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用微笑迎接生活的挑战
22638600000002

第2章 心理因素与身体健康

受时代的发展和各种现代潮的影响、许多人的身心上都有异变现象出理、而如何走出精神的灰色状态、保持乐观、而上、外面豁达的人生态度、并以此为根基走上事业的成功、想必是一种需要。

一、身处闹市,他(她)为何孤独难奈?

身处闹市,你感到孤独吗?你熟悉周围的世界吗?也许有人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在城市的喧闹熙攘中,在五彩缤纷的环境里,在人们快速忙碌时,人们有的是灯红酒绿的舒适感,有什么使人孤独与陌生的。

但事实真真切切,被迫天天接触的城市居民,彼此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据1996年6月21日《光明日报·家庭周刊》报道,零点调查公司在同年6月初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在北京35岁以下的青年人中,熟悉自己所有邻居的只占18%;只熟悉个别人,同其他人只是点头之交的占41.2%;都认识但属点头之交的占20.8%;只大概认识几个的占18%;一个也不认识的占2%。该报告依据一项针对600名16~35岁的北京青年进行随机抽样访问结果估计,小于16岁和大于35岁的市民中的邻里不熟悉程度要高出受访群体的2~3倍。这些数字很枯燥,但它生动地表明了当今城市人彼此间的陌生程度。正是因为这个城市太大,生活太复杂,人变得太快,人与人之间(即使非常亲近)才显得这样陌生,这样隔阂。

美国几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搞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选择了276名志愿人员,年龄都在18-55岁之间。研究人员将感冒病毒喷人志愿者的鼻腔后,观察他们的抵抗能力。结果发现,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交广泛的人抵抗力较强,不易感染感冒病毒。与之相反,那些比较封闭的、社会关系不多、朋友少的人得感冒的几率要高得多。具体数据是这样的,有一种社会关系或孤独地生活着的人当中,有81%的人得了感冒,有三种或更少的社会关系的人当中,有62%的人得了感冒,有六种或更多不同的社会关系的人当中,有35%的人得了感冒;有十五种或更多社会关系的人当中,只有23%的人得了感冒。专家解释说,社会关系广泛的人,会更有动力去照顾他们自己,此外,社会组织的性质调整了人们的情绪,从而改变体内的荷尔蒙水平。为此,专家提醒人们应多交朋友,与家庭成员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心情舒畅,走出孤独和寂寞,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切不可把性格与这种孤独与陌生的病态情绪看作一回事。有些人性格孤僻、冷静、沉默寡言,其实这样的人,往往抵抗孤独陌生感的影响。

现实的,脱离理想化色彩的人们,已渐渐学会不将孤独过于文学化,而是直面它,将它看成一种心理病态,而事实上,它本身就是心理病态,这种病态心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广为流行的有以下几种。

1.都市孤独症

现象

城市生活的刻板、单调、枯燥、忙忙碌碌使人们难以避免地庸庸碌碌,三点一线,循环往复,从而变得千篇一律的日子太无奈,太没意思了。城市无情地剥夺了人的自身设计,它的全部运转太科学、大规范。

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一个平时健谈的人,一走进拥挤的电梯时,便突然一下缄默不语,一言不发。当然,自有他的道理,现代城市在居住条件上与农村有较大区别,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多数居民住楼房,而且由于市区地价昂贵,人口稠密,所以住宅建设楼层越来越高,在我国,昔日的大杂院,四合院只能成为历史陈迹。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最基本的住宅条件是每户都有一套独立的单元住宅,内有居室、客厅、厨房、卫生间、上下水道。电话、电表、煤气等等,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万事不求人。于是高楼里的居民同邻里的来往少了,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一个人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陌生人当中度过,他所认识的人实在有限,他要在街上走,在公共汽车站排队,在商场买东西,去邮局、银行等公共场所,的的确确很少能碰到熟人,这同乡村生活很不相同。乡村里的人每天见到的都是熟悉的面孔,彼此打招呼都很自然亲切,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而在城市中,在各种各样的公共场合下,城市人一方面都或多或少地要和他人打交道,另一方面,他又极力避免不必要的过多接触。

危害

作为一个都市人的孤独感和陌生感由此而生。这种孤独和陌生感,是可以蔓延、可以染上负面情绪的,至少会造成人的冷漠和烦躁,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冷漠与烦躁,也是一种轻度的心理疾患的症兆。孤独和陌生给城市人所带来的危害并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也有生理上的。如美国喷感冒病毒的实验所证明。

对策

既然城市生活具有那么多触发人产生单调感和孤独感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例如流水线的生产又不易改变,甚至可以发展得更单调,那么,只要将这种情绪表述出来,与亲人朋友一道设计出调节这种生活的方法,使单调的生产作业变成多彩生活的补充,问题就会解决。

