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你知道多少
22639300000112

第112章 相识一瞬间(1)

初秋的太阳,已经不再象盛暑那般强烈。迎面吹来的海风和拍岸的浪花,令人感到几分寒意,禁不住用两臂抱紧那露出的肩背,从手中获得一些温暖。太阳下山的时间,是比夏天早了、快了。

海水浴场冷静得只能看到零落的人群。从提早打烊的海边冰果店,不时传来未关掉的扩音机的音乐。盛暑已逝,人潮不再,有谁还倾听这种烦人的音乐?

此时的松下突然感到难以抑制的孤独。此刻只要有人在附近,不问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他是多么盼望,能跟之打个带着微笑的招呼。同时,松下想,别人也必定回报他一样的招呼,这样就令人感到无限温馨,心满意足了。走回家的一路上,松下由衷地盼望跟所有碰到的每一个人,打个亲切的招呼。他们也许会感到很惊讶,但松下相信,他们也在盼望有人向他们表示温馨的人情味,而且一定会对这种招呼,报以微笑的回礼。

松下感到,感谢可以洒出满天的欢乐,因为这原本就是上天赋予人类的最大特权。

就连一个口齿不清的孩童在领受东西时,也会向人称谢。就算是背离世俗之人,在心中感受到温馨与亲切时,也会不自觉地拢起手来,以示感戴。

这并没什么理由,也不为什么。感谢之意,乃是人类自然流露的一种情意。不论我们如何学习一些称谢的话或客套的行为,当心中敬存那分诚挚的感谢之忱时,不需加以思考,我们的情谊已然表露在外。

当我们提到感谢、谢恩之类的字眼时,不由得令人兴起并不足以表达己意的想法。然而,每日在此一句感谢、彼一句托福之中,是多么丰富人们的心灵,并带给我们生活何等的恩泽与喜悦。

实在没有必要认为自己礼数不够,若是心存感激之忱,且能真诚地表露出自己的心意就可以了。

重要的是,道声感谢是飞禽走兽所不能,而惟独人类能做的。换言之,能够表达出内心的感谢,原本是上天赋予我们人类最大的特权。

所以,让我们大家重视这份拥有的特权。当我们领受到他人所给的欢乐时,要诚心诚意地说声谢谢。自己更别忘了时时给予他人帮助,让欢乐四处散播。

松下体会到,与任何人相遇,都是缘,其中有上天深意,故要用心去维护。

人世上的一切,都有一定的因缘,所以,就算与我们无意中擦肩而过的人们,也并非是完全无缘的。无论是他们中间的哪一位,或许都是在冥冥中与我们关系至深的重要人物,只是我们不能以肉眼一下就看分明而已。所以,我们该当面对微笑,态度谦和,怀着满心的温柔去与人相处。这些就是前面那句话教导我们的。那并非是毫无道理的,而是积前人无数的宝贵经验产生的金玉良言。

人世上的一切,都有一定的因缘。若是我们认真地思量这句话,必能对对方多付出些心意,而将世事反求诸己,使人与人之间灵犀互通。因为若是对他人视而不见,见而不思,就会在无意识中说话无礼,耸起肩膀,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

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扶持,不仅限于与自己同一个城市而居、同一国度而处的人们。汹涌的思潮如波涛般,一波一波而起,它超越了语言、超越了思想、超越了国境,广被四海而至整个寰宇人类,浩瀚无际。

今生缘定。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抱持这样的看法,那么人与人之间,定能诚恳地心神互通。

懂得这个道理,或犹未体会出这道理的人们,让我们好好地思量这个问题吧。

松下说,诺言所以能成为力量,是因为守信用。

社会秩序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彼此能遵守约定的基础之上。与朋友订约会、订定借贷乃至于制定国家的法律等各种约束,莫不是为了使生活更有秩序、更加圆满。

因此,是否实践诺言,即成为衡量人类精神是否高尚的准则。不但如此,道义、道德也都表现在守约上。

倘若守约的精神日渐微弱,影响所及,整个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都将蒙受其害。因此,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诺言。

松下指出,只有人类才懂得赞美,因此,不要吝于去表达这种天赋美德。

小孩拚命赛跑,被别人一一赶过去了。孩子跑到终点,父母拥抱着他的头,慰劳他。他能拚命地跑到了尽头,就已经值得赞赏了。汗水淋漓的孩子脸上,绽开了笑意,和父母互通心曲。

赞美的心情,是每个人都有的。对别人的认真努力,给与坦诚的赞美,是惟有人类才具备的天赋美德。没有这种美德,那么,人际交往会因之晦暗。

松下所说的不是勉强赞美,也不是容易被看穿的奉承话,而是坦诚的感佩与赞美。我们的心情就会因而开朗;而对方的脸上,也会绽开笑容,这是做人的本分。

松下认为,自以为是完美无缺,实际上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若不心怀谦虚宽容,必造成对立分裂。

确实是有完美无缺的理想境界存在。然而这种完美无缺的境界,在人与人之间探寻,大致是不可能求得的。

只要是人,都不会被塑成十全十美、毫无瑕疵的。因此,一个人的想法、做法,在某些方面总有缺失。然而,我们必须了解,就算是其人有过,也不可对他过分地苛责。

若是我们具备了这种正确的体认,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谦虚温和的气度,并且有一颗宽容包涵万物的心。

如此这般,我们才会怀抱着互相胼手胝足、同心协力的态度。

总而言之,人们通常总基于自己的立场来考虑事情,做事情时总会产生必求其完美无缺的错觉,于是乎以为自己高高在上,惟我独尊,对别人也要求达到此完美无缺的地步。然而,在此情况下,只会发生彼此恶意地作对、争斗,以致于彼此感情破裂。

诚然,人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有彼此调和的必要,这个道理不正蕴含了迈向繁荣、发达的一条康庄大道吗?

