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在当学徒的时候,喜欢阅读章回小说和历史传记,对于日本历史上的人物多所了解,而且往往能从中得出些经验教训。对于光秀和秀吉,松下作了如上的评价,并且总结说:如果因利欲薰心,而忘了自己的个性与判断能力,经常会丧失自己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假如你有升官或提高薪俸的念头,可是你的工作能力不被人们认可,你必定不能如愿以偿。在松下的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他认识一位以前曾经在某公司当中坚干部的人。有一天,另一个公司希望他去担任社长的职位,他跟朋友商量,你认为如何呢?那位朋友高兴地回答道:你要当社长吗?太好了。这么一来,我也可以沾你的光呀。于是他接受了朋友的意见,毅然赴任。经过一两年之后,事情愈来不对劲,同行的业绩不断上升,可是,他的公司却到达非缩小营业不可的地步。追究责任时,他终于被迫辞职,遭到了完全失败的命运。仅仅二年时光,他便断送了社长的职位。松下分析说:落得如此下场,是他缺乏当社长的适应能力所致。假如那个人继续在原来的公司担任中坚干部,会比当社长幸福多了。可是,当时他却认为自己可以胜任社长的工作,他的朋友也基于友情,不加思索地要他赶快上任。然而,他本人及朋友都没有仔细考虑适应性的问题,所以造成了这种后果。
社长具有独特的权责,在社会上具有非凡的地位,收入也相当的可观,可是自己要先考虑是否能胜任那种职责。假如他认为目前的工作非常适合自己,并且能抱着浓厚的兴趣拚命地工作,那必定不会遭致失败的命运。所以认识自己是相当重要的。
假如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就不会遭受那种挫折。即使听见任何花言巧语,也不会去做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只要你认为目前的工作适合自己,无论地位如何,你会感到那种工作具有价值,而拚命地工作,然后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刀匠制造了名留千秋的宝刀而永垂不朽,那是因为他非常适合从事刀匠的工作。每个人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即是造成社会繁荣与安定的基础。人人知才适用,才可能创造安和乐利的社会,过着更美好的生活。依照世俗的观念,你因工作而得到崇高地位,受惠的人可能不是你本人,甚至你可能称不上是一位成功者,但是从工作中得到的乐趣,却只有你自己才能感受到。
假若你发现工作适合自己的能力和个性,而拚命地工作,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乐趣。当然,若能不侵犯别人,不羡慕别人,以服务别人为份内的工作,更是能让别人快乐而自己也快乐的人生。
松下指出,金钱为人所欲求,这并不是什么过错,不过,有支使金钱者,有被金钱支使者。不为物所支配,是古今中外圣贤慧哲的教言,后人当谨遵而行。做金钱的主人,不是什么高尚的口号,而是每一个人幸福的要诀。
对于金钱和物质,许多人看得很重。他们把财物据为己有,宁肯放着,也不愿让其发挥作用。有一些人则与此相反,把金钱和宝物当做暂时寄放在自己身边的东西,社会需要时则愉快地交出去。松下就是这后一种人。
在松下的经营中,有这样一段经历。当时为了决定纳税额,税务人员奉派到镇上的寺庙里工作,松下也来到那间寺庙里申报,并且核定纳税额。当时松下告诉税务人员,自己做的是小本生意,营利额只有这些,因此很顺利地通过核准。后来随着经营的扩展,松下将营利额一一呈报上去,300元、1000元、2000元……以后逐年增加为10000元、20000元等,从未虚报。假若金额太大,不只是呈报上去就算了事,税务人员还会亲自到办公室去调查,一副不信任的样子。每当碰到这种情形,松下就会想:我诚实地呈报,难道吃亏吗?因此在调查的前两三天,他会感到十分困扰、苦恼。可是到了当天,他又想着:无论赚再多的钱,它本来就不是我的,它是世人的钱,不妨随他扣吧。
松下认为,假若认为金钱跟宝物都是自己的东西,就会产生奇怪的欲望。如果将它看成是寄存在身边的东西,就敢随便地使用了。只有有效地使用金钱,让金钱回归社会,才会减轻责任,且使我们所拥有的社会更加欣欣向荣。