随着对都市孤独症了解的加深,人们的态度也改变了,人们已不再小看这个问题,而且相信可以将这种心理疾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交友热线的兴起和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也许正是城市人对交流的渴望,也表明人们已开始关注此类问题。说到解决的办法,其实非常简单。主要的是表述,即倾诉自己的孤独陌生感,然而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生活的内容,丰富自己和亲友的业余文化生活。例如夫妻晚饭后的散步,清早的健身操,培养兴趣和爱好,甚至不妨追追星,唱唱歌,议论议论世界国家和省市发生的事件等等,都是可以采取的方式。同时,作为一个社会人,一定得有几个好友经常聚一聚,甚至可以制度化,将串门、生日会、节假日交往、探视问候与制度化的来往交流联系起来,使其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2.儿童孤独症

现象

儿童孤独症大多为城市儿童,尤其是大城市小家庭,所谓的核心家庭,父母双双在外工作,忙忙碌碌,挤不出多少时间陪孩子,关心不够周到,加之教育教学的压力,孩子常常被关在家里,生活极其单调,久而久之,孩于自然而然习惯于现状,不吵不闹,表面上似乎孩子越来越懂事,而事实上,孩子已经染上轻度的心理疾患,表现为迟钝、反应不够灵敏、刻板、孤僻,做一些习惯的动作,不逆不反,只是一味地乏味,一味地无奈,显得无所谓。

危害

孤独使孩子变得冷淡,喜怒哀乐不分明,对事物不够敏感,尤其因大人的错误认识而错过早期治疗的患者,造成严重心理疾患,甚至将精神失常。

对策

儿童患有孤独症,家庭和社会应负有很大责任。孩子从婴儿期开始,父母就应为其营造可以进行交流的儿童世界,抽出更多的时间带孩子,为孩子的正常发育创造条件,开阔孩子的眼界,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得对孩子进行封闭式的培训,学校老师应酌情减轻孩子的压力,调节好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比例,在群体生活中,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3.老年孤独症

现象

人的衰老包括心理衰老和生理衰老两种。在我国农村,妇女早婚多育现象十分普遍,农村妇女看上去要比城市妇女衰老得快。比如,一位40多岁的农村妇女,孩子快要结婚了,自己在心理上感觉自己衰老了,穿衣打扮不敢追随时代,穿一些黑、灰色的衣服,更显自己老气横秋,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衰老的暗示。而心理衰老又促进生理上的衰老,生理上的衰老,反过来影响人的情绪,减弱人们的自信心。两者形成恶性循环。

危害

老年人在我国占人口的10%以上,在这么一个比例下,不得不引起国家社会的普遍重视,老年人为社会创造了无限的财富,而当他们年渐衰老时,人们不得不扪心自问,老年人在社会、在家庭的重要性,老年孤独症患者,越呆越傻,越傻越呆,常常把握不好喜怒衰乐,使得家庭不稳定,给人们造成重大压力,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并且老人孤独引起的不快将使人们失去依靠。

对策

人到老年最怕孤独,特别希望有人在他们身边,聊聊天,谈谈心,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越发地希望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对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治疗疾病都大有好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就盼家人团团圆圆。作为子女,应该培养老年人的好奇心,使其常常动脑筋,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陪伴老人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他们投入社会群体中,这样即安全又可以让老人快乐。

二、如何走出思维的阴影?

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人为一些遥远的事情或发生概率极低的事忧心忡忡,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偏执,认为明天就可能发生。焦虑是人在负面生活事件中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的一种表现。由于它具有独立症状特征,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被研究。

这些生活事件既可以是可以理喻的生活事件,也可以是某些不可思议的事件,但焦虑症患者都会对它们产生不同的反应。大的事件如有人对地球末日的焦虑,对原子能的焦虑,即处于一种杞人忧天的状态。例如,我的一位邻居,家里经常准备着一个包,里面有可供几天吃的方便面和矿泉水等生活用品,外面捆着一把伞。原来他是在防地震,他总认为随时都可能发生地震。他的这种准备倒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但他这种整天忧心和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的确对他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据南京市心理协会秘书长、南京市中小学心理测量与咨询中心主任说,他开设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接到最多的咨询电话是考试焦虑问题,这可以理解,新一代都市人要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生存下去,除了上学一条路以外,无退路可言。这就使得年轻人想尽办法敲开大学的门。父母亲也认为监督管理下一代学习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天职。所以,只要一到学期末大考或各种级别的升学考试来临之际,各种心理医疗单位和咨询机构就会频频接到许多学生打来的求助电话。但在过去,考试焦虑的发生率随着考试的临近有明显的峰谷波动现象,而现在即使不是考试季节,也有不少学生向心理咨询老师反映此类问题。这说明,考试压力对学生影响的深度大大超过了以往。许多学生反映常常出现紧张、烦躁和压抑的情绪,非常想学,但就是静不下心来,无法完成学习计划。还有的同学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痛等生理反应。一个高三的学生说,他常常是两天两夜睡不着觉。上课时心慌,在考试时出现尿频,考一门功课要上好几次厕所,严重时还会出现恐考、怯场、神经强迫症等现象。

