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心灵鸡汤(中学版)
22606300000049

第49章 宽恕,心灵强大者标识(1)

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宽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德,他无处不在。在自然中因为有了海洋的不弃滴水,才有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波澜壮阔,因为有了高山的不弃寸土,才有泰山的高耸入云。历史长河里,因为有了齐桓公的不计前嫌,才有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因为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才有了蜀国天下三分有其一。

拔掉帽缨

适用作文主题

英明,睿智,宽恕。

一次,楚庄王因为打了大胜仗,十分高兴,便在宫中设盛大晚宴,招待群臣,宫中一片热火朝天。楚王也兴致高昂,叫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许姬,轮流着替群臣斟酒助兴。

忽然一阵大风吹进宫中,蜡烛被风吹灭,宫中立刻漆黑一片。黑暗中,有人扯住许姬的衣袖想要亲近她。许姬便顺手拔下那人的帽缨并赶快挣脱离开,然后许姬来到庄王身边告诉庄王说:“有人想趁黑暗调戏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缨,请大王快吩咐点灯,看谁没有帽缨就把他抓起来处置。”

庄王说:“且慢!今天我请大家来喝酒,酒后失礼是常有的事,不宜怪罪。再说,众位将士为国效力,我怎么能为了显示你的贞洁而辱没我的将士呢?”说完,庄王不动声色地对众人喊道:“各位,今天寡人请大家喝酒,大家一定要尽兴,请大家都把帽缨拔掉,不拔掉帽缨不足以尽欢!”

于是群臣都拔掉自己的帽缨,庄王再命人重又点亮蜡烛,宫中一片欢笑,众人尽欢而散。

3年后,晋国侵犯楚国,楚庄王亲自带兵迎战。交战中,庄王发现自己军中有一员将官,总是奋不顾身,冲杀在前,所向无敌。众将士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奋勇杀敌,斗志高昂。这次交战,晋军大败,楚军大胜回朝。

战后,楚庄王把那位将官找来,问他:“寡人见你此次战斗奋勇异常,寡人平日好像并未对你有过什么特殊好处,你是为什么如此冒死奋战呢?”

那将官跪在庄王阶前,低着头回答说:“3年前,臣在大王宫中酒后失礼,本该处死,可是大王不仅没有追究、问罪,反而还设法保全我的面子,臣深深感动,对大王的恩德牢记在心。从那时起,我就时刻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大王的恩德。这次上战场,正是我立功报恩的机会,所以我才不惜生命,奋勇杀敌,就是战死疆场也在所不辞。大王,臣就是3年前那个被王妃拔掉帽缨的罪人啊!”

一番话使楚庄王和在场将士大受感动。楚庄王走下台阶将那位将官扶起,那位将官已是泣不成声。

智慧箴言

如果我们都能正确分析问题,从大处着眼,不以眼前小事来干扰我们的心智,有时,坏事能变成好事。

名句赏析

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语出汉代徐干《中论·治学》。学习,可以使人精神开朗,思想通达,心情喜悦,品性得以修养,这是圣人最大的事情。说明学习对人的精神、感情等方面有重要的陶冶作用。

韩信息事宁人

适用作文主题

豁达,磨炼,忍辱负重,知恩图报。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是流传非常久远的一句成语,意思是说:韩信具有非常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不管有多少军队他都能指挥,而且是军队越多越能发挥他的才干。我们翻阅历史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并不是艺术上的夸张,而是对韩信真实情况的形象概括。秦朝灭亡以后,韩信作为刘邦的大将,指挥部队,从汉中打到关中,从关中打到河南,然后挥师北上,很快扫平了山西、河北和山东等地的割据势力,最后在安徽乌江地方,把同刘邦争夺天下的项羽逼得走投无路,自杀身亡,那真是一仗比一仗规模大,一仗比一仗打得漂亮。无怪乎刘邦对韩信的军事才能十分佩服。他在建立汉王朝后大宴群臣时曾说:“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讲的确是实话。

韩信在投奔刘邦以后很善于用兵,但他在青少年时代却贫困潦倒,很不得志。

韩信小时候家境困难,父母又早早地相继去世。他内无兄嫂可依,外无亲朋可靠,小小年纪只得一个人四处漂泊,过着流浪儿的生活。

淮阴城外有一条河,韩信常到河边去钓些鱼拿到城里换点米吃。有时候,他一天也钓不到一两条鱼。遇到这种情况,他就要饿肚子了。幸亏,一个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大娘,看他怪可怜的,常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让他吃。这样次数多了,韩信过意不去,就恳切地对老大娘说:“大娘,等我将来飞黄腾达了,一定重重地报答你的恩德。”大娘觉得韩信不理解她的心意,生气地说:“我给你饭吃。是看着你可怜。难道你以为我是想将来叫你对我报恩吗?”大娘这种帮人不图报的无私精神,使韩信既感动又惭愧,很后悔自己刚才不该同大娘说这种话。

