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你知道多少
22639300000016

第16章 企业的使命和准则(3)

现代的商人必须依照自己的信念或经营观念,确保适当的利润。应该一方面亲切的对待顾客,另一方面力尽商人对社会的责任。这才是能与社会共同繁荣结合在一起的可喜现象。因此,不应该借巧妙的讨价还价赚钱,必须一开始就订定合理的价格。

即使对方要求减价也不同意,而且相反地,去说服顾客接受这个价格。采用这种方法最成功的,就是百货公司。目前,在百货公司已经看不到讨价还价的人。如果百货公司仍然可以讨价应付顾客,会有什么后果?由于必须浪费很多的时间及精力,就一定要雇用好几倍的员工。结果,必然会大量增加经费,所以唯有把商品价格提高才能合算。现在的百货公司,都以合理的定价促进业务,并为顾客提供真正的利益。

不仅百货公司,即使超级市场或一般商店也应该这样做。否则大家忙于讨价还价,结果不仅顾客不能放心地买东西,商店也因得不到正当利润而无法继续营业。

如果所有的商店都以公道的价格做买卖,那么彼此都方便。做买卖应该让顾客有那家商店不会讨价还价,但会提供比减价的金额更有价值的长期服务,并且待客也很亲切这种反应,这正是合乎现代社会需要,且合理的买卖方式。唯有以这种买卖观念,才能真正为顾客服务,且能使自己的生意日益兴隆。

经营者要有完全得到应得到利润的态度,即使是在不景气的情况下。

有一次松下到东京一家证券公司去接洽股票生意。松下告诉他们,这一期想做一百亿元的生意,下期想做一百二十亿元的生意。当时对方就问松下:松下先生,你刚说一百亿元,真的办得到吗?现在经济不景气,您的话有一点不负责任吧?他回答说:绝没有,我说的是实话,因为我们有一个明确的贩卖契约,就是对社会上的人士、代理商或经销商,订有非常明确的契约。所以,我们有义务生产和贩卖那些产品。不过,我说的契约,是一种心灵的契约。现在,用我们的肉眼看不见。可是这种契约我看得很清楚,我认为一定能够如数销售。本期日数已剩无几,可是松下肯定能达成百亿元目标。这不是心血来潮随便说的,而是他经过了一番详细思考。

正当的利润获得,是社会对企业服务的报酬;服务而无利润,必使经济活动日趋衰弱。

在这个世界上,大家都希望生活过得愈富裕愈好。无论做什么工作,适当的收入是必要的。

赚钱这个字眼,大家听了可能都没有好感,似乎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味道。可是仔细想一想,钱不是平白就可以赚到的,想赚一百元,必定要有净值一百元以上的东西付给对方。每一个员工都做了一百元的工作而领一百元的薪水,公司就非垮不可。卖烤红薯的人,必须使一百元的红薯有一百二十元的价值,这样买卖才会成立。

因此,赚钱这件事,可以说具有服务的成份,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肯对八十元的工作,付出一百元的代价,若是有,那么他不是疯了,就是另有不良的企图。当然通货膨胀,可能有暴利不寻常例子发生,但一般说来,赚钱应解释为服务的代价或是报酬。假定有一个人赚了二百元,我们的反应应该是他又做了二百五十元的工作了。

可是现在一提起赚钱,大家都与投机取巧相提并论,这样一来,经营事业、做生意都成为卑鄙的行为,结果不是一切东西不能正常生产吗?

正当的赚钱是付出服务换来的,这一层认识很重要,否则,经济活动会日渐衰微,大家都无法过富裕的生活。

双方交易一定要尽最大的诚意,在公平的交易点上竞争,才是正途。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输出的竞争也激烈了起来。其中有些公司甚至于在亏本输出,这难免令人怀疑,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么做?