我们观看的电视剧《迷路太空》中的机器人的焦急与恐惧心情。它急得团团乱转,绝望地挥舞着机械臂尖叫危险!威尔·罗伯逊!危险。

那种场面正是焦虑对人产生的作用。当我们受到焦虑的威胁时,我们体内的警报系统会发出警告,战斗还是逃跑。迈克尔·莱文哲学博士是洛杉矾加利福尼大学焦虑失衡行为工程的研究学者。他认为:焦虑是人的正常感情。它能促使我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危害

在人格心理学中,这类焦虑是个体对当前、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景而产生的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倾向。有的时候,出现这种焦虑属正常现象,但若反复出现这种行为,久而久之,便出现紧张、害怕、悔恨、自责、自卑终至不能自拔,影响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发育,产生严重的后果。另一种焦虑是一种或数种内部情景作为根本原因,以外部情景作为促发而产生的混合型焦虑,即面对同样的外部环境,不同的人所表现的焦虑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些缺乏自信,没有把握的人更容易产生焦虑状态。

人若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不仅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因此而导致胃溃疡、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影响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精神病学教授巴·泰勒医学博士认为:焦虑会使人从内心深处向外界寻找危险,它使你把事物理解得十分危险。你必须克服这种心理。

一般说来,当焦虑影响到正常的社会、家庭生活和工作时,就存在问题了,多年来常见的情况是,当一个人承认其感到焦虑时,其他人都认为只是他的头脑有问题。但是,研究表明,焦虑心情会影响人的整个身体,极度的焦虑会极大地增加中年人发生高血压,甚至是心脏病突发淬死。

宾夕法尼亚州恐旷症和焦虑症治疗中心的负责人,教育学博士琳达·韦尔什说:长期下去,焦虑会给人带来心理损伤。波士顿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健康和社会行为系副教授医学和哲学博士伊卡罗·卡瓦奇负责进行了一项研究,以证明恐惧性焦虑和心脏疾病的关系。约有34000人填答了调查表,检测了他们的焦虑程度。在两年的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高度焦虑的中年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是低程度焦虑中年人的2.5倍。更令人震惊的发现是,高度焦虑的中年人死于突发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比低焦虑的中年人高出6倍!

阿拉巴马大学预防药物的副教授罗姆·马克韦兹医学博士也进行了一项类似的研究。他发现,中年人患高血压与其高度焦虑大有联系,在其中7个与焦虑有关的问题中,对5个以上的问题作出肯定回答的中年人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比平静的中年人高2倍。马克韦兹医学博士说:你承受多大的压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压力的反应如何。

对策

专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焦虑的生物倾向,人生在世,为面临的挫折而焦虑也是很正常的,面对这种情况,就应防治并举。

就防而言,要求人们淡泊人生,宽于待人,开阔心胸,乐观豁达,随遇而安。

1.中医对焦虑的治疗说到治,中西医各有许多可供借鉴的方法,例如,①汉方医学的穴位刺激按摩法,刺激心包径与心径两个穴位,可克服或缓解焦虑,并可使人的心情舒畅。②刺激中冲穴和少冲穴,男性先用右手的手指夹住左手的中指尖和中冲穴,来回转动捏揉若干下,之后同法捏揉小指尖和少冲穴;左手捏揉毕换右手。女性则相反。另外,还有手掌区、大陵、虎口和阳谷等部位,配合按摩,可起辅助作用。

2.西医对焦虑的治疗西医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如,①正确呼吸。当感到焦虑时,有意识地从隔膜深处,也就是在接近胃和肺的底部肌肉缓慢呼吸。②放松肌肉。莱文博士说:放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练习才能掌握其技巧。有一种放松技巧叫渐进式的肌肉放松法,从头脑至轮番紧张和放松身体的每一块肌肉。③写警条。在卡片纸上写下一些警醒自己的句子,在那种狂热的激动袭来时,它们会帮你控制自己。韦尔什医生说出她的一个病人从小就给自己写警条:今天的任务是,如何生活下去。④参加体育活动。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大大降低焦虑程度。莱文博士说:有规律的运动是消除焦虑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你释放体内的压力。如果你长期在重压环境下工作,而不进行体育活动以解脱自己,这将会使你的焦虑加重。⑤饮酒适量。男人经常靠饮酒来消除焦虑,以此来解脱自己。但是,这可能会导致毁灭性结果。马里兰州罗克韦尔的美国焦虑失衡协会估计,患有焦虑失调症的美国人中,有1/3的人靠狂饮来解脱自己。泰勒医生说:等酒精的麻醉作用一去,焦虑会依旧。甚至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我们在诊所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许多男人,尤其是中年男人,靠狂饮来摆脱焦虑,这是很糟糕的事。⑤少饮咖啡。长饮咖啡,久久不睡不是好主意。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彼得·拜恩医学博士说:这是人们常用来对付焦虑的方法,但这也是最无效的方法。咖啡因会刺激你的神经,使你更加紧张。长久不睡只会使你在处理焦虑的事物时更加困难。

