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四川当代作家研究:王火卷
22610900000033

第33章 其他作品研究(7)

王火以《战争和人》获得茅盾文学奖而闻名于世,但他的文学创作并不自《战争和人》始。还在抗日战争年代,他做大学生时就发表过文学作品。为此,他获得中国作协向抗战老作家颁发的“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纪念牌。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有《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外国八路》等长篇问世。因此,他在写作《长相依——我与凌起凤的爱情故事》时又对个人的文学创作历史进行了反思。围绕着《战争和人》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兼及他的其他长篇,他总结了搞好长篇小说创作的十三条经验(其中也包括了教训):一要有总体构思。二要有张有弛,“胜日寻芳”。三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去“经常寻思”自己作品中涉及的人物和故事。四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探求战争和人的关系,探求“天灾与人祸”的关系。五要解放思想,“塑造各式各样情况复杂、性格迥异的人物”。六要“独特”,“使已有过的独特生活小说化”。七要追求“史诗式”而不必刻意制造“通常意义上的‘全景式’”。八要“吸收大师或大手笔们的长处”。九要“走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特色、特长”,有自己的创作领地,“活跃在自己”的“熟悉领域”。十是“不能就易避难”,“主题需要深邃”。十一要在长篇创作中“有意识不断地为读者打开一扇扇窗户”,“应当变着方向、变着视角和视野,变着大小和高低,技巧地开窗户”,使读者通过窗户“看到新的天地、新的面孔,从窗户感受到画、感受到诗,发挥想象”。十二要留下“空白”,“余音嘹亮尚飘空”。十三要有“可读性”,“写长篇小说,必须充分考虑到吸引人,能抓住读者,使人看了放不下。这难,必须努力。”王火对他的文学创作史特别是对他的长篇小说创作史的反思,对以上十三条经验教训的小结,虽然不能说已经囊括了长篇小说创作的全部关键,但对于文学作者,对于长篇小说作者,的确有可供借鉴之处。

如此含有巨大的思想容量而又写得引人入胜、文采斐然的文艺回忆录,在当下确实罕见。我希望,有更多的老作家撰写这样的文艺回忆录,“能可信地给人以感染”,使人记住历史,懂得现在,知道未来,“明白自己的责任”!

(原载《当代文坛》2004年第6期)

回忆中的史、思、情、文

陈辽

进入21世纪后,一方面,国人的思想大大解放,言论自由的空间大大扩展,众多回忆录纷纷问世,但其中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思想、又有感情、又有文采的回忆录少而又少。近读王火的回忆录《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我认为它是一部熔“史”、“思”、“情”、“文”于一炉的优秀作品。

如果不是按《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的十辑顺序,而是把书中描述的那些事件、人物按时间先后组接、连缀起来,我们不难发现,《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是一部由王火及其家庭生发、辐射出来的百年中国小史。王火的父亲王开疆(1890—1940),年纪轻轻就拥护和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前后,积极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斗争,险遭逮捕。脱险后东渡日本避难,于早稻田大学法政科深造,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授,后又在于右任当监察院长的监察院内任高官。抗战期间,汪精卫曾多次威逼王开疆就范,但他正气凛然,终不屈服。

1940年,他在潜赴香港的邮轮上失踪,一说系他蹈海明志,以身殉国;一说是日伪将王开疆劫回杀害。王火的岳父凌铁庵,是辛亥革命元老,辛亥革命后在安徽任第五师师长。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王火从小就和辛亥革命时的高层人士及国民政府的一些上层人士有所接触,耳闻辛亥革命前后和国民政府的诸多历史情况和趣闻逸事。

抗战初期,王火先是在香港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上海读书,目睹日伪擢发难数的血腥罪行。1942年,上海的租界落入敌手,王火决定离开上海到大后方抗日,去重庆继续求学。一路上历经多次生命危险穿越“人间地狱”重灾区,在洛阳的可怕见闻,则使他终生难忘。等他到了重庆,看到官场中那种“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纸醉金迷、贪污腐败现象,想起河南民众的苦难生活,他心中愤激不已。在八年抗战中,王火既有敌占区的生活体验,又有国民党统治区的切身体会。其后,因创作《外国八路》的需要,王火对山东抗日根据地作了深入采访,对八路军在敌后艰苦卓绝的抗日事迹和山东根据地民众在抗战中的英勇无畏有了切实的认知。因此,《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中有关八年抗战的叙写既全面又真实,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抗战中敌伪一方、国民党一方、共产党一方各自所作所为。

抗战胜利后,王火作为记者,了解国民党官员对沦陷区的“劫收”。他目睹了蒋经国1948年的“打虎”从来势汹汹到失败告终,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国民党政府只能败退台湾,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胜利,1949年,新中国最终成立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俱兴,政通人和,人民拥护,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全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但是,领导人以为,新中国是靠搞阶级斗争胜利得来的,在习惯思维指导下,又以为建设新中国也得以阶级斗争为纲。先是斗争“胡风反革命集团”,王火因在胡风主编的刊物上发表过文章而遭受审查。接着搞反“右派”,王火的老同学、复旦大学学运中的风云人物张希文(马骏)及张啸虎等被错划成“右派”。三年困难时期,王火被下放到一个中学里任职。“文化大革命”期间,王火更遭受不应有的批斗和凌辱。

新时期到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王火的创作潜力像井喷一样爆发,奉献了《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外国八路》《霹雳三年》《东方阴影》等许多佳作,在创作丰收的同时,为出版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王火的创作丰收,也不会有七十万字的大书《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从这本回忆录叙写的实际内容出发,它首先是百年中国在王火及其家人身上投影的一部史书。

