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致富手册
22638700000020

第20章 公开“窃密”

1973年,苏联曾在美国放风说,它打算挑选美国的一家飞机制造公司为苏联建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喷气式客机制造厂,该厂建成后将年产100架巨型客机。如果美国公司的条件不合适,苏联就将同英国或西德的公司做这笔价值3亿美元的生意。

美国三大飞机制造商——波音飞机公司、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闻讯后,都想抢到这笔“大生意”。

三家公司背着美国政府,分别同苏联方面进行私下接触。苏联方面在它们之间周旋,让它们互相竞争,更多地满足苏方的条件。

波音飞机公司为了第一个抢到生意,首先同意苏联方面的要求:让20名苏联专家到飞机制造厂参观、考察。

苏联专家在波音公司被敬为上宾。他们不仅仔细参观飞机装配线,而且钻到机密的实验室里“认真考察”。他们先后拍了成千上万张照片,得到了大量的资料,最后还带走了波音公司制造巨型客机的详细计划。

波音公司热情送走苏联专家后,满心欢喜地等待他们回来谈生意、签合同。岂料这些人犹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不久,美国人发现苏联利用波音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设计制造了伊柳辛式巨型喷气运输机。这种飞机的引擎是美国罗尔斯-罗伊斯喷气引擎的仿制品。使美国人不解的是,波音公司在向苏联方面提供资料时特意留了一手,没有泄露有关制造飞机的合金材料的秘密,而苏联制造这种宽机身的合金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波音公司的技术人员一再回忆,苦思冥想,才觉得苏联专家考察时穿的一种鞋似乎有些异样。秘密果然在这种鞋上。

原来,苏联专家穿的是一种特殊的皮鞋,其鞋底能吸住从飞机零件上切削下来的金属屑。他们把金属屑带回去一分析,就得到了制造合金的秘密。

这一招,使得一向精明的波音公司叫苦不迭,有苦难言。

美国波音公司的这桩“失密”案启发了我们:市场竞争和对外贸易在现代高科技的情形下,诡诈之术花样繁多,触目惊心。作为企业经营者应努力学会识间、防间、反间,积极迎接商品竞争的挑战。当然,反过来也告诉我们,有些连花钱都买不到的技术秘密,只要我们动脑筋,总有办法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