中西医普遍认可的还有一种办法是说出来,把你的焦虑和紧张心情讲述给家人、朋友或医生,通过倾诉找到自己焦虑的扭结点。得以心灵上的安慰和放松。

另外,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但是抗焦虑药往往具有成瘾性,不宜多用。

三、他(她)为何闷闷不乐!

现象

抑郁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心理状态,它会导致生理变化。抑郁的时候,人的大脑处于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状态下。抑郁源于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幸事件,正如失去亲人会导致人们陷人痛苦一样,不幸事件以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会使我们陷人抑郁。

首先,我们来看看抑郁症患者的前期表现。

1.消沉 消沉是其前兆之一,它是壮志未酬的反应,是消极的反应,而积极的反应应当是不服输、不服老、不怕已失良机,再来捕捉新的机遇。或者客观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合理地调节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转换奋斗目标。消沉最普遍的表现就是心灰意冷,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做一大和尚连钟都不撞一下。或者是非要别人从后面猛推一下自己才肯动一下,生活中失去了目标,失去了热情。

抑郁的人,其行为方式无法给自己带来积极的结果或更多的快乐。许多人陷入抑郁不能自拔,因为他们发现,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满足或自信。如果他们没有工作,缺少朋友,而同时又患有社会性焦虑,那么他们会断绝曾给他们带来过快乐的一切社会交往。

长期以来,对于出现消沉的人作出的仅仅是品格评价,而远离了医学评价和心理评价,这显然是有很大偏颇的。对于出现消沉的年轻人,家长往往采取让其在家中读书的自学方式,这是一种克服消沉的隔离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效果不大,有时甚至使消沉发展至抑郁,由心理疾患的轻微表现迅速发展到具有临床意义的心理疾病。

2.厌倦 厌倦是一种表现,简单的重复和心灵的空虚最容易令人对生活产生厌倦情绪,厌倦人生是一种流行病,是可以传染给他人的。厌倦人生的人,各种身份的都有。但处于贫困状态中而并不完全为温饱犯愁的穷人,很少有对生活厌倦的人,这类人反而比较热爱生活。其实,厌倦心理多发生在有钱人身上,多发生在生活相对顺利的人身上。这些人生活逍遥自在,无忧无虑,吃饭上饭馆,整天搓麻将、做发型、逛商场、缺乏精神寄托,内心十分空虚。但他们不想去克服厌倦,只是屈服于自己的惰性,屈服于懒散。严重一些的发展成为抑郁症。

抑郁者不仅存在内部问题,如思维方式、消极情感等,同时也常常面临一些外部问题。许多社会学研究者发现:外部因素在抑郁的形成和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些事件使我们易于罹患抑郁症,而另一些事件会使我们陷入抑郁。

年轻人之所以会陷入抑郁,其原因是他们缺乏明确的社会角色及归属感。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并因自己的作为受到尊重和欣赏,是获得自尊和社会地位最重要的保障。抑郁时,我们变得非常敏感,经常关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原因是人类在此压力下,形成了对被欺骗的敏感性。敏感地怀疑他人都在假装友善,欺骗自己。如果他们稍令我们失望,或由于某种原因忽视了我们,我们就会由此引申出许多含义。这是因为,抑郁使我们对社会威胁更加小心。

许多抑郁观念与我们的地位和自我价值感有关,而后者正反映出我们的自卑。抑郁的时候,我们常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得出自己能力不足、不完美、失败或者是在某种程度上不受欢迎的结论——这些结论常常将自己降了一个等次,因而加重了抑郁。

抑郁症在西方以一种名为流行性失意症的表现形式蔓延开来。此症表现为难以排遣的忧伤和一触即发的暴躁情绪;失去了一些爱好,如体育活动,甚至对性生活也感到厌倦;体重或食欲发生变化;睡眠失调,如失眠或睡得过多;罪恶感,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或感到无助,无法集中精力去做计划中的事;行为过敏或过于迟缓,有自杀的念头。

危害

1.悲观、消沉、绝望 抑郁产生的不安情绪比孤独陌生更加严重,伴随抑郁的常常是悲观、消沉、绝望。这不仅仅是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而发展成对整个人生、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这种抑郁是最容易发展成精神病的。