有一天,韩信碰上了好运气,一连钓了三条大鲤鱼。他赶紧用根柳条把它们串起来,高高兴兴地提着来到淮阴城。谁知刚进城门,就碰上朱彪一伙人,想躲也来不及了。这个朱彪,十七、八岁,是家肉店掌柜的儿子,仗着自己力气大,专好伙同几个酒肉朋友,打架斗殴,一般人都惹他不起。往日韩信进城卖鱼,他们就经常奚落他,还老把韩信挂在身上的宝剑弄得嘀哩哐啷响。原来韩信家里有把祖传宝剑,他从小就非常喜爱,总是一刻不离地带在身边。后来日子虽然十分困难,他也没舍得把它卖掉。这在朱彪他们看来,实在觉得滑稽可笑,因此一见韩信,就要拿他的宝剑取笑开心。这天,他们一见韩信进城来,便又呼啦一下围了上去。路上行人不知出了什么事情,纷纷过来看热闹。朱彪是个愣头青,看热闹的人越多他越是来劲。他把两手叉在腰里,拦住韩信去路,嘴里喷着唾沫星子说:“韩信,别看你个头挺大,腰里还挂着宝剑,装得好像是个英雄,其实是个胆小鬼。你如果敢当胸刺我一剑就算你胆大,如果不敢,你就得从我裤裆下面钻过去。”说完就摆开骑马蹲裆式,等着韩信。韩信看看周围,知道摆脱不开这伙人的纠缠。他稍微思考了一下,轻轻地把剑往后一拨,老老实实趴在地上,从朱彪胯下钻了过去。

这一下可乐坏了朱彪他们一伙,一齐拍手叫喊起来:“胆小鬼,钻裤裆。胆小鬼,钻裤裆……”韩信却不大在意,慢慢爬起来。轻蔑地看了他们一眼。便拨开人群,穿街而去。从此,韩信就落了个“胯下夫”的外号。

以后,项羽和他叔叔项梁的队伍打到淮阴,韩信便参加了这支队伍。因为不受重用,他又投到刘邦那里,后来当上了兵马大元帅。

上面讲到,刘邦是很佩服韩信的。但是,他对韩信又很不放心。所以,在建立汉王朝后,刘邦借故剥夺了韩信的兵权,派他到江苏淮阴地方去当汉王。韩信纵然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只好辞别朋友,带上印信、随从,走马上任。

韩信要到淮阴当汉王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淮阴城。朱彪知道这件事后,怕得要命。他整天躲在家里,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惶惶不安。他想,这一下可完了,韩信肯定不会饶人,自己即使不死也得掉层皮。韩信到淮阴后不久,就派人来找朱彪。朱彪吓得面无人色,战战兢兢地来到韩信住处。不料韩信并无怒色,反而亲自走下台阶来迎接,热情地招呼他到客厅坐下喝茶。朱彪放开胆子环视大厅,只见很多乡亲坐在这里,其中也有那个常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大娘。大家有说有笑,十分热烈。朱彪看到这些,紧张的心情才稍微缓和了一点。过了一会儿,韩信叫人拿出一千两金子,由自己亲手捧给那个老大娘,再三感谢她过去的帮助。然后宣布任命朱彪为“中尉”,专门负责淮阴城的缉贼防盗工作。

韩信对老大娘的报答,大家都很理解,但这样对待朱彪,却感到很出乎意外。韩信向大家解释说:“像朱彪当年那样的恶作剧,确实太过分了,但它锻炼了我的意志,使我懂得了一个人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能只图眼前痛快,蛮干胡来。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冲动,往往办事不顾后果。假使当时我不控制自己,一剑把朱彪刺死,然后我再给他偿命,那会有什么益处呢?怎么会有今天呢?再说,朱彪那时也不过是年轻人淘气,并无特别的恶意,我哪能记怨结恨,耿耿于怀呢!现在治理好咱们的家乡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我们应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听了韩信的解释,大家都称赞他胸怀豁达,气度不凡。朱彪当然更是又感激又惭愧,后悔当年不该那样荒唐了。

智慧箴言

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能铭记于心并时刻想着回报,而对羞辱过自己的人也能豁达大度,韩信才能忍受胯下之辱,取得成功。

文学常识

投鞭断流:前奏苻坚将进攻东晋,骄傲地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见《晋书·苻坚载记》)后以“投鞭断流”形容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柳宗元赔狗