此外,以这种方式来从事交易,也绝对不可能成功。因为不管什么事业,成功的原理都只有一项,那就是确保最低利润的获得。公司一定要有利润,才能生存发展。这点尽管可以理直气壮对顾客说明,并且一定可以获得谅解。双方交易,一定要尽最大的诚意,在公平的立足点上竞争,才是正途。把这个观念充分沟通,才能展开实际交易的行为。

松下认为成功是很简单的事,然而成功的人却不多,为什么呢?正因为大家自以为是,放着大道不走,反而喜欢走弯曲的田埂小路。或许他们认为抄小路比较快,却没有考虑到小路纵然没使他跌倒,却容易使他深陷泥沼不能自拔。象那些流血输出的人,可能就是抄小路的心理吧。或许他认为短期赔一两次没关系,以后再赚回来。问题是往往他钱还没赚到,公司就已经倒闭了。这还可能把整个产业秩序弄得混乱不堪,使大家同受其苦。对于这种人,只能说他没有认清自己,也没有认清他和外在社会的关联吧。

经销生意时,不可因竞争激烈就降价求售;合理正当的经营,是一定会被接受的。

有一次松下对一个经销商说:最近经销商的生意不太好,但不可因竞争激烈,就降价求售,长此下去,公司就无法经营了。

经过大约两个月后,那经销店的老板告诉松下:我拜访过大约四十家零售店,拜托他们‘以前我总是减价请你们惠顾,这样下去,我无法再经营,非常抱歉,请提高两分价钱买好吗?’结果那四十家多数都允诺了。

松下认为这是正确的。我们如果处事非常诚意,对方即使会吃亏,也会接受。这就是人情。自己应该做而没有做,却去要求别人做,这是不可以的。但是,已经十分努力,而仍然血本无归地出售,以致无法经营,是应予改正的。把这种情形向对方提出,对方一定会接受。

那位经销商老板听了松下的话,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经营,从今以后更有勇气从事经营。这只是一个例子。正当的要求还是要提出来,藏在心里的烦恼,是毫无意义的。

要避免浪费,提高效率,争取适当利润,这是做买卖时最重要的原则。

一般人往往认为,自己所做的买卖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不需要别人帮忙或过问。这是错误的观念。买卖看起来虽然属于自己,而实际上却不是这样。这或许就是买卖的真谛之一。谁都知道有了顾客及供应商,才能维持生意,而有意去报答他们。

拿道路来说,我们每天不断地使用公共道路,而不重视其重要性,但一旦缺少了它,就寸步难行,动弹不得。因此,对于经常使用,却不觉得要去感谢的道路,也应该报答才对。但怎么报答呢?除了大家缴税,靠税收保养、改良道路之外,没有其它的途径。为了缴税,大家得争取利润。否则,大家缴不起税金,造成使用道路的保养不周,任其荒废,结果大家都会受害。除了道路之外,大家在普遍地利用其它公共设施或机关。例如,大家都享受到国家警察、消防单位的保护。如果你知道,正因为有了这些保护及援助,才能维持正常的买卖,你能不拚命工作以缴纳税金来报答社会吗?

因此,在做买卖时,应该节省,避免浪费,提高效率,争取适当的利润,这也是国民应尽的义务。例如,就以打电话来说,不妨想一想有没有减少次数,而一样可以达成目的的方法。这样的讲求方法,可以省掉许多不知不觉中的浪费,或徒劳无功的事,减少支出的经费,且可以提高利润。每个人应该确实了解这种需要,并请顾客也能建立起这种观念,承认应有的适当利润,因为买卖毕竟是为彼此需要而存在的。

松下所谓商业道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十分崇高的,但这其中也包括正人君子们看来不那么崇高的地方,那就是赚钱。松下认为,正当获利,是经营者的天职,也是商业道德的内容之一。这是毋庸讳言的,应该是理直气壮的。相反,如果不能正当获利而是亏损赤字,那才是不道德的。松下的这种观点,基于这样的认识:经营者是利用社会大众的资金来营运的,不赢利当然就不能回报大众;同时经营者正当利润的一部分是上缴国家的税金,不赢利当然也就无法纳税,这也是不道德的。松下的这种观点相当独特,但又相当有道理。由此而来的商业道德观,可以说是相当科学的。

在松下一生中,信守如此商业道德的事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