2.不仅影响情绪,而且影响精力 如果你处于抑郁状态,可能会注意到,抑郁不仅仅是情绪不振。事实上,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也影响了我们的精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睡眠状况、甚至性欲望。

3.影响做事的动机 抑郁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态度冷淡,无精打采,对许多事情都缺乏兴趣,曾一度热衷的项目,现在却变得枯燥乏味,同时会感到自己无力做任何事情,即使将每天的活动压缩至最少,我们仍为之感到痛苦。

4.产生的想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当陷入抑郁状态时,我们产生的想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抑郁时的想像无外乎是黑暗,无法挣脱束缚,受困是抑郁时最主要的想像内容。

5.影响我们的思维 如: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弱,通常将自己视为满身缺点,未来将一片黑暗,毫无价值和意义可言。

6.影响神经递质的大脑化学物质的分泌 在大脑化学物质的分泌中,最多的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活动。

尽管我们极力掩饰自己的抑郁状态,但仍会给他人造成影响。与人交往时,我们会易怒,常常拒绝别人。

对策

1.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引导,显得非常重要。一旦发现亲人和朋友有抑郁症的早期表现,首先要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并与其多谈话,要有耐心,鼓励病人多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其生活内容。文娱活动要有趣味性,如,打猎、钓鱼等活动对病人症状的解除有明显的效果。要注意研究病人对文娱活动持有的兴趣、态度,发现其潜在的兴趣、爱好。

抑郁症,不管是严重的,还是暂时的,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新泽西州约翰逊医学院的神经系副教授,医学博士马特·曼兹阿说:即使是在患有非常严重的抑郁症的病人中也有S0%一g0%的人在经过治疗后开始新的生活。

在很多情况下,抑郁症与患者看待问题的角度有直接关系。雅伯克医生说,抑郁症患者的错误就在于从悲观的角度看问题。雅伯克医生还说,别整天白日做梦,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机遇和好事,集中精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要把那些自己无力左右的事情看得过重。

2.为自己创建个人空间 当你抑郁时,不妨设法为自己创建个人空间。许多人会为自己需要独立空间而感到内疚。其实,你应当将这些需要告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不要以为,需要个人空间就意味着你有问题,或是你与他的关系出了问题。任何人际关系都会时不时地出现紧张。如果你懂得在人际关系中为自己留有一份空间,你将会减少自己潜在的不满及想逃避的欲望。

3.做一些积极的活动 抑郁的时候,我们可以计划做一些积极的活动,那些能给你带来快乐的活动。例如,如果你愿意,可以坐在花园里看书,外出访友或散步。积极的活动相当于你在银行里的存款,哪怕你所从事的活动,只能给你带来一丝丝的快乐。

《抑郁和忧虑的运动疗法》一书中,作者告诉读者,那些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患者要比不爱活动的患者症状轻,而且患病时间短。

有时,当人们感到紧张、抑郁的时候,会变得易怒。在这种情况下,尝试放松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大脑无法安静下来。因此,你需要从事一些体力活动,以分散你的注意力。任何包含身体运动的活动都会有益处,如果你因愤怒或挫折而陷入紧张状态,体力活动将是能帮助你的最好方法。

4.不要卧床不起 情绪低落时,千万不要整天卧床不起,反而应比平时早起一点。曼兹阿医生说:心清不好时注意控制睡眠时间,当你连续几天少睡一两个小时的时候,你反而会感觉心情好受一些。

5.小心兴奋剂的副作用 治疗抑郁症,应该小心兴奋剂的副作用,尽管咖啡、香烟、酒精使你兴奋、麻醉。可以帮助你调节心清,然而它们的作用是暂时性的。正如佳菲医生说的那样,兴奋剂的作用非常强烈。它们可以人为地让你神经兴奋,忘却烦恼,但药性消退后会令你更加忧虑。而且,虽然一两杯鸡尾酒会让你一下子感到心情愉快了不少,但这种心情持续不了太久。

6.让别人了解你的痛苦 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烦恼非常有利于缓解心情抑郁,所以,当你感到心情不好时,不要一个人强忍,而要学会让你的配偶或者好友了解你的苦恼。一旦你试着这样做了,你会发现,他们乐意倾听并诚心想帮你摆脱困境。

如今,利用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已经普通得如同让病人卧床休息一样。不过,仅仅依靠抗抑郁药并不能彻底治疗,而且,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抗抑郁药,副作用较强,最好避免药物治疗。

四、何苦自我折磨?