松下认为,当今之世,并不缺乏十分努力卖劲的人。只是有些人营营以求,孜孜不倦,丝毫不肯懈怠,非要满足自己的欲求不可,结果搞得身心交悴,甚至闹出笑话来……如果说世界上缺乏主动出击的人,好多人恐怕要提出反对意见来。人同样是受欲求驱使的动物,同样要为满足欲求而奔波劳累,因此主动出击者并不乏其人。
不能说主动出击是缺陷,但有时候等待却更可贵,就如沉默是金,辩解不过是银一般。人们都希望利益早些到来,好运早些垂青,成功就在眼前。慢了一些,便着急得不得了。这一着急,烦恼苦闷、失意颓唐、迷惑悲观就可能统统袭上心头。故此,一个想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必须学会忍耐和等待。松下是个急性子的人,也有过急不可待的时候。在生活和事业的磨炼中,他逐渐学会了等待。只要自己努力了,做足了十分的功夫,就不再火烧火燎,而是耐心等待。他颇深有感触地说:
古语云:‘尽人事而知天命’,我认为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到了今天,我有时也会把这句话念给自己听。我现在也常会碰到一些很麻烦的问题,有时难免会感到迷惑、悲观,也会产生‘人世实在没有什么意思’的感觉。只要是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这么一来就没有办法专心工作,对自己当然就非常不利。
于是,我想到了尽人事而听天命这句话。这是自己认为正确后才去做的事,以后的成果请他人代为判断。到了今天,我还是有这种想法。
不管对个人或公司,这种情形都是相同的。公司当然要努力工作,可是公司能否有更大的发展,只要我们尽了力,尽了最大的努力,以后就要看别人给我们什么样的评价了。如果没有这种思想,自然会有所迷惑。
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无论如何营求,恐怕也还是迟迟不肯到来。馒头蒸熟了,不妨放在旁边凉着,等等再动手,否则就着急吃不了热馒头。吃馒头是小事,等一会儿即可;大事呢?松下说:等待时机,等待天命。
松下感到,精神上有所信仰,就如同口腹有所嗜好一般,差不多是人的一种本能。信仰神明,以获得精神的安宁、明洁,这是好的;但过分信仰,尤其是信仰那些四不像宗教所制造的神,则是糊涂。
现今日本人对宗教的看法非常淡薄,年轻一代更是如此。信神、敬神,不再视为一种精神的依靠,反倒有依赖科学知识的倾向。教育制度也是如此,不重视人格的教育,而只注意知识的传授。松下认为,这是失之偏颇的现象。
教育应重在人格的培养,在教养逐渐培育而成中,再授予科学知识与技术,才能以一个人格完整的人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只传授技术或科学,而不重视德性培养的教育态度,松下认为,这也是完全错误的。
虽说松下一生没有信仰过某种宗教,但他把事业当作信仰,也接触了一些佛教的高德大师,所以对宗教的一些内容,还深有体会。他一向以为,人类本来就有依赖某种东西的本性,这种互相依赖的本性,即是一种信仰的本能。
青少年们在周遭找不到足以依赖的事物时,往往会迷失方向,做出各种想象不出来的怪事,以求发泄或麻醉自己。松下认为这是缺少宗教信仰、失去精神支柱的缘故。
人类本有口腹之欲,所以当饥饿时什么都吃,所谓饥不择食,就是因为有此食欲本能。二战末期及战后时期,日本的人们还将甘薯叶子磨成粉,做成食物,以填饱肚子。
正如人有食欲本能,人应该也有信仰本能。因此,总是想信仰某种事物,以为依靠。当没有宗教可供信仰时,就会像饥饿时以甘薯叶粉充饥一样,乱找东西信仰。例如赛车、赛马(赌博行为),虽然这些并不是宗教,但是为了想满足某些欲望,或者为了有所依靠,所以胡乱选择,以致迷失方向。就像为满足口腹之欲而研究精美的食物一样,为了满足信仰本能,就有必要去寻找或创立好的信仰或宗教,现代社会种种的问题,可归因于缺乏宗教信仰。
关于满足食欲本能,现在与从前已大不相同。食品公司创造了许多精美的食物,使人能尽量享用,所以几乎人人都有营养过剩的现象。如果宗教也能像食品公司一们,创立一些主旨光明的宗教,来引导、教育青年们,社会问题一定会得以较好的解决。在美国同样也有社会问题,不过一到礼拜日,他们大部分都到教堂,虔诚地作礼拜,求得心灵的平安,这是宗教生活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