适用作文主题

诚信,律己。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顺宗时候,他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改革,是主要成员之一。后来改革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柳宗元前往永州的路上,经过一个偏僻的荒村。这时已是中午,他还没吃早饭,肚子饿得咕咕叫,附近又没有客店,只好派随从到村里百姓家去买吃的。可是,随从问了好几户人家,都让人给回绝了。也怪不得老百姓,那年大旱,颗粒无收,农家人自己都没吃的,还会卖给别人吃吗?随从不好交差,只得继续奔走。他来到一座草屋前,见屋里没有人,只有一条瘦小的狗卧在篱笆下。随从也饿得发慌,不管三七二十一,解下腰带做成一个圈套将狗套住勒死,提到柳宗元面前,一本正经地说:“老爷真有福气,我在山脚下逮住一只野狗崽子!”柳宗元信以为真,剥皮烤肉,大吃起来。

正吃得津津有味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跑了来。她看到地上的狗皮,立刻闹将起来,又是哭又是骂:“你们这两个恶棍,真是无理,乱杀人家的狗,遭瘟的!”

看到老太婆那样子,柳宗元知道被随从骗了,心中不由火起。但又一想,也不能全怪随从,只好满脸堆笑,对老太婆说:“我们以为是野狗崽子,错吃了你喂的狗,愿以银子赔偿。”

老太婆仍然又哭又闹,心痛地拎着狗皮说:“我要你的银子做啥,荒年荒月的哪里去买东西?这狗是我喂着给我女儿生孩子吃的啊!”

柳宗元越听越觉惭愧,便对老太婆说:“大娘,既然如此,我就赔你这匹马。”

一听要赔坐骑给老太婆,随从说话了:“老爷,此去永州,还有百多里路程,把马赔了,还怎么赶路?”

柳宗元打断随从的话:“放心,我这双脚走得的。”

这时,老太婆面子上倒有点过不去,不要柳宗元赔狗了。柳宗元不依她,拉了随从就走。

到了任所,柳宗元还惦记着老太婆女儿要生小孩的事,买了猪肉和白米差随从连夜送去。

智慧箴言

不管是否出于无心,只要损害了别人的财产,就应该主动赔偿,柳宗元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生活小常识

指纹如同人的身份证一样,是人与人独一无二的特征。指纹的纹路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且指纹一旦形成,就成为某个人终生不变的一种标志。即使用火烫、用刀割、用化学药品腐蚀手指表面,可是等伤口痊愈后,指纹依然不变。指纹由不同长短、形状、粗细、结构的纹线组成,分斗、箕、弓三种基本类型。从指纹可看出遗传规律和某些疾病的迹象。如有一种先天性痴愚病,这种病人的指纹便不同寻常。所以,科学家正不断探索研究利用指纹以及掌纹和足底纹等诊断疾病。此外,科学家已研制出了一种“指纹钥匙”,这种“钥匙就”是人的指纹。只要用手指按一下设在门上的计算机,门就能自动打开。

王旦大度保贤才

适用作文主题

举才,大度,坦荡,贤良。

北宋时期,著名的贤臣王旦和寇准同朝共事。王旦任宰相,寇准任枢密使。王旦经常在宋真宗面前称赞寇准的贤能,可是寇准却常常在宋真宗面前批评王旦的缺点。有一天,宋真宗问王旦:“你虽然总说寇准这么好那么好,可寇准为什么老是说你的缺点过失呢?”

王旦听后并没有恼火,坦然地回答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我当宰相的时间很长,处理过很多事情,所以失误也会很多。寇准看到了我的缺点,无所隐瞒地都告诉陛下,越发表明他对陛下忠诚,为人正直,这正是我所以看重寇准的原因。”

宋真宗听完这番话,愈益敬佩王旦的贤良。

有一次,王旦所管辖的中书院(掌管天子礼仪大政、起草和发布行政命令的机构)在起草公文时,一时疏忽,违反了规定的格式。公文送到枢密院(掌管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政令的机构,与中书院对掌文武大事),寇准发现后,便向皇上做了汇报。结果王旦受到了皇上的责备,中书院的一些官吏受到处罚。说来也巧,没过一个月,枢密院有公文送到中书院,在行文上也出现了类似的失误。中书院掌管文件的官吏发现后,高兴地把这份公文呈报给王旦,以为这回可以出出上次被责罚的闷气,让枢密院也尝尝受罚的滋味。没想到王旦看完以后,马上令部下把这份文件送回枢密院去修改,却不报送给皇上。寇准看到王旦送回来的文件,既感激又惭愧。见到王旦说:“老兄怎么竟有这么大的度量!”

王旦只是微微一笑。

后来,寇准因有人参奏而被皇上罢免了枢密使的职务,不知将被调任到哪里,便托人私下去见王旦,请王旦助一臂之力,谋个好职位。王旦对来人说:“将相的任用,岂能是个人所要求的!我不会去为他帮忙的。”