现象

所谓的强迫症实际上就是观念强迫症。观念强迫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重者成病,轻者扰人,形成无形的生活之网,组成怪诞的生活彩图,将人类紧紧包裹。

许多强迫症患者对自己很苛刻。强迫当然不会改善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感觉的恶劣就是强迫症的前奏,并且这种现象会随强迫的发展继续恶化。这种强迫症一般包括自责型,自我批评型,自我攻击型和自我憎恶型。以上这些都可以被看作自我折磨。

当我们试图寻找事件的根源时,责备就产生了,不顺的时候,我们感到自己对消极的事件负有极大的责任,因此,我们开始自责。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很多时候,善于责备他人的人,常挑选那些最无反驳能力的人做他们的责备对象。

强迫的自责往往是彻头彻尾的。当不幸事件发生或冲突产生时,他们认为这全是他们自己的错,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分自我归因,是指当我们没有过错,或仅有一点过错时,有承担全部责任的倾向。我们应当学会考虑可能的解释,而不是仅仅责怪自己。

丈夫有了外遇,舍拉因此而自责。她认为:如果我对他再多一些关心,他就不会有外遇;如果我的性吸引力再大点,他就不会有外遇;如果我是个有趣的人,他就不会有外遇。她所有的想法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而实际上,她完全可以考虑其他的可能性。

当不幸发生的时候,强迫症患者感到,自己会因某方面的过错而受到惩罚。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好的时候,才能发生好的事情;而当自己坏的时候,只能发生坏的事情。因此,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会认为,这说明自己一直坏。当凯特的孩子患病死亡后,她感到,这一定是上帝因几年前她做人工流产而惩罚她。患强迫症时,被惩罚感变得强烈。经剖析发现,这种被惩罚感,往往与过去对某件事的内疚或羞愧相关联。

有些人认为,自我批评是促使自己努力的唯一途径。例如,一个人或许说:如果我不批评自己的话,我将无法做任何事情。他们将自我折磨视作驱动自己的力量之一,颇具施虐、受虐倾向。这种人认为,威胁与惩罚是促使事件成功的最佳方式。

受挫时,自我批评常是不由自主的。自我虐待、批评的倾向是如此地顽固,以至于感到自己被击垮了。因此,当他们对某事失望或发现自己的行为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时,他们会感到挫折和愤怒,进而猛烈地攻击自己。

最近的研究表明,认为自己软弱无能,对自己感到失望,比自我批评观念更容易引发强迫症。这表明,不是自我批评本身,而是个体对自我批评的反应引发了强迫症。当自我批评成了自我敌视,并引发了人们的基本信念和自我标识时,强迫就开始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批评的倾向。然而,开始自我折磨,将自己评价为无价值、很坏或软弱时,就很容易滑向强迫的深渊。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变成了自己的敌人,失去了对自己关爱的能力。好像自我被某种情绪束缚住了,使得我们对这些情绪过分认同,认为我们就是我们自我感觉的样子。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全无的极端思维模式以及纯情绪化推理。

在极端情况下,强迫不仅包含自我批评和自我攻击,而且包含自我憎恶,同时还有自我厌恶。我们一旦拥有这些情绪,就会产生以野蛮方式攻击自己的动机。

强迫症病人与其他精神病患者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精神病患者大多数不认识、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会主动求治,而强迫症病人则能感到自我折磨的痛苦,积极要求治疗。

危害

当面临挫折,我们对自己感到失望的时候,内部折磨便登台了。有些人认为,如果不逼迫自己,不诱使自己行动,那么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但我们应看到,如果失去了对内部折磨的控制,它将会带来损害。

自我折磨经常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我把你打倒后,我开始揍你,因为你倒下了。认识这一恶性循环是很重要的,因为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强迫症患者,逼着自己朝某个方向努力,而后又觉得自己完全自欺欺人。

强迫症患者,为让别人喜欢自己,强作欢颜面对他人,久而久之,在一种郁闷和压抑下变得神经质起来。

患强迫症前,一个能思路清晰地考虑问题的人,变得很容易焦虑,精力无法集中,各种忧虑折磨着自己,无法应付任何事情,对未来前途没有信心。

强迫症患者往往过于重视得失成败,成功能导致自我接受,而失败会导致厌恶自己或自我攻击。成败得失影响的是我们的感觉,我们会因失败而失望,但成败并不能改变一个人,如果一个人过于关注自己的行为,而苛刻地自责的话,我们就会沉溺于失败的困惑之中,任何失败都会击伤我们,失败会导致我们自卑。

对策

这种属于隐性的病症,治疗起来非常困难,疗效的远期效果也很难巩固。

1.日常行为疗法与精神疗法相结合 根治这种病症,要遵循日常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包括逻各疗法)的有机结合。如,健康饮食、运动、少喝酒、服用镇静剂、肌肉放松等。

强迫症患者常常饮食不当。营养均衡的饮食中应当包括新鲜水果、蔬菜以及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因为这些食物能够缓慢释放能量,帮助提高大脑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强迫症患者应注意不宜吃过量的甜食和维他命。

2.加强运动 有证据表明,运动对轻度至中度的强迫症状有一定的益处,因为运动会提高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分泌,从而使紧张、焦虑的情绪得以缓解。

