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致富手册
22638700000110

第110章 机遇中的机遇

20世纪70年代末,欧洲人创造了“魔方”。

当香港人从报刊上看到欧洲玩“魔方”的消息后,许多厂家都捕捉到了仿制“魔方”填补东方市场空白的机遇。于是纷纷行动,派人去欧洲考察,了解“魔方”的生产情况。

民生化学有限公司老板敏锐地发现为生产“魔方”创造条件也是一个机遇。他灵机一动,迅速让他的哥哥从欧洲将生产“魔方”的技术资料电传香港,大量复制,同时在香港4家电台同步播放“你想生产‘魔方’吗?民生化学公司将为你提供全套技术资料”的广告。

一时间,上百家塑料厂登门争购,一度萧条的民生化学有限公司,一夜之间转衰为兴,大赚一笔。

二次大战后,美国建筑业大发展,砖瓦工价码看涨,这对失业者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

一贫如洗的迈克为了生计也由明尼亚波利来到芝加哥,他看到招工广告后,却没有投入应征当砖瓦工的竞争洪流中,而在报纸上刊登了“你能成为瓦工”的广告。

迈克租了一间店铺,请来一位瓦工师傅,买来1500块砖头和一堆砂石作教材,开展培训业务。许多工人蜂拥而至,出高价受训。

结果,迈克10天就获利3000美元,等于一个瓦工200天的收入。

企业竞争如战场角逐。当一种为众人共得的大机遇出现时,往往也可以给自己带来盈利的契机。能否抓住这一契机,关键在于能否“隔岸观火”。

只有静观形势,耐心等待,不忙于一时竞争,才能冷静决断,抓住时机,实现自我追求的目标。

在美国,电视台很多,电视节目表厚得像大城市里的电话号码簿那样,而且,每种录像机的系统不同,预校录像难度很大,一般非专业人士难以掌握。就连前美国总统布什也认为,手续繁琐,难以掌握。他说:“我不懂录像。”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消费者为这个问题吃尽苦头,又无良策。

骏升公司经过了市场调查之后,认为这一困扰消费者的问题,正蕴涵着商机。如果能产出一种简化录像程序的机件,一定会大受欢迎。

1988年,骏升公司全力投入研制简化录像程序的遥控器。当时,骏升公司刚成立不久,手头资金不多,因此,便全力以赴,专攻这一产品,以求从此处突破。

简化录像程序遥控器,用代号代替电视节目播出时间、选台等等繁琐资料,当需要预校时,只需按下所需要的那个节目的键码,即可选出所需节目了。

有了产品设计之后,他们便开始进行业务推广活动。他们轮番与各种报刊洽谈业务,请求刊登他们所编排的节目代号,以做宣传。1989年底《纽约时报》首先受理了他们的业务,在电视节目表上刊登了他们所设计的代号。

此后,其他大小报刊也竞相刊出。

这样,骏升公司以广告先行,打开了销路。

1990年11月,骏升公司生产的简化录像程序遥控器首批产品20万个,在美国的芝加哥、费城、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市等大城市同时推出,每个单价零售为60美元。产品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到1991年11月,已销出250万个。

此后,骏升公司又把这项专利技术转让给录像制造商,自己则收取专利权金。目前,它的产品已在许多国家广有市场。

做生意能否获大利,有时候并不取决于投入资金多少,而取决于有无新创意,取决于这种新创意是否适合市场需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欲求。只要产品符合市场需要,就可以风行一时,赚取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