伟大的成就,或奠定伟大的基础,再优秀的人也无法充分做到,大家都容易享于安逸;然而一旦面对非常大的困难时,即使不怎么杰出的人,也会产生一种战胜困难的决心、觉悟。

松下电器公司在过去每当遇到困难时,就会有某种新产品问世,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由此我们可以坚信,愈是未曾有过的艰难局面,愈是可供我们奠定未来空前发展的基础。一向认真经营的商店在不景气中会更受重视,使顾客涌上门,忙不过来。

松下先生把商人认为没有所谓景气好或坏这回事当做经商的一种基本态度,随时勉励自己。

因为,景气好的时候,顾客的消费大量增加,甚至供不应求,经营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到了不景气时,消费者会精打细算,比较到底哪一家商店的哪一种商品便宜。认真经营的商店生意会更好,亲切的服务,店员善于热情,商店的信誉都重新受到重视,顾客会自动地光临。因此,这类商店,遇到不景气时反而会更忙。

松下认为这是一个真理,必须在平时就彻底想通。这样,在景气好、生意忙时就仍会注意各种细节。

在景气好而忙碌时,许多商店会忽略服务。例如,不愿送货而要求顾客自己来取货,逃避麻烦的事情等。这么做,等于放弃了为紧急状况作准备的机会,到了不景气时,就会不知所措。

生意绝不是一两天的事,可能是你一辈子的事业,有些信誉好的商店甚至一代接一代地经营下去。所以,平时的表现很重要。如果常常为了景气的好坏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就表示还没有真正走上轨道。基于这种观念,松下随时提醒自己,不该认为有所谓景气好坏之分。

松下认为,如果有这种观念,在景气不好的时候,也能找到突破低潮的道路。甚至景气不好时,更会觉得有挑战性、有乐趣。因为,你一定会专心认真地经营,自然较容易把握自己的方针。

如果一家公司持续多年顺利地成长,反而更危险。因为多年之间一直顺利,会造成松懈与大意。也许,某些公司不会有这种情况,这就要靠领导者的谨慎和努力,随时提高警觉了。但这种公司,十家中顶多只有一家,其他的九家,社长以及大家都会松懈下来。

这是极为自然的现象。不论哪一种人,如果每天都吃山珍海味,就不会觉得它珍贵。同样的,如果一直顺利,则往往容易苟且偷安。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这时候如果突然面临不景气,就会不知所措。因此,每三年出现一次轻微的不景气,每十年逢一次严重的不景气,可能反而有益。

松下认为,重要的是不论景气好坏,都要根据买卖的正道,规规矩矩地处理每一件事情。如果能切实地做到这点。那么景气好固然可喜,不景气更是一种转机。

经济不景气来临时,正是考验经营者的决断力、眼光和胆识的时候。

在公司不景气的时候,经营者首先要想到:停顿不过只是一时的现象,反而可借此机会整顿公司,对该修理的机器也着手去修。以这种态度处理,公司绝不会衰退,反而可乘此机会发展起来。

当陷入停顿时,觉得让员工闲着是一种浪费的想法似乎也有它的道理。但是如果为了避免浪费所雇用员工的薪金,而匆匆地做起生意来的话,往往会蒙受无法挽回的损失。

经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想在没有机会时,好好储蓄实力,等待再出发的时机来到,这是很重要的心态。

只要坚定意志,冷静思考,不景气就会变成改善企业体质的最好机会。

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五年之间,经济界遭遇了空前的不景气。不巧,那时松下公司负责销售的营业部部长,因病停职,其他的干部也都因自己的工作很忙,无法兼顾。当时已退到幕后担任会长(名誉董事长)的松下先生,不得已决定暂时代理营业部部长。

于是,一面听取经销商的反应,一面和公司各部门商量,检讨公司的销售制度,拟出几个改革方案,积极推行。结果,它竟然发生很大的效果,公司与经销商因此获得很大的发展。现在回想当时所以成功,切题的改革内容是原因之一,但是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明白地说就是不景气。

为什么呢?假定景气好,万事顺利的话,经营者就不会突发奇想,要去代理营业部部长,大概满足现状的可能性较大。退一步说,如果在景气好的时候提出了改革方案,那时,产品供不应求,业绩蒸蒸日上,到底有多少员工会听你的话?会长虽然提出改革,但是依原来的计划都很顺利,还是眼前的工作要紧。有谁会认真去考虑改革的问题呢?因此景气不好,是改革的推动力。

幸好当时是严重的不景气,大家面临困难,觉得不想办法突破难关不行。恰好这个时候,提出改革方案,要求大家去做,虽然每一个人都免不了有意见,但是原则上大家都赞成改革,并且很快又认真地去做了。结果不到一年,弊病得以改善,因此获得很大的成果。

由这个例子来看,景气好的时候要改革比较难,不景气的时候反而简单。最重要的是,遇到不景气时不要自乱脚步,要坚定意志,冷静思考最妥善的应付方法,那么,不景气就会变成改善企业本身体质最好的机会。

一般来说,不景气的时候,大家都会互相磋商思考,多方检讨反省。因此,不景气过后,比以前进步的地方会有很多。从这点来看,不景气可以说是一种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虽然带来许多不幸,但在各方面却有长足的发展。若用这种眼光来看,不景气的时候虽然艰苦,但是因不景气才得知过去所不知道的事,或对某事得以大彻大悟,因而能采取下一步的对策。所以,不景气并不坏,任何事情都有它积极的一面,人类世界实际就是如此。

在景气好的时候,实施经营改革,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在不景气时反而比较简单,因为公司职员比较听话。景气好时,一般人的心理就认为景气这么好,没有什么需要改革,所以不太理会会长的话。因此,在不景气时,将计划改革的方案马上付诸实施,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有心的经营者应善加考虑的一个改革手法。

谁都不欢迎不景气的来临,但很不幸的是我们必须去面对它,所以我们不妨将不景气当做转祸为福的机会,而我们构想是要抓住不景气的时候,以促成事业的成长,至少也应借此机会实施改革,打好基础,以便在不景气消退时,获得长足的进展。

人生如戏。人生之戏有时候会比普通的戏剧好看得多。只要好好发挥演技,就能演得很精彩。就如同普通戏曲一样,以动荡社会作舞台的人生之戏,更精彩、有趣。唯有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变化激烈的事态,才能展开充满波澜、刺激有趣的剧情,也是发挥演技的最佳时候。

企业经营的不景气之时,也正是如此,正好发挥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