3.不要酗酒 酗酒对任何一种神经性病症都会加重而绝非减轻,人们通常把酒作为催眠的工具,借以酒精的麻醉,摆脱精神压力,这种想法都是不正确的。

4.戒掉兴奋剂 适当服用镇静剂是有好处的。

5.注意体会紧张与放松的差别 想像躯体正变得温暖而沉重。使用同样的方法,每次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组肌肉。从小腿开始到大腿、背部、腹部、胸部、脖子、肩膀。胳膊以及手、脸等部位,当你完成全身所有肌肉群的放松后,将注意力集中于整个身体,随呼吸感觉自己的身体正变得越来越放松。上述动作,一个系列应持续10分钟或更长。可以在任何时间做。

精神分析疗法的始祖是奥地利的医生弗洛伊德,他认为此症的根子在于幼年的刺激在脑子里留下痕迹,到了成年,由于某种诱惑因而使幼年的情绪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一定完全解释病因,但至少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在一个新的领域里让人们思索病因及治疗方法。

对于强迫症病人,除进行常见的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外,如今,还流行一种逻各疗法。含义为,寻找生活的意义,超越自我,并强调人的精神力量。这种疗法的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富兰克的窍门在于,当人不由自主地出现强迫观念和行为时,不要去压制它,因为这种压制会加重业已存在的精神症状,相反,应当用幽默的态度对这些症状进行夸张,这样反而可以缓解症状。正如富兰克本人,二次大战时,富兰克父母兄弟和妻子死于纳粹集中营,他用幽默的力量摆脱了恐怖和死亡。后来,他结合自己的体验以及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创立了逻各这一独特的精神疗法。

五、是否应该怀疑一切?

现象

疑虑症可能人人皆有,只是程度不同,有的人在遭到屈辱、受到欺骗之后,往往会诱发疑心症,强化自己的疑心。俗话说:疑心生暗鬼。疑虑症的一种表现为疑心过重。

当人们走在繁华的城市商业区时,有多少人在认定某服务员是妓女,某警察是盗贼化妆而成,某胖子是杀人犯,某瘦鬼是国际间谍呢。而这种无根据的认定,对任何一个疑心者都不会有益处,只能有害处。

某女士患疑虑症已多年,她经常清点衣柜中的衣服,非常担心自己的衣柜是否锁好,为此她非常痛苦。

疑虑症也表现在个人与组织之间,造成个人社会关系的不和谐。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养成对任何人先人为主的不信任态度,主张只有对方以实际行动证明可靠之后再信任,这样的人很难与人相处,很难与人共事,也交不到朋友。

疑虑症患者觉得自己经常处于衰弱不振状态,无精打采,缺乏朝气。一旦有不规则的心跳出现,马上找医生询问,经医生检查后心脏没有任何毛病,但还是为心脏不规则的跳动而焦虑。

玛丽拿到一本医学杂志后,急切地想阅读其全部内容,读完之后,又因杂志上所描写的结核病或癌症而焦虑不安。最后决定看医生。经医生仔细检查后,告之无病时,她又为可能患病而继续焦虑。

迈克常感到呼吸急促、头晕,他从每月检查一次身体,变成每星期一次,最后甚至每天都想去医院,当他感到身体不适时,就加量服用维生素,而且经常量体温、测脉搏,并常怀疑身边的人患有什么病。

危害

当我们患有疑虑症时,不仅不相信事物的积极方面,而且倾向于关注事物消极的方面,就像带着墨镜看世界一样。

例如:当老板因斯蒂芬的工作而赞赏他的时候,斯蒂芬认为:他这样做仅仅是为了使我工作更努力,他不满意我的工作表现。当艾玛病愈上班后,同事对她表示问候,艾玛却认为:他们问的都是他们知道的事,他们并不是真的关心我。我猜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使自己感觉好些。当彼得赞美莫里思的时候,莫里思想:他这么说只是为了讨好我,或许他想与我发生性关系。保罗对他的工作进行可行性汇报,他知道汇报中有一两处是薄弱环节。当他获得正性反馈时,便想:我又一次欺骗了他们,他们显然没有认真阅读,没有人对我的工作感兴趣。

对策

1.学会自我调节 疑虑症是大脑皮层与内脏相互关系的机能失调而致,要解决这种病症,最好学会自我调节。

2.放下心理包袱,切莫无病呻吟 如果你怀疑自己患了什么病,最好尽快去医院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及仪器检查,最好去几家你觉得信得过的医院,若所得诊断结果都证明你没有躯体疾病,就应打消思想顾虑,消除心理压力,否则将会使自己长期为焦虑。抑郁所困扰,影响学习和工作,甚至会诱发躯体疾病。

