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商也能培养
22639200000134

第134章 诚实和正直

作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几乎是刚会说话就开始撒谎,有时可能更早些。比如母亲到另一个房间接电话时,两岁半的拉拉弄翻了粥碗。母亲回来后十分生气,“拉拉,是你干的吗?”尽管当时没有别人在场,拉拉还是一个劲地摇头否认。

一般说来,孩子撒谎时,父母们总是忍不住要笑。一天早晨7点钟,马克的父亲发现用巧克力做的复活节玩偶的脑袋不见了,便问3岁的马克。马克尽管满脸都沾上了巧克力,却还是说不知道是谁吃的。

拉拉和马克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害怕父母生气,却不知道撒谎也是不对的。孩子在2-3岁时,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育都不成熟,还不能看出自己的言行之间的直接关系。对他们来说,行为远比语言重要得多,而语言都是模糊的,有多重含义的。但是,4岁起孩子们开始明白,故意说谎而误导别人是不对的。事实上,这时候或稍大一点的孩子对事实几乎达到狂热的程度,如果发现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说谎骗自己,会非常愤怒。一句特别的话,其真实与否远比说话者的意图要重要得多。下面是5岁的迈克和父亲杰夫的例子:

杰夫:啊,好象下雨了,我们没法去看球赛了。

迈克:你说过今天要去的!

杰夫:是的,我说过。但天下雨了,球赛会取消的。

迈克:(眼中已经含满泪水)但是,你说过,我们要去的。你说过的!如果我们不去,你就说谎了。

杰夫:不,这不是说谎。如果比赛取消了,我有什么办法。我也想去,但没有比赛,我们去干什么?

迈克:(开始哭了)这就是撒谎。你说过我们会去的,我们不去,你就是说谎!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孩子的情商也相应提高,而诚实却不然。研究人员搞过一次实验,专门测试孩子对说谎看法的改变过程。5岁时92%的孩子认为说谎永远不对,75%的人说自己从未说过谎。到11岁时,只有28%的人认为说谎永远不对,没有人宣称自己从未说过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逐渐开始区分谎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是最坏的,比如“我丢了手表,所以上午没法不迟到”等等。为了不伤害某人的感情而说谎就不那么坏,比如“我喜欢你的新眼镜,它使你看上去更聪明”等。而为了帮助别人而说的利他主义的谎言,已经被看作是可以原谅的、高尚的,比如“托米把身上弄脏了,是我的责任。是我让他走那条很泥泞的小道的,我以为那是条捷径。”

据《孩子为何说谎》的作者波尔·艾克曼讲,孩子不诚实有多种原因,有的可以理解,有的不可以。小一点的孩子说谎一般是为了免受惩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让同伴羡慕。少年说谎更多是为了保护隐私(“我刚才出去了,没看见任何人”)、考验权威(“这学期历史课没以不需要舞伴”)。

虽然说谎在人成长过程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孩子习惯性地说谎或对关系重大的事情也不说实话,那么就成问题了。正如艾克曼所描写:“对重要问题撒谎,使父母处理起来更困难,撒谎作为一个问题就更严重。撒谎腐蚀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滋长了不信任,损坏互相信任的关系。说谎意味着不尊重被骗对象。使得与经常撒谎的人在一起生活几乎变得不可能。”

对长期说谎的孩子所做的研究发现,他们也经常有些其它的反社会行为,如偷盗、诈骗和横行霸道等等。部分原因在于,不讲真话的孩子一般与不诚实的孩子为伍,形成一个小圈子,进而认为在圈外说谎也是可以接受的。艾克曼还指出,这些孩子往往成为“棱角效应”(相对于家庭中的“光环效应”)的牺牲品。当我们发现孩子说谎时,便不自觉地认为这就是他的性格,因而总觉得他会干出其他反社会的行为。许多时候,大人的这些不自觉的想法,成了孩子自我实现的预告,孩子便按照大人的这些坏“期望”长大。

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父母离婚的孩子对诚实和正直的问题比一般孩子敏感。父母离异后,孩子在朋友面前往往否认这件事,他们拒绝接受事实,避免尴尬,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关于父母总有一天会重归于好的幻想。当与父母一方对抗,尤其是一方有了约会时,为了保护另一方,他们就会说谎。面对较为严格的一方家长时,他们为了保持自己认为的特权,就会撒谎说,另一方怎么对他好等。

离婚过程越是痛苦,父母双方关系越是紧张,孩子们越是可能养成自我保护的撒谎习惯。这部分说明了父母离异的孩子成人后,与人难以相处的原因。如果你最近刚刚离婚,那么就需要特别注意,你的行为和选择有可能对孩子的道德发育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