王火是极有思想的作家。但他并没有在《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中做时代的传声筒,而是在记叙他大半生经历的过程中,思考历史和现实,自然流露了他自己鲜明的思想倾向。一是他对百年中国历经折腾、曲折,但中国还是在折腾、曲折中发展、前进原因的思索所得。在王火看来,百年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多次折腾、曲折中发展前进,是因为有大量“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在。辛亥革命前后、袁世凯称帝前后、军阀混战期间、内战十年、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走过的泥泞曲折的道路、“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新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不同时期、各个阶段,都有如辛亥革命前后的仁人志士、真正的共产党人、八年抗战中浴血奋战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根据地的将士和顽强不屈的人民、那些含冤负屈后始终坚持信念为真理而斗争的人们、敢于和善于进行改革的闯将和能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正是因为他们,百年中国才能在折腾、曲折中不断发展、前进。

同时,王火对腐败这个痼疾有深入的思考。在《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中,王火不断揭示:清王朝最后覆灭是因为腐败;袁世凯和军阀们倒台,也是因为腐败;蒋介石败退台湾,说到底也是因为腐败。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改善,国际地位大提高;但不可否认,市场经济也是把双刃剑,一不小心,便会滋生腐败现象。这一致命伤,应该引起国人的高度警惕。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告示: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必须进行到底!王火在《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里则用清廷的覆灭、袁世凯和军阀们的倒台、蒋介石的丧失大陆等历史事实,告诉读者,谁要对腐败等闲视之,或反腐败半途而废,必然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此外,王火在《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中反复流露他深思历史和现实得来的另一思想倾向:“左”并不比右好,一样会对党和国家造成严重内伤和外伤,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兴中国、强中国。有此自然流露的三大思想倾向,《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所提供的那些珍贵史料,也就一件件鲜活起来,焕发出思想光辉,铭刻在读者的心田。

在写作《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时,王火投入了他的全部主观感情。他对亲人的怀念、对师恩的感激、对日伪罪恶的揭露、对国民党政权腐败的批判、对史事的钩沉、对“外国八路”的歌颂、对友人的伤逝、对海外人物的描绘,无不洋溢着强烈的爱憎之情。

《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不只以理服人,更以情感人。王火与凌起凤的爱情故事情满于纸,缠绵热烈,读来荡气回肠。他俩是在大后方相识相爱的。1949年,凌起凤随亲人去了台湾,王火留在大陆。组织上向王火提出,你要革命,还是要爱情?要求王火和这个“海外关系”断绝,“立刻一刀两断!”王火却坚定表示:我要革命,也要爱情!他等待凌起凤有朝一日能从台湾回归。在台湾的凌起凤,经过百般努力,终于从台湾到了香港。为了不连累家人和“保人”,凌起凤在香港演了一出假自杀。卖报人高声叫卖:看台湾来港妙龄女郎投海自杀,“凌庶华(即凌起凤)”跳海“自杀”了!凌起凤就这样活着回到了大陆。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王火回忆撰写他与凌起凤的爱情故事,固然情深如海,他写友人也是一片深情,但他写敌人,无论是写日本战犯冈村宁次、酒井隆,还是写汉奸汪精卫、周佛海、陈璧君、梅思平、梁鸿志、丁默村、盛文颐,笔尖都似喷出憎恨烈火,将这些战犯和卖国贼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焚毁。王火的强烈爱憎感情,使他的笔触力透纸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王火有一手驾驭语言文字的好本领,《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的文字出色,精练隽永,反复推敲,雅俗共赏,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和耐读性。

(原载《文艺报》2015年4月10日)

“情与气偕,文明以健”

——王火散文集《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纵论

席妍

《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以下简称《回眸》)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王火先生散文创作的结集。如其副题所示——“中国现当代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整部散文集以回忆录形式书写历史,酣畅淋漓地展现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革命、历史进程的风云变幻以及那些离我们渐行渐远的英雄人物。在跨越时空的沉思中,文学激情与历史体悟并行不悖、相互应合,如同史诗一般大气磅礴、精严有致,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条了解近现代历史的蹊径,也为文史研究者打开一扇直击历史事件的经验之窗。本文试从历史钩沉、人物春秋和艺术追求三个视域展开解读:攫取史实细节,还原历史在场,凸显散文书写中深切诚挚的人文关怀;记录英雄业绩,摹写革命面貌,召唤时代精神与民族气节;沉稳大气、秉笔直书的文体风格,于纷繁交错的历史脉络中把握散文书写“情与气偕,文明以健”的风骨之致。

一、历史钩沉:史实还原与人文情怀的凸显

《回眸》可谓中国当代散文的皇皇巨著。全书近七十万言,共109篇文章,以1937年抗战爆发为发端,前后贯穿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反右”运动、“文革”十年等重大历史阶段,背景壮阔,视角多样,时空跨度之广在当代散文中实为罕见。随着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的冲击,当下部分历史散文一味地沉醉在无节制的主观抒情中,夸大自我、回避现实,这事实上有违历史散文的原则。王火力避庸俗美学与行文陈袭,在《回眸》卷首便坦言:“我在本书中所写的那些人和事,都是我亲见、亲闻或亲身经历的,我不过是记下了我的真实感受,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尊重历史。”这无疑道出《回眸》尊重历史的态度和立场。

中国散文创作历来以写史为传统,《尚书》记言,《左传》记事,开历史散文先河;孔子校订《诗》《书》《礼》《易》《春秋》,想来也怀着“六经皆史”的初心;司马迁撰《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魏徵“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的历史功用论……返回历史现场,几乎成了每一代散文书写者绕不开的内心情结。重返历史现场,也就是要寻获一条发现历史真实的路径。而《回眸》对历史真实的还原在文本中具体表现为两点:对史料的占有和对细节的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