当火警响起时,人们纷纷急赴火场。他们不仅仅是救火消防队员而已,商人、职员一旦得知他们重要的主顾遭受祝融之灾的话,可能比消防队员还要早一步赶抵现场,将火扑灭,将家财安然搬出,并帮助那不知所措的家人安定下来,努力地整顿善后。这纯粹是一种诚心诚意的奉献。

松下认为,昔日的商贾、店职员具有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与气质,他们不是那种光会盘算你买不买他东西的人。这不单单是因为他们会如此想而已,而是长久以来,他们受到老主顾的照顾,而产生一种由衷的感激。于是不论何时,为了重要的主顾,他们都愿意挺身伸出援手。这情形不仅限于买卖,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上,昔日也是根深蒂固的。时代更替。日本从明治、大正、昭和到二次世界大战后,不论是商贾之做法态度、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因日常受到照拂而生出的由衷感激,为了重要的老主顾,随时随地都愿意挺身而出的诚心的奉献精神,希望不论是在买卖生意上,或人与人的交往中,永远不会被丢弃、遗失。

松下感到,物质的力量再大,看不见、也拿不到人心。

在漫长的岁月中,人已将尊贵的心忘掉,已将物质视为生活的中心,认为只要有物质的力量,就可以解决人的所有问题。至于说到眼睛看不见、手也拿不着的心所具有的伟大力量,也许有人还不能确信,因此,人们在长时间养成的习性下,还是依赖着物质力量。

在善良人的心目中有眼泪,在充满赤诚与鼓励的言语中产生勇气。人为物质缺乏而彼此争执时,心的力量能加以改善。它更能使人们互相安慰、互相帮助、互相生存,而变成了喜悦的历史。信任人心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松下感到,只知责备对方的人固然愚蠢,妄自尊大、自命不凡的人更是不智。

人类社会是个互相帮助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扶持,才能成就事业和维持生活。若要相处融洽和谐,必须处处谨慎。而最要紧的,莫过于以睿智的心灵,去了解周围各人的长处与短处;以温煦的心情,让对方的长处充分发展,并弥补他的缺点。

人类不是神,要求他人做到尽善尽美、全知全能,是最愚蠢的事。严以求人,只如责备对方的人固然愚蠢;妄自尊大、自命不凡者更是不智。只有帮助别人,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只有得到别人的协助,自己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如果缺乏这种认识以及心理上的准备,百万之群,也无异于一群乌合之众。

人身上所具备的长处与短处,是与生俱来的。至于要让这些特点,造成社会的繁荣或贫困,就得看每个人心理上的准备是如何了。

松下认为,想多得,就要多给。争先恐后地给予,会有意想不到的享受。

有给予就有接受,这是永远不变的法则。换句话说,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并且也从别人处得到相称的东西,只有这样,生活与生命才能维持下去。

想多受惠,就得多给予。不付出而只知享受的人,未免太自私了,社会上如果都是这种自私的人,将无繁荣可言。给予用最浅近的话来说,就是服务,就是以自己所有的东西,对社会人群做最大的服务。聪慧过人者施展其才能,心地善良者奉献其温和态度,饱学之士凭借其学问,商人依靠其交易,各自竭尽最大的服务。

只要细心观察,必然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宝贵天赋,将它充分发挥,就是服务人群的最好途径。

服务态度良好的社会,就是争先恐后地想给予的社会。置身其中,一定会觉得愉快充实。

为了使社会更加繁荣,每个人都要尽最大的能力,发挥服务热忱。

松下指出,对人说句:很冷吧?天气虽不会变得较暖和,人心却一定会感觉温暖的。

清晨起来打扫门前的道路,尽情吸收新鲜的空气,邻居走过来互相打招呼问早。

习惯成自然,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了寒暄的重要性。松下觉得问候举动有必要重新加以重视。

昨天晚上很冷吧?这个招呼语,出自体贴的心。谢谢您的关心则表露了感谢之情。

互相招呼之后,再谈到正题,是个好的开始。并没有人发明寒暄,它是先民一直传下来的。它的作用,宛如生活的润滑油,非常值得珍惜。

有人说,说句‘好冷啊’天气也不会变暖和,话虽如此,但我们相信天气虽不会变暖,人心却一定会变暖的。招呼的内容形形色色,重要的是,我们要珍惜它的可贵,并且以明朗的心情,去打这个招呼。

松下感到,不能容忍社会杂质的人,只有自己闷闷不乐,社会并不会因此变得完美无缺。

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不能一概而论。然而,自古以来,一般人认为心地不善、专门作奸犯科的坏人,还是为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