3.以乐观的情绪投入生活 一般说来,自己信任者的意见和结论总能给人一种放心感、安全感,如果信任者是某一方面的权威,这种放心感就更加强烈。你既然成天担心自己身体有病,若去医院做个诊断,断定你无病,你或许可以放心一阵子,但过了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心生疑窦,忧心冲忡。从外界消息求得安全感是暂时的、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应该从内在,即从自己身上获得安全感。

4.丰富生活,转移注意力 疑虑症患者往往具有固执、多疑、敏感、谨慎等性格特点,遇事总是过多地考虑消极、不幸的一面,缺乏自信。为此,一个人首先必须学会调心,转移注意力,不要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自身的身体状况。古代医学家称心为君子这宫,精神之所舍,即生命之根,是精神活动之主宰。着意于陶冶情操,恬淡虚无,使心神稳定。节心虑以养心,就能防病于未然。要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与朋友和亲人交流,丰富生活。同时要坚持体育锻炼,培养幽默感,战胜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疑虑症就会治愈。

5.切勿道听途说,胡乱为自己对号 有很多人导致疑虑症的重要原因就是道听途说,胡乱为自己对号,然后小题大作,到处求医,乱用补品。有一高中生,在毕业前体检时,正巧感冒发烧。医生为他听心脏时,告知是生理性杂音,没什么问题。可他从此以后坚信自己有心脏病,又由此认为自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进而影响学习。他这一系列病症都是胡乱为自己对号所致,后来他经心理医生治疗,得到了康复。

六、怎样战胜羞怯心理

羞怯是普遍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在青年人初次参加社交活动时,表现最为明显,大都表现出羞涩、胆怯、拘谨、不自然。但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的频繁、生活的磨炼、经验的积累,羞怯心理也就会逐渐减弱和消失。因此说,一般的害羞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对人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羞怯成性,待人处事总是羞羞答答、怯怯懦懦、惶惶不安,终日为羞怯所困扰,这不但在精神上造成很大苦恼,而且会使人的思想和行动受到束缚,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对人的成长、人际交往和选择职业会带来不利影响。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正常的羞怯心理呢?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主要是由于五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1.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引起的感应性反应。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心理发育旺盛,激素分泌较多,对外界的刺激(如异性),往往会产生明显的感应性反应,出现脸红、心慌等。这是一种心身变化的正常自然反应。

2.羞怯型性格。有的人从小表现出明显的羞怯性格倾向,性情内向,胆怯拘谨,孤僻离群。这种性格固然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后天的家庭教育、周围环境影响及心理创伤造成的。而性格外向、胸怀开朗的人,平时待人处事,其言谈举止多大方泼辣,很少有羞怯胆怯的表现。

3.过于自卑。过分注意自己,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在容貌、身材、知识、能力、口才甚至衣着等各方面不如别人,低人一等,深感羞愧。如果是自己在生理上有缺陷或在生活中有闪失,就更会心理负担过重,丧失信心,自惭形秽,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羞与人交往。

4.过于敏感。平时总觉得自己时时处处都受众人注目,对别人的一言一行、眼神表情过于警觉,异常敏感,以致胡乱猜疑,毫无根据地主观认为别人是在议论、讥笑自己,而产生或加重羞怯感。

5.易受消极暗示。有的人很容易受他人的思想、言行、情绪等的消极暗示而产生羞怯感。比如,上课老师提问时,看到同桌好友不举手回答,再加上自己头脑中冒出若回答错了老师会责备;同学们会笑话的思想,在这两种消极暗示的作用下,自己也羞于举手发言,或者发言时面红耳赤,十分紧张。

我们明白了形成不正常羞怯心理的原因,只要增强信心和勇气,并对症下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就能逐步克服羞怯心理,变得勇敢、大方一些。

如果强烈的羞怯感主要是性格原因引起的,只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多参加社交活动,尤其是多和性格开朗的同龄人交往,受其积极影响和感染,就会潜移默化,逐渐改变过去羞怯、胆怯、拘谨的性格,使自己变得开放、豁达些。

如果羞怯成性主要是由于严重的自卑心理引起的,就应该充分珍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时时记住人所有的,我无不具备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即可消除或减弱自卑心理。即使自己的生理有缺陷或生活中有过失,只要鼓起生活的勇气,身残志不衰,勇于创造一个新的、美的自我,就会抬起头来,抛弃自卑、羞怯心理。

如果羞怯主要是因神经过于敏感、多疑引起的,应当充分认识自己性格上这一弱点,加强思想修养,要多相信他人,勿计较别人的言行表情,就能打消疑心,驱走羞怯。

假若羞怯常是由于受他人或自己的语言、感觉、意念、想象等消极暗示作用造成的,只要培养紧强的意志和用积极的暗示来对付,就能收到明显效果。比如,每当在众人面前讲话而情绪紧张、羞涩、胆怯时,心里就默念:勇敢点,没有什么可羞怯的。即可起到自我激励、战胜羞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